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脈——最年輕的峰巒
落基山脈——最年輕的峰巒
我們累得骨頭酸痛,但仍然取出便攜式的爐子,開始預備早餐。我們花了五天時間,從紐約開車駛過差不多5000公里的路,然後抵達懷俄明州。我們一面吃早餐,一面欣賞四周的景色。
日光炫目,空氣清冷。眼前景致美得令人陶醉,跟過去幾天我們在路旁野餐時所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我們就在大蒂頓國家公園的傑克遜湖邊進餐。崇山峻嶺,威風凜凜地矗立在我們面前。我們在美國西部走了1萬6000公里的路程,也沒見過這麼絢麗的景色,如果還有機會的話,一定會再來一趟。
大蒂頓山高約4200米。除此之外,蒂頓山脈還有十幾個海拔超過3700米的山峰。這些山峰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我們絕不該小看它們。你能否看見蒂頓山脈,得看你從什麼方向開車前來。如果你取道西部而來,就只能見到山脈地勢緩緩上升,景色沒什麼特別。可是,如果你從東部而來,就見到群山陡立於平原之上,逾1.5公里高。峰巒起伏的景色實在引人注目。
舊地重遊
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了,我們得以重遊舊地。這一次我們飛到懷俄明州的傑克遜谷,再開車北上,駛向蒂頓山脈。這天的旅程從珍妮湖開始。珍妮湖是個冰川湖,坐落在山脈最高的峰群之下,美如寶石。
早晨的空氣清冽,我們的皮膚凍得刺痛。太陽雖然還沒升起,我們卻不愁寂寞,因為也有些遊客不怕辛苦,早就
起來欣賞這裡的勝景。晨曦初現,群山沐浴在紫金色的光芒之中。有些攝影師趁機捕捉這刻絢麗的景色。突然,我們動也不敢動,因為一隻大母鹿正盯著我們呢!牠變得緊張,提高警覺,因為牠的幼鹿就在9米之內吃草。我們緩緩伸手拿起照相機,屏氣凝神,瞄準,對焦,按下快門。之後,我們鬆了一口氣。在珍妮湖的一天才剛開始呢!我們跟一群登山遠足的人一同搭乘穿梭艇,一下子就來到通往靈感角(Inspiration Point)的山徑入口,山徑長達一公里。我們一下船,就感到森林寒氣逼人。我們沿著陡峭的山徑往上走,湖泊遠遠落在我們後面,遠處還傳來雷鳴般的瀑布響聲。我們喘著氣從森林出來,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休息。我們沐浴在亮麗的晨光中,盡情地呼吸高山的清新空氣。珍妮湖就躺在我們下頭,閃爍著藍寶石的光芒。這個湖坐落在別具一格的山岡上,四周的青翠樹木就像彩帶一樣環抱著湖水。珍妮湖看起來美如製作精巧的寶石。
我們上方尖峰林立。這些尖峰叫做大教堂峰群(Cathedral Group)。20世紀30年代,一位博物學家弗里克塞爾博士考察過這條山脈,說:「高山昂然挺立,群峰伸向雲天,此情此景不但令人目光遠大,連思想也開闊了。」靈感角令人叫絕的勝景,我們盡收眼底。美景當前,我們不禁讚嘆不已。我們總算不枉此行,但不止這樣,前頭還有別的美景。
我們來到了喀斯喀特峽谷(Cascade Canyon),山路突然變得平坦,再沿著谷底蜿蜒伸展。不久我們只見峭壁巍然聳立,急流在峭壁旁洶湧奔流。我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力量促成這種地形呢?」突然,一個小女孩匆匆走到我們面前。她興奮得不能自已,氣喘吁吁地低聲說:「我們看到一頭駝鹿!快來看看吧!」
關於這些山嶺怎樣形成的問題,我們暫且置之腦後。我們抓起照相機,準備拍下這頭在公園裡漫步的雄健動物。小女孩帶我們到一個有利的位置觀望,她的家人一聲不響,指著前方。一頭公駝鹿站在河邊的沼澤旁。我們緊盯著駝鹿,被牠迷住了,於是拿起照相機,慶幸自己來得真合時。
地質構造與板塊
這兒的景色叫人目不暇給,以致忘記了要探問一下這片奇異土地的由來。幸好公園當局致力教育民眾,出版了不少冊子,也為登山團提供領隊。這些領隊既是森林守護員,也是博物學家。
領隊說,我們腳下的土地看起來很堅硬,但其實不然!情形就像結冰的湖到了冬去春來的時候那樣,不是堅實的。地質學家相信,地殼是由不斷移動的板塊構成的,而板塊下面則是一層熔岩。叫我們感興趣的是,這些板塊彼此碰撞的時候,可能會形成山脈。
至於蒂頓山脈的形成,地質學家認為,地殼其中一塊板塊像撬子一樣,把另一塊撬起,結果造成了所謂的斷塊山現象。他們說,從地質學角度來看,蒂頓山脈比較年輕,是近代形成的。因此,我們手上的冊子說,這條山脈是「落基山脈 *上最年輕、最迷人的山脈」。
天然傑作
領隊的解釋實在引人入勝,卻引起了新的疑團,使我們想起在珍妮湖登山遠足時所見的景象。那些山峰參差不齊,是怎麼形成的呢?還有湖邊別具特色的小山岡,長滿了樹木,那又是怎麼來的?地質學家指出這全都是水的傑作。他們的理論是:很久以前,蒂頓山脈的峽谷是由冰川刮蝕而成的。湖邊的小山岡,叫做冰磧,由移動的冰塊形成。冰磧把往下滑移的冰川攔住,也把肥沃的土壤保留下來。給攔住的冰川現在已經融化了,成為湖水。
這個理論正好說明湖邊植物生長茂盛的原因。這些植物跟貧瘠的石地和附近草原的灌木蒿比較起來,就更顯得生氣勃勃。出於好奇,我們催促身兼博物學家的森林守護員給我們多講解一點。她說,這些參差不齊的山峰是由另一種自然現象促成的。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楔形霜凍。水流入岩石裂縫,結冰後膨脹,迫使部分石塊脫落,看起來就像被斧鑿子鑿開一樣。我們衷心地向她道謝,因為她滿腔熱誠地向我們講解蒂頓山嶺的由來,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野生動物
除了地質構造奇異之外,這個地區還有許多野生動物。我們坐橡皮筏在著名的斯內克河上遊覽,野生動物令河上之旅更值得回味。我們一面欣賞沿岸景色,一面觀看禿鷹和鶚在空中飛翔,並且見到牠們衝入水中捕魚。船上的嚮導是個生物學家,他指出禿鷹雖然身形龐大,外貌突出,捕魚的身手卻比鶚稍遜一籌,叫我們感到意外。他告訴我們,他曾經見過禿鷹把鶚捕來的魚偷走。果然如此,我們看到禿鷹逼近一隻幼鶚,這隻鶚只好掉下獵物飛走了。
能夠在大自然觀看野生動物,實在令我們興奮不已。國家駝鹿保護區就近在咫尺。許多駝鹿都在大蒂頓國家公園裡避暑。我們不時停下車來,看看駝鹿群怎樣懶洋洋地覓食。有時候,我們坐在旅館的陽台上,靜觀駝鹿在柳叢中安然進食。晚上,這些動物似乎要為前來觀賞牠們的人群表演一番。我們雖然很累,但還想多留一會兒,為要欣賞夜幕低垂,星光閃閃的景色。繁星點點的夜空是城市居民難得一見的。
最後一天的行程,給了我們意料不到的驚喜。我們戰戰兢兢地開著車子,穿越美洲野牛群。野牛身形巨大,長滿粗毛,散布在路的兩旁。我們真的不想離去,無奈告別的時候到了,只好上路吧!
我們坐在飛機內一面等候起飛,一面回想這次旅程。我們過去幾天所欣賞的崇山峻嶺和野生動物,所享受的高山清新空氣,實在叫人回味無窮。能夠實現多年的宿願,重遊蒂頓山脈,真叫我們興奮不已!在落基山脈中,最年輕的峰巒實在壯麗無比。
[腳注]
^ 15段 落基山脈,又譯洛磯山脈。
[第19頁的附欄或圖片]
遊客須知
給自己一點時間,以便適應稀薄的空氣。蒂頓山谷坐落海拔超過1800米。來自低地的遊客,可能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像頭痛、不適等。老年人,尤其是心臟或呼吸器官有問題的,最好在啟程前,詢問醫生的意見。
在登山之前,要好好準備一下。須知海拔很高及半乾燥地區會令人迅速脫水,所以要攜帶大量食水。
這是個原野公園,裡面有許多巨大、美麗的野生動物。有些遊客很想靠近動物一點,可是動物的反應卻難以預料。森林守護員會解釋,在原野見到野生動物時該怎樣做。要仔細留意,切實跟從他們的指示。他們的話不但富於趣味,對你的生命也有保護作用。
[第17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大蒂頓國家公園
[第16,17頁的圖片]
蒂頓山脈的莫蘭山
[第17頁的圖片]
上喀斯喀特峽谷
[第18頁的圖片]
美洲野牛
[第18頁的圖片]
禿鷹
[第18頁的圖片]
蒂頓山脈的落日霞光
[第18頁的圖片]
公駝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