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讨饭
(Beggar,Begging)
“讨饭”指经常公开求人施舍的行为,而这样做的人就是“乞丐”。
圣经显示,在挪亚日子大洪水的前后,已有族长制度的安排。族长制度大大有助于防止行乞的情形出现。在这个安排下,没有人会受到孤立,或陷入绝境而需要别人施舍。自古以来,向陌生人或旅客表现好客精神是颇为普遍的事,至少圣经的记载反映了这种好客精神,不好客的人则很少。(创19:1-3;出2:18-20;士19:15-21)城市的发展削弱了族长制度。可能由于族长制度式微,加上很多人自私自利,滥用别人的慷慨或援助,结果行乞的情形渐渐出现。
出12:35,36)他们所做的跟上帝的吩咐和预言一致,况且他们多年来被迫做奴隶做苦工,在埃及人手中受尽不公的对待,他们显然只是索取应得的赔偿而已(出3:21,22;另见申15:12-15),因此这个记载不是行乞的先例。
在东方各地,行乞看来源远流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希伯来语经卷》的记载显示,从以色列立国到人民被掳到巴比伦的整段历史里,行乞在以色列国看来并不存在,也没有成为国家的难题。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获释离开时,向埃及人“索取[希伯来语动词sha·ʼalʹ‘沙阿勒’的一个词形]金器、银器、衣服。……于是他们把埃及人的财物取去了”。(摩西律法包含了保障穷人福利的明确规定,人若谨守遵行,就能杜绝讨饭行乞的情形出现。(利19:9,10;申15:7-10;24:19-21;见施舍)《希伯来语经卷》的执笔者深信,上帝一定照顾那些紧守正义的人,正如大卫在年老的时候表示:“我……从未见过义人完全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子孙讨饭[希伯来语biq·qeshʹ‘比凯什’的一个词形]”,这些义人本身也乐善好施。(诗37:25,26;比较哀1:11;4:4所载叛道的耶路撒冷的情形)另一方面,箴言20:4描述懒惰人在“收割时必行乞”。诗篇109:10描述恶人所遭受的惩罚包括:“他的儿女四处漂泊;他的儿女必沦为乞丐,从荒凉之处出来讨饭”。这两节经文的“乞”译自希伯来语sha·ʼalʹ(沙阿勒),基本的意思是“索取;求”(出3:22;王上3:11),但这两节经文的语境显示,这里所指的是有实际行动的央求,也许指公开讨饭。
从犹太人获释回乡(公元前537)到耶稣在地上出现,看来犹太人发展出一种理论,就是施舍有助于赢得救恩。次经德训篇(写于公元前2世纪初)的一句话证实了这点:“施舍可以补赎罪过”。(3:33,思高)这个看法无疑助长了行乞。(参看太6:2,耶稣谴责人利用施舍来炫耀自己)
犹太人受外族强国统治,受到压迫自不在话下,至于摩西律法规定的土地继承权和类似的安排,无疑大都被中断了。此外,错误的宗教哲学并没有教导人表现真挚而基于原则的爱。(太23:23;路10:29-31)这些因素看来造成行乞在巴勒斯坦流行起来。因此,《希腊语经卷》有好些经文提到当地的乞丐。
在耶稣和使徒的时代,不少乞丐是瞎眼的、跛脚的、有病的。眼炎(这种眼疾在中东仍然很普遍)可能是一些乞丐致盲的原因。(可10:46-49;路16:20,22;18:35-43;约9:1-8;徒3:2-10)跟今天一样,乞丐通常流连在各大街上,或靠近人流熙攘的地方,例如圣殿。人们虽然看重施舍,却看不起乞丐,难怪耶稣在比喻中所说的管家认为:“讨饭吗?又难为情。”(路16:3)
希腊语两个指行乞的动词跟ai·teʹo(艾泰奥)有关,“艾泰奥”的意思是“恳求”。(太7:7)
希腊语pto·khosʹ(普托科斯)形容蹲伏畏缩的人,指一贫如洗的乞丐,路加用这个词去形容耶稣所说的乞丐拉撒路。(路16:20,22)马太福音5:3也用同一个词去指“自觉有属灵需要的人[Rbi8 脚注说:‘那些为灵做乞丐的人’]”(新译翻作“心灵贫乏”)。论到这节经文中“普托科斯”的用法,M.R.文森特在《新约词语研究》(1957,第1卷,36页)中说:“这个词非常生动和贴切,在这里充分表达了属灵方面赤贫 的情况,自觉赤贫是进入上帝王国的先决条件。要消除这种赤贫,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只能靠上帝白白赐人的慈悲。”
在加拉太书4:9,保罗也曾用同一个词表示他担心那些“回头采纳软弱贫乏[pto·khaʹ普托卡]的肤浅观念”的人。比起通过基督耶稣所能得到的属灵财富,这些观念的确是“贫乏”的。
耶稣和他的使徒虽然善待乞丐,却不鼓励人行乞;他们虽然很感激别人对他们慷慨,却从不向人乞讨。有些人跟随耶稣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于是耶稣劝戒他们:“不要为了必坏的食物工作,倒要为了那长存而带来永生的食物工作。”(约6:26,27)彼得告诉一个坐在圣殿门口的跛脚乞丐说,“金银我没有,不过我可以把我有的给你”,于是运用他的属灵恩赐治好了这人。(徒3:6)使徒们有时要忍饥受饿、衣不蔽体、居无定所,但他们仍亲手日夜工作,“免得加重……任何人的负担”。(林前4:11,12;帖前2:9)基督徒遵从的准则是:“有谁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饭。”(帖后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