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妙策何處尋?

妙策何處尋?

妙策何處尋?

聯合國自成立以來,一直關注兒童,以及他們面對的種種問題。1946年底,聯合國設立了臨時機構,稱為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會(英語首字母縮略詞為UNICEF),為受戰禍影響的兒童提供援助。

1953年,緊急基金會變成永久組織,易名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原來的英語首字母縮略詞則維持不變。五十多年來,兒童基金會一直向世界各地的兒童提供糧食、衣物和醫療服務,以及力圖照料兒童的基本需要。

1959年,聯合國採納了《兒童權利宣言》,進一步突顯兒童的需要。(請參看第5頁的附欄。)聯合國期望,這份宣言能喚醒大眾對兒童問題的關注,促使他們在精神、金錢和其他方面予以支持,好使問題得以解決。

不過,據《1980柯里爾年鑑》說,「[採納《兒童權利宣言》]二十年後,十五億兒童當中不少是仍未能體現這些『權利』的,那些跟營養、健康和物質享受有關的權利尤甚」。聯合國看出要解決問題,就得再接再厲,為了貫徹《兒童權利宣言》宣示的目標,還把1979年定為國際兒童年。世界各地的政府、人民、宗教組織和慈善機構紛紛迅速響應,要找出解決辦法。

「一場鬧劇?」

說來遺憾,據兒童基金會一份報告顯示,在國際兒童年期間,發展中國家的兒童生活依然困頓。該年底,大約兩億兒童仍舊營養不良,一千五百萬兒童活不到五歲,其中半數死於營養不良。同年,發展中國家每分鐘有100個嬰兒出生,當中15個在滿一周歲前夭折。念完小學的不到百分之40。《印度快報》一篇社論曾評論這份報告,慨嘆國際兒童年不過是「一場鬧劇」。

有些人早就預料事情會慘淡收場。舉個例,該年初,法布里齊奧·登蒂塞在《快報》週刊裡寫道:「要亡羊補牢,單靠國際兒童年是不行的。」雜誌還評論:「落得如斯境況,全因為今天世人的生活方式;要改變的正是這種生活方式。」

1990年9月,多國領袖曾雲集聯合國總部舉行高峰會議,好共商對策。出席是次會議的政治首腦達七十多個,人數之多,是歷來數一數二的。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採納了《兒童權利公約》,公約於翌年9月2日生效。到了該月底,對公約予以追認的國家已達到39個。這次會議,正是要跟進採納公約以來各國兒童的實際境況。

最近,兒童基金會說:「《兒童權利公約》旋即成為有史以來最廣泛認同的人權條約。這個公約推動了整個世界,為兒童謀取福利。」不錯,在1999年11月,採納公約的國家已達191個之多。兒童基金會更自詡:「採納《兒童權利公約》後十年,在體現和維護兒童權益方面有了大躍進,這比人類歷史上任何可堪媲美的時期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情儘管有進展,德國總統約翰內斯·拉烏仍有感而發,說:「今時今日,我們還得人家提醒,兒童該享有若干權利,這件事委實叫人汗顏。」或者得人家提醒,才想起兒童仍厄困重重!1999年11月,兒童基金會承認:「要應付的問題還不少。據估計,每年全球有一千二百萬五歲以下的孩子死去,死因大都是本可以輕易預防的。在發展中國家,大約一億三千萬兒童沒上小學。……差不多一億六千萬個孩子,要不是嚴重營養不良,就是多少有點營養不足。……許多兒童遭人遺棄,給孤兒院或其他機構收留,日見憔悴,失學之餘,也乏人護理。這些兒童還常常遭人虐待。有人估計,勞動的兒童高達二億五千萬人。」兒童基金會也提到,六億兒童正生活在赤貧中,到了2000年底,一千三百萬個孩子至少有父母一方因愛滋病逝世。

要圓滿地解決問題,各國政治領袖看來有心無力。不過,發展中國家要應付兒童問題,西方國家也都一樣。在西方國家裡,許多兒童也在受苦,只是形式不一樣罷了。

[第4頁的精選語句]

「今時今日,我們還得人家提醒,兒童該享有若干權利,這件事委實叫人汗顏」

[第5頁的附欄或圖片]

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宣言》:

● 兒童應有自己的姓名和國籍。

● 兒童有權在幸福、親愛和為人諒解的氣氛中成長,享有物質保障。

● 兒童有權吸取足夠營養,有安身之所,享有醫療服務。

● 殘障兒童,不管是身體、精神還是社交方面有殘障,都該受到特別照顧。

● 在任何情況下,兒童都有權優先獲得保護和援助。

● 兒童有權受到保護,免受各種各樣的忽視、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所傷害。

● 兒童有權休憩、玩耍和參與娛樂活動,以及接受免費義務教育,好使兒童能發展個人才幹,成為社會的有用分子。

● 兒童有權在有自由、有尊嚴的環境下盡展所長。

● 兒童有權為人諒解、包容,與他人建立友誼,在四海一家、不分彼此的情況下成長。

● 不論種族、膚色、性別、宗教信仰、政治或其他見解、民族、社會出身、貧富貴賤,都有權享有上述權利。

[鳴謝]

摘錄自聯合國出版的《兒童權利宣言》(漢語版)

[第3頁的圖片鳴謝]

UN PHOTO 148038/Jean Pierre Laffont

UN photo

[第4頁的圖片鳴謝]

Photos on pages 4 and 5 Giacomo Pirozzi/Panos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