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之謎露端倪?
蟒蛇之謎露端倪?
《儆醒!》撰稿人執筆
不知道你怎麼想,但我總是對體型龐大的蛇情有獨鍾。每當我們談到體積較大的蛇類時,所指的通常是蟒蛇,屬於蟒科動物。奇怪的是,蟒蛇雖然體積龐大,但牠們的生活習慣一直都鮮為人知。到近年才有人嘗試認識牠們。
1992年,生物學家赫穌斯·里瓦斯和以紐約為基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CS)的研究人員,首次到荒野對這些龐然大物作一番研究。 *他們花了六年時間在委內瑞拉的沼澤區進行實地考察,發現了一些蟒蛇不為人知的生活習慣。我讀過關於他們的報導後,很想知道他們有什麼新發現。今天我會去看個究竟。
蟒蛇的名稱和種類
在這個晴朗的下午,我離開布洛克林的辦公室,走到位於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總部。我預先搜集了一些關於蟒蛇的材料,對這種動物有點認識。
真沒想到,原來蟒蛇的名字可能不是源自牠們的老家南美洲。有人說牠們的名字來自泰米爾語的安艾戈洛拉,安艾 意即「大象」,戈洛拉 的意思是「殺手」。有些人就認為牠們的名字來自僧伽羅語的赫納坎達亞(赫納 的意思是「電光」,而坎達 的意思是「杆子」)。斯里蘭卡蟒蛇的名字正源自這個僧伽羅語名字。一些葡萄牙商人很可能把這個名字從亞洲帶到南美洲去。
關於蟒蛇的學名和動物學分類,還有一點值得留意。書本上一般認為是蟒蛇的有兩種。其中一種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青色的蟒蛇,又名水蚺,通常在亞馬遜、奧里諾科和圭亞那的沼澤區出沒。另一個品種的體型較小,叫做黃蚺蛇,在巴拉圭、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棲息。
與專家會面
我到了布朗克斯動物園。這個野生動物公園內107公頃的土地都被茂密的樹林覆蓋,給超過四千隻動物居住,當中包括十多條蟒蛇。在WCS爬蟲學部門工作的哈基-克拉·威廉·霍爾姆斯特倫已在動物園的入口迎接我。五十一歲的霍爾姆斯特倫先生是紐約市的人,他架著眼鏡,蓄了八字鬚,經常面帶笑容。他在動物園的爬行動物部門負責收集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他也有分參與在委內瑞拉進行的蟒蛇實地考察。他表示,科學家剛在巴西東北部和法屬圭亞那沿岸發現第三種蟒蛇(E. deschauenseei)。 *霍爾姆斯特倫先生會在這個下午作我的專業嚮導。
我很快就感到我的嚮導熱愛蛇類,就像那些寵愛鬈毛狗或鸚哥的人一樣。他告訴我,他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已經飼養蠑螈和青蛙這一類動物。「既然爸爸喜歡這些動物,媽媽也迫於無奈要投其所好。」當然,霍爾姆斯特倫先生也繼承了父親的愛好。
小巫見大巫
這個用來飼養爬行動物的棚已有百年歷史。我們進入棚內後,就在住了一條蟒蛇的圍欄前停下來。雖然我一心要來看蟒蛇的廬山真貌,但面對眼前這條巨蟒也有點不寒而慄。牠那碩大無朋的身軀令我望而生畏。牠那鼻子扁鈍的頭比人的手掌還大。雖然如此,這個大蛇頭跟巨大的蛇身合起來看,就顯得相形見絀了。嚮導說這條雌性巨蟒長5米,重80公斤。雖然牠的身體跟電線杆差不多粗,但我知道牠比起1960年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來說只是個「小妞兒」。當年有人捕獲一條圓滾滾的雌性蟒蛇,估計重227公斤!
雌蟒蛇的身軀這麼大,沒有雄蟒能夠望其項背。雖然爬蟲學家一早知道雄蟒蛇比雌蟒蛇的體積較小,但他們在進行實地考察時才發現,雄蟒蛇跟雌蟒蛇的體積相比真是小得可憐,看上去像是雌蟒的縮影。事實上,研究顯示,雌蟒蛇的體積平均比雄蟒蛇大五倍。正如生物學家赫穌斯·里瓦斯發現,人們很容易被雌雄之間的大小差別誤導。他曾飼養一條小蟒蛇,但令他費解的是他經常給這條小蛇咬傷。後來他參與實地
考察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所飼養的蛇是一條已經成年,而且是脾氣很大的雄蟒蛇!懸賞緝拿巨蟒!但賞金懸空
雖然蟒蛇一向以身型龐大著稱,但牠身體的長度跟身型也不相上下。誠然,蟒蛇不像好萊塢電影描繪得那麼誇張。曾經有一部電影由一條蟒蛇主演,牠身長12米。但蟒蛇最長也可達九米,這個長度想起也令人毛骨悚然。
其實達到這個長度的蟒蛇少之又少。研究人員在考察期間捕過最大的雌蟒蛇不過重90公斤,長5米多。事實上,要找再大的蟒蛇絕不容易。九十多年前,紐約動物協會(WCS的前身)懸賞一千美元「緝捕」超過9.2米長的活巨蟒,但現在賞金仍然懸空。霍爾姆斯特倫先生說:「我們每年也接到兩三個人從南美洲來電,要索取賞金。但每當我們要求他們寄一些證物來,讓我們看看是否值得特地南下證實一下時,總是沒有回音。」順帶說說,現在捕獲一條長9.2米以上的活巨蟒所得的賞金已高達五萬美元!
近距離觀察
我的嚮導接著帶我到爬行動物棚的第二層,爬行動物就在這裡棲息和繁殖。這裡又熱又濕。霍爾姆斯特倫先生打開圍欄的門,讓我能夠更清楚觀察住在裡面一條笨重的雌蟒蛇。
我們站立的地方跟這條蟒蛇距離只有兩米。牠慢慢伸長脖子,向著我們不慌不忙地滑行。現在我們跟牠的距離只剩一米左右。
霍爾姆斯特倫先生冷靜的說:「我們還是走吧。看來她肚子餓了。」我連忙說好。於是他把圍欄的門關上,蟒蛇的脖子也縮回去,返回牠那盤繞著的身子中央歇息。
要是你轉移視線,不去注視這條蟒蛇憤怒的目光,而仔細看牠長了紅色條紋的頭,就會發現一些獨特之處。你會看到,蟒蛇的眼睛和鼻孔是頭部的最高點。有了這個獨特的設計,即使蛇的身軀和頭部沒入水中,牠的眼睛和鼻孔仍然可以留在水平面上,跟短吻鱷在水中的情況很相像。現在我們清楚明白蟒蛇是怎樣「以靜制動」,伏擊獵物。
蛇腰勒緊,顎骨鬆弛
蟒蛇是無毒的。牠會緊緊的纏裹著獵物,把牠們置之死地。蟒蛇不會把獵物扼死,但每當牠的獵物呼氣,蟒蛇就會把獵物纏得更緊,令無助的動物窒息而死。差不多所有動物,小至鴨子,大至鹿都會成為蟒蛇的獵物。可是,關於蟒蛇吞吃人類的可靠報導卻絕無僅有。
由於蟒蛇既不能咀嚼,又不能撕開食物,牠們惟有把整隻已死的獵物吞進肚子裡。有時蟒蛇甚至會吞食比自己的體型大得多的動物。事實上,如果你有蟒蛇吞吃食物的本領,就能夠含著整個椰子,然後像吞
花生一樣自如的把椰子吞進肚子裡去。蟒蛇是怎樣把體積龐大的動物吞進肚子裡去呢?霍爾姆斯特倫先生說:「牠把頭游移到獵物的上面。」他指出,蟒蛇跟頭部相連的上下頜可隨意鬆開。當牠準備用牙咬著體型龐大的獵物時,會首先把下顎鬆開擴張。然後,蟒蛇會把其中一邊的下顎伸前,用牠那排向後彎曲的牙齒鉤住獵物,把獵物送進口裡。牠接著會用另一邊的下顎重複以上的步驟。其實牠的上顎在某程度上也做著同樣的動作。蟒蛇的顎骨就是這樣輪著做伸前的動作,看起來活像在獵物的上面游移著。蟒蛇也許要花好幾個小時才能把獵物完全吞下去。之後,牠會打幾個呵欠,讓柔韌頭部的不同部分回復原位。
究竟蟒蛇是怎樣避免窒息的呢?蟒蛇口腔底部有個可伸延的氣管。吞吃食物時就把氣管伸到口的前方。於是,這個像水下呼吸管的氣管會令蟒蛇在吞吃動物時吸到足夠的空氣。
怎樣辨認每一條蟒蛇?
現在我的嚮導揭開了陸棲動物飼養箱的蓋子,我們一起俯首看看兩條年輕的蟒蛇。牠們長得一模一樣,我不禁懷疑研究人員怎能在委內瑞拉考察時辨別數百條野生的蟒蛇。
據霍爾姆斯特倫先生解釋,他們曾經嘗試用回紋針做一些細小的烙鐵來解決辨認蟒蛇的問題。他們把「烙鐵」加熱,然後在蟒蛇的頭上打上細小的記號。這種方法起初也十分有效。但當蟒蛇蛻皮時連頭上的記號也蛻去呢!可是,研究人員發現,其實每條蟒蛇身上已經擁有自己的身份記號。每條蛇尾的底部的黃色部分都有黑斑。這些黑斑就好像人類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我們只需把一截有15個蛇鱗長的蛇皮繪成圖像,就已經有足夠的資料分辨我們研究的800條蛇。」
雄蛇何以動「芳心」?
我們跟霍爾姆斯特倫先生在辦公室的訪問結束時,他拿了一幀在委內瑞拉拍的照片給我看,照片內有很多雄性蟒蛇捲在一起。這個景象令人嘆為觀止。霍爾姆斯特倫先生表示,這些蟒蛇的身體糾結一團,他們稱之為繁殖球。(請參看第26頁的照片。)「在這個繁殖球內某處有一條雌蟒蛇。有一次我們找到一條雌蟒蛇,當時有13條雄蟒蛇跟她糾纏在一起,破了當時的紀錄。」
這些雄蟒蛇在打架嗎?他們看來正在進行一場慢動作的摔跤比賽。每個雄性選手都盡力把對手趕走,設法替自己找個有利位置,跟雌蛇交配。這場比賽可能要熬上兩至四星期才能決勝負。誰會得勝?究竟勝利者會是最快(首先找到雌蟒)、精力最旺盛(體內有最多精子),還是最強壯(在摔跤比賽中打敗所有對手)的雄蟒呢?研究人員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找到答案。
已經是黃昏了,我也是時候要向嚮導道謝,他給我一個難忘的旅程。我在返回自己的辦公室途中不斷回想下午的所見所聞。但我仍然不大同意生物學家赫穌斯·里瓦斯的意見,他認為「蟒蛇很好玩」。可是,我不得不承認蟒蛇確實令我著迷。隨著研究人員繼續在荒野追尋蟒蛇的蹤跡,不知這些龐然巨蟒是否願意披露更多自己的奧妙之謎呢?那會是多麼引人入勝!
[腳注]
^ 4段 委內瑞拉野生動物局和出席瀕危野生物種國際貿易會議的團體也有贊助這項研究。
^ 10段 《爬蟲學期刊》,兩棲及爬行動物學會出版,1997年第四期,607-609頁。
[第24頁的圖片]
在委內瑞拉對蟒蛇進行實地考察
[第25頁的圖片]
威廉·霍爾姆斯特倫
[第26頁的圖片]
蟒蛇繁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