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亞哈斯

亞哈斯

(Ahaz)〔約哈斯的別稱,意思是:願耶和華握住;耶和華已經握住〕

1.猶大王約坦的兒子。亞哈斯20歲登基,作王16年。(王下16:2;代下28:1

既然亞哈斯王的兒子希西家25歲登基,那麼亞哈斯王生希西家時就不足12歲了。(王下18:1,2)在溫帶地區,男子的青春期通常是12歲到15歲,氣候較暖的地區則可能再早一點。各地的婚姻習俗也有差別。一份德語雜誌(Zeitschrift für Semitistik und verwandte Gebiete,E.利特曼編,萊比錫,1927,第5期,132頁)說,甚至到現在這個時代,住在應許之地的人仍習慣早婚。該書舉出一個例子:有兩個已婚的兄弟,分別是8歲和12歲;做哥哥的,還在跟他的妻子一起上學。不過,一部希伯來語抄本、敘利亞語《伯西托本聖經》,以及希臘語《七十子譯本》的若干抄本,卻在歷代志下28:1說,「亞哈斯登基的時候二十五歲」。

無論亞哈斯登基時的實際年齡是多少,他的壽命都不長,而且一生作惡多端。亞哈斯王在位期間,以賽亞、何西阿、彌迦全都致力於說預言,可惜拜偶像的不良風氣仍在國內盛行。亞哈斯王不但縱容臣民拜偶像,還經常參與異教的獻祭儀式,甚至在欣嫩谷用火焚燒自己的兒子為祭。(王下16:3,4;代下28:3,4)由於沉迷錯誤的崇拜,亞哈斯王執政期間禍患不斷。敘利亞和北方的以色列國從北面攻擊猶大,以東人趁機從東南面進襲,非利士人則從西面入侵。結果,亞喀巴灣的重要港口以拉特被敵人奪去。北方的以色列國進攻期間,以法蓮勇士齊基利殺了一個王孫和亞哈斯的兩個大臣。猶大人總共有12萬人被殺,20萬人被擄走。惟獨憑著先知俄德的勸諭,加上以法蓮人幾個首領的認同,俘虜才得以獲釋返回猶大。(代下28:5-15,17-19;王下16:5,6;賽7:1

敘利亞和北方的以色列國攻打猶大時,亞哈斯王「心裡顫抖」。上帝差先知以賽亞去勉勵他,向他保證,耶和華必不容敵軍消滅猶大,另立不屬於大衛王系的人作王。可是,當上帝吩咐亞哈斯王向他求一個徵兆時,亞哈斯王卻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賽7:2-12)以賽亞於是預告,耶和華要親自給他們一個徵兆,必有少女懷孕生子,起名叫「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在孩子長大以前,敘利亞和北方的以色列國已不再能威脅猶大了。(賽7:13-17;8:5-8

先知以賽亞在以賽亞書7:8預告,「不出六十五年,以法蓮必被擊潰分散」。《聖經全書評注》(賈米森與福塞特及布朗合編)評論這節經文說:「在此[以賽亞說這個預言時]之後僅一兩年,以色列人就被亞述王提革拉比列色擄去。(王下15:29另一次 被擄發生於大約二十年後,在何細亞王執政的日子,以色列人被亞述王撒縵以色擄去。(王下17:1-6最後一次則發生於亞述王以撒哈頓統治期間。這一次,亞述王使以色列完全『被擊潰分散,不成國族』,並擄走了猶大王瑪拿西,還將其他民族遷移到撒馬利亞,安置在當地的城鎮裡。當時是瑪拿西在位第二十二年,即先知說出這個預言之後的六十五年(比較以斯拉記4:2,3,10和列王紀下17:24;歷代志下33:11)。」

淪為亞述的附庸,惡貫滿盈而死 亞哈斯王懼怕敘利亞和以色列的聯合勢力,不但不信賴耶和華,反而目光短淺,向亞述王提革拉比列色三世求助。(賽7:2-6;8:12)野心勃勃的亞述王擊潰了敘利亞和以色列的軍隊,但亞哈斯王得到的舒解卻十分短暫,「不但沒有幫助他,反而叫他受苦」(代下28:20),因為亞哈斯王使猶大淪為亞述的附庸,在亞述的暴虐壓迫下苦不堪言。

猶大淪為亞述的附庸之後,亞哈斯王被召到大馬士革去朝見亞述王提革拉比列色三世。他在大馬士革看見一座異教祭壇,十分喜愛,就完全依照壇的造法製了圖樣,吩咐祭司烏利雅複製一個,放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好讓亞哈斯王在這座「大壇」上獻祭。原本的銅壇被移到一旁,待王日後決定怎樣處置。(王下16:10-16)與此同時,亞哈斯王把聖殿裡不少銅器砍碎,又改變了聖殿區的一些安排。他這樣做是「因為亞述王的緣故」,也許是為了繳納亞述向猶大索取的巨量貢品,又或者是想隱藏聖殿的某些財富,不讓貪得無厭的亞述人發覺。亞哈斯王關閉了聖殿的大門,並「在耶路撒冷的各個角落築壇」。(王下16:17,18;代下28:23-25

亞哈斯王明目張膽地變節叛道,施行了十六年的暴政之後,終於惡貫滿盈而死。他雖然跟列祖一起「葬在大衛城」(王下16:20),卻不葬在以色列王的墳地裡(代下28:27)。亞哈斯王的名字被列在王族的世系記錄中。(代上3:13;太1:9

在提革拉比列色三世的一塊碑銘上,亞哈斯被稱為「尤哈齊」。

2.掃羅王的兒子約拿單的曾孫。(代上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