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阿普里馬克河位於秘魯利馬附近,本來已經乾了,後來卻把卡門所有家產全都沖走。她不禁傷心地說:「我們有很多很多人都有同樣的遭遇,不幸的不只我一個。」再走遠一點,北方暴雨成災,把海邊的塞丘拉沙漠淹成了秘魯第二大湖,湖面佔5000平方公里。世界各地,水災和強烈暴風造成前所未見的嚴重災情,帶來了饑荒、瘟疫、野火,破壞了莊稼、財產、環境。這一切的成因是什麼呢?很多人認為成因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又稱聖嬰現象),1997年年底,這種現象在太平洋熱帶地區及赤道附近出現,並維持了八個月。

厄爾尼諾現象到底是什麼呢?這個現象又是怎麼產生的?它的影響為什麼會這麼廣泛呢?我們可以準確預測它下次出現的時間,以求減少人命及財產的破壞嗎?

由海水變暖開始

《新聞週刊》說:「嚴格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只是秘魯海岸每二至七年出現的一股暖流。」秘魯海岸的水手,在超過一百年前就已留意到這股暖流了。由於這股暖流通常在聖誕節前後出現,所以稱為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指年幼耶穌(即所謂的聖嬰)的詞語。

秘魯外海洋水流溫度上升,上空降雨量就會增加。雨水本令荒漠生機蓬勃,家畜成長;可是如果雨水過量,該區就有水災。另一方面,海水上層溫度偏高,會阻隔下層充滿養分的冷水上流。結果許多海洋生物甚至某些鳥類,都要遷移到別的地方去找食物。後來厄爾尼諾現象 *產生的影響,連離秘魯海岸很遠的地方都可感受得到。

由風與水造成

秘魯外海水溫度異常增高,是由什麼造成的呢?要明白這點,先想想東西太平洋間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稱為沃克環流 *。當太陽把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亞與印尼上層海水照暖的時候,潮濕的熱空氣會上升進入大氣,在水面附近形成低壓帶。本來上升的空氣冷卻下來後,水分隨雨水降下。這股乾燥的空氣被大氣高層的風力吹動,往東移動。這股空氣在移動的時候,會越來越冷、越來越重,到達秘魯及厄瓜多爾後,就慢慢下降,結果在海洋表面形成了高壓帶。在較低的地區,信風會往西移動,朝著印尼前進,而完成了整股環流。

那麼,信風又怎麼會影響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海水表面溫度呢?「這股信風就像小池塘上的微風,」《新聞週刊》報導說,「信風吹拂,令海洋上層暖水區往西太平洋移動,所以西太平洋表面跟例如厄瓜多爾的海水比起來,就會高出60厘米,溫度則高攝氏8度。」在東太平洋,充滿養分的冷水從海水下層湧升,令海洋生物恢復生機。因此在正常的那幾年,也就是沒有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東太平洋表面海水溫度會比西太平洋寒冷。

那麼大氣層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而導致厄爾尼諾現象呢?「科學家還不能完全瞭解成因,」《全國地理雜誌》說,「每隔幾年,信風風力會減弱,甚至完全消失。」由於風力減弱,所以聚集在印尼附近的溫水會流回東方,令東部的秘魯及其他地方海水表面溫度增高。這種現象對大氣也有影響。一份參考資料說:「東太平洋熱帶地區溫度上升,結果沃克環流減弱,原本令西部雨量充沛的對流區也往東移,移入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熱帶區。」結果整個太平洋赤道帶的氣候都受到影響。

如河中巨岩

即使遠離太平洋熱帶區的洋流,氣候仍會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怎麼影響呢?媒介就是大氣環流。一個地區的大氣環流如果受到干擾,影響的範圍會很大,有點像河流中的岩石令整條河產生漣漪一樣。濃密的雨雲從溫暖的熱帶區海面上升,在大氣中形成了像巨岩一般的障礙物,結果連數千公里外的氣候也受到影響。

在較高緯度地區,厄爾尼諾現象增強了東移氣流(噴射氣流)的威力,並改變了它的方向。噴射氣流會影響這段緯度大部分的暴風系統活動。噴射氣流的增強及改變,也會令季節性氣候現象增強或減弱。例如,如果冬季剛巧有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美國北部部分地方氣候會比正常情形還要溫和,而南方一些地方氣候則比較潮濕及寒冷。

可以預測嗎?

個別風暴造成的影響,只能在出現前幾天預測。那麼,如果要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是不是也一樣呢?不是。厄爾尼諾現象絕不是短期的氣候變化。因為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異常天氣,會牽連廣大的區域,並持續幾個月之久。氣候研究員可以較準確地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時間。

例如厄爾尼諾現象在1997-1998年出現前,研究人員就已在1997年5月預測到這次出現,在實際發生前六個月就已經預測到了。現在太平洋熱帶區海面有70個錨浮標,在海水表面探測各股風的變化及深達500米的海水溫度。把這些數據輸入電腦後,電腦的氣候模型就可作出天氣預報。

預早發出厄爾尼諾現象的警報,的確可以助人為可見的天氣轉變作出準備。例如自1983年以來,由於秘魯預報了厄爾尼諾現象將會出現,所以許多農夫紛紛養牛,並種植各種適合潮濕天氣的農作物;至於漁人則把捕魚工作擱在一旁,而去捕捉隨溫水而來的蝦。的確,正確的預測加上事前的準備,可以減少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人命傷亡及經濟損失。

對支配地球的氣候現象作出一番科學研究後,就可證明3000年前古代以色列國所羅門王在靈示下所說的話,的確相當真實。他說:「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傳道書1:6)現代人研究氣流和洋流,對氣候變化就增加了不少認識。但願我們能夠對類似厄爾尼諾現象的警告提高警覺,而有所裨益。

[腳注]

^ 6段 另一方面,拉尼娜現象(La Niña,西班牙語的「小女孩」)則是一股流經南美洲西岸的周期性海水寒流。拉尼娜現象對氣候也有深遠的影響。

^ 8段 這股環流的名稱是紀念吉爾伯特·沃克,沃克是一位英國科學家,在20年代研究過這種現象。

[第27頁的附欄]

厄爾尼諾現象破壞錄

■ 1525年:秘魯出現有史以來第一次厄爾尼諾現象的記錄。

■ 1789-1793年:厄爾尼諾現象在印度造成了60萬人死亡,非洲南部也發生嚴重饑荒。

■ 1982-1983年:厄爾尼諾現象造成超過2000人死亡,及逾130億美元的損失,災區主要在熱帶地區。

■ 1990-1995年:接連出現了三次事件,是自有厄爾尼諾現象記錄以來,其中一次持續時間最長的。

■ 1997-1998年:在地區性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方面,科學家雖然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仍有2100人在相關的水災、旱災中喪生,世界各地的損失總值達330億美元。

[第24,25頁的圖解或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正常

沃克環流的結構

強烈信風

溫暖海水

寒冷海水

厄爾尼諾現象

噴射氣流

微弱信風

暖水東流

比正常情形溫暖或乾燥

比正常情形寒冷或潮濕

[第26頁的圖解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厄爾尼諾現象

地球紅色部分代表水溫比正常情況要高

正常:

暖水聚集在西太平洋,東方海面底部充滿養分的冷水湧升

厄爾尼諾現象:

信風微弱,令暖水流回東方,冷水無法湧升

[第24,25頁的圖片]

秘魯

水淹塞丘拉沙漠

墨西哥

颶風琳達

加利福尼亞州

土石下滑

[鳴謝]

Pages 24-5 left to right: Fotografía por Beatrice Velarde; Image produced by Laboratory for Atmospheres,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FEMA photo by Dave Gat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