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篇
上帝沒有忘記他的愛子
耶穌知道他的朋友拉撒路死了,不禁傷心得掉下淚來。那麼,耶和華看著耶穌受苦,被人殺害,是不是也很悲傷呢?——聖經說,上帝有傷心的時候,也有悲痛的時候。(詩篇78:40,41;約翰福音11:35)
你能不能想像,耶和華看著心愛的兒子死去,心裡有多悲痛呢?——耶穌堅信上帝不會忘記他,所以臨死前說了這句話:「父親啊,我把我的生命交在你手裡。」(路加福音23:46)
耶穌堅信自己會復活,不會一直在墳墓裡。耶穌復活後,使徒彼得引述聖經裡有關耶穌的預言,說:「他必不被丟棄在墳墓裡,他的肉身也必不腐壞。」使徒行傳2:31;詩篇16:10)耶穌死後在墳墓裡的時間很短,根本沒有發臭和腐壞。
(耶穌在地上時曾告訴門徒,他的死亡只是短暫的。他說自己會「被人殺害,第三天 復活」。(路加福音9:22)所以,耶穌復活時,門徒實在不必感到意外。但當時他們覺不覺得驚奇呢?——讓我們來看看。
偉大的導師在苦刑柱上死去時,大約是星期五下午三點。一個名叫約瑟的富翁,是猶太公議會的成員,不過他暗中做了耶穌的門徒。他知道耶穌死了,就去找羅馬總督彼拉多,請求總督讓他從苦刑柱上取下耶穌的遺體,送去安葬。接著,約瑟就把耶穌的遺體送到一個安葬死者的墓園去了。
人們把耶穌的遺體安放在墓穴裡,然後用一塊大石封住洞口。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星期日,天還沒亮,大祭司派來的衛兵仍然守著墓穴。你知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呢?——
因為祭司聽耶穌說過,他死後會復活。他們怕耶穌的門徒會偷走遺體,然後說耶穌復活了,於是派衛兵守著墓穴。突然,大地震動,黑暗中閃出一道光,耶和華的天使出現在眼前!守衛都嚇呆了。天使把墓穴前的大石推開。咦,墓穴裡什麼都沒有啊!
沒錯,正如使徒彼得說:「這位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使徒行傳2:32)耶穌來到地上以前是個靈體,是人眼看不見的。上帝把他復活以後,再給他一個天上的形體,跟天使一樣。(彼得前書3:18)所以,如果耶穌想讓人看見他,就要 有人的形體才行。耶穌有沒有化成人形呢?——讓我們來看看。
這時,太陽已經出來,士兵都離開了。末大拉人馬利亞和一些女門徒正前往埋葬耶穌的墓穴去。她們彼此說:「誰能幫我們移開墓前的大石呢?」(馬可福音16:3)但她們來到墓穴時,發現大石已經移開了。咦,墓穴竟然是空的!耶穌的遺體已經不在裡面了!末大拉人馬利亞馬上跑去找耶穌的使徒。
其他婦女沒有離開墓穴。她們都在想:「耶穌的遺體究竟在哪裡呢?」忽然,兩個衣服閃閃發光的天使出現了。他們對婦女說:「你們為什麼在這裡找耶穌呢?他已經復活了,快去告訴他的門徒。」當時,這些婦女一定飛快地跑去找門徒!在路上,她們遇見一個男人。你知不知道他是誰呢?——
他就是耶穌。不過,他用了另一個形體。耶穌對婦女說:「你們去告訴我的門徒。」她們都十分興奮,就趕快去找門徒,說:「耶穌已經復活!我們都見過他了!」馬利亞也已經告訴彼得和約翰,墓穴是空的。他們立即跑到墓穴去,看到墓穴裡只剩下包裹耶穌遺體的細麻布,像這幅圖畫描繪的一樣。當時,他們感到很迷茫,不知所措。雖然門徒都很希望耶穌真的復活,但這件事太奇妙了,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當天稍後,兩個門徒前往以馬烏斯的時候,耶穌在路上向他們顯現。耶穌跟他們邊走邊談,但他們卻認不出耶穌,因為耶穌有另一個形體,樣子不同了。後來,耶穌跟他們一起吃飯,說了一個禱告,他們才認出耶穌來。他們非常興奮,立即
走了幾公里路,趕回耶路撒冷。看來,耶穌之後也曾向彼得顯現,表明他已復活。當天晚上,很多門徒聚集在一個房間裡,門都鎖上了。想不到,耶穌也在房間裡,跟他們在一起!偉大的導師真的死而復生了,門徒一定十分高興!(馬太福音28:1-15;路加福音24:1-49;約翰福音19:38-20:21)
接著的四十天,耶穌化作不同的形體向門徒顯現,表明自己已經復活了。後來,耶穌離開地球,回到天父那裡。(使徒行傳1:9-11) 不久,門徒開始到處宣告,上帝已經使耶穌復活了。雖然門徒被祭司鞭打,甚至殺害,卻繼續努力傳道。他們知道,就算死了,上帝也不會忘記他們,正如上帝沒有忘記他的兒子一樣。
今天,很多人跟早期的基督徒多麼不同!他們在每年耶穌復活的日子,只想到復活兔和彩色復活蛋。但是,聖經從沒有提過復活節,更沒有提過復活兔和復活蛋。聖經只吩咐我們要事奉上帝。
我們可以仿效耶穌的門徒,告訴人上帝行了奇事,使他的愛子復活了。即使別人恐嚇要殺死我們,我們也不用害怕。就算我們真的死了,耶和華也不會忘記我們。既然上帝能使耶穌復活,也能使我們復活。
知道上帝不會忘記事奉他的人,甚至會使他們復活,真叫我們開心。你說對不對?——我們認識了這些真理,就更渴望知道怎樣才能令上帝開心。你知不知道,我們真的可以令上帝開心呢?——我們會在下一篇談談這件事。
我們相信耶穌已經復活,我們的希望就更穩確,信念就更堅定。請讀讀下面的經文:使徒行傳2:22-36;4:18-20;哥林多前書15:3-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