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士
(Darius)
在圣经里,这个名字用来指三个君王,一个是米底亚人,两个是波斯人。有些人认为,至少在“米底亚人大流士”这个名称中,“大流士”可能不是人名,而是头衔或封号。
1.米底亚人大流士。波斯人居鲁士的军队攻占巴比伦后,杀死迦勒底王伯沙撒,米底亚人大流士作王管理迦勒底人的王国,当时他大约62岁。(但5:30,31)他也被称为“米底亚人的苗裔亚哈随鲁的儿子”。(但9:1)
大流士行使权柄,任命一百二十个总督管辖全国,又任命三个高官管辖这些总督,免得王的权益受损。这个管理架构看来主要是为了方便财政税收,因为总督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王室府库征收税款和贡物。(参看拉4:13)但以理是三个高官之一,由于他办事能力比别的高官和总督都要出色,大流士就打算擢升他为宰相。另外两个高官联同总督设下阴谋,要从法律上陷害但以理。他们这样做显然是出于妒忌,也可能是由于为官清正的但以理阻碍他们贪赃舞弊,他们就怀恨在心。高官和总督集合起来进见王,呈上一条法令,请求王签署。表面上,这条法令得到全体政府官员的支持(但他们并没有提到但以理)。法令禁止人在三十天内向大流士以外的“任何神、任何人呼求”,违者要被扔进狮子坑里。既然大流士是外国人,不久前才得到巴比伦的王权,因此从各方面去看,这条法令都有助于巩固大流士的王位,也使倡议这条法令的政府官员看来对大流士表示支持和效忠。(但6:1-3,6-8)
大流士签署法令后不久,就发现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也看出倡议这条法令的人其实别有用心。但以理因为继续向耶和华上帝祷告,成了第一个违反法令的人。(参看徒5:29)尽管大流士设法搭救但以理,使他不致受这条不可更改的法令制裁,最终还是不得不把但以理扔进狮子坑里。大流士表示,他相信但以理的上帝必能保护但以理。大流士整夜禁食,无法入睡,第二天急忙到狮子坑去。他发现但以理还活着,丝毫无损,就十分高兴。随后,王下令把指控但以理的人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扔到狮子坑里去,使他们受到公正的报应。王又通告全国,下令“凡我王国各地的人民,在但以理的上帝面前都要颤栗畏惧”。(但6:9-27)
历史记载显示,美索不达米亚的君王自古就被奉为神明,要求人民崇拜他们。很多圣经评注家认为,大流士签署的法令限制人所作的“呼求”,完全是针对宗教方面的呼求,而不是指一般的请求。巴比伦设有“狮子坑”也跟古代铭文的记载一致,铭文透露东方的君主时常饲养猛兽。《松奇诺圣经书集》(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49页)论及这点,说:“波斯人沿袭了亚述王的做法,在他们的园囿里饲养猛兽。”(A.科恩编,伦敦,1951)
但以理书第6章之后,书中惟一再提到大流士的记载,跟他统治“第一年”所发生的事有关。那一年,但以理“辨明”犹大荒凉的年数共70年,并 接获启示,预知必有七十个七的时期,以及关于弥赛亚出现的时间。(但9:1,2,24-27)后来,有一个天使让但以理看“北方王”和“南方王”争斗的异象。天使还告诉但以理,早在大流士元年,他曾经给“他”加添力量,做“他”的堡垒。(但11:1,6)圣经评注家一般认为,这个“他”所指的是大流士,但看来天使所帮助的更有可能是米迦勒,因为前一节经文(但10:21)提到米迦勒协助这个天使作战。由此可见,当波斯国的邪灵领袖试图阻挠耶和华的旨意实现时,上帝的天使们彼此帮助,合力对抗邪灵。(但10:13,14)
辨明米底亚人大流士的身份 迄今为止,圣经以外的任何铭文都没有发现“米底亚人大流士”这个名称,约瑟夫斯(公元1世纪的犹太历史家)之前的古代历史家,也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人。许多批评家据此认为,米底亚人大流士是个虚构人物。
有些学者认为,大流士是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但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巴比伦被征服之后不久,冈比西斯(二世)被父亲居鲁士立为“巴比伦王”。冈比西斯诚然每年都代表父亲到“巴比伦庆祝新年”,但他其余的时间看来都住在西巴尔。对楔形文字文献所做的研究显示,冈比西斯显然直到公元前530年尼散月一日,才正式得到“巴比伦王”这个头衔。当时居鲁士出征作战,冈比西斯被任命为摄政王。后来,居鲁士在战斗中阵亡。此外,大流士在巴比伦倾覆时“大约六十二岁”,这点也使这个说法不能成立。(但5:31)
有人说大流士可能是居鲁士的别名。这个说法跟大流士是“米底亚人”和“米底亚人的苗裔”这一事实不符,后一个称呼说明大流士的父亲亚哈随鲁是米底亚人,而居鲁士很明确地被称为“波斯人”,尽管有些历史家声称他母亲可能是米底亚人,但据居鲁士圆柱记载,居鲁士的父亲冈比西斯一世是波斯人。(但9:1;6:28)
还有些人主张,大流士是居鲁士的某个“舅舅”。据希腊历史家色诺芬说,大流士是“阿斯提亚格斯的儿子基亚克萨里斯”。色诺芬记述,基亚克萨里斯继承了米底亚王阿斯提亚格斯的王位,但后来基亚克萨里斯把女儿和整个米底亚,都给了外甥居鲁士。(《居鲁士的教育》,第1卷,5章,2段;第8卷,5章,19段)然而,希罗多德和克特西亚斯(跟色诺芬差不多是同时代的希腊历史家)的记载跟色诺芬的记载相悖,希罗多德声称阿斯提亚格斯死时没有子嗣。《拿波尼度编年史》表明,居鲁士俘掳阿斯提亚格斯后,才得到米底亚的王权。再说,如果大流士是基亚克萨里斯二世,那么阿斯提亚格斯就应该也叫做亚哈随鲁,因为米底亚人大流士是“亚哈随鲁的儿子”。(但9:1)因此,这个观点缺乏证据支持。
米底亚人大流士是谁?
近年来,一些参考书提出,大流士就是古巴鲁(一般认为即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一书中提到的古巴鲁)。巴比伦被米底亚-波斯征服后,古巴鲁担任巴比伦的总督。这个观点的根据基本如下:
一份称为《拿波尼度编年史》的古代楔形文字文献,在记述巴比伦倾覆时提到“古提恩的总督乌巴鲁和居鲁士的军队,不经一战就进入巴比伦”。铭文接着说,居鲁士在17天后才进入巴比伦,然后乌巴鲁,即“他手下的总督,在巴比伦任命(副)总督”。(《古代近东文献》,J.普里查德编,1974,306页;另见《米底亚人大流士》,J.C.惠特科姆著,1959,17页)请注意“乌巴鲁”和“古巴鲁”是不同的名字。虽然这两个名字看起来相似,但按照楔形文字的拼写方式,“乌巴鲁”第一个音节的符号跟古巴鲁很不一样。《拿波尼度编年史》说,古提恩的总督乌巴鲁在巴比伦被征服数星期之后就死去了。其他楔形文字文献则表示,古巴鲁还继续活了14年,并担任总督。他不仅管理巴比伦,还管理整个巴比伦尼亚地区和“大河那边”的地区,包括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直到埃及边界。因此,古巴鲁所管辖的范围包括整个肥沃新月地带,跟巴比伦帝国的版图基本相同。要记得,圣经说米底亚人大流士“被立为王,管理迦勒底人的王国”(但5:31;9:1),但并没有把他称为“波斯王”,这个头衔向来仅指居鲁士王(但10:1;拉1:1,2;3:7;4:3)。因此,古巴鲁所管理的地区看来至少跟大流士一样。
由于没有文献将古巴鲁叫做“大流士”,有人提出,“大流士”是他的头衔或封号。W.F.奥尔布赖特说:“在我看来,古巴鲁很有可能实际执掌王权,并取得‘大流士’这个也许是古伊朗的王室封号,而当时居鲁士没有参与这场东征。”(《圣经文献杂志》,1921,第40卷,112页,脚注19)有人提出异议,指出没有任何楔形文字泥板提到古巴鲁是“王”;主张古巴鲁就是大流士王的人则回应说,楔形文字泥板同样没有提到伯沙撒是王,但一份叫做《拿波尼度史诗》的楔形文字文献却明确指出,拿波尼度“把王权交给”他儿子。
在这方面,惠特科姆教授指出,根据《拿波尼度编年史》,古巴鲁(居鲁士所委任的区总督)“在巴比伦任命……(区总督)”,正如但以理书6:1,2表明,大流士“在王国里立了一百二十个总督”。惠特科姆由此认为,身为总督的古巴鲁负责管理各总督,他很可能被下属称为王。(《米底亚人大流士》,31-33页)论到古巴鲁所管辖的广大地区,A.T.奥姆斯特德说:“古巴鲁管理这个幅员广大的富饶国家,他几乎可算是个雄霸一方的独立君王。”(《波斯帝国历史》,1948,56页)
有些学者也有上述的看法,认为米底亚人大流士很可能实际上是个总督,一方面统治迦勒底人的王国,另一方面又得听命于波斯帝国的最高君主居鲁士。A.T.奥姆斯特德指出:“居鲁士向辖下的巴比伦人自称为‘巴比伦王、各地之王’,坚称巴比伦自古以来的王系没有中断,从而满足巴比伦人的虚荣心,好赢得他们的效忠……但王离开后,就由总督古巴鲁代表他行使王权。”(《波斯帝国历史》,71页)主张圣经中的大流士其实是个代理统治者的人,指出圣经提到大流士“得了 王权”,“被立 为王,管理迦勒底人的王国”。他们认为,经文表明大流士实际上臣服于一个地位更高的君王。(但5:31;9:1;比较7:27,经文说“至尊者”耶和华上帝把王国赐给“圣民”)
虽然从现有资料来看,古巴鲁在很多方面都跟大流士很相似,而大流士也可能是居鲁士手下的一个总督,但二人是否等同仍未能下定论。历史记载并没有透露古巴鲁属于什么民族和家族,因此不能肯定他是“米底亚人”和“亚哈随鲁的儿子”。历史记载也没有显示他的权力足以让他颁布类似但以理书6:6-9所说的那种通告或法令。此外,圣经看来表明,大流士统治巴比伦的时间不长,接着居鲁士就成为巴比伦王。当然,也有可能他们二人同时统治,只不过但以理特别提到大流士在巴比伦身居高位的那一年。(但6:28;9:1;代下36:20-23)古巴鲁任职共14年。
为什么不能确定大流士的身份 当然,圣经记载的真确性并不依赖世俗文献的证据。圣经所记载的许多人和事,曾被批评家指为“并非史实”而受到否定,最终却证明是确凿不移的史实。有鉴于此,研究上帝话语的人无须过度着重这些负面的批评。(见伯沙撒;萨尔贡)尽管有数以万计的楔形文字泥板在中东出土,但这些泥板所提供的史料都是断简残篇,当中存在不少历史的空白。另一个史料来源是古代历史家的著作,但他们的著作留存下来的抄本(常常只有残片)数量很少,大部分都用希腊语写成,写作年代比但以理书所记各事的年代迟一两个甚至更多个世纪。
其实,巴比伦的历史没有提到大流士,最主要的理由见于但以理书的记载。据但以理书说,大流士委任但以理在政府担任要职,引起其他高官不满。他们阴谋陷害但以理,却未能得逞。大流士把这些指控但以理的人连同他们的家人一并处决,这很可能激起其余官员更深的仇恨。大流士通告全国,吩咐所有人“在但以理的上帝面前都要颤栗畏惧”,这必定使势力雄厚的巴比伦祭司大为反感,怀恨在心。由于书吏明显受巴比伦祭司左右,因此书吏把关于大流士的记载抹去不足为奇。在当时,窜改历史是司空见惯的事。
要注意的一点是,圣经以联合霸权来描述米底亚-波斯。(但5:28;8:3,4,20)尽管世俗历史侧重于表扬居鲁士和波斯人的领导地位,但圣经表明,米底亚人看来跟波斯人一直保持伙伴关系,而国内所立法律也被称为“米底亚人和波斯人”的 法律。(但6:8;斯1:19)米底亚人在推翻巴比伦的战役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赛13:17-19)请也留意,耶利米书51:11预告,攻击巴比伦的人中包括“米底亚列王”。大流士很可能就是这些王之一。
2.大流士·希斯塔斯皮斯,也叫大流士大帝或大流士一世(波斯人)。他被誉为波斯帝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大流士自称是“雅利安人的苗裔,波斯人之子,阿开民的希斯塔斯普之子”。(《波斯帝国历史》,122-123页)由此可见,大流士声称自己跟居鲁士大帝一样有王族血统,源自同一祖先,只是出自旁支。
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二世从埃及回国途中去世,波斯王位由他兄弟巴尔狄亚(也可能是一个名叫高马达的僧侣)继承,但只统治了一段很短的时间。大流士在六个波斯贵族的帮助下,杀了继位人,夺取了王位。大流士在比索通的悬崖上(悬崖面向一片平原,从巴格达到德黑兰的主要商道穿越这个平原),镌刻巨幅铭文,用三种文字记述了这件事。大流士的铭文说,高马达冒充冈比西斯的兄弟(其实早已被处决),篡夺了王位。现代许多学者都接受这个记载(大流士反复强调:“千真万确,绝无虚言”),认为内容基本符合事实。但有些人则认为大流士撒了“弥天大谎”,证据显示大流士才是真正的篡位者。无论真相如何,大流士得到王权之后,不得不应付国内接二连三的叛乱。据说,他即位的最初两年,都致力于镇压帝国境内各处的骚乱。本已摆脱波斯统治的埃及,于公元前519-前518年左右,再次被大流士征服。之后,大流士继续向外扩张,帝国领土东抵印度,西达色雷斯和马其顿。他的其他政绩包括:有效地重组帝国全境的行政架构,编写了一套称为《最佳法规大全》的帝国法典,重开连接埃及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
在圣经的记载中,大流士·希斯塔斯皮斯的出现跟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有关。圣殿于公元前536年奠基,但重建工程于公元前522年被禁,“停顿下来,直到波斯王大流士在位第二年”(公元前520)。(拉4:4,5,24)在这一年,哈该和撒迦利亚两位先知激励犹太人动工建殿,圣殿的工程就又恢复了。(拉5:1,2;该1:1,14,15;亚1:1)幼发拉底河西岸地区的省长达特奈为了维护帝国的利益,连同其他官长一起查询犹太人建殿的事宜,又写了一份奏章给波斯王大流士。他们在奏章中禀明犹太人建殿的事,陈述犹太人声称有合法理据建殿,并请求王查看王宫的档案室,看看有没有证实犹太人声称的文件。(拉5:3-17)犹太人将迦勒底人尼布甲尼撒和波斯人居鲁士二人的行动加以比照,指出前者摧毁圣殿,后者批准重建圣殿。对大流士来说,犹太人的话想必很合宜、很中听,因为他在位第一年,就不得不镇压两起叛乱,而发动叛乱的人都自称是拿波尼度的儿子尼布甲尼撒(历史家称他们为尼布甲尼撒三世和四世),企图使巴比伦脱离波斯帝国而独立。
大流士命人查看位于米底亚古都埃克巴坦那的档案室,在那里发现了居鲁士的文件。于是大流士颁布谕旨,吩咐省长达特奈和其他官长不得干涉圣殿的工程,还要“从河西王家宝库的税款”中,拨出款项资助建殿的工程,并提供献祭用的牲畜和其他必需品。谁违反这道谕旨,就会被挂在木头上,他的房子要“成为公厕”。(拉6:1-12)
犹太人得到官方协助,再加上先知不断鼓励(亚7:1;8:1-9,20-23),终于在“大流士王在位第六年亚达月三日”完成了圣殿的工程。(拉6:13-15;即公元前515年3月6日)铭文显示,大流士信奉阿胡拉·玛兹达神。因此,尽管大流士所做的达成了耶和华上帝的旨意,无疑也得到上帝的指引,但基本来说,他的行动显然是出于尊重米底亚-波斯不可更改的法律,跟大流士政府所实行的宽容政策也有关系。大流士的一些铭文显示他确实宽待外族人。
晚年出征希腊 公元前5世纪末,伊奥尼亚的希腊各城反抗波斯统治。尽管叛乱被平定,大流士还是决定惩罚雅典和埃雷特里亚,因为这两座城支援各城造反。于是波斯大举进侵希腊,但大流士的军队却在马拉松战役落败(公元前490)。大流士重整旗鼓,打算再次进攻希腊,却于公元前486年去世,未能完成大志。他儿子薛西斯继位。
尼希米记12:22说,利未人的宗族首领“由以利雅实、约雅大、约哈南、雅杜亚的日子,直到波斯人大流士作王的时候”,都登记了。尼希米返回耶路撒冷时,以利雅实担任大祭司(尼3:1),尼希米第二次回到耶路撒冷时(亚达薛西在位第三十二年[公元前443年]之后),约雅大的儿子已结了婚(尼13:28)。因此,经文所说的“大流士”很可能是指大流士二世(也叫诺特斯),他于公元前423年至公元前405年在位。
3.在《埃利潘蒂尼纸莎草纸残片》中发现的一封信,被确认为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的最后几年,信中提到“约哈南”是当时耶路撒冷的大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