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一江流水寄繁华,泰晤士河——英格兰的血脉

一江流水寄繁华,泰晤士河——英格兰的血脉

一江流水寄繁华泰晤士河——英格兰的血脉

《警醒!》英国撰稿员来稿

泰晤士河,英国人昵称的老爸,发源于英格兰中南部风光如画的科茨沃尔德丘陵区,共有四个源头。河水自西蜿蜒350公里向东流去,半途与其他支流汇合,最后流经一个宽约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短短的一条泰晤士河,怎得与英国历史长河的发展血脉相连呢?其中的过程,倒也是一段令人感兴趣的故事。

公元前55年左右,尤利乌斯·凯撒率领的罗马军队首次入侵英格兰。第二年,凯撒再次进入英格兰,却在泰晤士河(凯撒叫它做塔梅西斯河)遇阻而未竟全功。征服英格兰的任务,要待到90年之后,才由罗马皇帝克劳狄来接捧完成。

那时候的泰晤士河两岸,尽是大片的沼泽地。在潮汐作用下,海水向上游回流,就在海水回流的尽头,距离河口约50公里的内河位置,罗马军队搭起了一座木桥。他们在北面的堤岸营建一个港口,并替港口取名伦丁尼恩。 *

随后四个世纪,罗马商旅走遍欧洲,拓展贸易活动,同时又从地中海各国购买名贵货品,甚至从黎巴嫩进口木材。罗马人也利用泰晤士河水道,把货物从内陆运送到伦敦。一条水道,加上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道路网,水陆相济,伦敦不久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埠了。

威廉一世开创新局

罗马帝国覆亡后,罗马军团在公元410年撤出不列颠。罗马人一走,泰晤士河的商业活动顿时就沉寂下来。之后,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他们国王登基的地方,就在距离伦敦19公里,泰晤士河上游一处可以涉水而过的殖民区金斯敦。公元11世纪,来自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一世推翻了撒克逊王朝。1066年,威廉一世在威斯敏斯特加冕封王。登上王座之后,威廉一世建造了伦敦塔,这个塔建筑在罗马城墙之内,位居要津,是进出港口的必经之地,并一直主导着整个商业区的发展。伦敦的贸易活动于是再度蓬勃起来,人口增加至约三万。

威廉一世也在伦敦以西约35公里一个白垩岩层的顶部,即今天叫做温莎的地方,兴建一个堡垒。撒克逊王朝的君主从前就住在这个地方。从这里放眼远望,泰晤士河一江流水,壮丽迷人。温莎堡此后经过多番增建和改建,才有了今天的模样,而温莎堡也继续是不列颠一个知名于世的旅游景点。

1209年,一个进行了30年的建筑计划完成了,一座石桥横卧在伦敦泰晤士河的水面上,那是欧洲第一座这样的桥梁。桥梁不凡之处,是结构本身就是两座可开闭的吊桥,还有一个塔楼,镇守着南岸的萨瑟克,桥上更设有商店、房屋和一所小教堂。

1215年,英格兰的约翰王(1167-1216年)就在泰晤士河邻近温莎的兰尼米德签署他著名的大宪章。国王大笔一挥,宝印一盖,就别无选择,必须保证国人的公民自由权,特别是承认伦敦市的自治权,并保证商人的经商自由和港口的出入自由。

一江流水,千载繁荣

泰晤士河自此一直保持繁华。多个世纪之后,贸易额的增加开始令河道设施不胜负荷。二百年前,港口的设施只足够让600艘船停泊卸货,但挤在港口等候卸货的船有时却多至1775艘。这种拥塞情况令盗贼有机可乘,贼匪乘夜偷偷地把船的缆绳砍断,很多船因此漂流江上,财货被劫个精光。也有一些小船不时在河里出没,船家以运载违禁品来挣钱糊口。伦敦当局为处理这个问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河上警察队。直到今天,河上警察队仍在泰晤士河执行任务。

要真正解决港口拥塞的问题,还得再想想办法。到了19世纪,英国国会终于同意在泰晤士河两岸的低地大兴土木,兴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封闭式船坞系统。19世纪早期,就有萨里郡商业船坞、伦敦船坞、西印度和东印度船坞建成。第一批船坞建成之后,再有皇家维多利亚船坞在1855年和皇家艾伯特船坞在1880年建成。

1840年,工程师马克一世和伊桑巴德·布律内尔两父子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水下隧道,把泰晤士河两岸连接起来。隧道长459米,今天仍是大伦敦区地下铁路网络的一部分。1894年,伦敦塔桥竣工,成为今天一个观光的好去处。塔桥左右两边可以打开,以便腾出一条宽76米的通道来,给大船在双塔之间穿过。要是你“欲穷千里目”,走300级楼梯,登上那高架走道的话,就更可一览“泰晤士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色了。

到了20世纪,伦敦的船坞系统已非常完备,即使驶入泰晤士河装卸货物的大型蒸汽船越来越多,都可以应付裕如。伦敦最后一个船坞建于1921年,以英王乔治五世命名。那个时候,伦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收入也令港口富甲天下。

贵戚豪门,傍水而居

伦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道路一环一直遭到忽略,那些崎岖的道路平时已不好走,冬天时就更无法通行。如要穿梭上下游,乘船实在要比走路方便得多。正是这样,泰晤士河多年来成了运输的主要航道。在泰晤士河畔的石阶上,人们常会听见熟悉的“橹呀”之声此起彼落,响成一片,原来是船夫聚集一处,高声向旅客招呼,旅客想要渡河也好,沿江而上或顺流而下也好,船夫都可以在橹声之中载你一程。时过境迁,当日泰晤士河的一些支流,如弗利特河和瓦尔布鲁河,都已长埋于伦敦地下了,只有名字还保留在今天的街道名称中。

发展下去,伦敦的市容跟威尼斯越来越相似了。许多建筑得宏伟壮观的皇宫,都设有伸展到河中的台阶。在泰晤士河畔筑殿而居,成了皇族的一时风尚,其中临河而建的城堡楼台,就有格林威治、怀特霍尔及威斯敏斯特。像沿线的汉普顿考特宫,过往就曾是英国国王和王后的住所,而上游的温莎堡,至今仍有皇室成员居住。

1717年,在一次皇家河上庆典中,作曲家韩德尔为了增加英王乔治一世的游兴,新谱一曲“水上音乐”。围绕在国王乘坐的平底船四周的,还有大量伴随的船。据一份报章报道,当时船的数量之多,“可以把大河覆盖”。船队从威斯敏斯特向上游的切尔西驶去,8公里的航程中,国王旁边一艘平底船上的50人乐队,就演奏了韩德尔的作品三次。

寻乐之处,休闲之河

18世纪40年代之前,威斯敏斯特桥还未兴建,要步行横过泰晤士河,只有走伦敦桥这一个方法。伦敦桥建成之后,经过了一番改造,到19世纪20年代,整座桥再被一座新桥替代。伦敦桥原先是一座石桥,桥下有19个拱形的桥墩,桥墩支撑石桥屹立水中,大大妨碍了河水的流动。影响所及,六百多年间,伦敦桥下的河水曾至少八次凝结。河面冻结的时候,大型的寒霜市集就趁机形成,人们在冰上进行体育盛事。更有人在冰上烤牛肉吃,连皇室成员也来与民同乐。一些在泰晤士河上售卖的书籍和玩具也十分抢手。还有人把报纸甚至主祷文印在牌上,竖在结了冰的河上。

牛津大学跟剑桥大学的划船比赛,始于近代,是泰晤士河每年春季的一桩盛事。比赛时,群众在泰晤士河帕特尼和莫特莱克之间的岸上,沿途为每队参赛的8个划船手打气,赛程不足7公里,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次的船赛于1829年举行,地点是上游的亨利市,后来比赛安排在较下游的地点,但上游牛津郡的皇家船赛,仍在亨利市举行。这个道道地地的船赛世界知名,是欧洲同类比赛中最古老和最独特的。每年夏季,来自世界各地的划船精英,都会云集于此,在这场约1600米的比赛中一显身手。

一本英国导游指南说,“沿着泰晤士河,你自可一边走,一边领略有英国特色的乡野之美,在山丘起伏之处,绿树掩映之中,几所郊野房舍,几个美丽的村庄和小城镇,不同景致,都能给你不同的享受。……河畔一带,可能一大段没有道路可以行车,但通常总有人行道让你行走。泰晤士河的清幽之美,驾车是难以完全体验的,只有泛舟河上,或徒步河畔,才能令你融入其中”。

你打算到英国旅游吗?如果你有机会到英国一游,不妨花多点时间来看看泰晤士河,细味一下它的历史底蕴。从上游的鸟语花香,到下游的繁忙水道,都有无数的事物可以让你观赏学习,参与其中,这个老爸从不会令你失望。

[脚注]

^ 5段 伦敦之得名,虽根源于伦丁尼恩 这个拉丁语,但两者可能都源自读作llyn din 的两个凯尔特字,它们合起来的意思是“湖上的城镇[或要塞]”。

[第27页的附栏]

寄情山水,文景相成

小说家及剧作家哲罗姆在他所写的《小船三男》中,叙述三个好朋友带着一条狗,划船沿着金斯敦到泰晤士河上游牛津度假的旅程。文中细写泰晤士河令人生发幽情的水色山光。这本书写于1889年,被译成多种语言,内容充满稀奇“古怪的幽默言谈”,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另一本老少咸宜的书《杨柳风中》也很知名。作者肯尼思·格雷厄姆就居于泰晤士河边一个名叫潘本的小城镇。这本书写成于1908年,内容叙说泰晤士河上或其附近动物的生活,想象力很丰富。

[第27页的附栏或图片]

泰晤士河,永伴伦敦

詹姆士一世在17世纪初统治英格兰时,有一次向伦敦市政府索取2万英镑。伦敦市长断然拒绝,国王就威吓说:“你将永远没好日子过,我会把你的城市铲为平地。我会把我的法院和国会搬迁到温切斯特或牛津,威斯敏斯特会一无所有,你好自为之!”市长还击说:“伦敦商人永远可以放心,陛下不可能把泰晤士河也拿走。”

[鸣谢]

From the book Ridpath’s History of the World (Vol. VI)

[第24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英格兰

伦敦

泰晤士河

[鸣谢]

地图: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第24,25页 的图片]

伦敦威斯敏斯特的大笨钟和国会

[第25页的图片]

1756年用石建造的伦敦桥

[鸣谢]

《新旧伦敦》:A Narrative of Its History, Its People, and Its Places (Vol. II)

[第26页的图片]

1803年的一块雕版显示泰晤士河及数以百计的船在码头靠岸

[鸣谢]

Corporation of London, London Metropolitan Archive

[第26,27页 的图片]

记录1683年寒霜市集的一块雕版

[鸣谢]

《新旧伦敦》:A Narrative of Its History, Its People, and Its Places (Vol.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