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人
(Hittites)〔屬於赫的〕
赫的後代,含的子孫(創10:6)。聖經裡,赫在迦南的兒子中排名第二。(創10:15)
亞伯拉罕遷到迦南地居住時,赫人已經住在那裡。亞伯拉罕曾跟他們有過接觸。在此之前,耶和華已經應許要把迦南地賜給亞伯拉罕的苗裔,當時有許多民族住在這地,赫人是其中之一。(創15:18-21)不過,耶和華告訴亞伯拉罕,「亞摩利人[常常用來泛指迦南地的各民族]的罪過還沒有滿盈」。(創15:16)因此,亞伯拉罕尊重赫人對迦南地的所有權。他妻子撒拉去世時,他向赫人瑣轄的兒子以弗崙買了一塊帶山洞的地埋葬她。(創23:1-20)
聖經說在約書亞的日子,「從曠野和這座黎巴嫩山起,直到幼發拉底大河,就是赫人的全地」。(書1:4)看來赫人主要住在山區,包括黎巴嫩山,可能也包括敘利亞的一些地區。(民13:29;書11:3)
受挪亞咒詛 挪亞曾咒詛迦南,赫人是迦南的後代,所以也受到咒詛。後來以色列人征服他們,就應驗了創世記9:25-27挪亞所說的話。赫人信奉異教,而且顯然崇拜生殖器,就像迦南其他宗教一樣。亞伯拉罕的孫子以掃娶了赫人女子為妻,使以掃的父母以撒和利百加「心裡苦惱」。(創26:34,35;27:46)
上帝談到赫人和有關民族所住的地方時,形容那地是「流奶流蜜之地」。(出3:8)但這些民族極度腐敗,結果連所住的土地也玷污了。(利18:25,27)上帝多次警告以色列人,不要跟這些民族同流合污,沾染墮落污穢的習俗。他列出很多不道德的行為,禁止以色列人做這些事,又說:「你們不要因以上任何一件事而玷污自己。我快要從你們面前趕出去的列國[包括赫人],就是因這一切事而玷污了自己」。(利18:1-30)
下令毀滅 上帝說,有七個國族應當滅絕,赫人是其中之一。聖經說這些國族人數比以色列人多,勢力比他們大。因此,當時這七個國族的人口必定超過三百萬。(申7:1,2)赫人住在山上的堡壘中,是令人生畏的強敵。他們仇視以色列人,聽說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並毀滅了耶利哥城和艾城,就聯合迦南其他國族,跟約書亞率領的以色列人交戰。(書9:1,2;24:11)因此,以色列人本該毀滅赫人的城,把所有居民都滅盡,免得以色列人對上帝的忠貞被他們破壞,招惹上帝的不悅。(申20:16-18)但以色列人沒有完全執行上帝的命令。約書亞去世後,他們不聽上帝的話,沒有滅盡迦南地那些國族,結果留下來的人就成為打在以色列肋旁的荊棘,不斷擾害他們。(民33:55,56)
後期歷史 由於以色列人沒有聽從上帝的吩咐,沒有徹底消滅迦南各國各族,上帝就宣告:「所以我又說:『我必不把他們從你們面前趕走,他們必成為你們的網羅,他們的神也必成為你們的誘餌。』」(士2:3)看來,留在以色列人當中的迦南人受到寬容,個別人甚至有崇高的地位,身居要職。另外,在迦南各族中,看來只有赫人仍是個有實力的強國。(王上10:29;王下7:6)
有兩個赫人在大衛軍中當兵,也許是軍官。他們是亞希米勒和烏利亞。烏利亞熱心幫助以色列人戰勝仇敵,也遵守律法。大衛跟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通姦,之後還把烏利亞送到危險的前線,使他陣亡。由於這件事,大衛被上帝懲罰。(撒上26:6;撒下11:3,4,11,15-17;12:9-12)
所羅門王徵召赫人做奴隸,服勞役。(代下8:7,8)他娶了很多外邦妻妾,其中有些是赫人女子。這些外邦妻妾誘使所羅門離棄耶和華他的上帝。(王上11:1-6)聖經表示,直到以色列王約蘭在位時(約公元前917-前905),赫人還有君王,也有作戰能力。(王下7:6)然而,後來敘利亞人、亞述人和巴比倫人相繼征服迦南地,赫人的勢力看來就被摧毀了。
公元前537年,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返回故土。回鄉後,以色列民眾以至一些祭司和利未人都娶了迦南女子為妻,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迦南拉9:1,2;10:14,16-19,44)
男人,這些迦南人中也包括赫人。這樣做違犯了上帝的律法。因此,以斯拉責備以色列人,感動他們同意遣走外邦妻子。(比喻用法 耶和華通過以西結先知對耶路撒冷說話時,用「赫人」這個名稱作為比喻。他說:「你的根源在迦南地,你也在那裡出生。你父親是亞摩利人,母親是赫人。」(結16:3)耶路撒冷是上帝子民的首都,歸於耶和華的名下。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時,佔據耶路撒冷的是耶布斯人。但由於亞摩利人和赫人是當地最大的部族,所以上帝就用這兩個部族代表迦南各民族,包括耶布斯人在內。因此,這城原本地位低微,但耶和華使它變得華美。大衛王坐在「耶和華的寶座」上(代上29:23),約櫃安置在錫安山上,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了榮耀的聖殿,這一切使耶路撒冷的名聲傳遍列國。可惜,耶路撒冷仿效四周的迦南各族,變得腐敗淫邪,以致耶和華最終使耶路撒冷淪為荒涼之地。(結16:14,15)
學者推斷赫人到底是什麼人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一直試圖在世俗歷史中,找出聖經所說的赫人到底是哪個民族。他們主要通過比較讀音或拼寫相似的詞語,從語言學方面尋找根據。
亞述楔形文字文獻常常提到「哈梯」,上下文通常表示這個地方位於敘利亞或巴勒斯坦。「哈梯人」指的也許就是聖經裡的赫人。學者們根據「哈梯」這個名稱,試圖論證聖經裡的赫人就是所謂的赫梯帝國。這個帝國的首都在小亞細亞,位於迦南地北面和西面很遠的地方。下文說明他們如何把赫人跟三個不同的國族聯繫起來。
三個不同的國族 在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高原(現代土耳其的一部分),人們在博阿茲柯伊(以前叫「哈圖沙什」)發掘出許多古代的文物。博阿茲柯伊曾是一個國家的首都,現代的學者把這個國家叫做哈梯,其中的居民說「哈梯語」。這些早期的居民看來被說其他語言的民族所征服。據學者們說,征服者說的是印歐語系的一種語言,使用楔形文字,叫做「楔形文字赫梯語」。後來,另一種使用象形文字的印歐語系語言取代了楔形文字,這種語言叫做「象形文字赫梯語」。據說,人們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發現了用這種語言記錄的一些文物。學者們認為,這三種語言代表三個不同的國族。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三個國族中的任何一個是聖經所說的赫人。馬丁·諾特論述所謂的楔形文字赫梯語,說:「『赫梯語』這個名稱沒有出現在古代文物中,而是現代的研究者根據這種語言和小亞細亞的哈梯 國之間的歷史關係發明出來的。」他接著談到「赫梯語象形文字」,說:「『赫』這個傳統名稱跟這種文字毫不相干,用來指這種文字會混淆視聽。」(《舊約世界》,1966,231頁)另一個歷史學家E.A.施派澤說:「關於聖經中赫人的問題……很複雜。首先,問題在於聖經任何一段經文提到的赫人,究竟是指哪一個民族呢?是哈梯人,是使用印歐語系楔形文字的赫梯人,還是使用象形文字的赫梯人?」(《猶太人的世界歷史》,1964,第1卷,160頁)
由此可見,把聖經中的赫人跟定都於哈圖沙什的「赫梯帝國」聯繫在一起的任何看法,都只是臆測,沒有經過證實。鑑於這個問題懸而未決,本書提到世俗文獻中的「赫梯人」時一般都加上引號,好提醒讀者「赫梯人」跟「赫人」的關係是未經證實的。我們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確定兩者是等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