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愛爾蘭大饑荒掀起死亡恐慌、移民浪潮

愛爾蘭大饑荒掀起死亡恐慌、移民浪潮

愛爾蘭大饑荒掀起死亡恐慌、移民浪潮

《警醒!》愛爾蘭撰稿員來稿

在愛爾蘭的「聖地」,克羅帕特里克山的倒影下,停泊了一艘極不尋常的船。 *這艘船看起來好像19世紀的小型帆船,船首朝西,對著大西洋。可是,這艘船永不會出航,因為船坐在混凝土的根基上。船的桅杆上懸掛著一副副顯眼的假骷髏。

這艘船是一座大的金屬雕塑,在1997年揭幕,目的是記念愛爾蘭歷史上的一場大悲劇——1845至1850年的大饑荒。這幾年間,愛爾蘭經歷了一段慘痛的時期,船和其上的骷髏很適切地象徵大饑荒所掀起的移民浪潮和死亡恐慌。

愛爾蘭大饑荒並非史無前例,自古以來,饑荒肆虐人間,許多國家飽受其害。可是,從多方面說來,愛爾蘭大饑荒實在異乎尋常,令人慘不忍聞。1845年,愛爾蘭人口約有八百萬,但到1850年,餓死的人數也許多達一百五十萬,另外,移居海外的就有一百萬。他們大多遷往英美兩國,渴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無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場大饑荒。

這場大饑荒是由什麼促成的呢?飢民得到怎樣的援助?我們從這場災難吸取到什麼教訓?要找出以上問題的答案,讓我們先看看大饑荒前愛爾蘭人是怎樣生活的。

饑荒前

19世紀初,英國的領土已擴展到全球很多地區,那時候,愛爾蘭也受英國管治。不少愛爾蘭地主都是英格蘭人,大多居住在英格蘭。這些地主榨取佃戶高昂的租金,但只發給他們微薄的工資。

無數農民赤貧如洗。他們既然買不起肉類或其他食物,就惟有種植價錢低廉、容易生長和豐產的植物。在這種情況下,最實際的莫過於種植馬鈴薯。

活命馬鈴薯

馬鈴薯在大約1590年引種入愛爾蘭。愛爾蘭氣候溫和、潮濕多雨,宜種植馬鈴薯。馬鈴薯能夠在貧瘠的土地生長,是愛爾蘭人和動物的主要糧食。到19世紀中葉,大約三分之一的耕地都種了馬鈴薯,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收成是供人食用的。愛爾蘭人每天都吃馬鈴薯,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東西可吃了!

由於人都以馬鈴薯為主要食糧,這就成了災難的導火線。馬鈴薯一旦歉收,情況會怎樣呢?

頭造歉收

以往,馬鈴薯也偶有歉收。臨時的賑濟措施通常都能應付得來,直到來年,馬鈴薯的收成轉好,以豐補歉,農民要吃的苦頭就不多了。由於這緣故,1845年馬鈴薯歉收時,政府當局對此掉以輕心。

然而,這次饑荒更為嚴重。現在我們知道,1845年,馬鈴薯失收,罪魁禍首就是晚疫病。這種致病的真菌靠空氣傳播,從一塊田地迅速蔓延到另一塊。受感染的馬鈴薯在地裡腐爛發臭,連存放在糧倉內的也全都爛掉了。由於農夫種植的馬鈴薯只有一個品種,全國的農作物都無一倖免。此外,翌年的種用馬鈴薯就是來自今年的收成,可見真菌嚴重影響日後的生產。

再次歉收

1846年,農民栽種了去年留下來的劣等種用馬鈴薯,可是晚疫病依然肆虐,同樣把第二次收成毀掉。農作物損失慘重,結果許多在農場勞動的工人都給解雇了。農場主人沒有能力發工資給他們。

當時,政府採取了一連串應變措施,雇用許多貧困的農民參與建路工程,使他們能夠養家糊口。

有些農民只能在濟貧院找到工作,這些公營機構雇用陷入赤貧的農民。他們用勞力換取食宿,每天做艱辛的工作,吃發臭的食物,住簡陋的地方。生活實在痛苦難熬,部分工人都相繼死去。

雖然這些應變措施為農民帶來若干紓解,但艱苦的日子還在前頭。1846年和1847年的冬天極其寒冷,大部分戶外工作都無法進行。當時,多個政府機構向人民發放物資。可是,兩年之後,撥作救濟工作的基金已差不多耗盡,忍飢受餓的人又越來越多,政府也束手無策。這時候,愛爾蘭又要面對另一個沉重的打擊。

住在英國的地主大都負債纍纍,於是不斷向佃戶追討租金,但佃戶無力償還,就被逐離耕地,有些人索性離開鄉間,跑到城市碰碰運氣。可是,身無分文,無處容身,沒有食物,又能往哪裡去呢?越來越多人面對的惟一選擇就是移居外地。

移民浪潮

對愛爾蘭人來說,移民並非新事。自18世紀初,不斷有少數的愛爾蘭人移居英美兩地。1845年的嚴冬過後,移民數目激增,掀起了移民浪潮!到1850年,愛爾蘭人佔紐約市人口百分之26,比居住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還要多。

在長達六年的大饑荒期間,船隻橫渡大西洋共五千多次,這危險的旅程長達五千公里。大部分船隻都破舊不堪,有些曾用來運載奴隸,現在為了應急再次投入服務。船艙基本上沒有什麼改善,房間仍然小得令人窒息。船上沒有衛生設施,糧食供應也十分貧乏。

許多乘客由於忍飢受餓,身體變得很虛弱,還病倒了。不少人未到達目的地就已經死去。1847年,開往加拿大的船隻被人稱為「死亡之船」。這些船載了十萬多個移民,當中有超過一萬六千人不是葬身大海,就是在登陸後不久客死他鄉。許多人寫信給愛爾蘭的親友,告訴他們航程危機四伏,但仍有無數人甘願冒險移居外地。

少數地主雪中送炭,伸出援手。例如,一個地主包租了三艘船,協助他的一千個佃戶移居海外。可是,對大部分移民來說,他們都要籌措旅費,為此疲勞奔波。一個大家庭通常只能讓一兩個家人往海外去。試想想,碼頭上人頭攢動,旅客強忍悲傷跟家人告別,離愁別緒叫人多麼難受,而這一別很可能就是永別。

疾病肆虐,三度歉收

馬鈴薯前後兩次歉收,大批農民又失去耕地,愛爾蘭人口大幅減少。可是紓解仍未在望,一個無情的殺手接著來到——疾病爆發!斑疹、傷寒、痢疾和壞血病奪去了許多人的性命。有幸生還的人以為情形最糟也只會是這樣吧!但他們實在大錯特錯了。

1847年,農作物終於有了收成,農民高興不已。1848年,種植的馬鈴薯比往年多兩倍。怎料災難又再接踵而來!那年夏天潮濕多雨,晚疫病再度肆虐,把農作物毀掉。這是四年來第三次歉收。政府機構和慈善團體也無力賑濟災民。正所謂禍不單行,1849年,霍亂爆發,又奪去了三萬六千條性命。

災難過後

這場霍亂疫症標誌了愛爾蘭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翌年馬鈴薯有了收成,情況慢慢好轉過來。政府制定了新法例,撤消飢民的債務。愛爾蘭人口慢慢增加。雖然,晚疫症在其後數年仍影響農作物的收成,但損失程度遠遠不及大饑荒時期那麼慘重,那時愛爾蘭失去了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

今天,在愛爾蘭到處都是塌毀的石牆,一片頹垣斷壁。這都印證了愛爾蘭歷史上的這場大饑荒。愛爾蘭人之所以散居各地,都是由於這段艱苦的日子。單在美國,超過四千萬人擁有愛爾蘭血統,當中包括了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和福特汽車公司的創辦人亨利·福特。他們的祖先為了逃避饑荒,搭乘運載飢民的船隻來到美洲。

當然,馬鈴薯屢次歉收,是掀起死亡恐慌和移民浪潮的主因。但是,聖經還道出了另一個重要的理由:「人轄制人,使人受害。」(傳道書8:9)我們十分慶幸,聖經向我們提出保證,創造地球和農作物的上帝會建立一個樂園般的新世界,讓人永享和平繁榮。(彼得後書3:13)此外,詩篇執筆者也預告:「地上必五穀豐登,山頂必出產豐盈。」(詩篇72:16

[腳注]

^ 3段《守望台》1995年4月15日刊26-28頁

[第14頁的圖片]

記念大饑荒的雕塑

[第15頁的圖片]

1849年12月22日《倫敦新聞》圖片:人們四處挖馬鈴薯

[第16頁的圖片]

分發衣物給窮苦人家

[鳴謝]

和15頁:From the newspaper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December 22, 1849

[第16,17頁的圖片]

「移民之船」(Painting by Charles J. Staniland, c. 1880)

[鳴謝]

Bradford Art Galleries and Museums, West Yorkshire, UK/Bridgeman Art Library

[第17頁的圖片]

一片頹垣斷壁印證了大饑荒期間的艱辛

[第14頁的圖片鳴謝]

上圖:Courtesy of the “Views of the Famine” Web site at http://vassun.vassar.edu/˜sttaylor/F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