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讀者之聲

讀者之聲

讀者之聲

抑鬱少年 看到「關懷抑鬱少年」這系列封面文章(2001年9月8日刊),真叫我樂開了花!多年來,我跟抑鬱病苦鬥。正當吃盡苦頭之時,你們就向我伸出援手,令我感激不已。

L.D., 法國

我是個兒科護士。許多人不大明白抑鬱病患者的苦況,但你們與眾不同,十分了解他們的處境。這期雜誌,我訂了100本,打算送給區內所有兒科醫生和精神健康護理員。

B.P., 美國

我有些親屬患了抑鬱症,也有些得了狂躁抑鬱性精神病。人一度誤解患者是因感情脆弱而病倒,叫他們尊嚴盡失;現在人明白病因是由於身體出了毛病,這使患者活得較有尊嚴。你們的建議非常管用,可以幫助我們體恤患者,給他們所需的支持。

C.M., 加拿大

我一收到這期雜誌,就立即閱讀了。這個題目,你們足足寫滿了12頁,可見你們多麼珍視青年人。我深受感動,面上不禁爬滿了喜淚。謝謝你們處處為青年人著想。

M.M., 奧地利

讀完這系列文章後,心情不再煩躁了,內心也恢復平靜。我看出自己不是惟一患有抑鬱病的人。我向耶和華禱告,祈求他安慰和幫助所有抑鬱病患者。

Y.T., 日本

你們說得不錯,抑鬱是一種病症。這期雜誌正是青年人必讀的刊物,而且能夠幫助他們和他們的父母共度難關;說不定,還能挽救人命呢。我會儲備足夠數量的雜誌,可隨時分發給人。

R.F., 美國

知道內心的痛苦不是由於靈性不妥的緣故,叫我大感安慰,頓時心裡舒坦多了。讀到「耶和華親近心碎的人」,就不禁熱淚直淌。(詩篇34:18

A.I., 日本

我今年16歲,多年前得了抑鬱病,這病不時復發。這期雜誌對我再適合不過,給我切合實際的建議。

L.B., 澳大利亞

我是個抑鬱少年,但從沒告訴父母或任何人我想自殺。這樣做真是很不對。如果感到抑鬱,就該向人求助。謝謝你們這麼關懷和憐惜青年人。

S.G.C., 美國

剛柔並濟 我在鋼鐵廠做工。我把「剛柔並濟」(2001年9月8日刊)這篇文章給我的技術主任看。他說文章雖然討論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但寫得清楚易明、準確無誤,而且沒引用太多技術性的詞彙。這類文章確實能夠引起人對《警醒!》的興趣。

G.B., 意大利

我剛完成有關金屬測試的職業訓練,自然不大想再看這類題材的文章。可是,你們卻把這麼複雜廣泛的題材,寫得十分精彩。真是佩服佩服!

M.F.,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