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无家可归问题的根源何在?

无家可归问题的根源何在?

无家可归问题的根源何在?

联合国报告:“全世界共有超过一亿人无家可归”。如果数据准确,那么大约每六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连片瓦遮顶也没有!不过,问题的严重程度很难精确估量。为什么呢?

世界各地的人对于无家可归所下的定义大相径庭。研究这一问题的人所下的定义会受他们采纳的方法和追求的目标所影响,他们采用的定义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公布的数据。所以,要想确知问题的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解决无家可归问题的各种对策》。该书将无家可归定义为“缺乏适当住房。凡是那些住屋环境低于社会一般居住条件的人”,均属无家可归者之列。有些流离失所的人住在大街上或者荒废弃置的建筑物内,另一些则可能栖身在慈善机构提供的宿舍里,还有些人则跟朋友暂时挤一挤。总之,这本书说:“如果某些人被归类为无家可归者,我们就该为这些境遇堪怜的受害者做些事情。”

据估计,在拥有大约4000万人口的波兰,多达30万人无家可归。没人知道他们的准确数目,因为他们没有在任何固定的地点登记,他们总是不断地迁徙。有些人认为,真实的数字可能接近50万。

无家可归者比比皆是,或许你就认识这样的人。无家可归的苦况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人没有合适的住所?他们如何维持生计呢?谁在帮助他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前途如何?

屡次无处安身

萨布丽娜 *是一个单亲母亲,住在纽约市哈林一个贫民区里。高中一年级后她就辍学了。萨布丽娜和孩子们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里,三个儿子分别有十个月、三岁和十岁大,四个人就挤在一套只有一间卧室的公寓里。政府给长期无处安身的人提供这样的住所。

十年前萨布丽娜从她妈妈家里搬了出来。从那时起她曾跟男朋友一起住过,也在朋友和亲戚家呆过,实在无计可施时就求助于政府寄宿屋。萨布丽娜说:“我偶尔做些工作,通常是靠帮人编头发挣钱,主要还是靠公共救济金过活。”

但正如《家长》杂志(英语)所说,荒谬的是,当萨布丽娜在一家酒店找到一份体面的领班工作时,问题就来了。她从工作所挣的钱使她失去了领取公共救济金的资格,可是薪水又不够维持住房、食物、衣服、交通和照顾孩子的开销。既然她交不出房租,房东就要把她赶出去。最后,她辞去了工作,找了个地方暂时栖身,直到搬进现在的公寓。

萨布丽娜说:“真是难为了孩子们,我的大儿子已经上过三所学校,他本该读五年级了,但却留了一级……因为我们总是搬来搬去的。”现在萨布丽娜正等着她申请的社会福利房屋批下来。

对于那些根本无处可去的人来说,萨布丽娜似乎已经很幸运了。然而,并非所有无家可归者都认为寄宿屋是个安乐窝。根据波兰社区援助委员会,有些人“害怕寄宿屋里的规章限制”而拒绝接受援助。举例来说,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的寄宿屋要求住户必须工作,而且要戒酒戒毒,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遵守这些规条的。因此,视乎一年中的不同时间,无家可归者或许会睡在火车站、楼梯间、地下室,还有公园的长椅上、大桥下,以及工业区的某些位置。类似场景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

一本讨论无家可归问题的书,列举了在波兰导致人无家可归的多个因素,包括:失业、欠债和家庭问题。年纪老迈者、残疾人和感染了爱滋病(艾滋病)病毒的人都缺乏合适的住房。许多无家可归者都有精神和身体上的问题,或者是瘾君子,特别是酒瘾。绝大部分无家可归的妇女要么是离开或者逃离了丈夫,要么是被赶出了家门,要么曾经卖淫。看来每一个无家可归者都有一段悲惨的经历。

际遇的受害者

社会经济学家基坦尼斯瓦娃·戈林诺斯卡说:“在这里[波兰],没有人真正是自愿选择无家可归的。……但是生活中太多的挫败叫人精神崩溃,丧失了生存的意志。”看来,人若因为种种原因无力解决问题,就会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比方说,有些人刚从监狱释放出来,却发现自己的家已被人毁坏了。另一些则被人从家里赶了出来。还有许多人在自然灾害之后痛失家园。 *

一项研究发现,在波兰,近半数接受调查的无家可归者都曾有过一个家,虽然常有家庭难题,但都曾与配偶同住一个屋檐下。大多数人是被赶出家门的,或因为实在呆不下去而被迫出走的;只有百分之14的人是自愿离家的。

有些人在寄宿屋住上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再次自给自足,找到自己的住处。对于其他人来说,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了。这可能是因为精神或身体方面的疾病,酗酒,吸毒,缺乏工作的动力,不良工作习惯,缺乏足够教育,或者是兼具以上几种因素,到最后他们就成了长期无家可归的人。在美国,大约百分之30的无家可归者在“无家可归者收纳系统”里出出入入。所谓“无家可归者收纳系统”,是一家非营利机构对那些包括寄宿屋和医院在内的设施的称呼,遗憾的是该系统也包括了监狱。据说,用来解决无家可归问题的国家资源,有多达百分之90被那些长期依赖该系统的人消耗掉。

无家可归者有望得到帮助吗?

有些寄宿屋提供服务,致力于帮助人们摆脱无家可归的境况。比如帮助人获得政府福利金,来自其他方面的经济援助,法律援助;也可帮助无家可归者重新建立起与家人的联系,或者提供机会让他们学习基本技能。英国伦敦专为青年人而设的中心提供饮食、烹饪、健康生活方式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咨询服务旨在增强人们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也帮助人自食其力,好让这些人能够找到并维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些帮助安排当然是值得赞赏的。

然而,寄宿屋并不是总能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帮助。波兰华沙一个名叫亚采克的男子流离失所,他说,寄宿屋并没有装备好寄宿者,好让他们能够应付外面的世界。他觉得,寄宿者只限于跟无家可归者交往、沟通,因此很容易形成一种“扭曲的思维方式”。他说:“寄宿屋把我们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这里就好像一个收留成年人的流浪儿之家。”在他看来,许多寄宿者都“精神不正常”。

根据波兰的一项研究,无家可归的生活最让人痛苦的就是孤独。由于囊空如也,地位卑贱,无家可归者常常自觉一文不值。有些人借酒消愁。亚采克说:“很多人曾经坚信,只要肯努力,这种苦况是有望改善的。等他们看到一切都无望改变,渐渐地就不再努力上进了。”他们的外表、他们窘迫无助的境况,还有无家可归这一简单的事实,都令他们觉得羞耻。

人口问题专家弗朗西斯·耶格德说:“无论是栖居在孟买和加尔各答的街边棚屋里的人,或是伦敦街边那些睡相粗鄙的人,又或是巴西的街头流浪儿,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的境况,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很严重很可怜了,如果还亲历其中就更不用说了。”他说:“不管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什么因素,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资财,有智慧,科技发达,却对无家可归的问题束手无策呢?”

显而易见,所有的无家可归者都需要扶持,帮助不应仅是物质上的,还要抚慰人心,令人振作。这样的援助能使人有力量面对,以及克服许多导致无家可归的难题。但是,无家可归者可以在哪里找到这样的帮助呢?无家可归的悲剧有望不再重演吗?

[脚注]

^ 8段 本系列文章中有些人名不是真名。

^ 15段 世界各地还有千百万人由于政局不稳或武装冲突而被迫离乡背井。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他们的悲惨境遇,请看《警醒!》2002年2月8日刊系列文章《难民有安顿下来的一天吗?》。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穷得要命

在印度,数以百万计的人流落街头。据估计,单在孟买就有25万人在街上过夜。他们唯一的栖身之所是这样的:靠着墙脚,用几根竹棍支起一块油布充当屋顶。为什么他们宁可在城里露宿,也不肯到市郊便宜的房子里住呢?一个原因是,他们只能在城里找到工作,比如做小买卖、摆摊子、拉车、拾荒等。《解决无家可归问题的各种对策》指出:“说到底,由于他们很穷,所以顾了吃就顾不了住。”

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约有2300个男女孩童露宿在帕尔克火车站。晚上,他们在月台上睡觉,有的用烂毯子当床铺,有的用纸箱当卧房。他们大多失业,很久找不到工作。约翰内斯堡还有几千人处境相同,既没有厕所,也没有水电。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他们很容易患上流行病。

世上不止这两个地方有无家可归的人。为什么他们落得这个地步?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穷得要命。

[第7页的附栏或图片]

现代社会的弊病

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的《解决无家可归问题的各种对策》对人类居住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法实现人人有居所,是因为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存在着很多弊病。且举例如下:

● “虽然人人有权享用适当的房屋,政府却没有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所。这个情况归结于政府软弱无能,没有投放足够的资源。”

● “现时的制度不完善,房屋规划不合理……因此很多穷人流离失所。”

● “贫民无家可归的现象,反映了政府对房屋资源的分配欠佳,贫民利益不受重视。”

● “面对经济转型的冲击、廉价房屋供应不足、吸毒人数增加,还有……其他在弱势社群中产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有关当局不是视若无睹就是判断错误,致使问题积重难返,使更多人处于无家可归的边缘。”

● “为了弱势社群的益处,当务之急是加强培训专业人员。至于无家可归者,尤其是街头的流浪儿,我们应该视他们为未经开发的资源,而不是社会的重担。”

[图片]

墨西哥母亲和两个女儿在乞讨

[鸣谢]

© Mark Henley/Panos Pictures

[第6页的图片]

南非比勒陀利亚火车站被改建成寄宿屋,供无家可归者居住

[鸣谢]

© Dieter Telemans/Panos Pictures

[第4页的图片鸣谢]

左图:© Gerd Ludwig/Visum/Panos Pictures; 小图:© Mikkel Ostergaard/Panos Pictures; 右图:© Mark Henley/Panos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