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第21章

耶稣显出上帝的智慧

耶稣显出上帝的智慧

1-3.耶稣以前的邻居们对他的教导有什么反应?他们没有看出什么?

 听众都感到很惊诧。在会堂里,年轻的耶稣站在他们面前教导他们。对他们来说,耶稣不是陌生人,他在本地长大,当了多年的木匠。说不定,听众中有些人住的房子是耶稣盖的,用来耕地的犁和轭是耶稣造的。 a昔日的木匠如今成了老师,他们会接受他的教导吗?

2 听众惊讶地问:“这个人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智慧和施行奇迹的能力呢?这不是那木匠的儿子吗?”(马太福音13:54-58;马可福音6:1-3)可惜,这些熟悉耶稣的邻居们觉得这个木匠不过是个同乡,没什么了不起。因此,尽管耶稣的话充满智慧,他们却充耳不闻。他们没有看出,耶稣的智慧不是出于他自己的。

3 那么,耶稣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智慧呢?耶稣说:“我教的不是我自己的道理,而是出于那位派我来的。”(约翰福音7:16)使徒保罗解释说:“耶稣向我们显示了上帝的智慧。”(哥林多前书1:30)这就是说,耶稣显出的是天父耶和华的智慧。事实上,由于耶稣完完全全地反映出天父的智慧,所以他可以说:“我跟父亲是合一的。”(约翰福音10:30)让我们看看耶稣在哪三方面显出上帝的智慧。

耶稣的教导

4.(甲)耶稣主要宣扬什么信息?这个信息为什么极为重要?(乙)耶稣的劝告为什么都很实用,也都是从听众的利益出发的?

4 首先谈谈耶稣的教导。耶稣主要宣扬的信息是“上帝王国的好消息”。(路加福音4:43)这个信息极为重要,因为耶和华会通过这个王国洗雪自己圣名蒙受的污蔑,证明自己是最好的统治者,让地球成为乐园,让人们能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除了传讲上帝的王国之外,耶稣还向人提供生活的指南。他是圣经所预言的“卓越的劝导者”。(以赛亚书9:6)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深刻了解圣经和上帝的旨意,既洞悉人性,也深爱人类。他的劝告都很实用,也都是从听众的利益出发的。耶稣说的是“永生的话语”。(约翰福音6:68)不错,如果我们听从他的劝导,就可以得救。

5.耶稣的“登山宝训”包括哪些内容?

5 耶稣的教导蕴含无与伦比的智慧。“登山宝训”是个杰出的例子。耶稣的这个演讲记录在马太福音5:3-7:27,也许只用20分钟左右就可以讲完。可是,其中蕴含的智慧却永不过时。“登山宝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怎样改善人际关系(5:23-26,38-42;7:1-5,12),怎样持守道德标准(5:27-32),怎样活得有意义(6:19-24;7:24-27)。耶稣不但告诉听众哪些是明智的做法,还通过解释、推理、提供证据让人心悦诚服

6-8.(甲)耶稣提出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劝人不要为衣食忧虑?(乙)为什么说耶稣的劝告反映了上帝的智慧?

6 例如,在马太福音第6章,耶稣劝人不要为衣食忧虑。耶稣说:“不要再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6:25)当然,吃穿都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关心衣食温饱是人之常情。可是,耶稣劝我们不要再为衣食“忧虑”。 b为什么呢?

7 请听听耶稣提出的理由多么令人信服。首先,既然耶和华赐人身体和生命,难道他无法给人维持生命的食物和身体需要的衣服吗?(6:25)上帝养活飞鸟,给花朵漂亮的装饰,当然会加倍照顾崇拜他的人!(6:26,28-30)再说,过度忧虑是毫无意义的,不可能让寿命延长一点点。 c6:27)我们怎样避免为衣食忧虑呢?耶稣的劝告是:要继续把崇拜上帝作为生活重心。这样做的人可以深信,天父一定会把生活的日常所需“赐给”他们。(6:33)最后,耶稣有个非常实用的建议:不要为明天忧虑。每一天的难题已经够多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加重自己的负担呢?(6:34)况且,我们担心的事也许永远不会发生,我们又何必杞人忧天呢?我们实践这些明智的劝告,就能在压力重重的世界里免去许多苦恼。

8 虽然上述的劝告是耶稣在差不多两千年前提出的,可是在今天仍然很实用。可见,这些至理名言都是上帝的智慧。专家的意见再好,也难免会过时,需要修正、甚至完全被弃用。耶稣的教导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这位卓越的劝导者说的都是“上帝的话”。(约翰福音3:34

耶稣的教导方式

9.对于耶稣的教导,一些差役怎样说?为什么他们并非夸大其词?

9 其次,耶稣的教导方式也显出上帝的智慧。有一次,被派去逮捕耶稣的差役无功而返,说:“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讲话的。”(约翰福音7:45,46)这些差役绝没有夸大其词。耶稣是“从天上来的”,他是古往今来,世上知识最广博、经验最丰富的人。(约翰福音8:23)耶稣的教导方式出类拔萃、无人能及。请想想这位睿智的老师所用的两种方法。

“众人都对他的教导方式感到惊讶”

10,11.(甲)为什么说,耶稣运用比喻的技巧叫人赞叹?(乙)耶稣擅长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导人,请举例说明。

10 善用比喻。圣经说:“这一切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讲的。他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什么。”(马太福音13:34)耶稣利用日常简单的事物来阐明高深的真理,以小喻大、深入浅出,实在令人赞叹!农夫撒种,妇人烤饼,小孩玩耍,渔夫撒网,牧人寻羊等,都是听众熟悉的。耶稣巧妙地把常见的事跟重大的道理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把圣经真理深印脑海、铭刻心中。(马太福音11:16-19;13:3-8,33,47-50;18:12-14

11 此外,耶稣也常用讲故事的方法解释圣经真理或做人的道理。耶稣利用故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让听者不但容易掌握,也能牢牢记住。在这些短篇故事里,耶稣把天父描写得活灵活现,叫人难忘。例如,读过浪子比喻的人,肯定能领会其中的寓意:只要人衷心悔改,耶和华就会怜悯他、亲切地接纳他。(路加福音15:11-32

12.(甲)耶稣为什么向听众提问?(乙)耶稣怎样叫质问他的人哑口无言?

12 善用问题。耶稣向听众提问,目的是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自我反省,从而作出决定。(马太福音12:24-30;17:24-27;22:41-46)有一次,宗教领袖质问耶稣凭什么权力教导群众。耶稣反问他们说:“约翰的浸礼源于天上,还是源于人间?”宗教领袖一时不知所措,彼此议论说:“要是我们说‘源于天上’,他就会说:‘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不相信他?’但我们敢说‘源于人间’吗?”原来,这些人“害怕民众,因为众人都认定约翰是先知”。最后,他们只好回答:“我们不知道。”(马可福音11:27-33;马太福音21:23-27)耶稣用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叫敌人哑口无言,并揭露了他们的险恶用心。

13-15.有爱心的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怎样反映了耶稣的智慧?

13 有时,耶稣也会在比喻中加入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有一次,一个精通摩西法典的人问耶稣,人该做什么才能得到永远的生命。耶稣引用摩西法典,说人要爱上帝,也要爱人如己。那个人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就问耶稣:“谁是我要爱的人呢?”耶稣于是讲了个故事。有个犹太人独自上路,遇上强盗,被打得半死。先后路过那里的两个犹太人,一个是祭司,一个是利未族人,都没有理会这个受伤的人。后来,一个撒马利亚人经过,动了怜悯的心,为他包扎伤口,还把他带到客店,让他在那里养伤。耶稣讲完故事以后,问那个精通摩西法典的人:“这三个人,你认为谁才爱遇劫的那个人呢?”那个人只好回答说:“是怜悯他的那个人。”(路加福音10:25-37

14 这个故事怎样反映出耶稣的智慧呢?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认为他们只爱那些谨守犹太传统的人就行了。撒马利亚人肯定不是他们“要爱的人”。(约翰福音4:9)请想想,如果耶稣讲的是一个犹太人怎样向撒马利亚人表现爱心,怎么能帮助犹太人消除偏见呢?但耶稣讲得非常巧妙,讲了一个撒马利亚人怎样悉心照顾一个犹太人。此外,请留意耶稣讲完故事以后提出的问题。那个精通摩西法典的人本来问:“谁是我要爱的人呢?”耶稣却把焦点转移,反过来问:“这三个人,你认为谁才爱遇劫的那个人呢?”这样,耶稣把焦点放在表现爱心的撒马利亚人身上,而不是受到善待的犹太人身上。这就是说,我们应该主动去爱所有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种族和国籍。耶稣把这个道理讲得再清楚不过了。

15 我们不难看出,群众为什么对耶稣的“教导方式”非常惊讶,深深受他吸引。(马太福音7:28,29)有一次,“一大群人”为了留在耶稣身边听他教导,尽管三天后已经没东西吃了也不愿意离开。(马可福音8:1,2

耶稣的生活和为人

16.我们怎么看出耶稣总是按上帝的智慧处事待人?

16 最后,耶稣的生活和为人也显出上帝的智慧。智慧是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门徒雅各问道:“你们当中谁有智慧和理解力呢?”然后他自己回答,说:“他就该有行动,显出好品行。”(雅各书3:13)耶稣所做的一切显示,他总是按上帝的智慧处事待人。现在让我们看看他在生活上、在待人接物方面是怎么做的。

17.我们怎么知道耶稣处事待人合情合理?

17 缺乏判断力的人做事往往会走极端,你同意吗?不错,人要合情合理,不走极端,就得有智慧。耶稣处事待人合情合理,显出上帝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他把崇拜上帝放在生活的首位。他专注于宣讲好消息的工作,尽心尽力地去做。他说:“因为我是为这个目的而来的。”(马可福音1:38)耶稣的生活十分简朴,这说明他最关注的不是物质享受。(马太福音8:20)可是,耶稣不是个苦行者。耶稣的天父是“快乐的上帝”。同样,耶稣是个快乐的人,也为别人增添快乐。(提摩太前书1:11;6:15)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婚宴。婚宴上,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乐,耶稣绝不想令在场的人扫兴。因此,当酒喝光了,耶稣就把水变成上等美酒,“让人心里欢乐”。(诗篇104:15;约翰福音2:1-11)耶稣也多次到别人家里作客,并且把握机会教导人。(路加福音10:38-42;14:1-6

18.我们怎样看出耶稣对待门徒的方式很有智慧?

18 耶稣对待别人的方式也很有智慧。他洞悉人性,十分了解门徒。他知道门徒的缺点,但也十分清楚他们的优点。他看出耶和华所吸引的这些人有很多潜质。(约翰福音6:44)尽管门徒不完美,耶稣却乐意信任他们,把重大的任务交给他们。他吩咐门徒要传讲好消息,深信他们一定不负所托。(马太福音28:19,20)使徒行传的记载表明,耶稣的门徒确实忠心耿耿地执行传道的使命。(使徒行传2:41,42;4:33;5:27-32)耶稣信任门徒,的确显出智慧。

19.我们怎么看出耶稣“性情温和,心里谦卑”?

19 正如本书第20章指出,在圣经里,智慧跟温和谦卑是息息相关的。在表现这些特质方面,耶和华无疑是最高典范。可是耶稣又怎样?耶稣也谦卑地对门徒,这让我们很感动。耶稣十全十美,比门徒优越得多。可是他没有看不起他们,也从没有令门徒感到自卑或无能。刚相反,耶稣体谅门徒能力有限,耐心地引导他们改正缺点。(马可福音14:34-38;约翰福音16:12)值得注意的是,甚至小孩跟耶稣在一起也觉得自在。显然,他们感觉到耶稣“性情温和,心里谦卑”,很容易亲近。(马太福音11:29;马可福音10:13-16

20.一个外族女人的女儿被邪灵缠身,耶稣怎样通情达理地对待她?

20 耶稣还在另一方面反映上帝的谦卑。他通情达理、充满怜悯之心,只要可以让步,他就会让步。请想想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外族女人求耶稣医治被邪灵缠身的女儿。起初,耶稣用三个不同的方法,三次拒绝了女人的请求。首先是不回答;其次是直言自己只奉派到犹太人那里,不是到外族人那里;最后是说个比喻来婉拒。可是,女人却锲而不舍,显出非凡的信心。面对这个特殊的情况,耶稣有什么反应呢?他破例把女人的女儿治好,做了他起初说不会做的事。(马太福音15:21-28)耶稣多么谦卑!要记住,谦卑是真智慧的基础。

21.我们为什么应该努力效法耶稣的言行和为人?

21 耶稣是古往今来最有智慧的人。圣经的福音书把他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我们真的非常感激上帝!要记住,耶稣十全十美地反映天父的智慧。我们效法耶稣的言行和为人,就是努力培养上帝的智慧了。在下一章,我们会看看自己可以怎样表现这种智慧。

a 在圣经时代,木匠为别人盖房子,造家具和农具。关于耶稣的工作,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殉道者查斯丁说:“他在地上时以做木工为生,制造犁和轭。”

b 译作“忧虑”的希腊语词含有“分心分神”的意思。马太福音6:25指的忧虑,是指人忧心忡忡,以致心神烦乱,失去生活的乐趣。

c 科学研究发现,过度忧虑和紧张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病和许多其他疾病,结果缩短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