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庫拉索

庫拉索

庫拉索

阿魯巴、博奈爾和庫拉索這三個海島離委內瑞拉的海岸不遠,島上景色宜人,跟加勒比海其他島嶼的一片青蔥截然不同。這三個島嶼富於迷人的沙漠之美,晚間籠罩在神祕的陰影下,白天卻顯出鮮明色彩的強烈對照。

由於雨水稀少,島上遍布巨大的仙人掌,其中最顯眼的一種稱為卡都詩。此外,形狀奇特、樹冠歪在一邊的鞣料雲實樹也很普遍。在蔚藍的天空襯托下,古色古香的農舍叫人想起昔日殖民地的風光。山羊在郊野各處閒蕩,不時橫衝直撞地越過公路。

阿魯巴島和博奈爾島是度假勝地,有不少遊客觀光,而庫拉索島的收入,則主要來自提煉石油和經營石油業。三個海島都設有海水淡化廠,提供食水供人飲用,同時也產生蒸汽發電。

現時,島上的居民不及25萬。在15世紀,西班牙人最先發現這三個島嶼,後來卻給荷蘭人奪去了。有一段短暫的時期,這幾個海島落入法國人和英國人手中,到了1815年才歸還給荷蘭。自1954年以來,荷屬安的列斯群島聯邦(原本包括這三個海島和背風群島的三個島嶼)在內政方面享有自治權。在1986年,阿魯巴島更取得較大的自主權。

文化和語言

在荷蘭政府管治下,這三個海島對宗教的態度相當寬容。居民主要是天主教徒,但基督新教徒也不少。此外,庫拉索島上還有個頗活躍的猶太社區。島上住了40多個種族的人,大家都能和睦共處。他們雖然都說一種通用語,卻各自保存本身的特色。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裡,聖經真理得以生根茁長,日益興旺。

既然島民通曉多種語言,他們時常忘了自己剛才正在說什麼語言,因為轉換語言是很普遍的事。當地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英語和西班牙語也廣泛流行,當地的土語則是帕皮亞門托語。有些研究認為,帕皮亞門托語是17世紀之前從西非洲的佛得角發展出來的。非洲的這些海島,一度是葡萄牙人侵略非洲的根據地。為了使非洲人和葡萄牙人能夠彼此溝通,人們把各種非洲土語跟葡萄牙語混合起來,結果產生了一種新的通用語——克里奧耳語。後來,非洲的奴隸被運到加勒比海的各海島上,他們的通用語就這樣傳到當地。此後,這種語言相繼受到荷蘭語、西班牙語、英語和法語所影響。帕皮亞門托語則含有這一切語彙成分。

這種通用語由奴隸發展出來,後來傳到各海島上,成了居民溝通的橋梁。然而,島上的居民也採用了另一種通用語,就是西番雅書3:9所指的語言:「那時候,我要教導萬民改說純潔的語言,好叫他們全都呼求耶和華的名,並肩事奉他。」這種「純潔的語言」不但使有些島民團結起來,克服了社會、種族和國籍方面的差異,也使他們跟全球的耶和華見證人團結起來。因此,島上雖然有帕皮亞門托語、英語、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的會眾,但聖經真理的通用語卻使弟兄們緊密團結,相親相愛。

真理的曙光初露

我們不肯定真理的種子最初是怎樣撒在這些島上的。真理的光不知不覺地在島上亮起,衝破了籠罩當地的屬靈黑暗。有很長時期,這些海島受天主教所支配。在20世紀的20和30年代,有幾個人曾在島上傳道。此外,一個售賣宗教書籍的人也無意中把真理種子散播出去,因為他所賣的書,有些是上帝組織出版的。這個人的兩個女兒,珀爾和露比,幫助他照顧業務。若干年後,她倆都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直到今天,她們仍然忠心地事奉上帝。

1940年,來自特立尼達的布朗弟兄在煉油廠工作。他舉行了庫拉索島上的第一次浸禮,為五個跟他學習聖經的人施浸。受浸的人包括馬丁·納倫多普和妻子威廉明娜,以及愛德華·范馬爾,他們都來自蘇里南。

納倫多普夫婦的女兒阿妮塔回憶說:「1940年,當時我才六歲。我記得爸媽跟一個說英語的弟兄學習聖經。他們只懂得荷蘭語,英語懂得很少,但他們卻很努力學習,六個月後就受了浸。聚會在我們家裡舉行,但不像今天的那麼有條不紊。這些聚會往往延續到深夜,因為我父母的英語很差勁,研讀的書卻是英語,讀起來很吃力。」那些傳道員大都用英語傳道,因為他們都不能說流利的帕皮亞門托語,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這種語言的聖經書刊。

一般來說,島上的居民很少閱讀聖經,因為天主教會不許人讀這本書。教士一發現信徒有聖經,就會立即沒收;這樣的事屢見不鮮。起初,弟兄傳道的時候,教士會跟著他們,頓足喊道:「不要騷擾我的羊!」

在阿魯巴和博奈爾撒下種子

1943年,以前屬於安息日會的約翰·伊波利特,和馬丁·納倫多普到阿魯巴島度假,趁著機會在島上傳道。據我們所知,他們是最先在這個島上傳講好消息的人。他們回到庫拉索之後,伊波利特弟兄致信布魯克林總部請求協助。三年後,有海外傳道員抵達,但是很可惜,伊波利特弟兄在他們抵達之前已經去世了。庫拉索的弟兄,例如約翰·伊波利特,放膽向人傳道。他們聽從傳道書11:6的勸勉,努力撒播種子,後來有不少種子萌芽成長。

1944年,格林納達的埃德蒙·卡明斯和特立尼達的伍德沃思·米爾斯弟兄,在聖尼古拉斯的煉油廠找著差事。聖尼古拉斯位於庫拉索島的東端,鎮上有許多西印度群島的移民,他們都在煉油廠工作。米爾斯弟兄擅長作公眾演講,對當地宣揚好消息的工作有極大貢獻。1946年3月8日,米爾斯弟兄和卡明斯弟兄在聖尼古拉斯成立了第一個英語會眾。會眾有11個傳道員,米爾斯弟兄是會眾僕人。

1946年6月9日,島上首次舉行浸禮,共有四人受浸,其中兩人是蒂莫西·坎貝爾和威爾弗雷德·羅傑斯。那年年底,傳道員的數目增加了一倍。後來,有些來自外地的耶和華見證人,包括布伊坦文、德弗雷塔斯、坎貝爾、斯科特、波特、邁爾、齊特雷,福斯坦等家庭,也加入了當地的會眾。

米爾斯弟兄做非正式見證十分成功,他的同事,速記員奧莉斯,很感興趣,後來在1947年1月受了浸。米爾斯弟兄不但得了一個屬靈的姊妹,還找著一個佳偶,因為他和奧莉斯後來結為夫婦。1956年,他們應邀到基列學校第27屆受訓,畢業後奉派到尼日利亞工作。

1950年以前,阿魯巴島上的傳道工作大部分集中在聖尼古拉斯一帶,因為那裡的人大都說英語,而弟兄們都不大懂帕皮亞門托語。到那時為止,還沒有任何阿魯巴人接受真理。由於天主教會不斷反對,本性友善的阿魯巴人也對耶和華見證人十分抗拒了。結果,傳道工作的進展很緩慢。在那些日子,憤怒的戶主揮刀追趕傳道員,已不是新事了。有時人會把熱水潑向傳道員,或放出狗來追逐他們。還有些時候,住戶請弟兄進房子坐,卻走開不理睬弟兄。在島上,主人把客人撇下不理,是要侮辱他們。

阿魯巴島的先驅埃德溫娜·斯特魯普回憶說:「教士恐嚇人說,如果有人膽敢脫離教會,就會受到咒詛。」可是,這並沒有令弟兄的熱心冷卻下來。他們愛戴耶和華,也愛同胞,因此堅持不懈地向人傳道。

沙漠有些植物的種子在地裡幾十年,直到有足夠雨水才萌芽長大,最後開出美麗的花朵來。博奈爾的海關官員哈科沃·雷納認識真理的經過,跟這些植物的種子頗相似。他在1928年得到了《創造》一書。他雖然生於天主教家庭,卻研究過基督新教的宗教,但並不感覺滿足。他讀過《創造》書之後,立即看出書裡所說的是真理。書裡列出耶和華僕人出版的其他書籍,哈科沃卻無法獲得這些書。直到19年之後,他在1947年到庫拉索探望姐姐,遇見一個海外傳道員,當時這個傳道員正幫助他的姐姐學習聖經。多年來,他一直把想要的書的名單放在錢包裡,於是問傳道員有沒有這些書。他請傳道員把書袋裡的書全部給他,共有7本書和13本冊子。他也訂閱了《守望台》和《警醒!》雜誌。多年來,他一直渴望獲得更多靈糧,終於如願以償了。真理的種子在他心裡潛伏了這麼多年,現在終於獲得豐足的水分而能夠發芽成長了。

第一批海外傳道員抵達庫拉索

1946年5月16日,拉塞爾·耶茨和妻子海素爾在基列學校第6屆畢業之後抵達庫拉索。當時島上可說是個尚未開發的傳道地區。耶茨弟兄緊守崗位達50多年之久,直到他在1999年去世為止。他對當地的傳道工作有極大的貢獻。除了一段短時期之外,他從1950年至1994年一直負責分部的工作。他為人幽默,性格樂觀,信心堅定。他在島上服務期間,得以目睹宣揚王國的工作大大擴展。

海素爾是丈夫的賢內助,今天仍留在崗位上,給大家很大鼓勵。她還記得當日跟丈夫抵達機場時,受到納倫多普弟兄和范馬爾弟兄熱烈歡迎。他們也帶了一個名叫克雷芒·弗萊明的人去迎接他們。

克雷芒曾經得到《兒童》一書。他讀過之後,深信書裡所說的是真理。他年輕的時候已脫離了天主教會,因為天主教的很多信仰他都不同意。後來,他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來往,因此才會來到機場迎接第一批海外傳道員。1946年7月,新近抵達的海外傳道員拉塞爾·耶茨替他施浸。直到今天,弗萊明弟兄還熱心宣揚王國。他說:「我現在93歲了,但我仍然希望活著渡過哈米吉多頓,永不用死亡。」他的信心和忍耐,實在堪作模範!

耶茨姊妹說:「弟兄把我們從機場帶到住所,是個有兩個房間的小單位,底層是店鋪,售賣豬尾巴和鹹魚。房子裡沒有傢具,也沒有浴室;我們要洗澡,就得到樓下的浴室。六個月之後,我們才找著好一點的房子。」雖然海素爾常患痢疾,她和拉塞爾卻沒有灰心泄氣。若干年後,耶茨弟兄寫道:「對耶和華的僕人來說,生活的樂趣並不是來自環境、風景,甚至不是語言,而是人。無論你在什麼地區工作,總是會碰到人的。」

這些海外傳道員勇氣十足,一面學習當地的土語帕皮亞門托語,一面把「純潔的語言」教導庫拉索的居民。在當地居民中,最先受浸的是卡米洛·吉里戈里亞,他在1950年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他在煉油廠工作,有機會跟見證人交談,結果得以認識真理。幫助過他的一個弟兄是亨里克斯·哈塞爾,這個弟兄在宣揚好消息方面十分熱心。卡米洛現在已經78歲了,是個長老,曾幫助24人事奉耶和華。1946年,海外傳道員成立了庫拉索的第一個英語會眾,而帕皮亞門托語的會眾則到1954年才成立。

真理繼續光照阿魯巴

1949年7月,加拿大籍的亨利·特威德和妻子艾麗斯從基列學校第12屆畢業,被派到阿魯巴島工作。他們努力教導人認識純潔的語言,實在功不可沒。亨利個子高瘦、性情溫厚、和藹可親,艾麗斯則才思敏捷、精力過人。在海外傳道員當中,只有他們到過三個島服務。許多年後,他們的熱心和自我犧牲精神,仍為人津津樂道。

1950年,威廉·耶茨(拉塞爾的堂弟)和妻子瑪麗在基列學校第14屆畢業,奉派到庫拉索服務。1953年,他們被調到阿魯巴島工作。差不多50年後,他們仍在島上服務,的確是信心和忍耐的榜樣。瑪麗在見證工作上身先士卒,熱心過人,威廉則致力於翻譯聖經書刊。威廉和瑪麗抵達之前,島上已有兩群英語會眾,但當地的擴展卻很緩慢。威廉和瑪麗孜孜不倦,在說帕皮亞門托語的島民當中散播真理種子,他們的努力逐漸取得成果。威廉回憶說:「我們開始舉行《守望台》研究班,地點是海外傳道員之家院子裡的大樹下。出席人數有時高達百人。我們廢物利用,把天主教堂不要的舊長凳子拿來給聽眾坐。」1954年,他們舉行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之後設立了一個帕皮亞門托語的書籍研究班。

最先認識聖經真理的島民

加布里埃爾·恩里克斯年輕的時候,有時在週末喝得爛醉,以致星期一無法到煉油廠上班。他的上司很想他放棄這種糜爛的生活。上司是個無神論者,卻為他訂了《警醒!》雜誌,希望這會對他有幫助。後來,加布里埃爾遇見特威德夫婦,當時他們正幫助他的岳父學習聖經。由於他們研讀的書是西班牙語的,加布里埃爾替岳父翻譯。這很快就引起了加布里埃爾的興趣。1953年,威廉·耶茨和妻子瑪麗開始教導他學習聖經。加布里埃爾說:「我所有的問題,終於都獲得解答了。」1954年,他獻身給耶和華,成為第一個受浸的阿魯巴人。

第一個帕皮亞門托語會眾在1956年成立,當時有16個傳道員。到1957工作年度結束時,傳道員增至26人。阿魯巴人一旦看出「大巴比倫」的錯誤主張,並且克服了對人的恐懼之後,就十分愛好真理,熱心傳講好消息。(啟示錄17:5)丹尼爾·韋布正是這樣的人。他的妻子妮妮塔起初很反對,後來卻接受了真理。他們兩人都很熱心宣揚王國的信息。還有其他的人效法他們嗎?

像丹尼爾一樣,許多人學了真理,也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佩德羅·拉斯米是個好例子。一天,他回到家裡,發覺虔信天主教的母親馬麗亞把他的聖經書刊撕掉了。當時佩德羅還未養成新品格,他一怒之下,把母親的神像毀去作為報復。他的母親當然很不高興,於是向教士投訴兒子所做的事。但教士竟然說佩德羅做得對,因為偶像根本是毫無用處的!馬麗亞很氣憤,於是把教士趕走,決定親自看看聖經怎樣說。結果,馬麗亞和丈夫赫納羅都獻了身給耶和華。他們的11個子女、26個孫兒和一個曾孫,總共40人,全都事奉耶和華!

馬麗亞有個女婿名叫丹尼爾·范德林德,他雖經歷不少反對,仍毅然受浸。為了真理,他被父母逐出家門,又被天主教教士摑打,但他卻堅持下去,深信自己擁有真理。他雖然受了很多苦,卻覺得自己很有福氣,因為他蒙耶和華任用,幫助了許多人認識聖經真理。他的女兒普里凱娜和女婿曼努埃爾在庫拉索分部的翻譯部工作。馬麗亞的另一個女婿托尼,也對耶和華和他的應許表現很大的信心,因為他患了重病,施過五次手術。托尼說:「醫生認為我沒有希望了,但我不斷禱告,求耶和華加添我力量。我的親兄弟差不多跟我斷絕了關係,但他們看出,我在普世各地有盈千累萬的屬靈弟兄。」——馬可福音10:29,30

三島的工作進展

1965年,在基列學校第20屆畢業的艾伯特·蘇爾因為健康不良,不得不離開庫拉索,但他卻留下了不少極佳的「推薦信」。(哥林多後書3:1,2)其中一位是奧莉芙·羅傑斯,她在1951年9月成為了正規先驅。她曾與一個男子同居了17年。可是,當她獲知耶和華的崇高標準之後,就毅然跟這個男子分手。男子表示願意娶她,但她卻拒絕了。她受了浸,然後投入先驅工作,做了先驅40年之後,才因患病而不得不停止。羅傑斯姊妹走遍全島,歡歡喜喜地向人傳道。至今,人們仍然談及這位姊妹很熱心工作。她不屈不撓、鍥而不舍,幫助了許多人,包括一些大家庭,獻身事奉耶和華。

今天,安的列斯群島和阿魯巴有許多大家庭正孜孜不倦地為耶和華服務。這些家庭包括瑪爾塔、克羅士、戴克霍夫、拉斯米、利克特、福斯坦、奧斯蒂亞娜、勒默爾等。他們可說是會眾的支柱,起了穩定的作用。

尤金·理查森性格開朗,15歲時開始認識耶和華。雖然沒有人正式跟他討論聖經,他卻參加所有聚會,並在靈性上穩定地進步。他在17歲那一年受浸。1956年,他成為了正規先驅,可是卻要面對一個大難題——缺乏交通工具。他說:「傳道地區離我家有20公里。為了解決交通問題,我用自己的鋼琴換了一輛腳踏車。家人很不贊成我這樣做,40年後仍再提及這件事。可是,我倒認為這是切合實際的。尤其是在四個月後,分部委任我做特別先驅,派我到還沒有傳道員的班達阿巴區工作。」

開拓新地區

班達阿巴位於庫拉索島的西部,差不多佔全島面積的一半。區內丘陵起伏,是島上最青蔥的地方。由於地廣人稀,在區內傳道要頗費時間。另一個熱心的年輕先驅,克林頓·威廉斯,助尤金一臂之力,合力開拓這個新地區。尤金回憶說:「跟別的地方比較,這個地區並不容易應付。這裡的人很友善,跟他們攀談並不難,但通常只是到此為止。可是,我們工作了兩年,還有一點成績。在第一個月,我遇到一個人,他說如果我們能夠證明上帝的王國真的在1914年建立,他就願意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他果然沒有食言,連他的妻兒也成了耶和華見證人。後來,我跟一個婦人交談,她說她的外甥對聖經很感興趣。當天晚上,我回去找著他,向他作見證。他名叫西羅·海德。

西羅是個性情外向的人,他講述事情的經過,說:「我是個很虔誠的天主教徒,熟讀教理問答,甚至在校裡教授這一科目。但有一件事我卻想不通。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人不上教堂做禮拜,就犯了大罪;除非人趕快告解,不然就得下到陰間,在地獄裡受苦。有一天,一個青年人騎著腳踏車上門,對我的姨母談論聖經。姨母知道我對宗教很感興趣,於是請他在我回家之後再來,好跟我談談。我很想見見這個人,因為我覺得自己對宗教的認識比他深。那天晚上,尤金到我家裡來。他向我指出,我天天誦念的《使徒信經》說耶穌曾下到陰間。我一向只是把信經背出來,從來沒有細想其中的內容,所以竟然走漏了眼。最叫我驚訝的是,尤金什麼都用聖經去解釋,我卻連一節經文也找不著。從那天起,我的生活完全改變了,因為我馬上開始學習聖經。」西羅雖然受到妻子反對,後來卻受了浸。最後,西羅的好榜樣感動了妻子,她也獻身給耶和華。他們一起事奉耶和華已有30年。在過去25年,西羅一直以長老的身份服務。

1958年,尤金到基列學校受訓,畢業後再次被派到班達阿巴工作。這個地區的交通仍然不很方便。尤金回憶說:「我們出去傳道時,有時多達13個傳道員,但只有一輛汽車——我的汽車。我要分兩次接送,每回30公里。我先把第一隊送到傳道地區,然後回來接第二隊。到了傍晚,我同樣分兩次把弟兄送回家去。我們整天都在傳道,自然相當累,卻十分開心!」有幾年時間,尤金更有榮幸從事探訪會眾的工作。

地區裡的改變

克林頓·威廉斯後來也從基列學校畢業。1959年,他奉派繼續在班達阿巴區工作。他後來跟尤金妮亞結為夫婦。尤金妮亞是個熱心的先驅,心地仁慈,人緣甚佳。1970年,有一個會眾在佐赫弗利特村成立,共有17個傳道員,聚會在彼得斯夫婦家裡舉行。特別先驅胡安娜·彼得斯和女兒愛斯特,連同明格利、克爾文兩家人,一起努力堅固會眾的屬靈健康。到1985年,會眾的成員已增至76人,聚會人數有125人。在同一年,美國的弟兄顯出很大的愛心,前往潘訥科興建一幢王國聚會所,而舊的聚會所則改為海外傳道員之家。兩年後,傳道員的數目增至142人,於是又成立了泰拉科拉會眾。

先驅們在島上找地方住,一向都不容易。尤金記得,他有一次要修葺一個荒廢了的房子。這房子以前是用來養山羊的。他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清潔房屋,試圖除去山羊的「遺香」。當地人很喜歡吃山羊肉。有很多年,大會的午餐都免不了美味的羊肉。可是,有時肉不很新鮮,結果令很多人要頻頻上洗手間。

拉塞爾·耶茨喜歡告訴人咪咪的故事。咪咪是一隻母山羊,胃口奇佳,有一次吃了三本聖經、幾本歌集、一些書籍和多份雜誌。牠的主人麗塔·馬修斯說:「牠吃了這麼多聖經書刊,我們乾脆給牠起了個外號,叫牠做聖羊。」後來,咪咪給賣掉了。

大會促進團結友愛

過去多年來,要找個適當的地方舉行聚會,尤其是大會,實在不容易。從基列學校第5屆畢業的馬克斯·加里指揮工程,在布埃納維斯塔興建了庫拉索的第一幢王國聚會所。弟兄們全心投入建築工程;聚會所完成後,大家都感到興奮。1961年,庫拉索第二群帕皮亞門托語會眾成立,得以使用這幢美觀的新聚會所。維克托·曼努埃爾奉派做會眾僕人。至今,維克托仍然緊守崗位,從事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已差不多50年了。1962年3月28日,新聚會所舉行呈獻禮,由布魯克林伯特利的諾爾弟兄主持。

在20世紀70年代,弟兄把布埃納維斯塔聚會所旁邊的一塊土地夷平,鋪上水泥,築了一個平台。有多年之久,大會都在這裡舉行。庫拉索很少下雨,所以大會在戶外舉行也不成問題。可是,偶爾也會下一陣雨,令弟兄們的衣物和書籍都濕透了,卻絲毫無損他們的熱誠。他們會撐著雨傘,繼續聚精會神地聆聽節目。在以往,大會節目以雙語進行,有些演講用英語講出,然後翻作帕皮亞門托語。區域大會輪流在阿魯巴和庫拉索兩地舉行,有些人乘搭包機,有些則坐輪船。有一次,一大群人乘坐「尼亞加拉號」輪船,因為風浪頗大,大家都暈船。雖然旅程相當辛苦,但他們參加大會的熱心卻絲毫沒有冷卻。

英格麗德·塞拉薩當時16歲,她還記得外祖母為了籌措旅費,賣了一隻豬。參加大會的人住在弟兄家裡,甚至睡在地上。不少人因此成為好朋友。大會彌漫著團結友愛的喜樂精神。1959年,第一個帕皮亞門托語大會在班達阿巴的聖克魯斯農莊舉行。英格麗德回憶說:「我們帶著食物、帆布床和其他用品,坐公共汽車前往大會。大會的節目十分豐富。晚上,我們在星空下玩聖經遊戲,唱王國詩歌。我永不會忘記那三天。我們真的感到自己屬於一個國際大家庭。」在國際大會裡,例如1969年「地上的和平」國際大會,弟兄間的團結友愛也大受強化。

新大會堂

隨著時間過去,布埃納維斯塔的聚會所已經不能容納那麼多人了。但憑著各群會眾的慷慨捐輸,弟兄們能夠購下煉油廠的一個建築物。這個建築物位於斯海韋克區,經過修葺之後,有多年時間是舉行分區大會和區域大會的場地。最近,分部辦事處獲准拆去這個建築物,改建為兩幢相連的王國聚會所,並且也可用作大會堂,足以容納720人。弟兄們都為此雀躍不已。

1968年以前,弟兄要在阿魯巴島舉行大會時,都須租用禮堂。但隨著傳道工作的擴展,島上需要有一個固定的大會堂。最後,弟兄們決定興建一個大型的王國聚會所,也作舉行大會之用。1968年,當地弟兄不辭勞苦,顯出自我犧牲的精神,興建了一幢美觀的大會堂。在工程進行期間,一叢高大的仙人掌擋住了工地,叫途人看不見建築物。在舉行大會之前一個星期,政府下令把仙人掌砍去。在過路的人看來,大會堂彷彿在一夜之間突然出現了!當地居民把這件事看作奇跡,許多人實際上以為大會堂是在一夕之間建成的。但是,這樣的事後來的確發生過,因為有不少速建的王國聚會所,只花了一天就建成。

在博奈爾展開工作

1949年,布魯克林總部的特別代表喬舒亞·斯蒂爾曼探訪博奈爾。當時,哈科沃·雷納和務農的馬泰斯·貝爾納貝拿雖然還未受浸,卻已在島上努力向人傳道了。弟兄作了安排,在博奈爾首次舉行公眾演講。當日來了100人,但只有30人入場聆聽。其餘的70人,原來是當地的天主教教士派來搗亂的。拉塞爾·耶茨回憶說:「石塊紛紛落在錫片的房頂上,彷彿冰雹降在埃及一樣。暴民也燃放爆竹,敲打吊桶。」他們的詭計並未能成功,真理的種子已撒播出去,並且生根發芽。次年,哈科沃和馬泰斯在庫拉索受浸,成為博奈爾最初的兩個耶和華見證人。

1951年,拉塞爾和威廉·耶茨開始在貝爾納貝拿家裡舉行聚會。1952年,分部委派克林頓·威廉斯到博奈爾成立新會眾,他在克拉倫代克租了一個禮堂舉行聚會。當地的天主教教士大為光火,於是設法驅逐他離開。教士慫恿威廉斯弟兄的一個聖經學生,要她指控威廉斯弟兄對她不規矩。可是,這個女子卻斷然拒絕了。教士見自己的計劃失敗,於是大力抨擊威廉斯弟兄,說他好像島上的猛禽一樣,搶走了他的羊。憑著耶和華聖靈的幫助,威廉斯弟兄繼續堅固當地的新會眾,直到後來被調回庫拉索為止。1954年,島上首次舉行分區大會。自那時以來,大會對促進當地弟兄的屬靈健康大有幫助。耶和華見證人所製作的影片頗受島上居民歡迎,但工作的進展仍相當緩慢,直到1969年兩個特別先驅派到島上工作,情形才扭轉過來。這兩個先驅是佩特拉·塞拉薩和她的女兒英格麗德。

佩特拉和英格麗德抵達後,她們沒有汽車代步,差不多全靠步行走遍全島。她們所教導的學生,有不少後來都受了浸。這兩位姊妹也主持所有的聚會,她們坐著主持,同時還蒙著頭。每一個月,有弟兄從庫拉索乘飛機到博奈爾跟兩位姊妹一起傳道,並且作個公眾演講。後來,佩特拉因事離開,分部另派一位特別先驅,克洛德特·泰佐達,做英格麗德的同伴。她們繼續幫助島上的居民學習聖經真理。

政客的妻子找著完美的政府

島上學會純潔語言的人當中,有個是政要人物的妻子,名叫卡莉薘·亞伯拉罕。她的丈夫是博奈爾政府的一名部長。她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婿也在政壇上十分活躍。卡莉薘積極支持丈夫參政,成了城中名人。有個牧師是她孩子的教父。牧師告訴她,耶和華見證人並不相信耶穌基督。既然這人是她的朋友,又是牧師,她於是信以為真。

卡莉薘的丈夫去世之後,她遷到荷蘭定居。她從電視上看見兩個牧師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不禁大吃一驚。她對宗教大感失望,於是不再上教堂。後來,她有機會學習聖經,成為了耶和華見證人,然後返回博奈爾去。她說:「真理實在太奇妙了,我一定要回國,幫助我的同胞認識真理。」現在,她不再以為人的政府可以解決博奈爾的難題。相反,她告訴人,以耶穌為君王的上帝王國,才能真正解決一切問題。她上門探訪人時,別人以為她是替兒子拉選票,於是開門給她。但她的信息,卻叫他們大感意外。雖然這樣,由於她很出名,許多以往不聽耶和華見證人的人,現在也聽到王國信息了。

當地語言的書刊面世

人用母語閱讀聖經書刊,往往會更容易受到感動。可是,當首批海外傳道員來到時,他們沒有任何帕皮亞門托語的聖經書刊。當時的聚會夾雜著英語和帕皮亞門托語,各人分別使用英語、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的書刊。因此,弟兄要明白真理,可真費勁了。由此可見,實在有必要把書刊翻成當地的語言。可是,帕皮亞門托語的詞彙十分有限,連辭典也沒有。對於怎樣書寫這種語言,人人都意見不同。若干年後,翻譯老手威廉·耶茨寫道:「為了宣揚王國信息,我們不得不採用許多帕皮亞門托語新詞。要定出一套語文標準,實在不容易。」這的確是艱巨的工作!1948年,弟兄們翻譯了第一本小冊子,《萬民的喜樂》。1959年,《「以上帝為真實」》一書也完成了。此後,他們相繼翻譯了其他書籍,以及《守望台》和《警醒!》雜誌。由於人們能夠以母語讀到和明白上帝話語的真理,教會對他們所操的影響也逐漸減少了。

翻譯工作也對聚會的歌唱產生影響。島民熱愛歌唱。在早期,由於歌集是西班牙語的,會眾唱歌的熱情就不免打了折扣。後來,帕皮亞門托語的歌集在1986年面世,情形就大為改觀了。大家都能引吭高歌,充分表達對偉大上帝耶和華的心聲了。馬麗亞·布里藤說:「我初次到王國聚會所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見證人的歌唱。他們唱得太好了,我禁不住流下淚來。」——以賽亞書42:10

隨著工作量持續增加,分部需要更多翻譯員。雷蒙德·彼得斯和雅尼納·康塞普頓,這兩個熱心的年輕先驅加入了翻譯工作。今天,翻譯部一共有九個成員。1989年,分部開始使用「多語言照排系統」的電腦軟件。這對翻譯員有很大幫助。最後,帕皮亞門托語的《守望台》也能夠跟其他語言同期出版了。這對當地的傳道活動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更多海外傳道員抵達

1962年,組織委派在基列第37屆畢業的約翰·弗里代替拉塞爾·耶茨做分部監督,因為拉塞爾要接受基列學校的培訓課程。一年半之後,弗里姊妹有了身孕,夫婦兩人決定返回英國,而耶茨弟兄再次擔任分部監督。來自荷蘭的阿赫·范達爾森從基列第39屆畢業。他在1964年12月31日抵達時,島上大放煙花,爆竹齊鳴,但並不是要歡迎他。原來按照島上的習俗,新年要燃放鞭炮,好把邪靈惡運一併驅除。范達爾森弟兄年輕力壯,最初擔任探訪會眾的工作,後來更成為區域監督。像大部分的海外傳道員一樣,他很喜歡自己的新家。他說:「這裡的人熱誠好客、忠實可靠。我很高興奉派到這裡服務。」

1974年,阿赫跟來自特立尼達的朱莉結為夫婦,兩人一同從事探訪會眾的工作。朱莉說:「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們的友善寬容態度。我不會說帕皮亞門托語,但人們很有耐性,我很高興向他們傳道。用帕皮亞門托語說句『你好嗎?』並不難。然後,我要問候住戶家裡每個人的情況,因為這是當地的習俗。分發書刊也不難,難的是要帶同四種語言的書刊,並且忍受撲面的風沙!但我認為,在這裡工作是個樂事。」1980年,阿赫的父親患了早老性痴呆病,於是他和朱莉返回荷蘭照料父親。後來,他們在1992年返回庫拉索。

羅伯特圖·貝爾克斯和妻子姬爾從基列學校第67屆畢業後,接續范達爾森夫婦從事探訪會眾的工作。他們大力鼓勵弟兄姊妹參與全時的傳道工作。1986年,奧托·克洛斯特曼和妻子伊馮娜從基列畢業後,被派到庫拉索服務。1994年,組織委任克洛斯特曼弟兄為分部統籌者。後來,他們在2000年返回荷蘭。2000年3月,范達爾森弟兄被委任為分部委員會成員,他和妻子也應邀返回伯特利服務,直到今天。1997年,布魯克林製版部的格雷戈里·迪翁和妻子沙倫以海外伯特利成員的身份,被派到庫拉索服務。沙倫是個註冊護士,她和其他人悉心照顧患了末期癌症的拉塞爾·耶茨弟兄。2000年3月,組織委任迪翁弟兄為分部統籌者。迪翁弟兄為人和藹可親,深受大家賞識。目前,格雷戈里·迪翁、克林頓·威廉斯和阿赫·范達爾森三位弟兄,都是分部委員會的成員。

先驅工作,大得福樂

瑪格麗特·彼得斯開始學習聖經的時候,對自己的宗教還相當滿意。她回憶說:「起初,我無意改變信仰。我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也是聖母軍的成員,並且加入了詩歌班。可是,學習聖經之後,我才看出教會的道理是錯的。我沒有等別人邀請我傳道,就主動要求這樣做了。我很想幫助別人脫離錯誤的宗教,轉而擁護真理。」她在1974年受浸,過去25年來一直做正規先驅。

耶和華大大賜福給瑪格麗特,以下的經歷足以說明這點。有一次,有人請她接觸一個名叫梅爾瓦·庫姆斯的小女孩。瑪格麗特請女孩先取得父親的同意,才學習聖經。女孩的父親見瑪格麗特這麼尊重他,就很高興,還讓自己一家七口都學習聖經!最後,整家人都受了浸,其中一個兒子更成為長老。這無疑令瑪格麗特雀躍不已。

另一個先驅是布蘭凱·范海多恩,她也嘗到耶和華的美善。她在1961年受浸,丈夫漢斯在1965年也採取了同樣行動。過去35年來,她一直從事先驅工作。在這段時期,她把六個兒女養育成人,其中兩人現在也是正規先驅。多年來,她的丈夫漢斯始終全力支持她。他們兩人一共幫助了65人獻身事奉耶和華。

布蘭凱有個美好經歷,跟她的鄰人塞拉菲娜有關。布蘭凱教導這個鄰人學習聖經,但鄰人的丈夫特奧卻強烈反對。他把妻子的聖經書刊燒掉,又禁止布蘭凱進入他的家,並且聲言要對付布蘭凱。漢斯找出了特奧這麼反對的緣故。原來他朋友的妻子跟當地一個牧師學習教理,但後來卻跟牧師私奔了。特奧害怕妻子也會紅杏出牆。漢斯引用希伯來書13:4的經文,向特奧解釋見證人對婚姻的看法。特奧放心了,於是容許妻子繼續學習聖經。後來,塞拉菲娜受了浸;過了一段時間,特奧也跟她一樣。現在,兩人都忠貞地事奉耶和華。

布蘭凱說,她有一次在上午11點主持聖經研究,然後回家吃午飯,兩小時之後,她生下了兒子呂西安!布蘭凱十分珍視先驅工作。她說:「先驅工作使我不斷研讀和學習。它給我的滿足,是無法從其他工作得著的。」

超凡的力量

馬莉恩·克斯特羅也從全時服務得到很大滿足。她年輕的時候,常把雜誌念給失明的外婆聽,結果對真理產生了興趣。馬莉恩在1955年獻身給耶和華,並在1970年成為正規先驅。後來,她的兒子艾伯特也效法她的榜樣,18年來一直從事先驅工作。

馬莉恩教導約翰娜·馬丁納學習聖經,約翰娜生了九個孩子。她的丈夫安東尼奧十分反對真理,因此丈夫在家時,約翰娜就不能跟馬莉恩學習聖經了,每當丈夫在家,約翰娜就會掛一塊布條在籬笆門上,馬莉恩看見,就會稍後再來。由於馬莉恩十分忍耐,加上約翰娜的不屈不撓,結果約翰娜和安東尼奧兩人都接受了真理,並且同時受浸。他們幫助了八個子女獻身事奉耶和華。

很不幸,安東尼奧後來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喪生。若干年後,約翰娜的兩個兒女也死於交通意外,還有一個也死於非命。約翰娜雖然遭逢這麼多不幸,卻意志堅定,信賴耶和華給她「超凡的力量」去忍受磨難。(哥林多後書4:7)由於具有堅強的信心,她不但能夠忍受很大的憂傷,同時也能堅持不懈,25年來一直從事先驅工作。約翰娜現在已經81歲了,她說:「耶和華真是偉大,他一直扶持我。我經常向他祈求,他從沒有叫我失望。」

各會眾都有許多忠貞、勤懇的先驅,以上只是其中的佼佼者罷了。他們是會眾的支柱,對會眾的興旺功不可沒。1998年,先驅的時間定額調低了,結果有許多人也能參與這項服務。先驅們十分賞識先驅訓練班的安排;他們受到很好的培訓,使他們成為更優秀的傳道員。熱心的傳道員也有分讚美耶和華,有些在非正式見證方面十分成功,以下的事例可以說明這點。

20世紀50年代早期,圭亞那的一個年輕醫生艾伯特·希思,在印尼雅加達的一所大學裡講課。他在當地學會了另一種「醫治」。他是個眼科專家,因此很能明白啟示錄3:18耶穌對老底嘉人所說的「眼藥」。艾伯特決心要給人開這種「眼藥」。1964年,他全家移居庫拉索,並且繼續學習耶穌託付給門徒的屬靈醫治工作。(馬太福音24:45)1969年,艾伯特跟兒子一起在大會受浸。他在自己的診所裡,也積極地向病人和員工作見證,結果幫助了許多人汲取真理之水,其中有些現在是長老。

突然爆發動亂

在庫拉索島上,人們的生活一向十分悠閒。多年來,島上一直太平無事。可是,事態的發展卻顯示,一場劇變快要發生了。1969年5月初,海外特訪監督羅伯特·特雷西提醒弟兄不要因局勢看來平靜,就感到高枕無憂。這種表面的平靜,不久就消失了。幾個星期之後,在5月30日,一宗勞資糾紛引發了一場動亂,暴民趁機搶掠縱火。平靜安寧的社區,頓時陷入政治不穩的局勢中。克林頓·威廉斯回憶說:「一個光著上身的人,目露兇光,朝著我的汽車走來。突然,一個以前跟我學習聖經的人高聲喊道:『不要找這個人的麻煩!他是個好人。』那個暴徒走上前來,把搶來的幾個罐頭拋進我車子裡,然後就走了。我不禁吁了一口氣,感謝耶和華救了我。」

在那段日子,局勢雖然動盪不安,耶和華的子民卻保持鎮靜,因為他們深知,上帝的王國不久就會統治全地,為人施行德政。到那個時候,耶和華就會滿足「眾生的願望」了。(詩篇145:16)今天,人們都把1969年5月30日視為庫拉索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

新的分部

內森·諾爾弟兄(1977年去世)是耶和華見證人中央長老團的成員,他一向十分關心海外傳道員,並且時常到世界各地探訪他們,勉勵他們。1956年,總部開始派出海外特訪監督,前去探訪環球各地的弟兄。這些「作為恩賜」的弟兄「幫助[人]堅強起來」,大力促進三島上的傳道工作。(以弗所書4:8;歌羅西書4:11)1950年,諾爾弟兄首次探訪這三島,並在庫拉索設立了新的分部辦事處。拉塞爾·耶茨弟兄受到委任,成為分部僕人。諾爾弟兄作了「被擄的得自由」這個演講,耶茨弟兄寫道:「諾爾弟兄的演講是如此親切,就像他對每個人親自說話一樣。」1955年,諾爾弟兄再來探訪,並在阿魯巴島奧拉涅斯塔德尚未落成的王國聚會所發表演講。他接著前往庫拉索出席大會,有一些弟兄同行。1962年,他最後一次正式探訪庫拉索,並為布埃納維斯塔的新王國聚會所主持呈獻禮。他發表了合時的演講,給弟兄們很大的鼓勵。他也批准在威廉斯塔德市郊的奧斯特貝克,興建分部辦事處,其中設有海外傳道員之家和王國聚會所。

設計分部辦事處的建築師是個猶太人,他的父親曾在納粹集中營裡跟耶和華見證人接觸過。他告訴海素爾·耶茨:「世上只有一個正確的宗教,就是耶和華見證人的宗教。」分部辦事處在1964年落成,後來在海外特訪監督史勞德弟兄的建議下,也在1978年加以擴充。到1990年,分部的設備顯然已不敷應用,於是弟兄又要另尋地點興建分部,卻勞而無功。

1998年11月,組織決定購置一座現成的大樓,並改建為分部辦事處。弟兄選了威廉斯塔德郊外一幢位置適中的樓房。12月4日,分部正式購下了這座大樓。鑑於事情的進展十分順利,弟兄們深信他們都得蒙耶和華賜福,就像詩篇127:1所說的一樣。新大樓美觀舒適,為耶和華的聖名增光。

1999年11月20日,呈獻禮在分部大樓的院子裡舉行,共有273人出席。中央長老團的勒施弟兄引述以賽亞先知的話,說明新設備會怎樣用來達成耶和華的偉大旨意。次日,分部在一個運動場舉行特別聚會,共有2588人出席。這次聚會,成為了2000工作年度的高潮。

電台報導輸血事件

耶和華見證人珍惜生命,視為上帝的恩賜。他們聽從使徒行傳15:29的吩咐,遵守禁戒血的命令。他們根據聖經的理由而拒絕輸血,可是有些醫生和法官卻誤解了他們。1983年,庫拉索的一個法官無視吉布斯夫婦的父母監護權,頒令醫院給他們的嬰兒輸血。傳媒廣泛報導這事,並且引發了許多負面報導。後來,電台也安排了一個座談節目,要澄清事件。他們邀請了七人,包括休伯特·瑪格利塔和妻子莉娜,以及分區監督羅伯特圖·貝爾克斯,就事情作了三小時的討論。弟兄們很有技巧地解釋聖經對血的規定,從而消除了外界的壓力,也叫人更認識耶和華的要求。

幸而,有些醫生尊重病人的權利,讓他們選擇不輸血療法。例如,卡迪·韋比斯特是個教師,她在嚴重的車禍中受了重傷,需要馬上動手術。由於大量失血,她的血球計數降至二度。外科醫生決定分兩個階段施手術,以免卡迪失血過多。手術十分成功。有時,醫生也要經歷內心的掙扎,但他們卻表現勇氣,恪守醫德,尊重病人不接受輸血的權利。耶和華見證人十分感激這些仁心仁術的專業醫生。

庫拉索醫院聯絡委員會主席吉列爾莫·雷梅說:「出現了緊急情況時,弟兄們時常向我們求助。如果沒有醫院聯絡委員會,難題就更多了。」阿魯巴的醫院聯絡委員會主席阿爾弗雷多·馬勒也有同感。他說,阿魯巴的醫生起初有點抗拒,但現在大部分都跟耶和華見證人很合作了。

分區監督本著愛心服務

起初,三島的增長雖然頗慢,但仍有穩定的擴展,分發書刊也不難。1964年,那裡有379名傳道員,分為4群會眾。1980年,傳道員增至1077人,分為16群會眾。1981年至2000年之間,傳道員增至2154人,會眾的數目則增至29群,包括兩群荷蘭語會眾和兩群西班牙語會眾。2000年,共有6176人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

鑑於當地有許多外語會眾,分區監督就得起碼說三種語言才行。這樣的弟兄並不多。可是,由於耶和華賜福,三島上都有一些像保羅一樣的弟兄,他們探訪各群會眾,連自己的性命也樂意獻出來。(帖撒羅尼迦前書2:8)曾擔任這件工作的弟兄包括漢弗萊·赫爾曼納斯和妻子盧德米拉,他們今天在蘇里南做海外傳道員;還有埃茲爾·瑪格利塔和妻子卡麗特,目前在當地做先驅。阿魯巴的先驅弗朗基·赫爾姆斯和妻子馬麗亞,也曾擔任探訪會眾的工作。後來,他們給調到伯特利服務,現在從事翻譯工作。

1997年,馬克·米倫和妻子伊迪絲來到島上。他們以前在比利時從事探訪會眾的工作,但現在卻離鄉背井,為了強化遠方的弟兄。像很多新的海外傳道員一樣,米倫夫婦也要學習當地的語言。這當然不是容易,而且有時會鬧出不少笑話。有一次,米倫弟兄本想說,基督徒不可像怕死的士兵一樣,一味躲在戰壕(布拉庫)裡。但他卻說了,不可像怕死的士兵一樣,一味躲在驢子(布里庫)裡!雖然困難重重,馬克和伊迪絲卻鍥而不舍地學習,終於通曉了當地的語言。目前,他們正探訪荷蘭語和帕皮亞門托語的會眾,感到十分喜樂。2000年,組織作出新安排,委派波多黎各的分區監督前來探訪當地的英語和西班牙語會眾。保羅·約翰遜和妻子瑪莎是第一對作這樣探訪的夫婦。

速建的聚會所

1985年,有294位美國弟兄遠道而來,其中有些更是來自阿拉斯加的。他們在庫拉索的潘訥科蓋了一幢王國聚會所,前後只花了九天的時間。這個新聚會所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哄動,並且有力地說明,見證人是多麼的友愛團結。人們見到男女老幼興高采烈地協助美國的志願人員,不禁大感驚訝。拉米羅·馬勒說:「雖然出了一些技術問題,但這都一一解決了。耶和華的靈的確大大發揮作用。星期天晚上,弟兄們已在嶄新的聚會所裡舉行聚會,敬拜耶和華。這件事,叫那些原本懷疑的人大吃一驚!」

看來這件事也驚動了當地的教士。電視報導過這則新聞之後,一天上午,一輛汽車在聚會所門前停下來。誰從車裡出來?原來是庫拉索的主教,帶著三個教士前來看看。他們身穿白袍,在微風吹拂下再三搖頭,顯然覺得事情實在難以置信。

如果我們還要一一敘述所有弟兄的無私善行,時間就不夠了。早期的海外傳道員有范艾克夫婦、霍恩費爾德夫婦、費爾普斯夫婦和科爾·特尼斯森,他們離開家園,來到這裡服務。佩德羅·吉里戈列雖然識字不多,卻幫助了許多人認識真理。高個子的西奧多·理查森在謝爾阿西菜的街道上僕僕風塵,回去探訪對聖經感興趣的人。許多熱心的先驅,例如馬麗亞·塞拉薩、埃德娜·阿爾韋斯奧、伊塞尼亞·曼努埃爾和偉羅尼婭·沃爾,多年來默默耕耘。塞費里塔·多洛爾塔雖然雙目失明,又患上多發性硬化症,仍舊努力傳道,每每反過來鼓勵前來安慰她的人。這些基督徒,忠心耿耿,獻身事奉上帝;他們的榜樣,常留在當地弟兄姊妹的心坎裡。

沙漠開花

20世紀80年代,阿魯巴的經濟十分蓬勃。白白的沙灘旁矗立著許多現代化的酒店,燈火輝煌的賭場也引來了不少世界富豪。物質繁榮,令許多居民也習染了崇尚物質的精神,有時連會眾裡的人也受到影響。可是,島上的屬靈活動,尤其在西班牙語的地區,仍然相當成功,那裡很需要能幹的弟兄帶頭工作。

另一方面,庫拉索的經濟情況卻十分惡劣,許多人紛紛移民到荷蘭去。由於有不少弟兄離去,各會眾也受到了影響。過去幾年,庫拉索和博奈爾的增長較慢。

現在來到21世紀,我們有理由要挺身昂首,歡欣喜樂。上帝的王國已經在望了,上帝的子民正努力教導「秉性適宜得永生的人」認識真理。(使徒行傳13:48)由於受到真理之水的灌溉,這片乾旱的屬靈沙漠,現在已經繁花似錦了。

[第72頁的附欄或圖片]

紅鸛與野驢

博奈爾島,環境幽靜、沒受污染,採鹽業是當地很重要的工業,為島民帶來不少收入。紅鸛喜歡吃含鹽量高的食物。島上既有大片鹽田,自然是這些色彩鮮豔的鳥類的理想繁殖地。在以前,島民輸入野驢,用牠們來採鹽。後來,機器取代了野驢,人們就不要牠們,讓其自生自滅。結果,各處都出現了不少野驢。為了保存這些野驢,當局規劃了一個野驢保護區。另外,島上也設有一個飼養野驢的計劃。

[第87頁的附欄或圖片]

庫拉索的三角牆與浮橋

庫拉索的首府威廉斯塔德,是個優美的市鎮。許多房子都以顏色鮮豔的三角牆為特色,令人不禁想起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聖安娜海灣把市中心一分為二,埃瑪皇后浮橋把兩岸相連起來。只消幾分鐘,橋身就能向上分開,好讓大船進入深水的港灣。起初,人們過橋是要收費的,但赤腳的人卻可以免費,因為人如果連鞋子也穿不起,就自然很窮了。但事情的結果卻是,窮人借鞋子來穿,以免被人看出是窮人,但有錢人卻反倒把鞋子收藏起來,以求不用繳費!

[第93頁的附欄]

先向教士行禮?

「教士的地位崇高,身份顯赫。如果在路上遇見一個教士和一個天使,你該先向教士行禮。」——譯自1951年8月10日庫拉索出版的天主教週刊《團結報》。

[第95頁的附欄或圖片]

名聲良好,受人敬重

1986年9月,拉塞爾·耶茨到郵局領取包裹。這郵件是從牙買加寄出的,收件人是守望台聖經書社。他在郵局檢查員面前打開包裹,竟然發現雜誌下面藏有4公斤的大麻!警方立即把他扣留起來。可是,庫拉索的郵政局長卻仗義執言,表示耶茨弟兄不可能幹販毒的勾當。如果沒有這位高官說項,耶茨弟兄就會被關進監牢裡了。結果,他很快就獲得釋放。當地報章廣泛地報導這件事,並且說耶茨弟兄「為人忠實正直,熱心傳播福音」。由此可見,良好的名聲的確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96頁的附欄或圖片]

傳道的良助

每年都有很多《天天考查聖經》冊子給分發出去。有時,先驅的分發量多至數百本。有一次,吉詩娜·海德因病入院,她利用機會向其他病人作見證。一個名叫尼諾思嘉的病人反應很好,並問吉詩娜有沒有那本「小書」。起初,吉詩娜不知道她指的是什麼書,最後才明白原來是《天天考查聖經》。從那時開始,她們每天早上都討論當日的經文。兩人出院之後,尼諾思嘉繼續學習聖經,不及一年就受了浸。目前,她的丈夫和孩子也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

[圖片]

荷蘭語、英語和帕皮亞門托語的《天天考查聖經》

[第104頁的附欄]

「「對上帝有熱心,但不是按照確切的知識」

一天上午,休伯特·瑪格利塔和莫里納·范海多恩一起傳道,遇見一個女學生,名叫莫雷拉。從她所說的話,可看出她「對上帝有熱心,但不是按照確切的知識」。(羅馬書10:2)她說自己天天都研習天主教教義,深信這就是敬拜天父的正確方式。她同意跟休伯特和莫里納學習聖經,但要按以下的方式:每次研讀之後,她會到教士那裡,以證實所學到的知識沒有問題。如果教士不同意某一點,她會請教士提出聖經理由。要是發覺見證人的道理跟聖經有抵觸,她就會停止研讀。不久,莫雷拉就發覺天主教的道理其實並不符合聖經。她也注意到,她的問題令教士越來越無法回答。於是,她決定不再上教士主持的研習班了。莫雷拉繼續學習真理,後來受了浸,現在忠貞地事奉耶和華。

[第107頁的附欄或圖片]

阿魯巴的沙與石

卡西瓦雷和阿霍的巨大岩石,是阿魯巴的名勝之一。另一個著名景觀是石洞壁上的素描,據稱是達瓦胡羅的印第安人遺跡。阿魯巴的天氣晴朗宜人,海灘沙白水清,吸引了無數遊客年復一年到島上度假。

[第110頁的附欄]

出自嬰孩的口

耶穌說:「你叫嬰孩和吃奶小兒的口發出了讚美的話。」(馬太福音21:16)三島上的孩童也正這樣做。莫里斯住在阿魯巴,現年15歲。他7歲的時候,跟家人參加區域大會;其間,他母親找不著他,不知他去了哪裡。最後,她終於在一個房間裡找著莫里斯,原來他正在參加一個專為申請伯特利服務而設的聚會。莫里斯想到伯特利服務。主持聚會的弟兄不想令他失望,於是讓他留下來旁聽。莫里斯仍然很想到伯特利為耶和華服務。他在13歲那一年受浸。他在會眾裡做得很好;無論獲派什麼演講,他都仔細準備。他仍然決心到伯特利服務。

在博奈爾,有人邀請6歲大的倫佐到聚會所參加聚會,他喜歡所聽的資料。此後,他開始學習聖經,並且不再上天主教堂了。他問父母,為什麼教會沒有告訴人地球會成為樂園。這引起了他父母的好奇。他們也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後來,倫佐的父母和他的聖經學生都受了浸。現在,倫佐已有8歲了,他在博奈爾的一個分區大會裡受浸。

[第115頁的附欄或圖片]

誰想吃鬣蜥肉?

鬣蜥(見下圖)在三島上隨處可見。很多人喜愛這種爬蟲,卻不是把牠當做寵物來飼養。人們常常用蜥肉來煮湯做菜。當地一個廚師說:「蜥肉很嫩滑,味道像雞肉一樣。」

[第71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海地

加勒比海

委內瑞拉

阿魯巴

奧拉涅斯塔德

聖尼古拉斯

庫拉索

威廉斯塔德

聖克魯斯

布埃納維斯塔

博奈爾

克拉倫代克

[第66頁的整頁圖片]

[第68頁的圖片]

阿魯巴的霍貝格會眾,大家的種族雖然不同,卻和睦團結,緊密合作

[第70頁的圖片]

珀爾·馬林跟父親一起售賣宗教書籍。她後來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第73頁的圖片]

阿魯巴聖尼古拉斯第一個英語會眾

[第74頁的圖片]

移居阿魯巴的傳道員:(1)馬莎·福斯坦的近照,(2)馬莎的丈夫哈密爾頓,現已去世,(3)羅伯特·齊特雷和妻子福斯蒂納

[第75頁的圖片]

伍德沃思·米爾斯和奧莉斯的新婚之日

[第76頁的圖片]

阿魯巴的先驅,埃德溫娜·斯特魯普

[第77頁的圖片]

哈科沃·雷納在1928年獲得《創造》一書,並且看出書裡所說的是真理

[第78頁的圖片]

由左至右:拉塞爾和海素爾·耶茨(第6屆基列畢業生),瑪麗和威廉·耶茨(第14屆畢業生)

[第79頁的圖片]

亨里克斯·哈塞爾(左)熱心宣揚好消息

[第79頁的圖片]

卡米洛·吉里戈里亞在1950年受浸,是當地最先受浸的人

[第80頁的圖片]

亨利·特威德和妻子艾麗斯的熱心和自我犧牲精神,仍為人津津樂道

[第81頁的圖片]

有人給加布里埃爾·恩里克斯訂了一份《警醒!》。他是阿魯巴最先受浸的人

[第82頁的圖片]

尼尼塔·韋布起初反對真理。她和丈夫丹尼爾很熱心宣揚王國

[第82頁的圖片]

馬麗亞·拉斯米本來虔信天主教,後來教士告訴她偶像根本毫無用處,她就改變了自己的宗教

[第83頁的圖片]

艾伯特·蘇爾留下了不少極佳的「推薦信」

[第84頁的圖片]

奧莉芙·羅傑斯幫助了許多人獻身給耶和華

[第85頁的圖片]

上:尤金·理查森,17歲受浸,是個熱心的先驅

[第85頁的圖片]

下:年輕的克林頓·威廉斯,跟尤金合力開拓新地區班達阿巴

[第86頁的圖片]

1956年期間的阿魯巴海外傳道員之家

[第89頁的圖片]

上:1962年,布魯克林伯特利的諾爾弟兄主持新聚會所呈獻禮。這是庫拉索第一所購置的聚會所

[第89頁的圖片]

右:維克托·曼努埃爾在第二群帕皮亞門托語會眾服務,從事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已差不多50年

[第90頁的圖片]

上:1969年,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地上的和平」國際大會

[第90頁的圖片]

右:在庫拉索舉行「地上的和平」大會

[第94頁的圖片]

1969年,特別先驅佩特拉·塞拉薩(右)和女兒英格麗德,奉派到博奈爾服務

[第97頁的圖片]

帕皮亞門托語的《守望台》

[第98頁的圖片]

上:約翰·弗里和妻子保利娜

[第98頁的圖片]

下:阿赫·范達爾森在基列第39屆畢業之後,在1964年抵達庫拉索

[第99頁的圖片]

上:雅尼納·康塞普頓和雷蒙德·彼得斯在翻譯部工作。翻譯部共有九個成員

[第99頁的圖片]

右:埃斯特利塔·利克特使用電腦,多語言照排系統對工作大有幫助

[第100頁的圖片]

羅伯特圖·貝爾克斯和妻子姬爾(左)奉派探訪各群會眾,激勵弟兄參與全時傳道工作

[第100頁的圖片]

朱莉和丈夫阿赫·范達爾森(下)在1992年返回庫拉索,並在2000年加入伯特利

[第100頁的圖片]

阿赫·范達爾森、克林頓·威廉斯和格雷戈里·迪翁都是分部委員會成員

[第102頁的圖片]

布蘭凱和丈夫漢斯·范海多恩一共幫助了65人獻身事奉耶和華

[第108頁的圖片]

(1)分部辦事處在1964年舉行呈獻禮

[第108頁的圖片]

(2,3)今天的分部,在1999年11月20日舉行呈獻禮

[第112頁的圖片]

曾在三島從事探訪會眾的(上)盧德米拉和漢弗萊·赫爾曼納斯、(由左至右)保羅和瑪莎·約翰遜,伊迪絲和馬克·米倫

[第114頁的圖片]

早期的海外傳道員:(1)范艾克夫婦,(2)霍恩費爾德夫婦,(3)科爾·特尼斯森。他們離開家園,來到這裡為弟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