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辨明徵兆

辨明徵兆

辨明徵兆

「悲傷是正常、健康的情緒,抑鬱卻是病。要了解和辨明兩者的分別並不容易。」——戴維·法斯勒醫生。

抑鬱像大部分病症一樣,有些症狀是顯而易見的,但要看出那些症狀就是抑鬱的徵兆,卻殊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少年人的情緒都偶有起伏,就算是成年人也一樣。純粹情緒低落跟抑鬱有什麼分別呢?這主要取決於情況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嚴重程度 所指的是,負面情緒影響年輕人的程度。抑鬱不是短期的灰心絕望,而是一種精神病,叫人心力交瘁,身體功能減退。安德魯·斯拉比醫生描述抑鬱的人所感到的痛苦,說:「回想一下你有生以來經歷過的最大苦楚——骨折也好,牙痛也好,產痛也好,然後把那種苦楚增加到十倍,再加上原因不明。這樣,你就大概能估計到抑鬱叫人多麼痛苦了。」

持續時間 所說的是,沒精打彩的情況延續了多長時間。據臨床教授萊昂·西特蘭和小唐納德·麥克紐說,「孩子的情緒開始低落(不管是什麼原因)後一星期內,或者當孩子失去了他覺得很寶貴的東西後六個月內,要是還沒有跡象表明孩子感到寬慰或恢復正常生活,他就有患上抑鬱症的危險了」。

常見的症狀

如果年輕人每天大部分時候都出現若干症狀,而情況持續兩週或更長時間,他才會被診斷為害了抑鬱症。持續時間較短的,屬於「尋常發作」。程度輕微或不大嚴重,而持續時間較長的,稱為「心理沮喪」——症狀持續達一年或更久,其間情況好轉的時間不足兩個月。不管是「尋常發作」還是「心理沮喪」,抑鬱症到底有些什麼常見的症狀呢? *

情緒、行為驟變。本來乖巧聽話的年輕人,忽然對人充滿敵意。害抑鬱症的少年人行為反叛,甚至離家出走,也很常見。

孤僻。當事人跟朋友疏遠。朋友也可能留意到當事人的態度行為轉壞,而跟他疏遠。

幾乎對任何活動都不感興趣。當事人異常被動。就算是近日才愛上的嗜好,現在也覺得興致索然。

飲食習慣明顯改變。不少專家覺得,像厭食症、暴食症、強迫性暴食症一類的病症,常常跟抑鬱症結合並存(有時可能由抑鬱症引起)。

睡眠出現問題。當事人不是睡得太少,就是睡得太多。有些患者日夜顛倒:白天睡覺,晚上活動。

學業成績退步。當事人跟老師、同學相處不來,成績開始退步,不久以後更不願上學去。

找尋刺激或自戕。當事人參與危險性極高的活動,可能顯示他覺得生無可戀。自戕軀體(例如割傷皮膚)也可能是徵兆。

妄自菲薄或胡亂自責。當事人對自己諸多不滿,自覺一無是處,但事實可能不然。

身心出現毛病。無緣無故地頭痛、背痛、胃痛或出現類似的毛病,可能表示當事人已患上抑鬱症。

死亡、自殺的想法縈繞心頭。老是想著恐怖事物,可能是害了抑鬱症的徵兆。以自殺嚇唬人也一樣。——請參看下面的附欄。

雙極障礙

另一種惱人的疾病——雙極障礙,也有上述若干症狀。芭芭拉·英格索爾和薩姆·戈爾茨坦兩位博士說,雙極障礙(又稱躁狂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病,以抑鬱和躁狂為特徵,這兩種症狀會交替出現。在躁狂期內,患者的情緒極度高漲,精力極度旺盛,實質上比一般心情愉快高亢強烈得多」。

這段高亢期稱為躁狂期。症狀包括思如泉湧,極端健談,以及睡意下降。事實上,患者可能幾天不睡覺,精力也不會明顯減退。雙極障礙另一個症狀是衝動魯莽,不顧後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說:「在躁狂期,患者的思想、判斷力以及社交行為往往一反常態,因而導致嚴重問題或出現尷尬情況。」躁狂期會維持多久?有時候是幾天,有時候是幾個月,然後抑鬱期再度出現。

年輕人如果有家人是雙極障礙患者,他就屬於高危人群。值得慶幸的是,患者不是了無希望的。《害雙極障礙的兒童》這本書說:「有時候及早診斷,醫治得法,患病的兒童和家人的生活就會穩定得多。」

要記住,光出現上述一種情況,不足以表示當事人已患上抑鬱症或雙極障礙。許多時眾多徵兆一併出現,情況又持續一段時間,當事人才會被診斷為害了抑鬱症。不管怎樣,我們還得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年輕人會患上這種惱人的病呢?

[腳注]

^ 7段 本文只是概述抑鬱症的症狀,不可作診斷之用。

[第6頁的附欄]

孩子不想活了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表示,最近一年內,美國少年自殺身亡的數目,比死於癌症、心臟病、愛滋病、先天缺陷、中風、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慢性肺病的少年總數 還要多。同樣令人擔憂的是,由10歲到14歲的少年自殺案件數目近年也急劇上升。

少年自殺成風,人們可以防患於未然嗎?有時候是可以的。凱瑟琳·麥科伊博士說:「統計數字顯示,許多年輕人自殺身亡以前,要不是曾經企圖尋死,就是曾經暗示或明示自己有輕生的念頭。如果孩子暗示自己不想活了,你就得加倍留意,可能的話,向專業人士求助。」

少年抑鬱十分普遍。因此,一旦有跡象顯示少年有意輕生,父母和其他長輩就該提高警覺。在《我的痛苦誰明瞭》這本書裡,安德魯·斯拉比博士說:「我查閱過一些少年自殺案例,發覺他們企圖自殺的跡象差不多總是給忽略或輕視了。家人、朋友看到當事人一反常態,卻看不出事態嚴重。他們專注於表面的問題,而非問題的癥結,於是認為問題只在於『家庭不和』『吸毒』或『厭食症』。有時候,醫生所針對的只是年輕人的怒氣和心煩意亂,而不是抑鬱症。結果問題的癥結沒有解決,繼續折磨當事人,而且變本加厲。」

顯然,要當心的是,別輕看種種厭世跡象!

[第7頁的圖片]

有時行為反叛可能是抑鬱的症狀

[第7頁的圖片]

抑鬱少年往往對從前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