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撒路
(Lazarus)〔很可能是希伯来语“以利亚撒”这个名字的希腊语形态,意思是:上帝已经帮助〕
1.马大和马利亚的兄弟。拉撒路的复活可说是耶稣施行的最大奇迹之一。(约11:1,2)耶稣深爱的这家人住在伯大尼。伯大尼位于往耶利哥的路上,距离耶路撒冷“约莫三公里”(约两英里)。 (约11:5,18,Rbi8 脚注)耶稣曾在他们家里作客,也许时常这样做。(路10:38-42)
有一次拉撒路病重垂危,他的姐妹派人去见耶稣,当时耶稣正在约旦河对岸。她们无疑希望耶稣能医好拉撒路。(约11:3,21,32)可是耶稣并没有立即到伯大尼去,也没有像他曾医好一个军官的仆人那样,隔着一段距离将拉撒路医好。(太8:5-13)耶稣在原来的地方逗留了两天。他走近伯大尼的时候,马大出去迎接他,然后马利亚也去见他。当时拉撒路已死去四天了。(约11:6,17,20,30-32)
耶稣对马大说话的时候,趁机强调死人有希望复活。(约11:23-27)不多久,耶稣就表明他的话有更深的含意。他来到拉撒路的墓前,吩咐人把挡住墓门的石头挪开。之后,耶稣向天父祷告,指出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为了“叫他们[当时在场的群众]相信是你差我来的”。(约11:38-42)接着,耶稣喊叫死去的拉撒路从坟墓里出来。拉撒路果然出来;不用说,在场的人都惊喜交集。(约11:43,44)
这个奇迹使许多人信了耶稣,但也促使祭司长和法利赛派的人商议要杀死耶稣。一大群犹太人为见耶稣而来,也为了来看看拉撒路,这令祭司长更感愤怒。由于拉撒路的缘故,有很多犹太人信从了耶稣,于是祭司长彼此商议要把拉撒路也杀掉。(约11:45-53;12:1-11)不过,没有圣经证据显示,这些宗教敌人的阴谋得逞,确实杀了拉撒路。
约翰报道拉撒路复活的记载,曾受某些圣经批评家质疑。他们指出,其余的福音书都没有提及这件事。可是,我们只要查考一下福音书的记载,就会看出甚至“同观福音”的执笔者也没有将耶稣所做的每一件事记录下来。例如,只有路加报道耶稣复活拿因寡妇的儿子。(路7:11-15)约翰通常都不复述其余福音书执笔者所提过的事,拉撒路的复活就是个显著的例子。
拉撒路复活的奇迹令耶稣的传道工作生色不少,不单将上帝儿子拥有的大能显露无遗,还大大加强我们对耶稣和复活一事的信心。(约11:4,41,42)这件事看来约莫于公元33年的年初发生。圣经没有提及拉撒路复活之后如何,以及最后在何时何地去世。(见复活条下的“赎价献出以前的复活奇迹”)
我们没有任何圣经理由将拉撒路这个历史人物,跟耶稣所说的“富翁与乞丐”的比喻中的拉撒路扯上关系。
2.耶稣说过一个关于富翁与乞丐的比喻(通常称为“富翁与拉撒路”的比喻),比喻中的乞丐名叫“拉撒路”。(路16:19-31)在《通俗拉丁文本圣经》,“富翁”这个词被译成拉丁语形容词“富有”(dives),常被误作专有名词来用。不过,从骨灰瓮上的铭刻来看,“拉撒路”这犹太名字在古代相当普遍。
比喻中的乞丐拉撒路全身皮肉溃烂,被人带到富翁的门口,巴不得捡富翁桌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后来拉撒路死了,被天使带到亚伯拉罕怀里(仿佛古代赴宴的人于席上斜躺在身旁同席的人怀里)。后来富翁也死了,埋葬了,在坟墓的苦况中跟亚伯拉罕交谈。在富翁跟亚伯拉罕、拉撒路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富翁请求亚伯拉罕差拉撒路到他的五个兄弟那里,“向他们彻底作见证”,免得他们也陷于他的苦况。亚伯拉罕却拒绝了富翁的请求,指出“他们有摩西和先知书上的话可以听从”,“他们如果不听从摩西和先知书上的话,就算有死了的人复活,也不能说服他们”。(见比喻)
“富翁和拉撒路”的比喻显示,耶稣对人死后遭遇的见解跟犹太教教士相同吗?
有些研究“比较宗教学”的人声称,在这个比喻里,耶稣基督对阴间所怀的见解,跟古代犹太教教士所教导的相同。关于法利赛派的信仰和主张,约瑟夫斯提供了不少细节。他说:“他们相信灵魂不死,认为在地府有赏善罚恶的安排:恶人的灵魂必永远被囚禁,善人的灵魂可以顺利进入新生。”(《犹太古史》第18卷14节[1章3段])耶稣既断然摒弃所有的错误主张,自然不会支持法利赛派太23章)如果“富翁和拉撒路”的比喻是以犹太教教士对阴间所怀的错误主张为根据,那耶稣的做法就首尾不一贯了。因此,合理的看法是,耶稣所想到的,必定是比喻的实体,然后构思适当的情节,去说明事情怎样发展,而非采纳任何违反圣经真理的见解。
的这个谬见。(关于“富翁和拉撒路”的故事,上下文和措辞都清楚表明这是个比喻,而非曾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喻并没有说贫穷是正义,富有是邪恶。相反,比喻所说的,是由“拉撒路”和“富翁”所代表的两种人有什么行为,这行为又导致怎样的结局,以及双方属灵情况的逆转。事实上,富翁的兄弟不愿听从摩西和先知书上的话,表明这个比喻并非仅是贫穷和富有对比,而是含有更深的意义,要达到更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