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用鲜血写成的历史

用鲜血写成的历史

就在几年前,恐怖活动还只局限于北爱尔兰、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和中东的某些地方。但现在,特别是从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的两幢大楼被撞毁之后,恐怖主义的魔掌已迅速笼罩全球。例如,度假胜地巴厘岛、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斯里兰卡、泰国,甚至尼泊尔,都曾发生过恐怖袭击。虽然如此,恐怖主义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究竟恐怖主义是什么呢?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指出,恐怖主义是以制造谋杀、劫持、爆炸等恐怖事件为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的主张。但作家洁茜卡·斯特恩评论说:“在课堂上一谈到恐怖主义这课题,就会发现它的定义有数百个之多。……但与其他形式的暴力比较,恐怖主义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哪两个特征呢?首先,恐怖主义针对的目标是平民……其次是要营造震撼的效果,要做到石破天惊,令遇袭的人深感惊惧,闻之丧胆,这比实际杀人更教人害怕。正是这些特点,使恐怖主义有别于一般的袭击或谋杀。”

追本寻源

公元1世纪,在朱迪亚这个古巴勒斯坦的南部地区,有一个称为“狂热者”的激进组织,他们为使犹太人能脱离罗马独立,不惜诉诸暴力手段。当中有一批激进的狂热分子,人人身怀短剑,又称“匕首党”。每逢喜庆的日子,他们就混入耶路撒冷的人群中,用短剑割断敌人的咽喉,或从背后袭击敌人。 *

公元66年,一群“狂热分子”进攻死海附近的梅察达要塞,把那里的罗马驻军杀个精光,然后占据山头,以武犯禁。有好几年,他们占据当地,向政府耀武扬威。公元73年,罗马第十军团在总督弗拉菲乌斯的率领下,重夺梅察达,却未能降服那些“狂热分子”。同一时代的历史学家报道说,有960个“狂热分子”宁愿自杀,也不愿归顺罗马,只有两个妇人和五个孩子没死。

有些人认为,这些激进分子,是现代恐怖主义的鼻祖。不管事实如何,恐怖主义已在历史进程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披着基督教外衣的恐怖分子

从公元1095年开始,二百年间,十字军多次从欧洲向中东进发,跟亚洲和北非的穆斯林作战,在耶路撒冷领土谁属的问题上,各不相让。每逢短兵相接,所谓的圣战士都毫不手软,直到把敌人砍成碎块为止。他们的战斧利剑,也杀伤了不少无辜百姓。十字军在公元1099年进入耶路撒冷时,有一个教士叫泰尔的威廉,他用以下的话,描述当日所见所闻:

“他们手持利剑、长矛一起走在街道上,见人就杀、见人就砍,男女儿童无一幸免。……街上的尸体这里一堆,那里一堆,路人要踩着尸体才能走到对面。……城镇到处血流成河,死尸布满街道。” *

多个世纪之后,恐怖分子开始转用炸药和枪炮,这些武器造成的伤亡更加惨重。

杀人如麻

在历史家眼中,1914年6月28日是欧洲现代史的转捩点。一个被某些人奉为英雄的年轻男子,暗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于是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几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结果有二千万人死于战火。

1914年6月28日燃点起全球战火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批平民和战俘死于集中营、空袭和敌人的报复行动中。二次大战结束后,恐怖分子继续滥杀无辜。在上世纪的70年代,柬埔寨就有超过一百万人惨被屠杀。到90年代,卢旺达有八十多万人遭到杀戮,这起事件引发的震撼至今仍叫人无法忘记。

1914年至今,恐怖活动有增无减,为许多国家的人民造成很大的痛苦。可惜,很少人从历史中学到教训。恐怖分子仍不时出没,杀害成千上万的人,令千百万人长期寝食不安。市场被炸毁,村落被烧到片瓦不全,妇女被强暴,儿童被掳走,一片死亡的景象。尽管恐怖主义为法律所不容,国际社会对之齐声谴责,但恐怖袭击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恐怖主义可能完全终止吗?

^ 5段 使徒行传21:38记载,罗马一个将军误以为使徒保罗是4000个“匕首党人”的头目,对他提出不实的指控。

^ 10段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要“爱你们的仇敌”,而不是恨他们或杀害他们。(马太福音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