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讀者之聲

讀者之聲

讀者之聲

綁架 我特別為「為什麼綁架已令人人自危?」(1999年12月22日刊)這系列文章,向你們致謝。就在上個月,我工作的地方遭匪徒光顧。兩個人蒙住臉,突然闖入超級市場,其中一人用槍威嚇當時在場的人。文章建議大家最好跟綁匪合作,所以我任由匪徒捆綁我的手、腳和眼睛。他們要我坐在地上,我也沒有反抗。匪徒劫去九百五十萬日圓(約九萬美元)。我在獲救前繼續保持冷靜,因而沒有受到傷害。文章裡的建議來得真合時!

S.H., 日本

欣賞《儆醒!》 我雖然隸屬神召會,卻很喜歡閱讀《儆醒!》。我從沒有讀過一份像《儆醒!》那樣素質優良,內容廣泛的雜誌。即使家裡沒有電視,由於雜誌內容涵蓋最新資訊,我也有許多新近話題跟朋友傾談。

A.B.A., 巴西

剃刀邊緣 對我來說「剃刀邊緣」(2000年1月22日刊)出版得真合時宜。我丈夫現在照顧不了自己,連刮鬍子也得有人幫忙。文章裡刮鬍子的四個建議非常實用。現在,我丈夫巴不得我每天都替他刮鬍子呢!

L.D., 德國

說謊 我覺得「聖經的觀點:說謊——情有可原?」(2000年2月8日刊)這篇文章的內容值得人深思。聖經豈不是清楚表明,所有形式的欺詐行為都是不對的嗎?

D.S., 美國

在聖經裡,向有權知道真相的人說假話,隱瞞事情的真相就是撒謊。撒謊的動機是要欺騙、傷害對方或其他人。古代敬畏上帝的人如亞伯拉罕、以撒、喇合和大衛也曾隱瞞事實,可是聖經並沒有把他們視為撒謊者,因為他們在異乎尋常的情況下這樣做。他們的事例並不是要叫人隨便撒謊,事事隱瞞。假如基督徒在法庭上宣過誓,那麼他就要說出真相,不然就保持緘默。——編者按。

無父家庭 《儆醒!》2000年2月8日刊有文章探討孩子要是失去父親,將不利於他們的成長。(「終止無父家庭的惡性循環」)讀過文章,教我大失所望、無限憤慨,筆墨實在形容不了我的感受。你們好像認可他們的行為,替不負責任的父親托詞狡辯,說什麼探望權受剝削,經濟擔當不了。文章裡為什麼連半點譴責的口吻也沒有?為什麼不花點筆墨勸勸男人洗心革面,彌補過錯呢?

S.L., 美國

我們明白對有些人,特別是曾經遭受遺棄的人來說,這類文章可能教他們特別難受,叫人分外心酸。可是,文章的用意並不是要訓斥男子,而是盡力鼓勵當事人互相諒解,合力解決問題。我們就遭受遺棄的受害者,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這系列文章最後的一篇,「終止無父家庭的惡性循環」有以下一段話:「惟獨人願意徹底改變自己的思想、態度、行為和道德標準,目前家庭的不良趨勢才有望完全扭轉過來。」——編者按。

我看見雜誌封面的女孩跟她爸爸在一起時,不禁流下淚來。我一直渴望跟爸爸享有這樣親密的關係。讀過文章,我現在明白我的家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這麼多年來鬱結在心頭的疑問,終於有了解答。

M.M.,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