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港採珠史話
澳港採珠史話
《警醒!》澳大利亞撰稿員來稿
布魯姆是西澳大利亞北部的市鎮。它的東南面,是延伸至澳大利亞中部的大沙沙漠,西面的印度洋,則直抵非洲海岸。因此,環繞著布魯姆的,可說是黃沙滾滾,白浪滔滔。這個澳大利亞西北部的港口,也常受熱帶氣旋吹襲。
布魯姆位於熱帶,沿岸水域波濤洶湧,而波濤下面的海底是珍珠貝繁殖的好地方。以往,這一帶的珍珠貝產量十分豐富,一時無兩,布魯姆因而享有珍珠海港的美譽。布魯姆的歷史多彩多姿,其間穿插了不少海盜、奴隸和採珠巨子的故事。
海盜發現珍珠貝
早在1616年,荷蘭的迪爾克·哈爾托赫已經踏足澳大利亞的西岸。可是直到1688年,人們才對世界這個偏僻的角落有多一點認識。那年,既是作家、畫家又是海盜的英國人,威廉·丹皮爾駕著海盜船「小天鵝號」,偶然抵達澳大利亞的西岸。回國後,丹皮爾把他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書的內容和插圖大大瘋魔當時的英國人。英國海軍部於是給丹皮爾提供一艘船,指派他再次前往新荷蘭探險。新荷蘭就是當時的澳大利亞。
丹皮爾於是指揮英國海軍部的一艘輪船「雄獐號」出海探險。在這次任務中,他並沒有發現新大陸;損壞不堪的「雄獐號」最後還船破沉沒。人們認為丹皮爾這次探險是失敗的。幸而,丹皮爾沒有喪命,他在航海日誌裡還記下發現了珍珠貝。
紐扣血淚創財富
過了160年,人們才懂得賞識丹皮爾所發現的珍珠貝。1854年,他們開始在丹皮爾命名的沙克灣採撈珍珠,但收穫不大理想。與此同時,有人在尼科爾灣附近的水域找到了白蝶珍珠貝(又稱大珠母貝)。這種珍珠貝像西餐盤子一般大,貝殼內層的珍珠母品質優良,為世界之冠。珍珠母是製造貝殼紐扣的原材料,當時市場需求極大。
到了19世紀90年代,價值約十四萬英鎊的珍珠母,每年從布魯姆的珍珠貝繁殖場經水路運到英國。雖然從珍珠貝可以剖出很多寶貴的珍珠,但珍珠在當時的價值還遠遠不及珍珠貝本身的貝殼。為了追求這些財富,採珠商人不惜斷送了無數採珠人的性命。
最初,採珠商人找來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威逼利誘使他們成為採珠人。土著很快就熟諳潛水採珠的方法。可是,採珠是危險的工作。很多採珠人不是溺斃,就是被鯊魚咬死;不少人也因熬不過非人的待遇而賠上性命。以採珠為生的土著,人數日減,採珠商人就從馬來西亞和爪哇找人來填補空缺。淺水的地方採撈淨盡,採珠人就得潛到更深的海底去;潛水配備只有一個附有長管子的簡陋潛水面具,這就是當時所謂的新發明。
「墮落之城」不堪一擊
布魯姆的採珠船隊日漸擴大,後來更擁有四百多艘採珠船。布魯姆當時的社會文化獨樹一幟,集亞洲、歐洲和本地土著文化於一身,產生了一群目無法紀的烏合之眾。一個採珠商人,很適切地描述當日的社會氣候說:「[當時的]布魯姆,社會十分富裕,但也是個罪惡充斥、道德墮落的地方。教士常把布魯姆比作所多瑪和蛾摩拉。對於這些墮落之城的代號,布魯姆居民不以為是責難和警告,反倒視為對他們文明進步的恭維。」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珍珠母的世界市場一落千丈,布魯姆的經濟旋即崩潰。大戰過後,經濟稍微復甦。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踵而來。戰後,塑料的發明又給布魯姆另一次打擊,塑料紐扣很快就打垮了貝殼紐扣的市場。
生產「深海鑽石」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澳大利亞的考察團到日本的阿兒灣,參觀御木本幸吉的珍珠養殖場。御木本藉著把小沙粒植入珍珠貝,成功掌握了人工養殖珍珠的技術。《珍珠海港》(英語)指出,御木本跟考察團的代表說:「澳大利亞的海域水溫這麼暖和,那裡的[珍珠]貝又這麼巨大,養殖出來的珍珠應該會是更大更美的。」考察團接受了御木本的建議。到了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出產的養珠,果然碩大質優,大小和價值方面都是世上數一數二的。
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出產的珍珠,顆粒也有大如直徑11毫米的,但南洋珠卻可達18毫米。單單一串上等的南洋珠項鏈,售價就高逾五十萬美元。難怪這些寶貴珠子堪稱深海鑽石!
[第14,15頁的圖片]
威廉·丹皮爾
採珠人在布魯姆北部的水域採撈珍珠貝
專家從珍珠貝剖出珍珠
經過翻新的早期採珠帆船
豐富多彩的珍珠(相片放大)
[鳴謝]
威廉·丹皮爾:By permission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 Rex Nan Kivell Collection, NK 550; 採珠人:© C. Bryce - Lochman Transparencies; necklace and expert: Courtesy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WA, J. Lochman; 採珠船:Courtesy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WA, C. Young; pearls close-up: Courtesy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WA, R. 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