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萨尔贡

萨尔贡

(Sargon)〔源自阿卡德语,意思是:王是合法的〕

亚述王,继撒缦以色五世之后作王。历史家称他为萨尔贡二世。在他之前有个王叫萨尔贡一世,但不是亚述王而是巴比伦王。

萨尔贡这个名字在圣经里只出现过一次。(赛20:1)19世纪初,批评家常常质疑圣经中关于萨尔贡的记载,认为没有什么历史价值。然而,到了1843年,考古学家在豪尔萨巴德发现了萨尔贡王宫的废墟,以及皇家编年史的铭文。(见上册955,960页图片

萨尔贡在他的编年史中声称:“我包围并攻取了撒马利亚。”(《古代近东文献》,詹姆斯·普里查德编,1974,284页)不过,这看来只是萨尔贡本人或逢迎他的人所说的浮夸之言,把前王的功劳记在新王名下。一部比较中肯的巴比伦编年史说,是撒缦以色五世“洗劫了撒马利亚”。(《亚述与巴比伦的编年史》,A.K.格雷森,1975,73页)圣经的列王纪下18:9,10简单地说,撒缦以色“围攻”撒马利亚,后来,“城陷落了”。再看列王纪下17:1-6,记载说亚述王撒缦以色强迫撒马利亚王何细亚进贡,后来“亚述王攻陷了撒马利亚”。

尼姆鲁德棱柱:柱上的铭文夸耀萨尔贡战绩彪炳,但其中一些其实可能是前王的战绩

从萨尔贡的铭文可以看出,人全盘接受古代的世俗历史,甚至认为这些记载的价值跟圣经的价值相当,是多么的不明智。萨尔贡登上王位后,巴比伦人在米罗达巴拉但的领导下反叛亚述,并得到埃兰的支持。萨尔贡在德尔跟巴比伦人交战,但显然未能平定叛乱。萨尔贡在铭文中声称自己大获全胜,但《巴比伦编年史》却说埃兰人打败了亚述人,米罗达巴拉但在一篇文献也夸耀自己“推翻了亚述主子的统治,摧毁了他们的武器”。《古代的伊拉克》一书指出:“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是:在尼姆鲁德发现的米罗达巴拉但的铭文,是萨尔贡从乌鲁克带到那里去的。……在那城,他把自己的铭文刻在泥制的圆柱上,取代米罗达巴拉但的铭文。当然,铭文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版本。这表明政治宣传和‘冷战’手段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的专利。”(G.鲁著,1964,258页)

有一次,萨尔贡在奥龙特斯河边的甲加,跟哈马王、大马士革王和他们的盟军交战,成功地打败了他们。列王纪下17:24,30记述,“亚述王”把外族人安置在撒马利亚各城,代替被掳的以色列人,这些外族人包括哈马人。

根据萨尔贡的记载,他在位第五年率兵攻打迦基米施,占领这城。迦基米施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是商业和军事要地。迦基米施被攻占后,亚述人按他们一贯的政策,把这城的居民流放到异地去,再把外族人迁到这城来。以赛亚提醒国民,亚述的威胁正日渐逼近(赛10:5-11),他用迦基米施、哈马和别的城镇为例,证明亚述有足够的能力摧毁别国。后来萨尔贡在记载中说,他把阿拉伯的一些部族安置在撒马利亚。(《古代近东文献》,285-286页)

亚述文献记述,亚实突王阿聚里密谋叛变,试图摆脱亚述人的轭。萨尔贡罢黜他,立其弟取而代之。随后又爆发另一场叛乱,萨尔贡出兵镇压非利士,“包围并攻占了亚实突、迦特……(和)阿斯杜迪穆等城”。(《古代近东文献》,286页)以赛亚书20:1指名提到萨尔贡,当中的记载看来跟这件事有关。

这事以后,萨尔贡迫使米罗达巴拉但离开巴比伦,并占领了这城。一篇铭文出现萨尔贡的名字,并说他作巴比伦王五年。

萨尔贡在位期间不断侵略扩张,使亚述帝国的势力达到新高峰,成为亚述最后一个辉煌的王朝。历史家认为萨尔贡一共统治了17年。据称他的统治始于撒马利亚陷落之时或不久之后,即希西家在位第六年(王下18:10),而继承他王位的儿子西拿基立于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入侵犹大(王下18:13)。因此,除非西拿基立攻打犹大时跟父亲一同执政,否则萨尔贡在位的时间就不可能有17年。另一种可能性是历史家算错了时间。正如条目年代学的资料表明,历史家不能依靠亚述的“职官年名表”去确定君王统治的时期。该条目也指出,亚述的史官一般都不可靠,他们习以为常地“调整”不同版本的编年史,好迎合好大喜功的当权者的心意。

萨尔贡在位期间,他在尼尼微东北约20公里(12英里)一个未开发的地方兴建新都(现今的豪尔萨巴德村附近),给新都命名叫杜尔舍鲁金(也可叫萨尔贡之宫);又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有200个房间的王宫,王宫建在7.5米(25英尺)高的台基上,占地将近10公顷(25英亩)。牛身人面有翼的神兽巨像把守着宫殿门口,其中一对高约5米(16英尺)。殿墙用壁画和浮雕装饰,这些装饰加起来的总长度约达2.5公里(1.5英里),全都是描绘萨尔贡的征战和战绩的。萨尔贡在一篇铭文中说:“我萨尔贡住在这座宫殿里,愿他[即阿舒尔神]赐我长寿、健康、快乐、幸福。”(《古代的伊拉克》,262页)但讽刺的是,亚述文献表明,宫殿落成仅一年左右,萨尔贡就被人杀害,死因不能确定。他儿子西拿基立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