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問題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問題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問題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我忍飢捱餓,你們就成立委員會,調查原因;我露宿街頭,你們就呈報上級;我病倒了,你們就召開研討會,討論窮人苦況。你們徹頭徹尾查了一番,到頭來我還是忍飢捱餓、露宿街頭、疾病纏身。——作者不詳

世界各地的團體竭力消除營養不良,但成果跟預期的目標相去甚遠。例如,1996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舉行世界糧食高峰會 *,會上定下目標,到2015年,要把全球營養不足的人數(約4億),削減一半。

誠然,克服營養不良的工作也不是毫無成果。但遺憾的是,糧農組織最近的報告,《2001年世界各地糧食不足的情況》指出,「世界各國在消除營養不足的工作上,已明顯緩慢下來」。世界糧食高峰會所定的目標,看來可望而不可即。事實上,報告承認,「在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患上營養不足的人,數目大增」。

為什麼營養不良這麼難根治?要找出答案,得先明白營養不良是什麼,也得了解它的影響有多深遠,以及成因如何根深蒂固。

營養不良的成因

營養不良的成因是由於身體細胞攝取的養分不足,一般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 (1)蛋白質、熱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取不足,(2)經常感染細菌。

腹瀉、麻疹、瘧疾和呼吸系統疾病會耗掉養分,使身體虛弱。患者食慾不振,食量很小,因而引起營養不良。另一方面,營養不足令兒童容易感染細菌,結果形成惡性循環,增加了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死亡率。

為什麼兒童患上營養不良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兒童處於發育階段,需要更多熱量和蛋白質。同理,孕婦和哺乳婦女也容易營養不良。

很多時,嬰兒出生以前,禍根就已種下了。如果母親在孕前或孕期間營養不足或營養不良,生下的嬰兒就會體重過輕。另外,過早斷奶、吃低劣食品和環境不衛生,都會引起營養不良。

孩子缺乏必需的營養素,可致生長停止,發育不健全,容易哭啼和害病。病情如果惡化下去,孩子體重就會明顯下降,眼睛和囪門(頭蓋骨的柔軟部位)會凹陷,皮膚失去彈性和難於維持體溫。

營養不足涵蓋不同類別,同樣可致兒童生長遲緩。例如,礦物質(主要是鐵、碘和鋅)和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攝取不足,可影響兒童生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基金會)指出,全球有一億兒童由於缺乏維生素A而失明、免疫力下降,結果容易感染細菌。

影響深遠

營養不良對身體造成很大損傷,對兒童來說,傷害尤其嚴重。身體的系統和器官,例如心、腎、胃、腸子、肺和腦子等,都可能受影響。

許多研究顯示,發育不全會導致兒童智力遲鈍,學業成績欠佳。聯合國一份報告指出,這就是營養不良造成的最嚴重後果,叫兒童長期受害。

曾患營養不良的兒童就算長大後,營養不良的後遺症仍然如影隨形。兒童基金會因此慨嘆說:「這麼多兒童受到不必要的摧殘,變成智力遲鈍,這真是太糟蹋人才,實在天理不容。」因此,營養不良造成的深遠影響,令人憂慮。最近的研究發現,幼年患上營養不足的人,長大後更易患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可是,嚴重營養不良並非頭號殺手,兒童基金會承認:「營養不良引致的死亡,當中超過四分之三涉及中度 輕微 的營養不良。」(楷體本刊所排)輕微或中度營養不良的兒童,可能要面對長期的健康難題。因此,及早發現兒童患上營養不足而給予適當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參看第23頁附欄)

問題根深蒂固

糧食缺乏是造成營養不良的主因。但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的因素,與營養不良的發生也關係密切。貧窮 就是這些因素中的罪魁禍首,殃及世上無數的人,發展中國家的人,就更身受其害了。不錯,貧窮導致營養不良,可是營養不良也令人窮困。人由於營養不足,勞動力降低,生活就更窘迫。

其他因素也能引起營養不良。人要是缺乏營養知識,就不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正如上文指出,細菌感染 也可致營養不良。我們也不能漠視社會和文化的因素,如食物分配不均、婦女受人歧視。婦女往往「最後才吃和吃得最少」。她們大多吃男子剩下的,分量也不多。女子也沒機會接受教育,因此沒學到怎樣好好照顧兒女。

另外,環境因素,如天災和戰爭,也令糧食產量下降。據《2001年世界各地糧食不足的情況》指出,僅在1999年10月至2001年6月期間,就有22個國家發生旱災,17個國家不是遭颶風吹襲就是鬧水災,14個國家爆發內戰或動亂,3個國家熬過嚴冬,2個國家受地震蹂躪。

預防與治療

兒童患了營養不良,應該怎樣醫治?如果是嚴重營養不良,住院接受初期治療,看來是最好的。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醫生手冊指出,醫生會衡量病情,首先控制感染或治療脫水症狀。然後慢慢給患病兒童飲食,開始時用餵管餵他。這個初期治療或許長達一星期。

接著是康復期,患兒再次開始吃母乳,並受到鼓勵盡量多吃。在這階段,關愛和撫摸對患兒來說十分重要。愛心有助康復,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時候,最適合給母親訓練,教導她認識營養均衡的飲食和注重衛生,從而學會好好照顧孩子,以免舊病復發。孩子出院回家後,切要按時回醫院或診所接受檢查,這是很重要的。

毫無疑問,預防勝於治療。很多政府和私人機構有見及此,就推行糧食補助計劃,或在食品裡添加營養素。此外,社會團體也拔刀相助,在預防營養不良的工作上,幫一把力。例如:加強普及營養知識、提供清潔食水、建設公共廁所、保持環境衛生、推廣防疫注射計劃、密切觀察兒童的生長和發育。

在預防營養不良的工作上,我們個人可以做些什麼呢?第24頁附欄提供一些管用的建議。此外,兒科營養學家喬治娜·圖森特建議,嬰兒出生七天後、滿月後和之後每一個月,母親都該帶嬰兒到兒科醫生那裡或診所接受檢查。如果嬰兒有脫水、嚴重腹瀉或發燒症狀,就要延醫診治。

這些建議雖然能夠改善兒童的飲食習慣,卻不能徹底根治營養不良。這個問題如此嚴重,單憑人的力量是無法解決的。《不列顛百科全書》承認,「增加糧食產量、加強普及營養教育,仍然是當務之急」。因此,營養不良這「隱患」會有一天永遠消除嗎?

[腳注]

^ 3段 關於世界糧食高峰會的詳細資料,請參看《警醒!》1997年8月8日刊12-14頁

[第23頁的附欄]

你的孩子營養不良嗎?

保健專家怎樣診察兒童的營養狀況?他們可能分析兒童的症狀、詢問他們的飲食習慣,或要他們接受化驗。不過,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量度兒童的身高體重,然後跟兒童生長發育標準作一比較。這樣,他們就可以診斷兒童的營養不良屬哪種程度和類別。

量度兒童的身高體重和臂圍是非常重要的。藉著把體重和年齡作比較,就可得知營養不良的程度。如果程度嚴重的話,兒童會顯得憔悴衰弱,極度消瘦。如果兒童的體重不及理想體重的百分之60,他就是嚴重營養不良;如果是理想體重的百分之60至75,就屬中度營養不良;如果是百分之75至90,就屬輕微營養不良。年齡和身高的比例如果很低,這顯示兒童患了慢性營養不良,因而發育也不健全。

消瘦性營養不良、惡性營養不良、消瘦性惡性營養不良都是嚴重的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消瘦性營養不良多見於6至18個月大的哺乳嬰孩,病因主要是:哺乳期過短,或飲用極度稀釋的奶粉,結果嬰兒不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和營養。這病屬於慢性疾病。患病兒童體重明顯下降,肌肉萎縮,瘦得皮包骨,甚至發育也受到阻礙。他們呈「老人面容」,易哭和脾氣煩躁。

惡性營養不良也叫做「夸希奧科」。這詞源自非洲土語,意思是「被取代的孩子」(因弟妹出生而不能繼續吃母乳的孩子)。這病多見於斷奶期的嬰兒,病因主要是由於嚴重缺乏蛋白質,但也包括攝取熱量不足。患兒體內有過量積液,引起腹部和四肢腫脹,有時連面部也浮腫起來,胖鼓鼓像圓球似的。此外,皮膚損傷、髮質變異、頭髮顏色改變、肝臟脹大,都是這病的徵象。患兒神情愁苦、反應淡漠。文章提到的埃里克就是患了這病。他剛滿月就斷了奶,他媽媽接著用稀淡的牛乳來餵哺他。三個月大時,吃的僅是菜湯和甜水,並交由鄰居照管。

第三類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兼有消瘦性營養不良和惡性營養不良的症狀。這三類病症如不及時治療就會致命。

[第24頁的附欄或圖片]

要注意寶寶的營養

◼ 做媽媽的,必須留意飲食習慣,攝取均衡營養。孕婦和哺乳婦女需要較多熱量和蛋白質,而蛋白質尤其有助於產生乳汁。食物短缺的時候,該先讓孩子和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獲得食物。

◼ 在大多數情況下,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天,尤其需要吃媽媽的初乳,因為這些初乳含免疫抗體,有利嬰兒抵禦疾病。從出生到四個月大左右,嬰兒從母乳攝取足夠營養,健康地成長。

◼ 四至六個月大的嬰兒,仍然以吃母乳為主,但這時他也可以吃其他食物了。添加副食品要循序漸進,開始時可給嬰兒一些搗成糊狀的蔬果。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品,讓嬰兒試吃兩三天,習慣後才再加另一種。不消說,要嬰兒接受一種新食品,耐性和不斷嘗試是少不免的。為嬰兒預備食物時,要保持衛生清潔。所有食物和用具都要徹底洗淨。

◼ 五至九個月大的嬰兒,需要較多的熱量和蛋白質,母乳已不能完全滿足他的成長需要,所以媽媽要繼續鼓勵嬰兒學習吃其他食物。首先讓他吃穀類和蔬菜嬰兒食品,然後嘗試吃肉類和奶類。開始時只宜吃糊狀的食品,到六個月大時,就可吃剁碎的食物,但無需加添糖或鹽。

◼ 八個月大後,嬰兒不再以母乳為主食。他開始跟家人吃一樣的食物,食物要保持衛生並且剁碎,方便孩子咀嚼。一個完整均衡的飲食,包括蔬果、穀類、豆類、肉類和奶類。 *小孩特別需要攝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母乳,深綠色的蔬菜,橙色或黃色的蔬果(如芒果、胡蘿蔔、木瓜等)。三歲以下的小孩每天需要吃五六餐。

◼ 給嬰兒吃的食品,種類宜多樣化,組合要經常變換,這樣就能幫助他們發育健全。孩子要是吃飽了,就不要勉強他吃下去。另一方面,要是孩子還想多吃一點,就不要阻止他。最重要的是,給兒女營養豐富的食物。

[腳注]

^ 43段 請參看《警醒!》2002年6月8日刊25頁,「營養食物非難尋」一文。

[圖片]

專家一致同意,母乳通常是新生兒的最佳食物

[鳴謝]

© Caroline Penn/Panos Pictures

[第23頁的圖片]

不丹的學童吃小麥乾和蔬菜

[鳴謝]

FAO photo/WFP Photo: F. Mattioli

[第25頁的圖片]

你可以逐步改善孩子的飲食

[鳴謝]

FAO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