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豬
(Porcupine)〔希伯來語qip·podhʹ基波德〕
大型齧齒動物,最顯著的特徵是脊背上有長長的硬刺,用作防衛。希伯來語「基波德」究竟指什麼動物,仍然存在不少爭議,不同的譯法包括「鴇」(NE),「箭豬」(和合,新譯),以及「豪豬」(新世,呂譯)。(賽14:23;34:11;番2:14)根據希伯來語的語源學,G.R.德賴弗認為「烏鴉」這個譯法不對,並指出「基波德」也許既可指豪豬也可指某種鳥,但他建議把上述經文中的「基波德」譯做「長有翎頷的鴇」。(《巴勒斯坦考察季刊》,倫敦,1955,137頁)凱勒和鮑姆加特納則選擇把以賽亞書14:23和34:11中的「基波德」譯做「豪豬」,西番雅書2:14的譯做「短耳鴞」。(《舊約全書辭典》,萊頓,1958,845頁)事實上,一個希伯來詞語是可以同時指兩種動物的,tin·sheʹmeth(廷謝梅特)就是一個例子,既指「天鵝」這種飛禽,也指「變色龍」這種群居的爬行動物。(利11:18,30)
儘管「基波德」的譯法未有定論,但把這個詞都譯做「豪豬」而非「烏鴉」是有據可考的。不論在早期還是現代的詞典中,「基波德」的定義都是「豪豬」。這些譯法不但被《七十子譯本》和《通俗拉丁文本聖經》所採納,而且跟希伯來語的語源學,以及相關的語言如阿拉米語、阿拉伯語和埃塞俄比亞語的處理方法都是一致的。
以賽亞書14:23和西番雅書2:14描繪巴比倫和尼尼微的荒涼景象時曾提到「基波德」。根據這些經文的描述,有人斷定「基波德」不可能指豪豬,因為豪豬不會在蘆葦叢生的池塘棲息,不會發出哀鳴,也不會爬到樓房的柱頂。然而,以賽亞書14:23說,豪豬所佔的是巴比倫而不是蘆葦塘。據一個到過巴比倫廢墟遺址探察的人報導,他在那裡發現「大量 豪豬的脊刺」。同樣,經文說從荒廢的尼尼微城的「窗戶傳出哀鳴」,大可以指鳥兒飛到破落的窗戶傳出的鳴聲,甚或指颯颯風聲,而 不一定是指豪豬的叫聲。(番2:14)至於經文說「豪豬必在柱頂之間過夜」,讀者應該知道:這裡描繪的是一個淪為廢墟的城,因此所謂的柱梁很可能早已塌下,成為頹垣斷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