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伊施波設

伊施波設

(Ish-bosheth)〔意思是:可恥的人〕

看來是掃羅王的幼子,也是王位繼承人。根據歷代志上的世系記錄,伊施波設也叫「伊施巴力」,意思是「巴力的人」。(代上8:33;9:39)不過,聖經在別處,例如撒母耳記下,卻稱他為「伊施波設」,以「波設」取代「巴力」。(撒下2:10)希伯來語boʹsheth「波設」這個詞出現在耶利米書3:24中,一般譯作「可恥的」(新世,和合,新譯,呂譯,現譯)。在另外兩處,baʹʽal「巴力」和boʹsheth「波設」這兩個希伯來語則是並列的同位語,可以由一個去補充說明另一個的意思。(耶11:13;何9:10)別的例證也表明,人們在名字裡以「波設」(或其形態)取代「巴力」,例如用「耶路比設」取代「耶路巴力」(撒下11:21;士6:32),「米非波設」取代「米利巴力」(米利巴力是伊施波設的姪兒)。(撒下4:4;代上8:34;9:40

我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用這些雙重名字或更改名字的部分形態。有些學者提出的理由是:「巴力」(意思是「擁有者;主人」)一詞總是令人想到迦南的繁衍之神「巴力」,因此人們就用雙重名字或更改名字的部分形態,去避免這種不愉快的聯想。不過,聖經的同一卷(撒母耳記下)記載伊施波設的事跡時,提及大衛王稱他戰勝敵人的地方為「巴力比拉辛」(意思是「擊潰之主」),將功勞歸於主耶和華,因為他說:「耶和華在我前面擊潰敵人,就像洪水沖破堤岸一樣。」(撒下5:20)有些學者則認為:「伊施波設」這名字也許預示他會有可恥的下場,不得善終,而掃羅的王朝也會災難重重,腐朽沒落。

掃羅和他另外幾個兒子在基利波山戰死之後,他的親戚兼軍隊元帥押尼珥帶著伊施波設過了約旦河,來到瑪哈念,立他作王統治猶大以外的所有部族,猶大部族則以大衛為王。那時伊施波設40歲,聖經說,他「作以色列王兩年」。聖經並沒有提及,這兩年相當於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半期間的哪段時間,學者們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我們無法判斷哪一個才正確。看來較合理的想法是,伊施波設是在父親死後不久(而非五年之後)被立為王的。要是這樣,在伊施波設被人暗殺至大衛作全以色列的王之間,約莫有五年時間。(撒下2:8-11;4:7;5:4,5

伊施波設作王短短兩年,內憂外患接踵而來。掃羅家和大衛家之間的戰事「持續了很久」。在一場戰役中,伊施波設手下被殺的多達360人,大衛卻只喪失了20人。(撒下2:12-31;3:1)與此同時,伊施波設的親戚押尼珥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勢力越來越大,蓋過王的權力。押尼珥甚至跟掃羅的一個妃子有染,按照聖經時代東方的習俗,這與叛國無異。伊施波設就這件事責備押尼珥,押尼珥老羞成怒,不再擁護伊施波設,轉而跟大衛立約,立約的條件是將大衛的妻子米甲(伊施波設的姐妹)歸還給大衛。(撒下3:6-21)後來約押殺了押尼珥,伊施波設就更加勢孤力單了。不久,伊施波設手下的兩個將領趁他睡午覺時刺死了他。(撒下3:22-27;4:1,2,5-7)這兩個刺客拿著伊施波設的頭顱去見大衛,大衛下令把這兩人處死,並將伊施波設的頭顱葬在希伯崙,在押尼珥的墳地裡。(撒下4:8-12

這樣,伊施波設因他父親的罪而非自己的罪落得悲慘的下場。掃羅的王朝本可「萬世堅立」,卻蒙羞受辱,瞬間即逝。(撒上13:13;15:26-29)沒錯,伊施波設是個軟弱無能的統治者,他之所以能夠作王,全憑押尼珥的力量。不過,大衛仍稱他為「義人」。(撒下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