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奥利韦唐——“微不足道的小小翻译员”翻译法语圣经

奥利韦唐——“微不足道的小小翻译员”翻译法语圣经

奥利韦唐——“微不足道的小小翻译员”翻译法语圣经

1540年9月13日,警察搜查科兰·佩朗的家。他们在一间密室里找到一些可疑的文件和一本很大的书,书的第二页有以下几个字:“微不足道的小小翻译员,罗贝尔·奥利韦唐纳斯”。那是韦尔多派的圣经!结果,科兰·佩朗被逮捕并裁定为异端分子,最后更被活活烧死。

那时,在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天主教会极力追捕宗教改革分子,以求制止他们那些“危险”的道理继续传播。纪尧姆·法雷尔来自法国东南部的多菲内省,是当时一个激进的宗教改革分子,他决心要说服讲法语的人支持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的见解。法雷尔知道要打赢这场思想战,一个重要武器就是印刷品。他需要印刷大量的小册子、论文,还有圣经,才能成功。可是,谁可以提供资金呢?他想到韦尔多派。韦尔多派是一个独立的宗教团体,他们的成员都热心传讲圣经。

尚弗兰的宗教会议

1532年9月中旬,在意大利都灵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尚弗兰,韦尔多派的牧师举行了一个宗教会议。有好几年时间,韦尔多派一直跟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有交流,因此法雷尔和几个宗教改革分子都获邀出席这次会议。韦尔多派的人很想知道,他们的教义跟路德及其追随者的见解是否一致。 *

在尚弗兰的会议中,法雷尔凭着口才说服了席上的人。韦尔多派的牧师向法雷尔展示他们那用了很久的手抄圣经,是用他们的方言翻译的。法雷尔借此机会,游说他们资助他印刷一部法语圣经译本。这部译本将会跟勒菲弗尔·戴塔普尔在1523年出版的法语译本不同。戴塔普尔的译本以一部拉丁语圣经译本为底本,但法雷尔想出版的,是一部直接从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翻译过来的译本。可是,谁能胜任这个翻译工作呢?

法雷尔知道谁能胜任。他就是皮埃尔·罗贝尔,常被称为奥利韦唐 *,生于法国北部的皮卡第地区,是个年轻教师。奥利韦唐是约翰·加尔文的亲戚,也是一个早期的宗教改革分子,为人可靠。曾有几年时间,他在斯特拉斯堡用功钻研圣经原语,包括希伯来语和希腊语。

就像法雷尔和其他很多人一样,奥利韦唐当时在瑞士避难。他的朋友恳求他接受这个翻译工作,他推辞了好几次,后来终于同意把圣经“从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翻成法语”。与此同时,韦尔多派也答应捐出一笔数目很大的金钱来资助印刷工作。

乌鸦与夜莺

1534年年初,奥利韦唐到了阿尔卑斯山隐居,并在那里展开他的翻译工作。在他身边有许多“哑老师”,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参考书,包括古叙利亚语、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圣经,拉比的评注,迦勒底语的语法书,以及很多其他参考书。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部不久前在威尼斯出版的《希伯来语经卷》原语文本。这样丰富的藏书,想必连今天的学者也会十分羡慕。

在翻译《希腊语经卷》(一般称为《新约》)时,奥利韦唐以戴塔普尔的法语译本为底本,但在不少地方也参考了荷兰学者伊拉斯谟所编订的希腊语文本。在选词方面,他尽量避开有天主教色彩的译法,例如他用了“监督”一词取代“主教”,用“秘密”而不是“奥秘”,用“会众”来取代“教会”等。

至于《希伯来语经卷》(一般称为《旧约》),奥利韦唐就决定把这部分从原语逐字逐句翻译过来。他戏言,把希伯来语翻成法语,就像“教声音甜美的夜莺学嗓音沙哑的乌鸦唱歌一样”。

奥利韦唐在《希伯来语经卷》的原文中,看到代表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语字母出现了好几千次。他把这四个字母译做“永恒的神”,后来很多基督新教的法语圣经译本也采纳了这个译法。然而,在某些经文中,例如出埃及记6:3,他就把这四个字母翻作“耶和华”。

只是大约一年之后,于1535年2月12日,奥利韦唐宣布他的圣经译本完成了!可是,他曾说自己“独力负起这个[翻译]重任已经很久”,显然他多年前就开始了这项艰巨的翻译工作,1534年至1535年只是工作的最后阶段而已。谈到自己的译本,奥利韦唐谦虚地说:“我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奥利韦唐的译本,是第一本大部分直接从原语翻成法语的圣经,现在这个译本离开面世就只差印刷这一步。

皮罗的印刷工场

现在轮到皮埃尔·德温格勒出场了。德温格勒别名皮罗·皮卡尔,是法雷尔的朋友,也是一个宗教改革分子兼印刷商。1533年,他被天主教会赶出里昂后,到了瑞士的纳沙泰尔定居。在韦尔多派的资助下,他开始大量印制一些“颠覆教会”的刊物,例如谴责弥撒的海报,这些海报有的甚至到了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手中。

现在,德温格勒再次开动他的印刷机,而这次要印制的是圣经!为了加快进度,他让四到五个工人分别操作两台印刷机,有的负责排字,有的负责印刷。终于,在1535年6月4日,德温格勒在奥利韦唐的圣经译本里签署,表示译本印好了。在序言中,奥利韦唐注明把这个译本献给那些被“空虚的传统”所“压迫和重重压住”的可怜信徒。

这个法语译本在各方面都令人满意。译文简洁而优美;哥特式字体字形优雅,印刷清晰;文字排成两栏,分章分段。页边的旁注足显译者学识渊博,引言、附录、图表和诗作等,也令译本生色不少。译本的结尾有一首很短的押韵离合体诗,诗的意思是:“传福音者,韦尔多派,将此珍宝,赠与大众。”

既是杰作,也是失败之作

奥利韦唐的译本面世后曾受批评,今天却被公认为一部伟大的学术杰作。有三百年之久,基督新教的圣经译本都以它为底本。

奥利韦唐的译本总共印了一千本左右,但销行不佳。除了因为缺乏良好的销售方法,也是由于当时法语正经历急速的变化。另外,这个译本有5公斤(11磅),相当笨重,对于那些到各地传道和想秘密阅读圣经的人来说,确实很不方便。

虽然本文的开头提到,科兰·佩朗在法国的家里有一部奥利韦唐的圣经译本,但从商业角度来看,这部译本是个失败之作。到了1670年,即接近一个半世纪后,这部译本在日内瓦的一间书店还有一本待售呢。

“不属于任何地方的无名氏”

我们不清楚奥利韦唐在任务完成后有什么其他事迹,只知道他曾以不同的化名修订了自己翻译的《新约》和一部分《旧约》。此外,他也热中于另一个爱好,就是教学。奥利韦唐是个关心学生的学校教师,他重新编订自己所著的《儿童教育》,这本书为青少年提供道德教育和基础的法语阅读训练,全部内容都根据圣经编写。在他用过的化名当中,其中一个是“贝利森·德贝利马孔”,意思是“不属于任何地方的无名氏”。

奥利韦唐于1538年去世,当时他只是30岁出头,也许身在罗马。今天,很少人知道,这个来自法国皮卡第的年轻学者对法语圣经曾作出贡献,他的名字甚至极少在辞典中出现。这也许正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翻译员”卢伊·罗贝尔,又名奥利韦唐的心愿。

[脚注]

^ 关于韦尔多派后来怎样加入了宗教改革运动,请看《守望台》2002年3月15日刊20-23页

^ 奥利韦唐原来的名字是卢伊·罗贝尔,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皮埃尔·罗贝尔。“奥利韦唐”是个昵称,在法语中它的读音跟“橄榄”一词相近。他之所以有这个昵称,很可能是因为他经常工作到很晚,用了许多橄榄油点灯照明的缘故。

[第18页的图片鸣谢]

Archives de la Ville de Neuchâtel, Suisse /照片:Stefano Iori

[第19页的图片鸣谢]

左图:Alain Leprince - La Piscine-musée, Roubaix ⁄承蒙巴黎布沙尔博物馆(现已关闭)准许使用

中图和右图:Société de l’Histoire du Protestantisme Français, Paris

[第20页的图片鸣谢]

Société de l’Histoire du Protestantisme Français, 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