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圣经——受人珍爱却屡遭禁制

圣经——受人珍爱却屡遭禁制

圣经——受人珍爱却屡遭禁制

公元16世纪为人称道的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写道:“我但愿圣经各卷能被译成所有语言。”

伊拉斯谟梦寐以求的是,人人都有机会阅读和明白圣经。可是圣经的敌人却猛烈反对这样的主张。事实上,当时的欧洲是个极度危险的地方;人对圣经的内容稍表好奇都可能招惹杀身之祸。英国国会通过一条法案下令:“任何人阅读英语圣经,他的田地、动产、不动产都会被没收,自己也有丧命之虞。如果他们获赦罪之后继续冥顽不灵,故态复萌,就应首先因背叛英王遭受绞刑,继而因离经叛道,得罪上帝而遭受焚尸的处分。”

在欧洲大陆,天主教异端裁判所决心搜捕一切“异端”教派。法国的韦尔多派尤其饱受迫害,因为“虽然当局全面禁止平信徒向人传道和讲解圣经”,他们仍习以为常地向人传讲“福音书、使徒书信和圣经其他经书的教训”。无数男女只因为深爱圣经,就遭受惨无人道的酷刑和极度痛苦的死亡。他们冒着遭受最严厉处分的危险,仅为了要诵读主祷文或十诫,并且把这些经文传授给儿女。

许多乘船抵达北美洲开拓殖民地的人继续深爱上帝的话语。《私生活简史——文艺复兴时期的情怀》说,在早期的美国,“阅读和宗教结下不解之缘,结果建立了一种纯粹以熟谙圣经为基础的文化”。事实上,1767年在波士顿刊登的一篇讲道辞,建议人“要勤于研读圣经,每朝每晚都读一章圣经”。

据加利福尼亚州文图拉的巴尔纳研究小组透露,九成以上的美国人平均每人拥有三本圣经。最近一个研究显示,虽然在美国人们仍然很尊重圣经,但“拨出时间研读圣经,把圣经教训应用出来,……已是明日黄花了”。大多数人对圣经内容只略知一二。一份报章的专栏作家评论说:“很少人认为[圣经]对目前种种难题和忧虑仍发挥重要影响。”

世俗思想大行其道

一种流行见解是,人只要凭着理智和互助精神,就能够使生活成功。在一般人眼中,圣经并不是事实和真理,只是许多讨论宗教见解和个人经历的书之一而已。

既然如此,大多数人怎样应付人生各种越趋复杂和令人困扰的问题呢?他们都在灵性上处于真空状态,没有肯确的道德指南和宗教引导。他们仿佛一艘没有舵的船,“被各样[人为]教义的风带前带后,就是……用狡猾施展谬妄之诡计造出来的”。——以弗所书4:14,《圣经》,吕振中译。

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问问,圣经仅是一本普通的宗教典籍吗?抑或它的确是上帝的话语,其中含有切合实际、至为重要的资料?(提摩太后书3:16,17)圣经值得我们认真查考吗?下一篇文章会探讨这些问题。

[第3页的图片]

伊拉斯谟

[鸣谢]

From the book Deutsche Kulturgeschichte

[第4页的图片]

韦尔多派尤其饱受迫害,因为他们用圣经向人传道

[鸣谢]

Stichting Atlas van Stolk, Rotter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