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們會「做我的見證人」
耶穌怎樣幫助使徒準備好推廣傳道工作
根據使徒行傳1:1-26
1-3. Samaanay ko piliyas ni Yis to tarokos hani? O haharatengen ita ko maanan salicay?
耶穌復活後,使徒們愁雲盡散,雀躍不已。這40天來,耶穌一再顯現,進一步教導他們,鼓勵他們。過去的幾個星期,使徒們多麼興奮!他們真希望這一切不會結束!但今天是耶穌最後一次顯現了。
2 使徒一起站在橄欖山上,仔細聆聽耶穌的每一句話。耶穌說完了,使徒卻意猶未盡。此時,耶穌舉手給他們祝福。接著,耶穌開始從地面升起來!使徒目送他升上天空,後來有雲彩遮住了他,再也看不見了。耶穌已經走了,但他們仍舊凝視著天空。(路加福音24:50;使徒行傳1:9,10)
3 對耶穌的使徒來說,看見這一幕是他們的人生轉折點。他們的主耶穌基督已經升天了,他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肯定,耶穌已經幫助 他們做好準備,讓他們能繼續從事他所開始的工作。那麼,耶穌怎樣幫助使徒做好準備去執行這項重要任務呢?對於這項任務,使徒有什麼態度?這跟今天的基督徒有什麼關係?使徒行傳第1章回答了這些問題,答案會讓我們深受鼓勵。
「許多令人信服的證據」(使徒行傳1:1-5)
4. Samaanay ko sapisiwkay ni Luka i satapangan no Dmak a cudad hani?
4 在使徒行傳裡,路加一開始就表明這卷書是寫給提阿非羅的,而他之前寫成的路加福音也是寫給這個人的。 a為了表明使徒行傳是路加福音的續篇,路加在使徒行傳的開頭重提路加福音結尾記述的事,只是字眼略有不同,又補上了一些細節而已。
5, 6. (1) O maanan ko padamaay to nisawawaan ni Yis, padadotoc a tanoktok ko pakasoˈlinay falocoˈ hani? (2) O pakasoˈlinay falocoˈ no aniniay Krisciyang, misalalangiay to maanan soˈlinay a wacay?
5 什麼能使耶穌的門徒保持堅強的信心?使徒行傳1:3說:「[耶穌]用許多令人信服的證據,向他們證明自己真的活過來了。」在聖經的原文裡,譯作「令人信服的證據」的希臘語詞,只有「親愛的醫生」路加用過。(歌羅西書4:14)這個詞是個術語,常在醫學著作中用來指無可置疑的證據。耶穌提供了確鑿的證據。他曾多次向門徒顯現,有時是向一兩個門徒顯現,有時是向所有使徒顯現,還有一次是向五百多個信徒顯現。(哥林多前書15:3-6)這些證據都是確鑿無疑的!
6 今天,真基督徒的信心也是以許多確鑿的證據為基礎的。有沒有證據證明耶穌曾在地上活過,為我們的罪而死,之後又復活呢?當然有!上帝的話語記載了目擊者的可靠陳述,提供了充分而令人信服的證據。我們研讀這些記載,並祈求上帝的指導,信心就會更堅定。要記住,跟輕信不同,真信心是以可靠的證據為基礎的。要得到永生,一定要有真信心才行。(約翰福音3:16)
7. Ci Yis itini i pipasifanaˈ ato mitosilay a demak, patirengay to maanan taˈarawan no nisawawaan?
7 耶穌還「談論上帝的王國」。比如說,他向門徒解釋關於彌賽亞必須受難和死亡的預言。(路加福音24:13-32,46,47)當耶穌表明自己就是 彌賽亞時,他正是在強調上帝的王國這個主題,因為他就是上帝委任的君王。耶穌傳道的主題一向都是上帝的王國,因此今天他的門徒傳道也以上帝的王國為主題。(馬太福音24:14;路加福音4:43)
「一直到地上最遙遠的地方」(使徒行傳1:6-12)
8, 9. (1) Iraay ko maanan tosa mararaway piharateng no tarokos? (2) Samaanan ni Yis a mifikel ko piharateng no tarokos? Mamananam ko aniniay a Krisciyang to maanan?
8 當天,使徒聚集在橄欖山上,這是耶穌最後一次跟他們在地上見面。他們熱切地問耶穌說:「主啊,你要在這個時候復興以色列的王國嗎?」(使徒行傳1:6)這個問題反映出當時使徒有兩個錯誤的想法。第一,他們以為上帝的王國建立意味著血統上的以色列人復國。第二,他們期待上帝承諾的王國「在這個時候」,也就是「馬上」開始統治。耶穌怎樣糾正他們的想法呢?
9 耶穌很可能知道,他們的第一個想法很快就會得到糾正。事實上,僅十天之後,他的門徒就見證了一個新國族的誕生,這是個比喻性的國族,由那些有希望去天上的基督徒組成。上帝跟血統上的以色列人的特殊關係快要終止了。至於第二個想法,耶穌仁慈地提醒他們:「這些事會在什麼時候、什麼時期發生,只有我父親才有權決定,你們是不需要知道的。」(使徒行傳1:7)上帝旨意實現的時候和時期,都是上帝所定的。耶穌在地上時親口說過,關於「終結」會在哪個「日子」和「時刻」來臨,就連身為兒子的他也不知道,「只有……父親知道」。(馬太福音24:36)今天,基督徒要是過度關心目前制度的終結會在什麼時候來到,就等於為「不需要知道」的事而煩惱。
10. O samaanay a waywayan no tarokos ngaˈ ngaˈay nanamen ita hani? Misamaanay?
10 然而,我們不該輕看使徒,其實他們都是非常有信心的人。他們謙卑地接受了糾正。更重要的是,他們提出的問題雖是來自錯誤的想法,卻反映出他們有一種優良的態度。耶穌曾屢次敦促門徒要「不斷守望」。(馬太福音24:42;25:13;26:41)使徒確實保持警醒,密切留意耶和華將要採取行動的跡象。這樣的態度正是我們需要培養的。既然我們正生活在「最後的日子」這緊急關頭,就更需警醒守望。(提摩太後書3:1-5)
11, 12. (1) Patorodan ni Yis to maanan ˈinorong ko nisawawaan? (2) Tiya patoroden ni Yis ko nisawawaan to mitosilay tayal i, somowalay to fangcalay saocor, hano o matatodongay hani?
11 耶穌提醒使徒什麼應該是他們最關心的。他說:「神聖力量降在 你們身上的時候,你們就會得到力量,在耶路撒冷、整個猶地亞、撒馬利亞,一直到地上最遙遠的地方,做我的見證人。」(使徒行傳1:8)耶穌就是在耶路撒冷被處死的,但現在使徒要先在這個地方把耶穌復活的消息傳開,然後要傳遍猶地亞,再傳揚到撒馬利亞,繼而廣傳到其他地方去。
12 耶穌提到這項傳道任務之前,再次承諾他會通過神聖力量幫助他們,這是很適當的。在使徒行傳的原文裡,「神聖力量」一詞出現了超過四十次,這是其中一次。這卷鼓舞人心的書卷一再表明,沒有神聖力量的幫助,我們就無法徹底遵行耶和華的旨意。因此,經常祈求上帝賜神聖力量給我們是非常重要的!(路加福音11:13)現在正是我們最需要神聖力量的時候。
13. O aniniay a fanawlan ni Yihofa hakowaay ko kakahad no mitosilay a tayal hani? Misamaanay hano mamakahi a micada kita tonini a ˈinorong?
13 今天,「地上最遙遠的地方」所指的範圍跟當日很不一樣。正如上一章所說,耶和華見證人衷心接受作見證的任務,深知上帝希望各種各樣的人都能聽到王國的好消息。(提摩太前書2:3,4)你正投身於這項救生工作嗎?世上沒有其他工作能讓你更心滿意足!耶和華會賜給你所需的力量去執行這項工作。為了在傳道工作上卓有成效,我們必須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和培養什麼態度。關於這點,你能夠從使徒行傳學到很多。
14, 15. (1) Pakayni to papatikol tayni ci Yis, man sanay ko sowal no coyoh hani? O manan ko tatodong nora sowal no coyoh? (Nengnengen ko ilaenoay safanaˈ.) (2) Sowal no Fangcalay Cudad, ci Kristo ‘sasamaan tayra i kakarayan, o sasamaan a tayni’ sa i, samaanay malaˈosi koniya demak hani?
14 正如本章的起頭所說,耶穌升天後,使徒就看不見他了。可是,十一位使徒仍舊站在那裡,凝望著天空。最後,有兩位天使出現,溫和地開導他們說:「加利利人啊,你們為什麼站在這裡看著天空呢?這位曾經跟你們在一起的耶穌,現在被接到天上去了。你們看見他怎樣到天上去,他也會怎樣來。」(使徒行傳1:11)有些宗教人士說,天使的意思是耶穌會以同樣的身體回來。這真是天使的意思嗎?不是。我們怎麼知道呢?
15 天使不是說耶穌會以同一種形體回來,而是說「他怎樣到天上去,他也會怎樣來」。 b耶穌到天上去的方式是怎樣的呢?天使說話的時候,耶穌已經不見了,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就是那些使徒,才知道耶穌已離開地球,往天父那裡去了。基督要以相似的方式回來。事實也的確如此。今天,有辨識力的人才能看出耶穌已經成為君王,回到我們這裡了。 (路加福音17:20)我們必須看出耶穌回到我們這裡的證據,並幫助別人了解這一點,讓他們知道時勢緊急。
「求你指示我們,你……挑選哪一個」(使徒行傳1:13-26)
16-18. (1) Pakayni to saˈopo no Krisciyang, mikitini i Dmak 1:13, 14 mahapinangay ita ko maanan? (2) Wina ni Yis patirengay to maanan a taˈarawan ita hani? (3) Hano masakalimlaan ko saˈopo no Krisciyang anini?
16 使徒回耶路撒冷時自然滿懷喜樂。(路加福音24:52)那麼,對於基督的指示,他們有什麼反應呢?使徒行傳1:13,14記述,他們聚集在「樓上的一個房間」裡。關於當時的聚會,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昔日巴勒斯坦的房子通常會有一個樓上的房間,人可以從房子外的樓梯上去。使徒行傳第1章談到的「樓上的一個房間」,會不會就在使徒行傳12:12提到的馬可的母親家裡呢?不管怎樣,這個房間很可能是個簡樸而實用、便於基督徒聚集的地方。當時哪些人參加了聚會呢?他們做了些什麼呢?
17 值得注意的是,參加聚會的並不限於使徒,也不限於男子。在場的還有「幾個女子」,包括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這是聖經最後一次提到她。合理的看法是,馬利亞只是謙卑地跟弟兄姐妹聚在一起崇拜上帝,她不會炫耀自己。耶穌在世的時候,馬利亞其餘四個兒子還不是基督徒,但如今這幾個兒子都跟她一起聚會,她必定深感安慰。(馬太福音13:55;約翰福音7:5)他們同母異父的哥哥死亡並復活後,他們的態度完全改變了。(哥林多前書15:7)
18 請也注意門徒當時為什麼聚集起來,經文說:「大家團結一心,堅持不懈地禱告。」(使徒行傳1:14)在基督徒的崇拜中,聚會一向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參加聚會是要彼此鼓勵、接受教導和勸告,最重要的是一起崇拜天父耶和華。在聚會期間禱告和唱讚美詩,不僅能讓上帝十分喜悅,對我們也十分重要。願我們永不放棄這些鼓勵人心的神聖聚會!(希伯來書10:24,25)
19-21. (1) Ci Pitiro tawlikay a mikerid to kasakopang, mikitini tonini a demak mananamay ita ko maanan? (2) Misamaanay hano aira ko tamdaw a mikotay ci Yutaan? Pakayni toninian, mikitini to pidemak no tarokos mananamay ita ko maanan?
19 當時,基督的門徒正面對一項重大的組織需要,使徒彼得帶頭處理這個問題。(使徒行傳1:15-26)彼得三次不認主不過是幾個星期前的事,但現在他已經完全改變了!這讓我們深受鼓舞!(馬可福音14:72)我們人人都會犯罪,因此都需要記得耶和華「又良善,又樂意寬恕」真心悔改的人。(詩篇86:5)
20 彼得看出應該有人取代背叛耶穌的使徒猶大。但誰來取代呢?這位新使徒應該曾在耶穌傳道期間一直跟隨主,而且為主的復活作見證。(使徒行傳1:21,22)這跟耶穌親自承諾的一致,他說:「你們這些一直跟隨我的人也會坐在12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12個部族。」(馬太福音19:28)顯然,耶和華決定讓12位曾跟隨耶穌傳道的使徒,構成未來的新耶路撒冷的「12塊基石」。(啟示錄21:2,14)因此,上帝讓彼得看出「願他的監督職位被人取代」這個預言應驗在猶大身上。(詩篇109:8)
21 新使徒是怎樣選出來的呢?通過抽籤。這是古代一種常見的做法。(箴言16:33)但這是聖經最後一次提到用抽籤來做決定。顯然,後來神聖力量傾注下來,這種方法也就廢棄了。可是,請留意他們為什麼要抽籤。使徒們禱告說:「耶和華啊,你了解所有人的心,求你指示我們,你在這兩個人中挑選哪一個。」(使徒行傳1:23,24)他們希望由耶和華來選擇。結果,馬提亞被選中了。他很可能是耶穌派出去傳道的那七十個門徒之一。於是,馬提亞成了「十二使徒」當中的一個。 c(使徒行傳6:2)
22, 23. Misamaanay hano tatooren ita ko aniniay mikeriday to kasakopang a tamdaw, makahi a micada to sakayat nangra hani?
22 這件事提醒我們,將上帝的子民組織起來是十分重要的。今天也是這樣,盡責可靠的男子會被選出,做會眾的監督。長老仔細考慮上帝對監督的要求,並禱告求上帝賜神聖力量指引他們,因此會眾相信這些男子都是上帝通過神聖力量委任的。我們應該服從監督的領導,願意接受他們的指示,盡力促進會眾裡的合作精神。(希伯來書13:17)
23 由於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加上會眾的組織方式得到改善,早期基督徒大受鼓勵,做好了準備迎接前頭將要發生的一件大事。下一章會談談這件大事。
a 在路加福音裡,路加把這個人稱為「尊敬的提阿非羅先生」,有些人認為這表明提阿非羅當時可能地位顯赫,還不是信徒。(路加福音1:3)而在使徒行傳裡,路加僅稱他為「提阿非羅」。有些學者推測,提阿非羅在讀完路加福音後成了信徒,因此路加以基督徒弟兄的身分直呼其名,沒有用尊稱。
b 聖經在這裡所用的希臘語詞是「特羅波斯」(意思是「方式」),而不是「莫費」(意思是「形體」)。
c 保羅後來受委任,成為「為列國的人服務的使徒」,但他從沒有被置於十二使徒之列。(羅馬書11:13;哥林多前書15:4-8)在耶穌執行地上的職務期間,保羅並沒有跟隨過耶穌,因此沒有機會成為十二使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