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從劇本到銀幕

從劇本到銀幕

從劇本到銀幕

過去幾十年,好萊塢製作了不少票房收入驕人的天皇巨片。這對全球的電影業都造成衝擊,因為許多美國影片在本國首映,然後僅幾個星期或幾天之後,就在海外上映了。有些影片甚至同一天在世界各地上映。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國內發行部總裁但·費爾曼說:「國際市場正方興未艾,如日中天。因此我們製作電影,著眼於全球的商機。」全球的電影業正越來越受到好萊塢的動態影響。 *

可是,要使一部影片有錢可賺,絕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許多影片必須有超過一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才能賺回在製片市場推廣的費用。能否如願以償,全有賴於觀眾的反應,但觀眾的口味是無法預測的。埃墨里大學電影研究系教授大衛·庫克說:「觀眾認為怎樣的電影才算刺激過癮,根本是無法預料的。」既然如此,製片商怎樣才能使電影十分賣座?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認識製片的一些過程。 *

製片前的準備功夫

在製片過程中,準備功夫時常需時最長,也至為重要。像任何大工程一樣,適當的準備是成功的要訣。製片人希望,在準備功夫中所花的每一塊錢,都能在影片製作期間省回許多開銷。

製作過程始於故事大綱。故事可以純屬虛構,也可以是真人真事。作家把故事改編成劇本形式,也稱為腳本。劇本可能修改多次才定稿,這個最後版本稱為攝影台本或分鏡頭劇本。攝影台本包含影片的對白和動作,此外也提供一些技術性的細節,例如攝影角度和各場之間的情節等。

在早期的階段,編劇會把影片向製片商推廣兜售。 *怎樣的電影腳本才會吸引製片商呢?夏季推出的影片,通常以青少年和剛踏入成年階段的青年人為對象。一個影評人將這群人稱為「吃爆玉米花的人」。故事的情節如能吸引青年人,就很可能受製片商青睞。

劇本老少咸宜,自然最好。比方說,以連環圖的超人主角為題材的電影,必然會吸引較年幼的兒童,因為他們很熟悉這個角色。兒童的父母無疑會陪伴孩子入場觀看。但製片商又怎樣吸引青少年和剛踏進成年階段的青年人呢?莉莎·芒迪在《華盛頓郵報》週刊寫道:「內容要夠刺激。」在電影裡加插一些污言穢語、血腥暴力的場面,以及許多色情鏡頭,「務求吸引大量觀眾,把所有在電影院門外流連的人都引到電影院裡,那麼影片就有機會賣個滿堂紅了」。

如果製片人覺得一部電影腳本頗有叫座的潛力,就可能買下來,然後找個有名望的導演和當紅的男女演員。影片有知名導演和頂尖兒的演員,自然十分賣座,甚至在製作過程的開始,有明星擔綱演出也能吸引投資者提供所需的資金。

準備功夫的另一部分,是編製情節串連圖板。情節串連圖板是一系列的草圖,簡述影片裡不同的連續場景,特別是有動作的場景。這可以讓電影攝影師用作藍圖,在拍攝期間省下不少時間。導演兼腳本作家弗蘭克·達拉邦特說:「等到開拍之後才臨急抱佛腳,思量該把攝影機放在什麼地方,就會浪費不少本可以用來拍戲的時間了。」

籌備期間,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例如,到什麼地方拍外景?要長途跋涉嗎?室內鏡頭需要些什麼布景?怎樣搭建這些布景?需要古代服裝嗎?誰會負責燈光、化妝和髮型?音響、特技效果又如何?還未拍攝第一個鏡頭,就有許多事情要考慮清楚了。只要細察一部大製作在影片末了列出的工作人員名單,你就會知道到一部影片可能牽涉到數以百計的幕後功臣!一個曾參與許多部影片製作的技術人員說:「拍攝一部影片,需要的人手跟一個小市鎮的人口不相上下。」

拍攝過程

拍攝電影可以是一件十分費時、費財、費力的事。僅是浪費一分鐘,也可以造成數千美元的損失。有時還得把演員、工作人員和攝影器材運送到老遠的地方去。無論影片在什麼地方拍攝,每天的開銷都相當驚人。

燈光師、理髮師和化妝師是最先抵達攝影場地的人。拍攝期間,影星可能每天都花幾小時做準備功夫,然後才能開鏡。每天的工作時間通常都很長。

拍攝每個場景時,導演必須留意每個細節,一點都不能馬虎。甚至比較簡單的一場戲,也可能要花整天時間才拍好。影片的大部分場景都是用單一部攝影機拍攝的,因此同一個場景要從不同角度拍攝多次。除此之外,每個鏡頭也可能要再三拍攝,以求拍下演員的最佳演出或糾正某個技術性差錯。每次拍攝稱為一個鏡頭。較大的場面可能需要再三拍攝,也許多達50次以上!稍後(通常是拍完一天戲之後),導演會檢視當天所拍的全部鏡頭,然後決定怎樣去蕪存菁。總而言之,拍攝的時間可能延續幾個星期或甚至幾個月。

以竟全功

影片拍攝完畢,還須剪接才能成為一部首尾一貫的電影。首先,要使聲帶跟影片的情節配合,然後剪接師會把拍攝的影片輯成一份初稿,稱為初步剪接。

音響效果和視覺效果(稱為特技效果)也在這個階段加上。特技效果可能是影片製作過程中最複雜的一環,有時要借助於電腦製圖才能完成,但效果可以十分壯觀逼真。

電影的配樂也在這個階段加上。今天,電影配樂越來越重要。埃德溫·布萊克在《電影音樂月刊》寫道:「現時製片業比以前更注重原創配樂,不是僅有20分鐘的音樂或在戲劇性的時刻有點音樂襯托就夠了;很多時候,影片的配樂會長逾一小時。」

有時,影片剪輯完畢之後會向一群特定的觀眾試映。觀眾也許是導演的朋友或同事,是沒有參與拍攝過程的。導演可能根據他們的反應重拍某些鏡頭,或把某些鏡頭刪去。有時,由於試映時觀眾的反應欠佳,導演甚至會把影片的結局徹底改掉。

最後,製片商把完成了的影片交給電影院放映。到了這時候,才知道拍出來的影片是龍是蟲,是天皇巨獻還是票房毒藥,或是平庸之作。事情所牽涉到的,絕非僅限於金錢。連續幾部影片票房欠佳,就可能使演員無人問津,或令導演名譽掃地。導演約翰·布爾曼回顧自己早期的導演生涯,說:「我見過幾個跟我同期的導演,只因為有兩三部影片失利,就一蹶不振了。電影業是很現實很殘酷的,你不能為片商賺錢,就得另謀高就。」

當然,觀眾站在戲院門前等候入場時,並不會想到製片商的飯碗問題。他們最關心的很可能是:「我會喜歡這部電影嗎?影片值回票價嗎?會令我震驚或反感嗎?適合我的孩子觀看嗎?」你決定要看哪部電影時,會想想這些問題嗎?

[腳注]

^ 2段 據哈佛商學院教授安妮塔·埃爾伯斯說,「雖然一部影片在海外的票房收入時常超過國內的票房所得,影片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仍對影片在海外的成績有重大影響」。

^ 3段 製作過程的細節固然因片而異,以下敘述的是慣常程序。

^ 7段 有時編劇向製片商提供的,只是故事梗概而非電影腳本。如果製片商對故事感興趣,可以買下故事的版權,然後改編為電影腳本。

[第6頁的精選語句]

「觀眾認為怎樣的電影才算刺激過癮,根本是無法預料的。」——大衛·庫克,電影研究系教授。

[第6,7頁的附欄或圖片]

如何推銷天皇巨片

影片拍攝完畢,可以推出給千百萬觀眾欣賞了。影片會賣座嗎?製片商也許會用以下手法推銷自己的產品,好使影片化作一棵搖錢樹。

口頭宣傳要使大眾對一部影片產生期待,方法之一是利用口頭宣傳。有時,在影片上映之前幾個月,宣傳攻勢已經展開了。也許製片商宣布,一部賣座猛片將有續集發行。大眾或許想知道,續集會由初集的影星主演嗎?會像上集一樣精彩(或一樣糟)嗎?

有時,影片含有某些引起爭議的成分,也許性愛鏡頭相當露骨,超過了一般「主流」電影容許的程度,結果促成了不少口頭宣傳。大眾感到好奇,鏡頭真的不堪入目嗎?影片達到了「離經叛道」的地步嗎?人們公開表達相反的意見,為此爭辯不休,結果製片商就漁翁得利,坐享不少免費宣傳了。有時,引起的爭議足以保證影片的首映轟動一時、座無虛席。

媒體宣傳較傳統的宣傳手法,包括使用海報、報章廣告、電視廣告、電影正片前的預告、影星接受訪問,為自己的最新影片造勢等。現時互聯網也成了電影宣傳的重要途徑。影評人史蒂夫·帕薩爾寫道:「今天,《綠野仙蹤》的女主角桃樂絲只要按一按她的滑鼠,就會找著形形色色的電影網址,讀到有關影界名流的閒話、最新影片預告、戲票和放映時間的資訊等。」

影片宣傳商品跟影片情節有關的商品能為影片造勢。比方說,放映一部關於連環圖畫主角的影片之前及之際,可以同時推出許多跟影片情節有關的飯盒、杯子、裝飾品、衣服、鑰匙鏈、鐘錶、檯燈、棋盤遊戲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喬·西斯圖在美國律師協會出版的一份娛樂刊物上寫道:「以一般而言,宣傳影片的各種商品,有百分之40是在影片未上映之前售出的。」

錄像帶即使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不如理想,也能靠銷售影片的錄像帶彌補不足。專注電影收益的作家布魯斯·納殊說,「售賣錄像帶的收入,可佔影片收入達百分之40至50」。

評級製片商學會了利用評級制度去增加票房收入。舉例說,製片商也許故意在影片裡加點有問題的內容,使評級更接近成人電影。另一方面,片商可能刪去若干有問題的內容,以免影片被評為成人級;這樣就可以放膽把影片向青少年推介了。莉莎·芒迪在《華盛頓郵報週刊》指出,適合青少年觀看的評級「已成了一種宣傳手法:電影公司藉此向青少年(也針對那些急於成為青少年的兒童)發出一個信息,影片含有一些很『酷』的內容」。芒迪寫道,評級制度對親子兩代產生了一種「分隔作用,一邊警告父母,一邊引誘孩子」。

[第8,9頁的圖片]

電影製作過程

劇本

情節串連圖板

服裝

化妝

場景

特技效果

音響

混聲效果

電腦製圖

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