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我為什麼事事力求盡善盡美?

我為什麼事事力求盡善盡美?

青年人問……

我為什麼事事力求盡善盡美?

「由於爸爸是個老師,所以人人都期望我是個高材生。有時我會哭著睡去。」——利婭。 *

「我事事求全。無論做什麼事,我要麼做得最好,要麼用有別於人的方式去做。不然的話,做什麼事都沒有意義。」——迦勒。

你是否覺得自己事事求全?你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對自己不滿意嗎?你難以接受別人的批評嗎?當事情出差錯時,你總是自責,認為自己愚蠢、差勁、無能嗎?你是否覺得,凡事只有自己親力親為才能做好?你有時會因為害怕失敗而拖延時間或卻步不前嗎?

你的人際關係如何?你是否覺得周圍的人都不合自己的標準,因而找不到朋友?你過分在意別人的缺點嗎?對上述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就可能有事事求全的傾向了。有這種傾向的人為數不少,年輕人,尤其是才華橫溢、成就卓著的年輕人,普遍都存在事事求全的傾向。 *

造成事事求全的原因是什麼呢?研究者只能提出一些推測。《完美主義——事事求全有什麼害處?》這本書說:「事事求全的傾向既不是疾病,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那麼,人究竟怎麼會變成事事求全的呢?有些專家認為,這種傾向是在童年時期產生的。來自家庭、社會、媒體各方面的重重壓力,加上自我精神作祟,可供效學的榜樣又脫離實際,這一切令某些人一生都生活在憂慮、愧疚中,他們即使拼命工作也無濟於事。」

不管人事事求全的成因是什麼,這種傾向對你的生活有害無益。現在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事事求全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這種傾向對人有害。

事事求全的含義

事事求全並不僅指做事精益求精,或是追求工作的成就感。這兩種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對,因為箴言22:29稱讚「技巧精湛的工人」,除此之外,聖經還讚賞一些力求提高自己技能的人。(撒母耳記上16:18;列王紀上7:13,14)因此,做事精益求精,立下切合實際的目標,是可嘉的。這樣,人就能「靠辛勞的成果享福」。(傳道書2:24

然而,事事求全的人卻無法享受自己辛勞的成果,因為他們心目中的所謂成就感,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有些專家認為,事事求全的人,會設立一些「無形的目標,也就是要達到十全十美,所以無論做得多好都不滿意」。結果,追求完美,「使人長期處於壓力之下,並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有人因此把事事求全定義為「懷著不合理的想法,認為自己或自己周圍的環境必須十全十美」,覺得「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完美無缺、毫無紕漏、前後一貫」。

既然事事求全是不可取的,為什麼耶穌說:「你們必須完全,就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一樣」呢?(馬太福音5:48)其實,耶穌並不是說,人能夠達到完美無缺的程度。聖經說:「所有人都犯了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23)那麼,耶穌的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聖經裡,「完全」的意思就是完整無缺。(馬太福音19:21)耶穌說我們必須完全,是指在表現愛心方面要更進一步。怎樣更進一步?就是要擴大愛心,甚至達到愛仇敵的地步。因此,另一福音書的執筆者這樣記述耶穌的話:「總要慈悲為懷,像你們的父親慈悲為懷一樣。」(路加福音6:36

顯然,耶穌並沒有鼓勵人追求十全十美。但事事求全的人則認為,人是能夠達到完美無缺 的地步。由此,他們會對別人要求過高。《永不滿意——擺脫事事求全的枷鎖》這本書說,事事求全的人,「對別人的工作方式總不滿意……在他們看來,周圍的人既不想幹好工作,也不追求成就感」。

例如,卡莉是個成績優異的學生,還參加了一個專為高天分學生而設的培育計劃。儘管學業有成,她在人際關係方面卻不盡如意。由於卡莉事事求全,結果多數朋友都離她而去。她解釋說:「我覺得他們都太不完美了。」

有些人要求別人完美,另一些人則剛相反,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永不滿意》這本書說,這樣的人覺得「自己和自己的行為總是不夠好……而且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事事求全的害處

事事求全對人是有害無益的。一味追求完美,不僅無助於提高技能,反倒會失敗。達尼埃爾是個基督徒,他回想當日,為了在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發表一個演講,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做準備。演講過後,聽眾紛紛稱讚他講得好。隨後,導師機巧地給他提了一些有益的建議。聖經鼓勵我們「要聽從勸諭,接受管教」。(箴言19:20)但達尼埃爾沒有接受有益的指導,反而覺得自己全然失敗了。他說:「我恨不能鑽進地洞裡去。」有好幾個星期,他都徹夜難眠。

因此,事事求全會阻礙人進步。一個為年輕人提供信息的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是個名叫蕾切爾的女孩。她寫道:「我開始上中學時,決心要取得優異成績。我的功課一直都是優,所以我覺得按理應該保持下去。」但很快蕾切爾發現,她學習代數比較吃力,這門課程也只得到比優等略低的成績。蕾切爾說:「其實這個成績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很不錯的,但我卻感到尷尬不安。我開始緊張、憂慮……我害怕向老師求助,因為我覺得,一旦承認自己在作業上需要幫助,就等於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有時我幾乎認定,與其失敗,不如死掉算了。」

由於害怕失敗,有些年輕人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幸好大多數人沒有這麼極端。但精神健康專家茜爾維亞·里姆指出,很多年輕人為了避免失敗,就索性不做功課。里姆說,有些事事求全的人,「對自己的作業不滿意就乾脆不交作業;把功課忘到腦後,或為自己找種種藉口不做功課」。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成功,一些年輕人又走向另一極端。上文提到的達尼埃爾說:「我為了把功課做得無懈可擊,一直做到深夜。」但這樣極端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因為精神困倦的學生難以取得好成績。

因此,不足為奇的是,事事求全的人,大多長期積憤、自覺一無是處、飲食失調、內疚、悲觀、沮喪。更嚴重的是,事事求全還會損害人的靈性。例如,聖經吩咐基督徒要向別人宣講自己的信仰。(羅馬書10:10;希伯來書10:24,25)但是,一個叫維維安的青年由於害怕表達不好,參加基督徒聚會時就一言不發。另一個年輕女子利婭也有類似的憂慮,她說:「要是我說錯了,別人就會對我有不好的印象,所以我索性不舉手評論。」

由此可見,事事求全是有害無益的。如果你具有上文所描述的某種特徵,就很可能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了。關於如何作出改變,今後的文章會進一步探討。

[腳注]

^ 3段 不是真名。

^ 6段 對某校學生所作的調查顯示,在才華出眾的學生當中,百分之87.5具有這樣的傾向。

[第27頁的圖片]

由於害怕失敗,一些年輕人乾脆不做作業

[第28頁的圖片]

事事求全會使人感到沮喪、自覺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