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

“用功千日,不及良师教诲一日。”——日本谚语。

求学时期,有某个老师曾让你念念不忘吗?你要是仍在求学,你有没有喜爱的老师?你为什么喜欢他呢?

在良师循循善诱之下,学生往往热中学习,信心日增。一个70岁的英国人曾在伯明翰求学,至今仍怀念当时的英语老师。“我不晓得自己有哪些长处,克卢莱老师发掘出来了。我生性沉静害羞,他却偏偏鼓励我参加校内的戏剧比赛。结果,在毕业前一年,我得了奖。要不是他从旁鼓励,我是办不到的。可惜,我后来再没有碰见过他,没法亲口向他道谢,感激他为我们费心劳力。”

玛吉特生于德国慕尼黑,五十来岁,个性开朗。她说:“学校里,有位老师是我特别喜欢的。她授课的时候深入浅出,又鼓励我们一不明白就发问。她待人很亲切,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都爱上她的课。”

彼得是澳大利亚人。他说,有位数学老师“爱用实例,说明课本上的资料,跟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他补充说:“习三角学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要知道建筑物的高度,不用动手量,用三角学的原理就行了。还记得,当时我低声说了一句:‘三角学真奇妙!’”

保利娜来自英格兰北部,小时候曾跟数学老师说:“老师,我的数学很差劲。”老师说:“那你想进步吗?我可以帮你一把。”保利娜回忆说:“接着几个月,老师加倍注意我,甚至下课后留下来帮我。我知道他关心我,很想我进步。于是,我更努力学习,成绩真的有所改进。”

安琪在苏格兰出生,三十来岁,也很怀念任教历史的格兰姆老师。她说:“格兰姆老师让历史课充满乐趣!他以故事形式陈述历史,谈论任何课题都兴致勃勃。他让历史活过来了。”任教小一的休伊特老师,同样叫安琪念念不忘。休伊特老师当时年纪不轻。“她人品很好,很爱护我们。一天,我上课的时候跑到她跟前发问,她把我抱起来了。我觉得她真的很关心我。”

希腊南部的蒂莫西,很感激从前一位老师。“我还记得那位科学老师,他使我对四周世界、对人生的看法,都彻底改观。在教室里,他善于营造气氛,让我们对科学感到好奇,眼界大开。他把我们的求知欲激起来了。”

拉莫娜是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她说:“念中学的时候,有位老师热爱英语,我们都被她感染了!再困难的事物,经她一说,看来都很容易。”珍是加拿大人,提到从前的体育老师,笑逐颜开:“他的意念新奇,层出不穷。他带我们到户外,教我们越野滑雪、在冰上钓鱼。我们还亲自生营火,烤印度薄饼呢。平日,我只懂呆在家里啃书,在我看来,这些户外活动真有趣极了!”

凯仪生于上海,在香港接受教育,生性害羞。她说:“念小五的时候,陈老师教我体育和美术。我个子小,排球篮球都打得不好。陈老师没有强人所难,反而让我打羽毛球,以及参加其他较合适的活动。他真懂得为学生设想。

“上美术课也一样。在设计图案等方面,我的天分较高,但人物素描就不行了。于是,陈老师让我自由发挥。我的年纪比其他同学小,陈老师又鼓励我重读一年。那一年是我求学时期的转捩点。我的自信增加了,成绩进步了。我永远都感激他。”

怎样的老师最能对学生发挥言传身教的力量?《教育路上》的作者威廉·艾尔斯说:“懂得易地而处,关心学生,处处以学生的福利为依归的老师,是优良教育的关键。……优良的教育,不在于特别的教学技巧或风格、教案或教学活动。……教育的精义在于爱。”那么,优秀的教师是怎么样的呢?艾尔斯说:“触动学生心灵的,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热中于某种事物,不管是音乐、数学、拉丁语,甚至是风筝的,这样的老师都能薰陶诱导学生。”

毫无疑问,许多学生甚至家长,都曾感激良师谆谆教诲,让良师大感鼓舞,因而无惧困难,继续紧守岗位。这些感激之言往往有共同点,就是老师真的关怀爱护学生。

诚然,不是所有老师都对教学充满热诚,对学生关怀备至的。但我们该记住,老师往往要承受百般压力,叫他们心余力绌。既然教育工作荆棘载途,为什么有些人仍选择以教育为终身事业呢?

[第4页的图片]

“教育的精义在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