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父母提出的問題
附錄
父母提出的問題
「我怎樣才能讓孩子願意跟我說話?」
「我該規定孩子在什麼時間回家嗎?」
「我怎樣才能幫助女兒對節食有正確的看法?」
本附錄有六部分,解答包括以上問題在內的17個問題,並注明《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本書)及第2冊哪幾章提供了相關資料。
請細讀本附錄。可以的話,請跟配偶談談附錄的內容,然後用書中的建議來幫助孩子。人的見解有時是靠不住的,但附錄提供的答案十分可靠,因為答案所根據的不是人的見解,而是上帝的話語——聖經。(提摩太後書3:16,17)
290 溝通
297 家規
302 自立
307 性和約會
311 情緒問題
315 屬靈狀況
溝通
跟配偶或孩子爭吵真的有害處嗎?
每對夫妻都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但處理方法可以截然不同。父母爭吵對年輕人影響深遠。這個問題不容忽視,因為你們怎樣處理婚姻問題,孩子將來也很可能會怎樣處理自己的婚姻問題。下一次當你跟配偶意見不合時,何不趁這個機會讓兒女看看該怎樣有效地解決問題?不妨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聆聽對方說話。聖經勸勉我們要「敏於聆聽,不急於說話,不急於動怒」。(雅各書1:19)又說「不要以惡報惡」,免得火上澆油。(羅馬書12:17)就算你的配偶看來不願意聆聽,你還是可以聽聽他怎麼說。
耐心解釋,不要批評。你可以平心靜氣地告訴配偶,他做的事對你有什麼影響,例如說「當你……的時候,我覺得很不好受。」要控制自己,避免指責或批評對方,不要說「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你從來都不聽我說話!」
停止爭論,冷靜一下。有時候最好的做法是停止爭論,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談。聖經說:「紛爭開始如水決堤而出,爭吵爆發之前就應離開。」(箴言17:14)
向配偶道歉,如有需要,也要向孩子道歉。14歲的布里婭娜說:「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在吵架之後向我和哥哥說對不起,因為知道我們也不好受。」父母這樣做,就能教導孩子一個重要的道理——要謙卑地向別人道歉。
如果跟孩子鬧意見,又該怎麼辦?你會不會無意中火上澆油呢?舉個例,請看看本書第2章(15頁)開頭提到的事。你覺得瑞秋的媽媽說了哪些話令瑞秋忍不住要頂嘴呢?如果你有十幾歲的孩子,你怎樣做才不會跟孩子爭吵起來呢?請留意以下幾點:
● 說話不要太武斷,例如「你老是……」或「你從來不……」。這些話只會令孩子反感,想反駁你。孩子可能認為,你這樣說,不過是因為你很生氣,而不是因為他的表現很差。
● 說話不要太直,不要一開始就說「你」怎麼怎麼樣,反而要告訴孩子,他做的事對你有什麼影響。例如,你可以說:「你這麼做讓我覺得……」。你知道嗎,你的孩子其實很重視你的感覺。你讓孩子知道他做的事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他就很可能會聽你的話跟你合作。 *
● 不管你有多生氣,再難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箴言29:22)舉個例,你如果是因為家務而生孩子的氣,就要好好地跟孩子談談,然後寫下他該做的家務。若有需要,也可以寫清楚孩子要是不做好該做的家務,就要承擔什麼後果。要耐心聽孩子的意見,即使你覺得他的話沒什麼道理。大部分年輕人都喜歡別人聽他們說話,而 不喜歡聽別人說教。如果父母肯聽他們說話,他們的態度就會比較好。
● 不要輕易斷定你的孩子很叛逆。其實,你看到的只不過是孩子在成長階段常有的表現。孩子為了某件事跟你爭辯,可能只是想要證明他已經長大了。千萬不要受他的情緒影響而跟他爭吵。要記住,當孩子激動時你保持冷靜,就能讓他學到寶貴的一課。你顯出堅忍的特質,對孩子有耐心,就是為他立下好榜樣,日後他也可能對人表現耐心。(加拉太書5:22,23)
關於我以前做過的事,我該全部告訴孩子嗎?
請想像以下情況:你正在跟配偶、女兒和幾個老朋友一起吃飯。大家聊天的時候,朋友提起你結婚以前的戀人。女兒聽了,差點兒把叉子掉在桌上,喊道:「啊,原來你以前還有一個男朋友!」你從來沒有跟女兒說過這件事,現在她很好奇,想知道多一點,你會怎麼做呢?
一般來說,最好的做法就是大方地回應孩子的問題。每當你聽孩子提問,然後回應他,就是在跟他溝通了。哪個父母不想跟兒女多多溝通呢?
不過,你是否要把自己的經歷全都告訴孩子呢?你可能不想讓孩子知道一些令你尷尬的事,這是很自然的。可是,如果適當,讓他知道你也做過一些錯事,或有過一些難題,這可能對孩子有幫助。為什麼這麼說呢?
羅馬書7:21-24)這些話是耶和華上帝啟示他寫在聖經裡的,保存下來,好叫我們得益。保羅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使我們受到鼓勵。試問誰沒有過他那樣的感受呢?
看看一個例子。有一次,使徒保羅說:「每當我願意做對的事,就有惡念纏著我。……我這人真苦啊!」(同樣,讓兒女不但知道你做過什麼正確的選擇,也知道你做過什麼錯事,這會拉近你跟兒女的關係。當然,兒女成長的時代跟你不同。但是,雖然時代改變了,人的本性卻沒有變,聖經的原則也沒有變。(詩篇119:144)你跟青春期的孩子談談自己遇到過什麼挑戰,曾經怎樣去克服,有助於孩子應付他的難題。年輕的卡米倫說:「知道爸爸媽媽也有過類似的難題,使我明白原來他們跟我差不多。後來遇到困難時,我就很想知道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有過同樣的難題。」
請注意:你不需要每講完一件事就提醒孩子可以從中學到什麼教訓。當然,你可能擔心孩子會下錯誤的結論,甚至以為他可以犯同樣的錯誤。與其告訴孩子你想要他學到什麼,例如,「你現在知道,為什麼你不該……」,不如簡單地說說你的感受:「唉,如果我當時沒有那樣做就好了……」。這樣,你的兒女就可以從你的經歷學到寶貴的一課,但又不會覺得你在說教。(以弗所書6:4)
請看本書第1章
我怎樣才能讓孩子願意跟我說話?
孩子小時候可能什麼都會告訴你,只要你一問,他想也不想就回答。很多時候,你還沒有問,他就嘰里呱啦
地跟你說個沒完。可是,現在他十幾歲了,要他開口跟你說話,就好比要從枯井取水那麼難。也許你心裡疑惑:為什麼現在孩子有事只跟朋友說,不跟我說呢?不要因孩子很少跟你說話,就認定他不喜歡你或不在乎你的關愛。其實他現在比從前更需要你。調查顯示,大部分年輕人認為,父母的話還是比朋友或傳媒的話更值得重視。這不是很令人欣慰嗎?
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些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談自己的事呢?請聽聽下面這些年輕人的心聲,看看他們為什麼不願意把事情告訴父母,然後想想相關的問題,並查考經文。
「我覺得很難跟爸爸說話,因為他工作很忙,而且要為會眾做許多事。他好像沒空跟我說話。」——安德魯
「我是不是無意間讓孩子覺得我太忙了,沒時間跟他說話?如果孩子有這樣的感覺,我可以怎樣做,讓孩子覺得找我說話不是難事呢?我可以經常在什麼時間跟孩子交談呢?」(申命記6:7)
「有一次,我在學校跟同學吵架,回家後禁不住哭著告訴媽媽,本以為她會安慰我,誰知道卻被她訓了一頓。從此以後,我有什麼重要的事都不告訴她了。」——安姬
「孩子跟我說他的煩惱時,我通常有什麼反應呢?就算是他做得不對,我是不是可以先留心聆聽,體恤他,然後才給他勸告呢?」(雅各書1:19)
「許多父母好像都是這樣,明明說不會生氣,可是當兒女把事情告訴他們,他們還是很生氣,兒女就不再相信父母了。」——瑞秋
「要是孩子說的事令我很生氣,我怎麼才能控制住情緒,不發脾氣呢?」(箴言10:19)
「有好幾次我把自己的『祕密』告訴媽媽,她一轉頭就把我的『祕密』告訴她的朋友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信任媽媽。」——香陶兒
「孩子這麼信任我,把自己的祕密告訴我,我有沒有考慮孩子的感覺,不把事情告訴別人?」(箴言25:9)
「我有很多話要跟爸爸媽媽說,但不知道該怎樣開口。如果他們先開口就好了。」——柯妮
「我是不是可以主動問問孩子呢?什麼時候最適合跟孩子談心呢?」(傳道書3:7)
身為父母,你要好好跟兒女溝通,你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請看看一個日本女孩子的經歷。17歲的純子說:「有一次,我告訴媽媽,我覺得跟同學在一起比跟基督徒弟兄姊妹在一起更開心。第二天,媽媽就寫了一封信放在我的桌子上。她在信裡說,她感受過在會眾裡沒什麼朋友的滋味。她提醒我,聖經提到上帝的一些忠僕雖然得不到任何人的鼓勵也堅持事奉上帝。媽媽還說,我一直努力結交良朋益友,值得稱讚。我真沒想到,有這個難題的不只我一個,原來媽媽也有過呢!我一邊讀信,一邊流淚,心裡如釋重負。她的話給我很大鼓勵,使我更有決心做對的事。」
羅馬書12:21;彼得前書2:23)你希望兒女怎樣跟你說話,就用怎樣的語氣和態度回應他,即使很不容易也要這樣做,好為兒女立下榜樣。
純子的媽媽發現,年輕人如果知道自己不會被父母取笑和批評,就較容易透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過,要是孩子板著臉跟你說話,或者發脾氣,你可以怎樣做呢?要控制自己情緒,不要用同樣的態度對待孩子。(要記住,在成年之前,青少年要經歷一段過渡時期。專家發現,在這個時期,年輕人的行為比較不穩定,有時顯得成熟,有時顯得幼稚。如果你孩子也有這樣的表現,特別是表現得很幼稚時,你該怎麼做呢?
要控制情緒,不要一開口就批評他,或者像小孩一樣跟他爭吵。相反,要像待成年人那樣跟他說話。(哥林多前書13:11)舉個例,如果孩子對你說:「你怎麼老是看我不順眼!」,這種不成熟的表現可能令你很生氣,很想發怒。你如果發怒,就無法跟兒女談下去,還可能吵起架來。但你如果只是說「你看來不大開心,不如冷靜一下再說吧」,你就能控制局面。這樣,你們就不會吵架,有機會繼續溝通。
家規
我該規定孩子在什麼時間回家嗎?
請先想像以下情形:大門吱呀一聲慢慢打開,你兒子回家了,但晚了30分鐘。你心想:「他一定希望我已上床睡覺了。」其實你還在等他呢。從兒子應該到家的時間起,你就一直坐著等他。現在門開了,你和兒子互相對視。你會說什麼?你會怎麼做?
通常的反應是:不去追究,心想孩子畢竟是個孩子嘛;反應過激,怒斥孩子:「以後別想出去了」。與其衝動地責罵孩子,不如先聽聽孩子怎麼說,孩子晚回家可能是情有可原的。要利用這個機會教導孩子。你可以怎麼做呢?
建議:告訴孩子明天再跟他談這事。第二天,要找個適當的時候跟孩子一起坐下來,談談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有些父母是這樣做的:告訴孩子,既然他沒按時到家,下次回家的時間就要比原來的規定提早半個小時。但如果孩子通常都準時回家,是值得信任的,你就可以酌情處理,有時甚至可以給孩子多點自由,容許他晚一點回家。重要的是,孩子必須清楚,幾
點之前他必須到家,不按時回家要承擔什麼後果。你一定要說到做到。請留意,聖經說:「當讓所有人知道你們通情達理。」(腓立比書4:5)在定下回家時間之前,要考慮孩子的意願。也許可以問問孩子,聽聽孩子希望在什麼時間到家,讓他解釋一下原因。要是孩子表明自己是個有責任心的人,而他的要求又是合理的,父母就可以通融一下。
守時是重要的事。父母規定孩子按時回家,不只是防止他惹上麻煩,也是給他重要的訓練,使他長大離家之後也能長久受益。(箴言22:6)
關於衣著,孩子跟我鬧意見,我該怎麼辦?
請想像你女兒是本書第77頁開頭提到的凱蒂。你看到她穿得這麼暴露,實在難以接受,馬上對她說,「回去換掉,不然就不要出門!」你這麼做也許馬上產生效力,女兒不得不乖乖聽你的話。可是,你怎樣才能使她改變想法而不只是改變衣著呢?
● 首先,要讓女兒知道衣服穿得太暴露,別人會怎樣看她;要讓她的感受跟你一樣,甚至比你還強烈。其實,你的女兒不希望別人覺得她很幼稚,也不希望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她。要耐心地跟女兒解釋,一般人並不覺得衣著暴露就好看。 *與此同時,還要推薦一些她可以穿的款式。
哥林多後書1:24;提摩太前書2:9,10)如果只是你跟孩子的品味不同,那麼你可以讓步嗎?
● 第二,要通情達理。你可以想想,「這件衣服真的不符合聖經的標準嗎?還是,只是不符合我的品味?」(● 第三,不要只跟孩子說什麼款式不合適,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款式合適。不妨運用本書第82和83頁的練習欄跟孩子討論。你在這方面所花的時間和心思是不會白費的。
請看本書第11章
我該讓孩子玩電子遊戲嗎?
從你少年的日子到今天,電子遊戲經歷了多番改變。身為爸爸或媽媽,你可以怎樣幫助孩子不但看出電子遊戲的潛在危險,也懂得避開這些危險呢?
譴責整個電子遊戲行業,或武斷地說玩電子遊戲只是浪費時間,這樣做並不會帶來什麼好處。請記住,並非所有電子遊戲都是有害的。不過,玩無害的電子遊戲也會令人上癮。因此,你要停下來分析一下,看看孩子花了多少時間玩電子遊戲,哪類電子遊戲最吸引他。你可以問問他以下問題:
● 班上的同學最喜歡哪個電子遊戲?
● 這個遊戲的內容跟什麼有關?
● 你認為大家為什麼那麼喜歡這個遊戲?
你可能會發覺,孩子對電子遊戲的熟悉程度出乎你希伯來書5:14)
的意料。他甚至可能玩過一些你覺得要不得的電子遊戲!假如情況確實如此,你也千萬不要反應過激。這正是一個大好時機,讓你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理解力。(你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跟孩子推理,幫助孩子看出他為什麼會受不良電子遊戲所吸引。例如,你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 你如果不玩這個電子遊戲,會覺得跟同學玩不到一起嗎?
如果孩子玩某個電子遊戲是因為想跟同學有共同話題,而不是受血腥暴力或色情吸引,你就要酌情處理。(歌羅西書4:6)
假如你的兒女確實是受電子遊戲裡的不良內容所吸引,該怎麼辦?他可能堅持說自己不會受電子遊戲裡的血腥暴力影響,說:「我在電腦屏幕上做什麼,不代表我在現實中也會照樣做。」假如你的兒女有這個看法,你就該請他留意詩篇11:5。經文顯示,上帝非但不喜歡行為暴虐的人,也恨惡喜愛暴力的人。同一原則也適用於淫亂和聖經所譴責的其他惡行。(詩篇97:10)
如果電子遊戲已經對你的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你可試試以下方法:
● 不讓兒女躲在一處玩電子遊戲,例如:不要讓孩子獨自在臥室裡玩。
● 定下規則,堅定執行。(例如,晚飯前、未做完功課,或者重要事情還沒做好,都不准玩電子遊戲。)
● 強調體力活動的益處。
● 留意兒女玩什麼電子遊戲,有時最好跟他一起玩。
當然,如果你要教孩子分辨電子遊戲的好壞,你自己必須堪作模範,才能理直氣壯跟孩子推理。因此你最好問問自己:「我平時觀看什麼類型的電視節目和電影?」不要自欺,假如你們有雙重標準,你們的兒女必定會察覺到的!
請看第2冊第30章
孩子使用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上了癮,我該怎麼辦?
你十幾歲的兒女是不是花太多時間上網?收發太多短訊?他跟MP3的關係是不是比跟你的關係更密切呢?要是這樣,該怎麼辦呢?
當然,你可以直接沒收他的電子產品。不過,千萬不要認定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是「惡魔」。你自己年輕時可能也玩一些你父母沒用過的電子產品。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要沒收孩子的電子產品,不然,千萬不要這樣做。不如利用這個機會教導他怎樣明智而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但怎麼做才好呢?
先跟孩子一起坐下來好好談談這件事。首先,說出你擔心什麼。然後,聽聽孩子怎麼說。(箴言18:13)之後,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你給孩子定下合理的規定後要嚴格執行,不要怕孩子不高興。一個叫愛倫的年輕人說:「我曾發短訊發上了癮,但爸爸媽媽並沒有 沒收我的手機,他們只是定下一些規定。他們這麼做的確幫助了我,後來就算他們不在我身邊,我也不會亂發短訊。」
要是孩子藉口多多怎麼辦呢?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不聽話,要有耐心,給孩子一點時間想想這件事。孩子心裡說不定已經同意你的話,會慢慢改過。很多青少年的反應都跟希莉一樣,她說:「當爸爸媽媽說我『上了電腦癮』時,我很生氣。但後來,我越想就越覺得他們是對的。」
請看本書第36章
自立
我該讓孩子有多少自主權?
這個問題如果涉及孩子的隱私,就更不容易處理。舉個例,如果你的孩子在自己的房間裡,關上了門,你
可以不敲門就進去嗎?如果你的女兒趕著上學,忘了帶手機,你可以偷看她的短訊嗎?很難回答,對不對?一方面,你有責任保護孩子,有權知道他到底在做些什麼。另一方面,你又不可能好像一架直升機,一直在孩子上方盤旋,監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那麼,你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想要隱私權並不等於他會惹麻煩。其實,想有隱私權是正常的,也是成長階段的必然情況。孩子想要隱私權、私人空間,就好像小鳥想飛一樣,他想獨立,例如自己選朋友,靠自己的「理智」去解決問題。(羅馬書12:1,2)容許孩子有隱私權,可以幫助他培養思考力,這種重要的能力可以使孩子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容許孩子有隱私權,也讓孩子可以學會三思而後行,懂得怎樣回答一些跟信仰和道德有關的問題。(箴言15:28)
其次要知道,如果你管得太多,孩子就可能心生怨氣,想反抗你。(以弗所書6:4;歌羅西書3:21)這是說你應該什麼都不管嗎?當然不是!因為你畢竟是孩子的父母,你應該幫助孩子培養敏銳的良心。(申命記6:6,7;箴言22:6)歸根到底,指引孩子比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更有用。
最後,要跟孩子談談,留心聽聽孩子的想法。在某些事上,你是不是可以讓步呢?要讓孩子知道,他只要不辜負你對他的信任,就可以有一些隱私,同時要讓他
清楚不守信用會有什麼後果。父母一定要言出必行。父母們,請放心,你們一定能夠既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又讓孩子有點隱私。我該讓孩子接受多少教育?
「老師好嚴肅哦!一點也不風趣!」「我的功課太多了!」「我努力了半天,成績才剛剛及格,早知如此,何必那麼辛苦呢?」有些年輕人有以上的感覺,有時他們還沒學到一門謀生技能,就想放棄學業了。如果你的兒女也想輟學,你該怎麼辦呢?試試以下方法。
● 先想想自己對教育的看法。有些人覺得上學是浪費時間,好像「坐牢」,要忍到畢了業才能追求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你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看法呢?如果有,你的看法會影響你的孩子。其實,孩子如果接受全面的教育,就會得到「實用的智慧和思考力」,這些能力有利於他長大後達到自己的目標。(箴言3:21)
● 給孩子一個好環境。有些孩子其實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績,但由於缺乏適當的讀書環境,他們無法有效地學習。一個好的讀書環境應該具備:整潔的桌子、充足的光線、用來搜查資料的工具。如果你給孩子一個好環境,有利於他們好好思考學到的新知識,這樣,他們無論在學業方面還是在屬靈方面都會進步。(參看提摩太前書4:15)
● 要積極關注孩子的學業。不要把學校的老師和輔導
老師當成對頭,其實他們是你們的好幫手,所以要去見他們,認識他們,跟他們談談孩子的目標和困難。如果孩子成績不好,要設法找出原因,舉例說:你的孩子是不是覺得成績太好會被同學排斥呢?孩子是不是跟某個老師的關係不太好呢?課程深淺適中嗎?課程有助於你的孩子學習新事物,還是令他吃不消呢?孩子成績不好還可能有別的原因:身體上的障礙(比如視力差),或其他妨礙學習的因素。對於孩子的學業和屬靈教育,你關注得越多、參與得越多,孩子以後成材的機會就越大。(詩篇127:4,5)
請看本書第19章
我怎麼知道孩子有沒有能力離家自立?
本書第7章提到的莎莉娜很怕搬出去住。為什麼呢?她說:「我想用自己的錢買東西,爸爸都不准,他說付錢是他的事。我覺得搬出去之後要自己處理賬單是很可怕的事。」她爸爸這麼做本是出於好意,但身為父母,你認為他的做法對女兒日後獨立生活有沒有好處呢?(箴言31:10,18,27)
孩子是不是被你照顧得太好,以致沒有能力獨立生活呢?你怎麼才能知道答案呢?請從父母的角度想想,本書第7章「我可以搬出去了嗎?」標題下提到的四種能力。
好好理財。孩子如果已不小了,他知道怎樣遵守當地的稅法嗎?他知道怎樣填寫報稅單嗎?(羅馬書13:7)借錢或使用信用卡要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他知道嗎?(箴言22:7)他知道怎樣根據自己的收入量入為出嗎? (路加福音14:28-30)用自己賺的錢買東西令人開心,他有沒有嘗過這種滋味呢?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去幫助別人更令人快樂,他有沒有嘗試過呢?(使徒行傳20:35)
做家務。你的兒子或女兒會不會做飯呢?你有沒有教孩子怎麼洗燙衣服呢?如果孩子會開車,他知不知道怎樣安全地做一些簡單的汽車維修,例如更換保險絲、加潤滑油或換輪胎呢?
懂得待人接物。孩子們長大了,他們每次發生爭執,是不是都要你為他們評理呢?還是孩子們已經學會先自己好好溝通,以和平的方法解決問題,然後再向你匯報呢?(馬太福音5:23-25)
緊守屬靈常規。關於信仰,你會耐心地教導孩子讓他從心裡歸信,還是只告訴他應該信什麼呢?(提摩太後書3:14,15)當他問你宗教和道德方面的問題時,你每一次都直接給孩子答案嗎?還是會幫助他培養思考力呢?(箴言1:4)作為父母,你自己有怎樣的研讀習慣?你希望兒女的研讀習慣跟你一樣,還是希望他做得更好呢? *
當然,讓孩子具備以上的能力要花不少時間,也要付出努力。當你的孩子離家自立時,你可能會感到悲喜交集,不過你之前所付出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
請看本書第7章
性和約會
我要跟孩子談跟性有關的事情嗎?
今天,性是個普遍的話題,就連小小年紀的幼童,也會接觸到跟性有關的事。聖經在很早以前已預告「最後的日子」是「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人們會「漫無自制」,「愛享樂不愛上帝」。(提摩太後書3:1,3,4)人們在性方面越來越隨便,成了社會的趨勢,表明聖經的預言正在應驗。
今天的世界跟你成長的年代有很大的差別,然而人們面對的問題卻是大同小異。不要被孩子身邊的壞人壞事嚇倒,只管下定決心幫助孩子聽從保羅的吩咐。約在二千年前,保羅勸勉基督徒:「要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盔甲,好叫你們能站穩,可以抵抗魔鬼的奸計」。(以弗所書6:11)事實上,儘管不良風氣盛行,但很多年輕基督徒都堅決抵抗世俗風氣,努力做對的事。那麼,你可以怎樣幫助孩子抵抗撒但呢?
一個方法就是用本書第4部分以及第2冊第1和第7部分的資料來跟孩子談談。這幾章資料談及的經文發人深省。
一些經文提到真人真事,有的人選擇做對的事,因而蒙耶和華賜福;有的人卻不服從上帝的律法,因而自食其果。另一些經文談到一些原則,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看出,他能和父母一起按照耶和華的標準生活,實在是有福。何不現在就想想怎樣跟孩子討論這些資料呢?請看本書第23,25,26和32章;第2冊第4-6,28和29章
我該容許孩子約會嗎?
你的孩子遲早都會碰到約會這個問題。一個叫菲利普的男孩說:「我什麼都沒做,女孩子就來約我出去了!我站在那兒想:『哎呀,我該怎麼辦呢?』『不』字很難說出口,因為其中幾個女孩長得很漂亮!」
要應付這種情況,父母最好跟青春期的孩子討論有關約會的問題。不妨跟孩子談談第2冊第1章的內容。孩子在學校裡、甚至在基督徒會眾裡都可能遇到這個問題,你要了解他的想法。有時候,你可以在一些輕鬆的場合跟孩子談心,譬如「在家」和「走路」的時候。(申命記6:6,7)不論在哪裡談話,都要記得「敏於聆聽,不急於說話」。(雅各書1:19)
如果孩子表示對某個異性有興趣,不必震驚。一個少女說:「爸爸發現我有男朋友,非常不安!他問了我一大堆問題,都是關於我是否適合結婚的,希望把我嚇倒。年輕人聽到這些問題,反而會決心繼續約會,好證明父母想錯了!」
如果孩子認定根本不能跟父母談論約會這個話題,就會導致更大的難題,孩子也許會瞞著你,背地裡跟人
約會。一個女孩說:「如果父母反應過激,孩子就會把戀情隱藏起來。別指望孩子會停止戀愛,他們只會偷偷摸摸地繼續約會。」跟孩子開誠布公地討論,效果就會好得多了。20歲的布麗特妮說:「我父母向來都很坦誠地跟我討論約會的問題。他們很希望知道我對什麼人感興趣,我覺得這樣很好!爸爸還會跟那個人談談。如果父母有什麼憂慮,就會告訴我。通常還沒開始約會,我對那個人的興趣就消失了。」
看完第2冊第2章後,你可能會想:「我的孩子會不會瞞著我偷偷約會呢?」以下一些年輕人談到為什麼有人會瞞著父母跟人約會。請看看他們怎麼說,然後想想接著的問題。
「有些孩子覺得家裡沒有人關心他們,所以想找個男朋友或女朋友關心自己。」——溫蒂
身為父母,你怎樣確保孩子的感情需要得到滿足呢?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
「我14歲那年,學校裡一個交換生要我當他的女朋友,我答應了。我想,被男朋友摟著的感覺應該很不錯。」——黛安
如果黛安是你的女兒,你會怎麼做呢?
「有了手機,要偷偷地約會一點也不難。爸爸媽媽根本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安妮特
你可以怎樣預防兒女這樣使用手機?
「如果父母不是經常留意孩子在做什麼、跟什麼人在一起,孩子要瞞著父母偷偷地約會就更容易。」——湯馬斯
你的兒女如果已經十幾歲了,你怎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同時又容許他有適度的自由?
「孩子在家的時候,父母通常都不在家。有些父母又太信任孩子,太輕易讓他們跟別人去玩。」——尼古拉斯
孩子的好朋友是怎樣的人呢?你真的知道孩子跟他們在一起時做些什麼嗎?
「父母管得太嚴,孩子就可能會瞞著父母偷偷地約會。」——保羅
在不違反聖經律法和原則的前提下,你可以怎樣讓兒女知道你通情達理?(腓立比書4:5)
「我十幾歲的時候,沒有什麼自信,很希望別人注意我。我開始用電郵跟附近會眾的一個男孩交往,漸漸愛上了他。他讓我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琳達
如果你是琳達的父母,你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滿足琳達的感情需要?
何不跟你的兒女一起討論第2冊第2章和本附錄的這個部分呢?你不想兒女有事情瞞著你,最好的方法是坦誠地跟他溝通。(箴言20:5)
請看第2冊第1-3章
情緒問題
孩子說要自殺,我該怎麼辦呢?
在某些地方,青少年自殺非常普遍,令人擔憂。就拿美國來說,在15至25歲的年輕人當中,自殺是第三大致死因素,而在過去二十年,10至14歲青少年的自殺率更增長了一倍。最容易走上絕路的年輕人,是那些患有精神疾病、家族中曾經有人自殺,或過去曾試圖自殺的青少年。以下跡象可能顯示年輕人有自殺的念頭:
● 迴避家人和朋友
● 飲食與睡眠習慣有所改變
● 對一向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
● 性格出現顯著變化
● 吸毒或酗酒
● 將珍愛的物品送給別人
● 常常談論死亡,或十分關注跟死亡有關的事
父母所犯的嚴重錯誤之一,就是忽視這些跡象。一切
類似的跡象都要認真看待,不要輕率地認定那只是成長階段的一種現象。如果你的孩子有嚴重的抑鬱症,或有其他精神疾病,不要恥於求助。假如你懷疑孩子想自殺,要問問孩子是不是有這個想法。以為談論自殺會引發自殺的行為,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當父母主動談起這個話題時,許多年輕人都會吐露心事。如果你的孩子承認有自殺的念頭,要探知孩子有沒有具體的想法。孩子想得越具體,你的救助行動就要越快,以防悲劇發生。
不要以為抑鬱症會自行消失。就算症狀看來消失了,也不要以為問題已經解決,可能此時才是最危險的時候。為什麼?因為青少年處於嚴重抑鬱狀態時,就算有自殺的念頭,也可能沒有力氣自殺,而抑鬱情緒一旦減輕了,他也許就有力氣把想法付諸實行。
由於絕望,一些青少年想要一死了之,這的確叫人悲哀。父母和其他關心孩子的成年人如果仔細留意跡象,並加以正視和處理,就能夠「安慰憂鬱的人」,成為年輕人的避難所。(帖撒羅尼迦前書5:14)
我該強忍悲痛,不讓孩子知道嗎?
失去配偶令人悲傷痛苦,但你悲傷時,不要忘記你未成年的孩子需要你的幫助。你可以怎樣一方面教他應付悲傷,一方面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試試以下方法。
● 不要壓抑自己的感情。你的孩子從小就向你學習怎樣處世為人。現在,他也向你學習怎樣處理悲傷。所以,你不該強忍悲傷,在孩子面前裝作堅強,因為孩子會學你。如果你流露悲傷,孩子就會明白,流露悲傷比壓抑更好。他還會明白,人感到悲傷、沮喪或憤怒,都是正常的。
● 鼓勵孩子把感覺說出來。你可以鼓勵他講出心裡的感覺,但不要勉強他。如果他不大願意,可以試試跟他一起看看本書第16章,也可以說說你對去世配偶的開心回憶。你可以告訴孩子,其實這段日子你自己也很難受。孩子聽到你說出感受,就能學會抒發他自己的感情。
● 要知道自己力量有限。在這段困難的日子,你當然很想全力幫助孩子,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忘記,你失去心愛的配偶,自己也受了打擊。可能有一段時間,你都會身心疲累、感情透支。(箴言24:10)所以,你也許需要向成年的親人和可靠的朋友求助。向人求助是成熟的表現,箴言11:2說:「謙遜的人,卻有智慧。」
最能夠幫助你的,還是耶和華上帝。他向崇拜他的人保證:「我,就是你的上帝耶和華,正握著你的右手,對你說:『你不要怕,我必幫助你。』」(以賽亞書41:13)
請看本書第16章
我怎樣才能幫助女兒對節食有正確的看法?
如果女兒有飲食失調的難題,你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盡量了解女兒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據觀察,許多患有飲食失調的人對自我的評價都很低,而且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你要謹慎,不要助長這些傾向,要幫助女兒建立自信。(此外,要檢討一下自己對食物和體重的看法。你的言行有沒有無意中顯示你過分注重體重呢?要記住,年輕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哪怕只是開一個玩笑,比如說她「像胖娃娃」或發育得快,也足以令敏感的女兒開始擔憂。
你要認真禱告,深思熟慮,然後坦誠地跟女兒好好談談。請留意以下幾點:
● 想清楚怎樣說,什麼時候說。
● 讓她知道你關心她,很想幫助她。
● 要有心理準備,她可能一開口就為自己辯白。
● 耐心傾聽。
最重要的是,跟女兒一起努力。全家要攜手幫助她康復!
屬靈狀況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我該怎樣繼續幫助他鞏固屬靈的價值觀?
聖經說提摩太「從嬰兒時期」就接受屬靈教育。你可能也從兒女小時候就教導他認識聖經。(提摩太後書3:15)不過,當孩子踏入青少年階段之後,你就可能要調整教導方法,好適應孩子的改變。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明白一些複雜和抽象的概念,這些概念是他以往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個時候,他特別需要你引導他「用理智」去思考。(羅馬書12:1)
保羅寫信給提摩太,談到提摩太「學到和受勸導去相信的事」。(提摩太後書3:14)現在,你家的青少年可能也須要「受勸導去相信」他自幼就認識的聖經真理。你單單告訴他該做什麼、該信什麼是不夠的,還要打動他的心。他必須驗明什麼是真理才行。該怎樣幫助他呢?首先,要請他好好想想以下問題,聽聽他的想法:
● 我為什麼相信有上帝存在?(羅馬書1:20)
● 我怎樣才能肯定爸媽教我的是聖經真理?(使徒行傳17:11)
● 為什麼遵守聖經的標準對我有益?(● 我為什麼相信聖經的預言必會應驗?(約書亞記23:14)
● 我為什麼相信認識基督耶穌是世上最有價值的事?(腓立比書3:8)
● 基督獻出了贖價,我該怎麼做?(哥林多後書5:14,15;加拉太書2:20)
你可能遲遲不敢問孩子以上問題,怕他答不出來。你有這種顧慮,就好比開車的人遲遲不願看燃料顯示儀,生怕發覺指針顯示燃料快用完了!其實,趁早發現問題及時補救,才是明智的!要趁孩子還跟你一起住,就幫助他思考跟信仰有關的問題,讓他「受勸導去相信」真理。 *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請記住,孩子要是問「這有什麼根據」,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妥。22歲的戴安記得自己十多歲時也問過這類問題。她說:「我希望自己的信仰是有根有據的。對真理有了清晰確切的認識之後,我就因自己是個耶和華見證人而高興!每當有人質疑我為什麼不做某件事,我不會說『我們教會不許我這樣做』,而是說『因為我覺得這樣做不好』。換句話說,我的觀點和聖經一致。」
建議:當出現問題,父母可以試試跟兒女對調角色,好讓兒女學會運用思考力和聖經原則去作決定。舉個例,你的女兒很想參加一個派對,問你可不可以。你覺得這個第37章和第2冊第32章),我們明天再談,由你來告訴我,參加好還是不參加好。」
派對有問題,你女兒可能也有同感。與其馬上說不,你可以這樣說:「不如你做家長我做女兒,你去搜集有關的資料(比如本書孩子對屬靈的事失去興趣,我該怎樣做?
首先,不要貿然認定孩子已經不愛真理了。許多年輕人表面看來對屬靈的事不再感興趣,其實是遇到了問題。你的孩子可能正處於以下情況:
● 面對同輩壓力,害怕因遵守聖經原則而跟別人不同
● 看見其他年輕基督徒(包括兄弟姐妹)做得很好,覺得自己怎麼也比不上他們
● 渴望找到好朋友,但在會眾裡感到孤單或跟其他人不大合得來
● 發現有些年輕的「基督徒」過雙重生活
● 想顯示自己有個性,所以質疑你所珍視的價值觀
● 看見同學沒有因為做壞事而承受惡果
● 想博取不信上帝的父母的歡心
請留意,孩子有這些問題並非他不相信聖經是真理,而是某些事使他覺得難以聽從聖經的吩咐。他可能覺得,至少目前要照著聖經的吩咐去做很不容易。既然如此,你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呢?
箴言16:20)例如:可以運用第2冊第132和133頁「應付同輩壓力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不怕同輩壓力。如果孩子感到寂寞,你也許要積極地幫助他結交一些益友。
對症下藥,別輕易放棄。找出孩子灰心的原因,採取相應的行動令孩子在屬靈方面更強壯。(為孩子找一個良師益友。有時候,年輕人受到家人以外的成年人鼓勵,就能振作起來。你知道誰有屬靈思想,能對你的孩子產生好的影響嗎?你可以請這個人多跟你的孩子來往。你這樣做不是推卸做父母的責任。請想想提摩太,他成為使徒保羅的傳道夥伴,效法保羅,因而獲益良多。保羅也因有他作伴而大大得益。(腓立比書2:20,22)
雖然孩子還跟你一起住,你就有權要求他遵守你定的屬靈常規,但你最終的目標是要幫助孩子從心裡愛上帝,而不是機械式地服從。為了推動孩子擁護正確的崇拜,你自己要以身作則。你對孩子的期望要合理。要幫助孩子結交良師益友。也許有一天,你的孩子也會跟詩篇執筆者有同感,說:「耶和華是我的山岩、我的城堡,又是救我脫險的主。」(詩篇18:2)
[腳注]
^ 23段 但不要為了讓孩子改過,而令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
^ 64段 孩子可能很在意自己的身材,所以你說話時要小心,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說她身材不好。
^ 161段 為了方便,本文談到孩子時用「他」作代詞,但提出的原則對女孩子也適用。
^ 168段 為了方便,本文談到孩子時用「她」作代詞,但提出的原則對男孩子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