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考古學——基督徒信心的基礎?

考古學——基督徒信心的基礎?

聖經的觀點

考古學——基督徒信心的基礎?

1873年,英國教士塞繆爾·曼寧這樣描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散發著無法抗拒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朝聖者從地極蜂擁而至。城中的頹垣斷壁、骯髒的街道、殘缺的遺跡,叫千百萬人為之著迷、肅然起敬,比世上其他地方更令人神往。」

訪尋聖地的熱潮,至少可以追溯到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統治期間。 *大約有一千五百年的時間,人們絡繹不絕地來到聖地朝拜。然而,說來奇怪,學者要到19世紀初才隨同朝聖者前往探究,從而揭開了聖經考古學的序幕。聖經考古學是專門研究古時聖地的工藝品、人物、地方和語言的科學。

考古學的發現,增加了人對聖經時代的認識。再者,考古學的紀錄往往跟聖經的歷史不謀而合。可是,這些知識對基督徒的信心有多重要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看看考古學家最常發掘的地方,耶路撒冷城和其中的聖殿。

「不會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

公元33年春季,猶太曆尼散月十一日,耶穌基督最後一次來到耶路撒冷的聖殿,離開聖殿往橄欖山途中,隨行的一個門徒說:「老師,請看,這是多壯觀的石頭,多壯觀的建築!」(馬可福音13:1

這些忠信的猶太人深愛上帝和聖殿。這些建築物不但宏偉壯觀,而且標誌著一千五百年的猶太傳統文化,猶太人都以此為榮。可是,耶穌的回應叫門徒大感驚訝,耶穌說:「你看見這些宏偉的建築嗎?這裡絕不會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必都被拆下來。」(馬可福音13:2

應許的彌賽亞已經來到了,上帝又怎會容許自己名下的聖殿遭受毀滅呢?隨著時間過去,以及聖靈的幫助,耶穌的門徒終於完全明白箇中含意。可是,耶穌的話跟聖經考古學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個新「城」

公元33年的五旬節,整個猶大國族失去了上帝的喜悅。(馬太福音21:43)上帝會有更偉大的安排,就是建立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天上政府。(馬太福音10:7)公元70年,耶路撒冷和城中的聖殿遭受毀滅,應驗了耶穌的預言。考古學的發現證實了這件事確曾發生,聖經的記載全然屬實。然而,對基督徒來說,他們的信心基礎並不在於發掘出來的聖殿遺跡,而在於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耶路撒冷城。

使徒約翰聽過耶穌預告耶路撒冷和聖殿會遭受毀滅,後來更目睹預言的應驗。他在公元96年得著以下的異象:「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裡從天而降」。有聲音從寶座發出,說:「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做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上帝要擦去他們的所有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慟、呼號、痛苦。」(啟示錄21:2-4

這個「城」由忠信的基督徒組成。這些基督徒構成天上的政府,就是上帝的王國,跟基督一起在天上作王。王國管治大地一千年期間,人類會恢復身心完美。(馬太福音6:10;彼得後書3:13)公元1世紀的猶太基督徒有幸成為王國成員,跟基督在天上作王統治。他們深知在猶太制度裡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跟這項殊榮相比。

使徒保羅成為基督徒以前,在猶太教裡地位顯赫。他提及這件事時,也說出了1世紀所有基督徒的心聲:「以前對我有利的事,現在我為了基督的緣故,都當做有損的了。不但這樣,我把一切都當做有損的,因為認識我主基督耶穌實在有價值得多。」(腓立比書3:7,8

使徒保羅深深尊重上帝的律法和聖殿的安排,他的話絕不表示這些神聖安排是可以蔑視的。 *使徒行傳21:20-24)保羅只是指出基督教的安排比猶太制度優越得多而已。

保羅跟1世紀的猶太基督徒必然熟識猶太的制度,對其中引人入勝的地方知之甚詳。考古學把歷史活現眼前,今天的基督徒也能多一點了解猶太制度的細節。可是,請留意保羅告訴年輕的提摩太,什麼才是基督徒最該關注的事:「這些[跟基督徒會眾有關的]事你要思考,要全神貫注,好讓人人都看出你的長進。」(提摩太前書4:15

誠然,聖經考古學提供不少背景資料,擴闊了我們對聖經的認識。可是,基督徒清楚知道他們的信心基礎,不在於發掘出來的文物,而在於上帝的話語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2:13;提摩太後書3:16,17

[腳注]

^ 4段 君士坦丁和皇太后海倫娜,兩人都熱中於查找耶路撒冷被視為神聖的地方。海倫娜曾經到過耶路撒冷。在隨後多個世紀,許多人都跟她那樣到聖地一遊。

^ 15段 公元1世紀的猶太基督徒可能基於以下幾個原因,遵守了摩西律法一段日子。律法是耶和華所賜的。(羅馬書7:12,14)律法已經成為猶太傳統不可分割的部分。(使徒行傳21:20)摩西律法是當地的官方律法,違法會造成不必要的反對,不利於宣揚好信息。

[第18頁的圖片]

上圖: 1920年的耶路撒冷;公元43年,猶太人用的羅馬錢幣;象牙做的石榴,也許出自公元前8世紀所羅門的聖殿

[鳴謝]

2頁和18頁:錢幣:Photograph ©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courtesy of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石榴:Courtesy of Israel Museum, Jerusa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