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于岩际的塘鹅
宿于岩际的塘鹅
《警醒!》英国撰稿员来稿
在苏格兰爱丁堡东北一带海域,距离福斯河一个名叫弗斯的河口不远处,矗立着高110米、方圆2公里的马默斯巴斯岩。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为数可能多达10万的北方塘鹅建立自己的家园。塘鹅叫人着迷,栖息于这里的塘鹅,就占全球总数的十分之一。 *
一百年前,塘鹅是被人捕来充作食物的,脂肪则用来制药。塘鹅的羽毛很有价值,是造床垫和枕头的好材料。单单造一张床垫,就需要大约300只塘鹅的羽毛。塘鹅蛋也曾享有美食之名,但今天一般人都不怎么爱吃了。
塘鹅可活到30岁,通常只会跟一个配偶白头偕老。每年1月,这种候鸟会回到相同的地方栖息。对于自己的家园,塘鹅是绝不容许别人侵占的。在马默斯巴斯岩,塘鹅用海藻和草筑成的巢,分布得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几乎每隔一
米就有一个。它们喜欢把巢筑在当风的地方,这样,它们就可以垂直升降。塘鹅的一举一动都引人入胜。它脖子伸长,嘴巴朝天,就表示它势将起飞;当面前站着另一只塘鹅,感到对方想侵占它的领土时,它就把脖子低垂,含胸拔背,使出一招塘鹅亮翅,对方敢越雷池半步的话,就得准备招架了。交配时,雌鸟和雄鸟会用鸟喙互相攻击,像比剑一样,雄鸟只要轻轻击中雌鸟的脖子,雌鸟就会乖乖就范。塘鹅每年只生一卵,小塘鹅的父母会分担孵卵的工作,孵卵方法就是把蹼足放到卵上,使卵保持暖和。
成年塘鹅全身亮白,只有翅膀的末端呈黑色,格外抢眼。它的两个翅膀展开来,可有2米长。未成年的塘鹅正好相反,底色乌黑,缀有一些小白点。出生不到12周,小东西的体重就超过父母了,因为身体还会增添一层脂肪,为未来的迁徙积聚能量。
小塘鹅的自立由跳崖开始。小塘鹅沿山崖滑下没入水中,蹼足大力拍水。能够安全降落的,在水里畅泳,悠然自得,还会捕鱼。但大部分的新一代从高而落时,不是折足就是折翼,小生命就这样报销了。时候一到,它们就会迁徙,由马默斯巴斯岩启航,航程往往远至西非,可能一别三四年,才会旧地重游。
看塘鹅俯冲而下捕食,也是个叹为观止的奇景。塘鹅从高空极速插入水里时,时速高达100公里,当距离水面约30米时,塘鹅的一对翅膀就会收向后方,上身形成一个箭头,鼻孔密封,一层保护膜会把双眼盖住。入水的一刹那,皮肤下的气囊会承托身体,给予保护。在极大冲力之下,鱼儿来不及反应,有些即时就昏了过去,海面上只见水花高高溅起。
塘鹅潜入水中时,用翅膀和两脚拨水前进,追逐着鱼儿吃。它们的餐单上有鲭鱼、鲱鱼、青鱼和沙鳗。它们为寻找海鲜美食,可以在大海里捕鱼30个小时而不觉疲倦,有些塘鹅甚至东飞至挪威海岸觅食。
以马默斯巴斯岩为家的海鸟,除了塘鹅还有大概十个别的品种。但面对塘鹅领土的不断扩张,它们要在这里立足谈何容易。大约六百年前,马默斯巴斯岩是个给人祷告和沉思的好地方。后来有一段时间,这里又成为设防的罪犯流放地。往事如烟,1902年在这里架设的灯塔已经无人看管了,但灯塔的警告灯光依旧向着河口扫射。
这里原有的一个园子,随着人去楼空,已是一片荒芜,被塘鹅占据为家了。游客可以登上当地的观光游船,由北贝理克郡的小港口出发,来这里绕岛而行,近距离一瞻塘鹅的丰采。如果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旅程将更妙不可言。
但即使天气恶劣,海面浊浪排空,游客也不致乘兴而来,败兴而返。通过不同凡响的现代视像科技,游客可在北贝理克郡苏格兰海鸟中心观看录像带的专题介绍,认识马默斯巴斯岩的各种生态情况。游客无论选择哪一样,都有机会看到马默斯巴斯岩的塘鹅,表演从高而落的插水绝技。马默斯巴斯岩之行,绝对是难忘的经历。
[脚注]
^ 3段 今天,塘鹅归入鲣鸟属或憨鲣鸟属。北方塘鹅的拉丁名字显示它来自的地方——马默斯巴斯岩。
[第27页的图片]
下冲的塘鹅时速达100公里
[鸣谢]
© NHPA/Bill Coster
[第26页的图片鸣谢]
塘鹅:Stefan Ernst/Naturfoto-Online; 背景:Jörn Meier/Naturfoto-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