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挪亚——与上帝同行的人》录像带制作过程

《挪亚——与上帝同行的人》录像带制作过程

《挪亚——与上帝同行的人》录像带制作过程

“他早上一起床就嚷着要看。一天要看三四遍,晚上睡觉以前又要看一遍。”这个家住加利福尼亚州的母亲在说什么呢?原来是说她那个两岁大的儿子怎样喜欢看《挪亚——与上帝同行的人》这辑录像带 *。她还说:“他到外面玩的时候,手里还拿着锤子,说要造方舟救人呢!”

另一位母亲写道:“我真的非常感激你们在制作《挪亚》录像带时所投入的精神、时间和爱心。我那个三岁大的儿子几乎把整辑录像带都记住了,连音响效果也不例外!他最喜欢看这辑录像带,每天都要看,一天要看两三遍。”

一个小女孩丹妮尔写道:“我很喜欢这辑录像带,我要学习挪亚的好榜样。希望你们可以多拍一些给小孩子看的录像带。”

不过,摄制圣经录像带当然是很花时间的,为什么呢?

《挪亚》录像带的制作过程

早在拍摄任何镜头或者绘画任何图片以前,编剧必须根据圣经记载草拟故事情节,然后把情节化成情节串连图板,最后成为剧本。情节串连图板就是一连串小草图,令画师对故事的铺排和布局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包括画师在内,几方面的工作人员集合一起,讨论挪亚的事迹该以什么方法铺排,也就是说,哪一部分应该用演员,哪一部分应该用图画。演员演出的部分能够把圣经记载呈现在儿童的脑海里,向他们表明,圣经所谈的,是几千年前事奉上帝的人的真人真事。下一个制作步骤是什么呢?

扮演挪亚一家的演员选定了,服装设计了,每一幕的色彩调配有定案了。以上全属制作的必需步骤,因为除非让画师看见挪亚、他的妻子、儿子、媳妇穿古装的模样,否则他们就无从入手,因为图片都必须跟真人的部分吻合。但应该在哪里拍摄才好呢?

拍摄地点结果选了丹麦,因为当地守望台分社拥有技术精良的道具制作员,而且有充足的工厂空间可以满足对室内场景的需求。纽约帕特森守望台教育中心的影音服务部派出摄制队,连同丹麦的工作人员,合力拍摄。故事以旁白形式叙述,其他语言版本就容易制作得多了,因为这样可以免除翻译对话并且对嘴形配音的麻烦。但是难度相当高的美术部分,又是如何制成的?

美术和特制摄像机

画师根据创作组定出的情节串连图板绘制数百幅水彩画。这些水彩画并不一定是方形的,有时也有弧形或椭圆形的,全视乎摄像机摆设的角度而定。所有图画的面积都不超过56厘米乘76厘米,大部分只有28厘米乘38厘米那么大。

拍摄图画需要用特制而能够调控移动模式的摄像机。为了得到立体效果,图画会分成三层——前景、中景、背景——拍摄。这样就能产生由树丛、大象腿间或任何前景看出去的景深效果。摄像机由电脑控制,能左右移动摄像和拉近前景而营造特别效果,令观众以为荧幕上的景物正在活动,但其实只有摄像机在移动而已。

由于守望台社没有制作真正动画的技术和资源,真人演出混合图画就成为了可行的折衷办法了。本片特别为3岁到12岁的儿童而设,他们也很欣赏这种手法产生的效果。而且录像带明确解释从挪亚的榜样能够学得的许多教训。这还不止,封套上的小问题能帮助父母跟孩子一起复习故事的重点。

其他的特别效果,例如洪水期间越发壮大的豪雨,就借助了电脑技术。所以真的不难看出,制作这辑《挪亚》录像带,确实需要大量时间和创意。

圣经的记载是恒久不变的,因此《挪亚——与上帝同行的人》录像带也永远不会过时,能够继续成为教导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的良助。许多儿童和家长写了数百封信来表达赏识之情,并且要求社方制作更多录像带。有人这样写道:“我今年50岁,早已把儿女养育成人了。不过我觉得,要是今天有年幼孩子的父母能有一大套圣经故事的录像带,那会是非常珍贵的教材。”

[脚注]

^ 2段 录像带在1997年发行,已经翻译成阿尔巴尼亚语、汉语、克罗地亚语、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芬兰语、法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拉脱维亚语、挪威语、葡萄牙语、塞尔维亚语、斯洛伐克语、西班牙语、瑞典语和泰语,并且计划进一步发行多种语言的版本。

[第25页的图解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能调控移动模式的摄像机在移动时令画像栩栩如生

[第22,23页 的图片]

情节串连图板是制作过程的起点

[第23页的图片]

真人演出的大部分在丹麦拍摄

[第24,25页 的图片]

画师绘制了230幕场景

[第25页的图片]

电脑编辑、特别效果、旁白、音乐和音效结合成这辑录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