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大地震!

大地震!

大地震!

《儆醒!》駐台灣通訊員報導

「我住在台北市一座大廈九樓的單位。我正在床上看書,突然電燈熄滅了。接著房子猛然震動,彷彿是被一個龐然怪物緊緊抓住,用力搖晃似的。我聽見樓頂嘩啦嘩啦的聲音,眼看天花板也要塌下來了,連忙蹲到桌子下面去躲避。恐怖的時刻好像沒完沒了似的。」——台灣一個記者憶述。

地震。光提到地震已夠令人談虎色變了,而且近日地震更是頻繁得令人心寒。據美國地質測量局指出,1999年發生的大地震,次數確實比平常的要多,喪生人數比年均數目高出一倍。

1999年,最嚴重的大地震發生在台灣。台灣的位置剛好在地殼兩大主要大陸板塊的接合處。台灣地底下已知斷層共有51個。因此,台灣平均每年錄得約15000次地震實在不足為奇。由於大部分只屬微震,所以不易為人察覺罷了。

1999年9月21日可就不同了。當天凌晨1時47分,台灣發生了一次被前總統李登輝稱為「台灣本世紀最嚴重的地震」。這次地震歷時30秒,強度為里克特制7.6級。 *由於震源離地面只有一公里深,地震的威力異常驚人。「一陣猛烈的晃動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家住震央附近的劉秀霞說,「家裡的傢具東倒西歪,連吊燈也掉到地上,由於大門被雜物和玻璃碎片軋住,我無法走出去。」被地震威力拋下床去的黃淑紅要應付的是另一種情勢,她說:「由於電力中斷,到處都漆黑一片。我踉蹌走到街上,跟鄰居一起在路旁度過那個晚上。地震好像一直沒有停過。」

救援行動展開

到了天亮,人們才看出災情有多慘重。估計全國至少有12000幢建築物在地震中倒塌,有的是平房,有的是多層住宅大廈。地震的消息一經傳開,來自23個國家的救援專家紛紛到達,跟當地義務工作人員合力參與救援行動。當時仍有不少人被困瓦礫。

對於搜索生還者,最初的72小時是最關鍵的時刻。然而,這一次,救援人員卻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一個六歲男孩被困87小時後安全獲救。在台北市,當工作人員用起重機把一幢十二層高的住宅樓宇瓦礫清除時,一個青年竟安然無恙走出來。他和他的哥哥被困逾五天,竟然奇跡地生還!

可惜,並非人人都能及時獲救,救援人員也難免有傷感的時刻。例如,一個隊長哀嘆說:「八個小時之前,我們還聽見一個小孩在哭。不過,後來哭聲卻停住了。」據報是次地震造成逾2300人死亡,8500多人受傷。

處理善後問題

有關當局全力以赴,為求安頓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起初,有些災民猶疑不願回到室內暫住。這是可以理解的,光在地震後十天內,當局共錄得一萬多次的餘震!其中一次強度更高達里克特制6.8級,令一些本來已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終於不支塌下來。

然而,救援工作並沒有鬆懈下來。不少非官方團體,包括一些外國救援隊伍,如佛教團體慈濟以及消防員,均獻出自己的時間和技能去協助救災工作。耶和華見證人也義不容辭,盡力救災。為了貫徹聖經在加拉太書6:10的精神,他們的兩大目標是:(1)救濟援助信徒同工,以及(2)對所有人行善,包括跟他們持不同信仰的人。

地震後第一天之內,耶和華見證人已用貨車把食物、食水、帳篷用品以及戶外煮食設備送到災區。由於通訊系統全部失靈,受影響地區內六群會眾的長老合力分頭去聯繫耶和華見證人同工和他們的家人,聖經學生和感興趣人士。他們建議失去家園的耶和華見證人集中在同區的臨時帳篷暫住,方便照應及保持聯繫。周遊監督和台灣分社委員會的成員則前往探望各群小組和會眾,給予弟兄所需的鼓勵。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修建受損毀的住宅樓房和王國聚會所。各群會眾首先把需要修建的物業名單開列出來。然後在地區建築委員會的統籌下,把志願工作人員派到各自的崗位。地震後不到一個月,有關修建工程均順利完成。

另一方面,耶和華見證人樂意向非信徒的鄰居伸出援助之手。舉例說,耶和華見證人到醫院及臨時帳篷去探望和慰問災民,把《儆醒!》1996年6月22日刊,題為「幫助孩子應付自然災害」一文的影印本分發出去。不少人為此表示感激,並迫不及待開始閱讀這些資料。後來公路解封,陸續通車,耶和華見證人就把救援物資運送到災情嚴重的偏遠山區去。

研讀聖經的人知道,聖經早已預告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最後日子,「一處接一處會有……地震」。(馬太福音24:7)然而,聖經同時提出保證,不久在上帝的王國治下,人類將會安享太平,永遠無需再為天災而憂心。屆時,地球將會成為真正的樂園家鄉。——以賽亞書65:17,21,23;路加福音23:43

[腳注]

^ 6段 1999年8月土耳其發生7.4級的大地震,死亡人數比台灣那次地震還要高六倍。

[第26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在臨時帳篷內如常舉行聚會

[第27頁的圖片]

地震令不少公路損毀嚴重

[鳴謝]

San Hong R-C Picture Company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San Hong R-C Picture Company

[第27頁的圖片鳴謝]

Seismogram on pages 2, 25-7: Figure courtesy of the 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