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底揭秘
洋底揭秘
「阿爾文號」的研究人員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奇景。要了解箇中的意義,就得察看一下地球的構造情況。據理解,我們腳下的土地是由一層堅硬物質(稱為岩石圈)構成的。岩石圈下面是緩緩流動的熔岩層。這堅硬的外層物質的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只佔地球體積的百分之0.6。外層物質的最外圍部分叫做地殼。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地殼比海洋地殼厚得多,大洋中脊體系的地殼相當薄,厚度只有6公里。
這個堅實的外殼不是像未打破的蛋殼那樣,完整一塊的。看來,地球外殼裂成大大小小的堅硬板塊,通通稱為地殼構造板塊。地球各大洲和海洋盆地都是由這些板塊構成的。各板塊相對地移動。板塊分離的部位漸漸變薄,形成了大洋中脊體系的裂谷。綜觀全局,世界各地的板塊平均一年移動3厘米左右。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海洋板塊沿著大洋中脊體系漸漸分離,地幔的熱岩遇到裂縫就向上冒升。地幔是地殼以下的部分。熱岩在洋底的斷裂帶冷卻後,凝固成新的海洋地殼。儘管這樣,海洋板塊卻沒有因此熔合成一體。恰恰相反,地殼的板塊繼續向外推移,斷裂帶看起來就像愈合不了的大傷口一樣。
大洋中脊體系的海洋板塊,一邊形成了新的地殼,另一邊卻漸漸滑落到毗鄰板塊下面,潛沒在熾熱的地幔裡,為地幔所熔化。海洋板塊潛沒到地幔處,稱為俯衝帶(消減帶)。世界最深的海溝都是坐落在俯衝帶的。就以馬里亞納海溝為例。這條海溝位於關島離岸的太平洋,深度超過1萬1000米。陸上第一高峰,埃佛勒斯峰,要是給放進馬里亞納海溝,峰頂還沉沒在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深處呢!
毒素泉源!
由於火山活動頻繁,而且變幻莫測,環繞地球的大洋中脊體系布滿了熔岩流和熱液泉口。泉口從地球內部噴出一種過熱的有毒液體,是由水和溶解礦物混合成的。鑑於環境非常惡劣,再加上海洋深處所承受的壓力要比海平面所承受的大好幾百倍,這一帶本來是不宜生物棲息的。令人驚奇的是,洋底的熱液泉口非但沒有驅除生物,反而吸引了多種多樣的活物到這兒聚居呢!在泉口附近棲息的生物多達幾百種,包括細菌、巨蛤(大約有30厘米長)和奇特無比的管蟲。管蟲的頂端有深紅色的羽狀物,牠們聚集成堆,緊緊地靠在洋底上。管蟲直起身子,有的高達1.8米。
在泉口附近棲息的生物一浮出水面,就
散發一股臭蛋的氣味!臭氣是硫化氫釋放的,跟腐爛無關。熱液泉口有大量硫化氫。這種化學物極其難聞,而且毒性猛烈。從泉口湧出的水是高酸性的,含有多種金屬,例如銅、鎂、鐵和鋅等。有人把泉口周圍的環境比作有毒廢料場。儘管環境異常惡劣,管蟲和其他生物還能應付裕如,甚至茁壯生長!怎麼可能呢?為了明白箇中的原因,讓我們進一步察看管蟲的構造和飲食習慣。令人迷惑不解的生物
生物學家仔細檢查管蟲,發覺這種生物簡直是個謎。牠們沒有口,也沒有消化系統。既是這樣,管蟲又怎麼能夠攝取並消化食物呢?生物學家的發現相當驚人:管蟲有紅血在身體和羽狀物內循環。管蟲體內的紅血不是血狀液體,而是真血,含有豐富的血紅蛋白。
生物學家把管蟲體內的軟囊剖開後,謎團頓增。管蟲的身體組織猶如細菌養殖場,每克的身體組織含有大約二千八百五十億個細菌!1980年,一個研究生物的女學生從理論上推斷,管蟲是與另一種生物互惠共生的。她的假設最後得到了證實。研究表明,細菌從寄主管蟲取得養分,管蟲則靠細菌維持生命。
管蟲的羽狀物像鰓一樣,能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和碳等物質,供體內的細菌製造食物。管蟲不會伸出羽狀物在灼熱的噴流中舞動。這樣做等於自取滅亡。牠們就在溫度近冰點的海水和熱噴流的交匯處附近,伸出羽狀物吸取所需的物質供細菌使用。製造食物當然要有能量才行。地球表面和海洋上層的植物有日光照射著。日光促使植物生長。在日光作用下,植物能夠製造食物。但問題是,管蟲在海洋深處棲息,那裡長年不見天日。
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
創造主心靈手巧,安排由地球內部通過熱液泉口和難聞的硫化氫提供所需的能量。硫化氫充當熱液泉口一帶的「日光」,提供所需的能量給細菌製造食物。細菌可以比作泉口生物群的「植物」,因為在泉口一帶的食物鏈中,細菌是最基本的一環。 *
管蟲的血液是由巨型的血紅蛋白分子組成的,大小相當於人類的血紅蛋白分子的30倍。管蟲需要有這麼大的血紅蛋白分子,才能把細菌所需的化學物結合在一起。化學物經血液循環送到飢餓的細菌那裡去。細菌反過來又利用化學物製造食物,給管蟲維持生命。
熱液泉口生物——豐富多彩!
在熱液泉口周圍,幾乎什麼都給細菌覆蓋住,有些細菌層厚達好幾厘米!既然四周布滿細菌,這一帶的生物根本不用捱餓。有時候,在泉口上方的溫水湍流中,細菌猶如雪片,紛紛揚揚地聚在一起,形成一種充滿生機、如羹湯般的混合物。有些動物像管蟲一樣,跟細菌互惠共生。另一些動物則直接啃食這些微生物。熱液泉口的生物群落,不但富生產力,而且生意盎然,真的可以跟鹽沼、熱帶雨林和淺水珊瑚礁相比。
在熱液泉口附近,生物學家已經確認了三百多種新的生物品種,其中包括巨型的白蛤和貽貝(在黑黢黢的海洋深處,色素是多餘的)、章魚和白蟹。白蟹愛吃管蟲的羽狀物。牠們一見到這樣的美食,就狼吞虎咽地吃個飽。管蟲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牠們的反應
非常敏捷,一看勢頭不好,就急忙把羽狀物縮回管子裡,以策安全。在熱液泉口棲息的生物種類繁多,包括海蜘蛛、蝸牛、舞蝦、笠貝和橈足類甲殼動物。在充滿細菌和硫磺的岩面上,蛇形魚類蜿蜒滑行。此外,還有體積較小的管蟲和其他蟲類,例如圓條麵蟲和龐貝蟲等。顧名思義,圓條麵蟲就像一把一把的意大利實心圓條麵,懶懶散散地搭在岩石上。龐貝蟲禁得起攝氏80度的高溫,耐熱本領稱得上得天獨厚!不用說,覆蓋龐貝蟲的泉口細菌當然抵受得住高溫啦。 *
莫名其妙的亮光!
1985年,在熱液泉口附近,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小蝦。很奇怪,這種小蝦有兩個眼狀器官,裡面卻沒有晶狀體,只含感光化學物。科學家首先想到的是:在漆黑一團的洋底世界,這些動物怎能看見東西呢?研究人員利用數碼攝像機去追查個水落石出。這台攝像機非常靈敏,可以跟拍攝暗星的攝像機媲美。科學家把攝像機對準熱液泉口,關掉所有燈光,然後把泉口的影像拍攝下來。
結果令他們驚嘆不已。科學家莘蒂·李·范多佛爾說,電腦屏幕上的影像顯示,熱噴流從煙囪湧出之處,竟然「發出清晰可見、
線條分明的亮光」。小蝦有沒有利用這種莫名其妙、肉眼看不見的亮光看東西呢?范多佛爾又說,不管怎樣,熱液泉口發光這個發現,「開拓了海洋研究的新領域」。巨細無遺
科學家最近發現,在盛產甲烷的洋底中,有一部分原來是細菌的溫床。據他們所知,這些細菌是現時世界上最大的。在1997年發現的巨型細菌,外形像一串珠子,長度是普通細菌的一百至兩百倍。巨型細菌的胃口很大,差點兒把沉積層的有毒硫化物吃個精光。有巨型細菌清除毒素,其他海洋生物可以安居了。
近年來,科學家在水底也發現了一種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發現地點是海床以下5公里!《紐約時報》一篇報導指出,在西澳大利亞離岸發現的東西「奇異得很,勢必觸發一場激烈的國際爭論」。爭論的焦點在於這些稱為毫微生物的東西,到底是生物不是。這些東西是用毫微米(10-9米)量度的,因而得名。毫微生物形似真菌,大小跟病毒差不多,有脫氧核糖核酸。這些東西看來繁殖得很快,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
在地殼上層,新發現的生物層出不窮。許多科學家都相信,蘊藏在地殼上層的微生物不知凡幾,總數可能遠超過地球表面各種生物的總和!這些新發現使科學家對微生物學大為改觀。一位科學家說:「過去幾年,科學界
已把微生物學的學說摒於腦後。科學家如今發現了大量新的微生物,這件事為微生物學界注入了新動力。事實上,微生物學是一門尚待開發的新科學。」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這些重大發現中,學到一些超越科學範圍的知識。聖經一語破的,把這種知識的根源指明出來:「自從創造世界以來,上帝那些看不見的特質,就是他的永恆力量和神性,都是清楚可見的,從他所造的東西就可以明白。」(羅馬書1:20)舉例說,上帝很注重清潔,以下的事實足以說明這點。從地球內部湧出的物質含有多種多樣的潛在毒素。沉積在洋底的腐化物質也一樣。有細菌和其他海洋生物分解毒素,海洋就能夠保持潔淨。很明顯,上帝十分關心地球和地上眾生的健康。我們會在下篇文章指出,創造主愛清潔的特性足以保證,地上眾生一定會享有光明的前途。
[腳注]
^ 14段 在熱液泉口周圍,細菌所用的化學程序叫做化學合成作用。這個詞語跟光合作用形成對照。光合作用就是陸地植物和浮游植物群落利用日光製造食物的過程。浮游植物群落是指在陽光普照的海洋上層中生長的植物,也指近似植物的生物類群。
^ 19段 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溫泉裡,發現了一種熱愛高溫的細菌,於是著手研究。《深海高溫生物圈》指出,這些奇特的「邊緣生態系統」,使「科學家大開眼界,他們開始認識到,地球上有些生物看起來簡單極了,其實一點也不簡單。這些生物各有異乎尋常的能力」。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何謂熱液泉口?
在火山密布的大洋中脊體系,海水沿著地殼的裂縫下滲到炙熱的內部去。海水變得過熱,跟岩石發生化學作用,使岩石所含的好些化學物跟海水混合在一起。過熱液體的浮力越來越大,從地球內部向洋底往上冒升,形成熱液泉口,又稱為熱水泉或熱液間歇泉。一本參考書指出,熱液泉口「的威力和氣勢,足與陸地的溫泉或間歇泉匹敵」。
洋底熱泉的溫度有時高達攝氏400度,比熔鉛還要熱!熱泉上方有很多公里的海水,由於壓力很大,過熱的液體無法化成蒸氣。令人驚奇的是,在離熱噴流幾毫米的海洋深處,四周海水的溫度一般只是冰點以上幾度。泉口噴出的熱液很快就冷卻下來,熱液所含的礦物沉積在洋底,日積月累,就變成小丘和煙囪。有些礦物煙囪高達9米。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高45米,直徑約10米的礦物煙囪。這個煙囪還繼續升高!
熱液泉口不是長噴不息的,有時會斷斷續續地吐出熱液。在泉口周圍棲息的生物,因此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為了保全性命,有些生物移居他處,在別的泉口一帶棲息。
[鳴謝]
P. Rona/OAR/National Undersea Research Program
[第10頁的附欄或圖片]
可燃的冰!
20世紀70年代初期,在北美洲離岸工作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異常的沉積物。冰冷的海水和易燃氣體甲烷混合成一種異常的物質,叫做甲烷水合物。甲烷是水底泥沙裡的微生物釋放出來的。微生物靠沉積在水底泥沙裡的有機物維持生命。甲烷和接近冰點的海水結合起來,形成甲烷水合物的晶體。這些晶體猶如微小的冰籠子,把甲烷困在裡面。要形成晶體,海水的溫度必須僅僅在冰點以上,海底離海面至少要有500米。惟獨在這樣的環境下,甲烷水合物的晶體才會漸漸變大,形成一種冒泡的雪狀物質。科學家把一塊甲烷水合物的晶體帶到水面去。他們點著了火,晶體馬上燃燒起來,閃耀著紅光。晶體最後化成一攤水。
甲烷水合物蘊藏著豐富的能量。科學家估計,甲烷水合物沉積成層,所蘊藏的能量,相當於其他一切礦物燃料的總藏量的兩倍!(礦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而甲烷也是天然氣的主要組分。)很可惜,這麼豐富的資源,人類到現在還不能開採,因為甲烷水合物一離開原產區就迅速分解了。
甲烷水合物層也有泉口和煙囪。不過,從泉口湧出來的卻是冷液,跟大洋中脊體系的洋底熱泉所噴的不一樣。泉口噴出的柱狀物,含有甲烷、硫化氫和氨等有毒物質。儘管這樣,在泉口周圍,各種各樣的生物群落還是茁壯生長。在這兒棲息的生物包括管蟲、蛤、專吃化學物的細菌和其他種類的生物。有些細菌是靠甲烷維持生命的。這類細菌所分泌的化學廢物,與海水發生作用形成石灰石 *。珊瑚也是由同一種無害的物質構成的。
[腳注]
^ 42段 細菌使甲烷氧化,形成一種稱為碳酸氫鹽的化合物。碳酸氫鹽和海水裡的鈣離子混合成為碳酸鈣,普遍稱為石灰石。在冷液泉口周圍和泉口煙囪附近,石灰石到處可見。
[第4,5頁的圖解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地球的地殼
地幔(部分是熔融體)
海溝
俯衝帶(消減帶)
地殼構造板塊
裂谷
板塊分離,裂谷形成
[圖片]
大洋中脊體系猶如網球的線縫,盤繞在世界所有大洋的洋底上
[鳴謝]
NOAA/Department of Commerce
[第7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各大海洋裂谷和海溝
1.馬里亞納海溝
2.東太平洋海丘
3.加拉帕戈斯裂谷
4.大西洋中脊
[鳴謝]
NOAA/Department of Commerce
[第8頁的圖片]
貽貝
這些貽貝是在墨西哥灣格林峽谷的1公里深處發現的
[鳴謝]
J. Brooks/OAR/National Undersea Research Program
[第8,9頁的圖片]
管蟲
纖弱的羽狀物有血液流通,血液含有豐富的血紅蛋白
[鳴謝]
OAR/National Undersea Research Program
[第9頁的圖片]
蟹
這些生物一見到管蟲就盡情地吃個飽
[鳴謝]
I. MacDonald/OAR/National Undersea Research Program
[第9頁的圖片]
巨蛤
這些巨蛤大約有30厘米長,是在3公里的深處發現的
[鳴謝]
A. Malahoff/OAR/National Undersea Research Program
[第9頁的圖片]
有些蛤被帶到水面去
[鳴謝]
Photograph by William R. Normark, USGS
[第9頁的圖片]
小蝦
有些小蝦有兩個眼狀器官。在漆黑的洋底世界,牠們可以看見什麼呢?
[鳴謝]
EMORY KRISTOF/NGS Image Collection
[第11頁的圖片]
毫微生物
這些東西可說是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嗎?
[鳴謝]
Dr. Philippa J. R. Uwins/University of Queen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