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需要護士?
我們為什麼需要護士?
「在各種各色的專業中,護理專業最難幹得好。令你投身這個行業的也許是你體貼仁慈的本性,可是你要勝任愉快,就得靠你的專業知識了。」——引自1925年世界第一位護理學教授瑪麗·阿德萊德的談話。
護理專業歷史悠久,最基本的形式可追溯至聖經時代。(列王紀上1:2-4)歷史上曾有不少傑出的女性獻出自己,致力於護理病人而留名於世。匈牙利公主,安德魯二世的女兒伊麗莎白(1207-1231年)就是一例。在1226年一次饑荒期間,她發動了賑災工作。後來她更策劃興建醫院,還親自照料痲瘋病患者。伊麗莎白在風華正盛之年不幸逝世,終年只有24歲。然而,她把短暫一生的大部分都貢獻出來為病人服務。
要談護理專業的歷史,不可能不提到南丁格爾。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役中,這個意志堅強的英國女子,帶著38個護士,把君士坦丁堡近郊斯庫塔里(即現在的于斯屈達爾)的軍用醫院進行了大革新。她到達時,這家醫院的病人死亡率高達百分之60;她於1856年離開時,死亡率已降至不及百分之2。——請參閱第6頁附欄。
曾對護理專業起了重大作用的一個機構,是位於德國凱撒斯韋特的基督新教女執事學校。南丁格爾在遠赴克里米亞前,曾就讀於這所學校。後來,其他著名的護理專業團體也紛紛成立。1903年由阿格妮絲·卡爾創立的德國護士專業組織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護士是醫護制度內人數最多的
專業人員組別。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現時在141個國家服務的護士和助產士,人數超過九百萬。他們任重道遠,貢獻良多!《大西洋月刊》說,護士「把關懷、知識和信任美妙地交織起來,是病人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不錯,我們確實有理由問: 「沒有護士,我們怎麼辦?」護士助人康復
一本百科全書為護理專業下的定義是: 「受傷患病的人,在護士協助下,逐漸康復或至少能夠再次照顧自己的過程。」
當然,這個過程所涉及的事情可不簡單。護士不僅只是做點例行檢查,如測脈搏、量血壓之類而已。病人能否完全康復,護士的角色十分吃重。據《美國醫學協會醫藥百科全書》指出: 「護士著眼於病人對疾患的整體反應,過於在疾患本身。他們致力減輕病人身體上的痛楚、舒緩他們精神上的煎熬、盡量防止併發症出現。」此外,護士對病人「表現體恤的關懷,細心傾聽他們訴說心中的憂懼,在精神上給予支持和慰藉」。這本參考書進一步指出,如果護士所照顧的是垂死病人,他們就務求能夠「幫助病人以最安詳,最有尊嚴的方式面對死亡」。
事實上,不少護士並非但求盡責就了事。舉例說,艾倫·貝爾憶述她任職紐約市蒙特菲奧里醫療中心時,總不願意在完成手術室的工作後就匆匆離開。「我想跟病人作伴,想教他們怎樣使用呼吸器,想扶著他們走動一下,想做好敷藥和包紮傷口的工作,想解答病人的問題,想澄清他們的疑慮,想給他們一點安慰。我喜歡跟病人溝通交流,跟他們做親密的朋友。」
曾經留院的人也許碰過跟上述例子相似的護士——體貼仁慈,有自我犧牲的精神。然而,要做個稱職的護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第3頁的圖片]
南丁格爾
[鳴謝]
Courtesy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