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累西腓——因糖而有的城市

累西腓——因糖而有的城市

累西腓——因糖而有的城市

《警醒!》巴西撰稿員來稿

歐洲的統治階層開拓美洲殖民地,為的豈止是「黃金、榮耀和福音」,他們對那裡的甘蔗也非常感興趣。這種生長在大西洋群島上的植物,味道甘甜,市場有價,自15世紀中葉以來,就為葡萄牙的國庫帶來源源不絕的收入。1516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終於決定,要在美洲新大陸的殖民地上建立蔗糖生產工場。

巴西第一個蔗糖工場建於該國南部。可是,後來執蔗糖業牛耳,成為巴西蔗糖文化中心的,卻是當時位於東北部的伯南布哥省。 *伯南布哥省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山勢平緩,土地肥沃,是種植甘蔗的理想地方。甘蔗種植園從山下擴展到山上,直到卡皮貝里比河三角洲一帶的高原,沿海一帶的熱帶森林,最後都成了一望無際的蔗海。

1537年,船員和漁民建立了一個細小的殖民地。這個殖民地位於當時伯南布哥首府奧林達往南延伸的一個地峽的頂部,地形狹窄。它西臨卡皮貝里比河,東面有珊瑚礁形成的天然屏障,與大西洋相隔,是一個天然的港口,故被稱為亞雷西費(珊瑚村),這就是後來的累西腓。從上游產地順流而下運到的甘蔗,會先在這裡貯存,一經裝載,就輸往歐洲。

伯南布哥繁榮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引來不速之客。先有法國海盜在1561年犯境;後來於1595年,又有英國商人詹姆斯·蘭卡斯特。蘭卡斯特有時也被冠以海盜之名,越洋來到累西腓掠奪。據說,蘭卡斯特把戰利品載滿自己的船隊還不夠,更從法國和葡萄牙商人那裡「借」來12艘船,大肆搜刮之後,才揚長而去。為了抵抗侵略者,人們就在累西腓和奧林達之間的地峽上築起堡壘,但看來作用不大。

蔗糖爭奪戰

17世紀初,在西班牙國王統治葡萄牙時期,伯南布哥已十分繁榮,蔗糖產量位列全球之冠。累西腓因擁有121個製糖工場,在葡萄牙控制的美洲殖民地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繁忙的港口。

巴西出產的蔗糖主要在荷蘭加工精製,歐洲人嘗過由巴西蔗糖製成的甜品之後,就戀上了它的味道。1621年,荷蘭與西班牙之間的停戰協定終止,這門穩賺不賠的生意前景就因而籠上陰影。同年,荷蘭西印度公司取得了與非洲和美洲的獨家貿易權。西印度公司草擬了一個方案,文件的標題是「西印度公司該盡快從西班牙國王手中奪取巴西的理由」。這個標題足以反映荷蘭的野心。隨文件附上的還有一份「巴西出產的明細表」。一場蔗糖爭奪戰勢將爆發!

1630年2月14日,一支打著荷蘭西印度公司旗號的船隊共65艘船艦,出現在伯南布哥的水平線上。不消兩下工夫,艦上人員就已登陸,把旗幟插在巴西的土地上。這些荷蘭入侵者認為,累西腓和當地的堡壘、周邊的島嶼,以及附近的河流,可作防禦之用,地理上應比較安全,而奧林達的山嶺和空地卻無險可守。於是在1631年11月25日,荷蘭入侵者放火把奧林達夷為平地,並把公司總部遷到累西腓。在累西腓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轉捩點。

由於累西腓缺少土地,遷入的人又越來越多,人們就把房子蓋得更高,好容納新來的居民。這些兩三層的房子高高窄窄,用從奧林達廢墟中收集得來的材料興建,極富當時歐洲主要城市的建築特色。到了1637年,累西腓基本上已無地可用了。就在那時,新任總督約翰·莫里斯伯爵來到。莫里斯伯爵是拿騷人,生於德國,他計劃在南美洲建造一個最先進的大都會。

莫里斯所建之城

莫里斯只用了七年時間,就建成了這個大都會,並把城市命名為莫里斯亞。城市的設計規劃盡顯歐洲風格,街道都鋪得很整齊,還有市場、宮殿、植物園和動物園。動物園裡的許多動物,都從非洲和巴西運來。市內也有博物館、醫院和圖書館,更有美洲的第一個天文台。莫里斯建造的城市,位於一個名叫安東尼奧-瓦茨的島上,距離累西腓大約兩三百米。為了連接累西腓、莫里斯亞和內陸,他還命人建造了兩座橋,這在當時稱得上是工程傑作。請參看附欄「拿騷的莫里斯與飛牛」。

莫里斯雖然受命來到巴西,卻與其他殖民地開拓者不同,他本身不是一個財迷心竅的人。他把自己的新家園稱為「普天之下景色最美的巴西」。他對這個地方的情感充分表現在弗蘭斯·波斯特和艾伯特·埃克豪奧特的油畫上。他們都是莫里斯從歐洲帶來的文化界隨員。在莫里斯的資助下,一個由46位藝術家、科學家和工匠組成的團體潛心工作,出版了不計其數的書籍、畫作和地圖冊,向好奇的歐洲人展示伯南布哥風光如畫的動人魅力。

在莫里斯領導的政府管治下,莫里斯亞和累西腓的經濟漸入佳境。荷蘭西印度公司還提供貸款,重建他們入侵時破壞了的蔗糖工場。累西腓一下子就繁榮起來,各地方的人包括英國的官員、瑞典的探險家、蘇格蘭的商船隊、德國和法國的商人等接踵而至。商人重利,這裡有的是奴隸買賣,以及各種有關蔗糖和蘇木的生意,當然想來到分一杯羹。

莫里斯的政府對宗教採取寬鬆政策,這也吸引猶太投資者,以及歐洲和北非的流亡者來到巴西。有一個較短的時期,一個活躍的西班牙系和葡萄牙系猶太人團體,在美洲最早建成的兩個猶太會堂裡舉行公開集會。猶太人在這裡為數眾多,有頭有面,累西腓的商業中心因此也被稱為猶太人街。

荷蘭人被逐

雖然莫里斯管理才能卓絕,西印度公司管理層卻對他有所不滿,認為他不務正業,對巴西投入太多個人感情,影響了他對經濟事務的判斷能力,公司股東尤其不滿在蔗糖業上的資金回報太低。莫里斯於是交還權力,在1644年5月離職返回荷蘭。這不但叫當地人民感到驚訝,連葡萄牙人也覺得可惜。荷蘭在巴西的影響力,自此逐步消減。其後,糖類作物歉收,糖價又在國際市場上暴跌,種植園主因欠下西印度公司沉重的債務,最後就部署行動,在1654年把荷蘭人趕出巴西。 *

莫里斯建造的花園和市內設施,大部分已在戰火中毀掉,有些則已改頭換面。荷蘭人對蔗糖有一份感情,於是把在伯南布哥的經濟重心從奧林達轉移到卡皮貝里比三角洲的群島,這為新首府的建造作好準備。累西腓漸漸成為一個城市,也成為一個經濟中心。

甜蜜的回憶

今天的累西腓,已是巴西一個很大的工業、金融和旅遊中心,人口超過130萬。你不容易看出它就是16世紀奧林達港口那個小小的漁港殖民地。卡皮貝里比沿岸的蔗糖工業所在地,也成了住民區,留下來的,只是從前的地名,以及少數甘蔗種植園主的舊居,為當地增添一點特色。由於過度追求現代化,加上不獲重視,累西腓貿易中心(包括累西腓和安東尼奧-瓦茨的島嶼,以及內陸的博阿維斯塔地區)那些具有殖民地特色的建築,已經所剩不多了。

但沒有改變的,是這裡的河流、島嶼和沙洲。這些吸引當日荷蘭人的美景,仍是累西腓的顯著特色。從累西腓的現代建築中,我們還能找著製糖業鼎盛時期的影子。那個築有四角的荷蘭堡壘布魯姆堡,原是為了保護港口才面海而建的,後來由於填海,這個古堡已經遠離岸邊,在現代建築群中顯得形單影隻了。猶太人街依然保留著16世紀時的風貌,殖民時期那些色彩豐富的房屋仍然存留下來,沒有受到城市發展所影響。

要是你想知道更多關於累西腓的歷史,也有門徑可尋。比如辛科蓬塔克斯堡就藏有荷蘭地圖和當時的大事資料,它是由荷蘭西印度公司於1630年為圖利而修建的。你也可以求助於作風純樸的考古、歷史和地理研究院。東北方人類博物院也展示製糖業由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同時讓人一窺當日「糖業巨子手下牛馬」的奴隸非人生涯。

人們對蔗糖利潤的追求,已不如好幾個世紀前那麼狂熱了。曾令海盜和西印度公司垂涎三尺的豐厚利潤,已經變得微薄。以往種植甘蔗的系統,以及生產蔗糖的方法,留下了不少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令人不敢恭維。儘管如此,甘蔗仍然是伯南布哥沿岸主要的農作物。距離累西腓城外不遠,工人在廣闊無垠的田間收割甘蔗,場景就跟五個世紀前的一樣,這彷彿在提醒人,累西腓是因糖而有的城市。

[腳注]

^ 4段 葡萄牙國王約翰三世將巴西劃分為15個省,並以世襲制任命省長管轄各省。

^ 18段 荷蘭人雖在戰爭中失落了巴西,在蔗糖市場上的戰爭卻沒有失敗。他們利用在巴西東北部積累的知識經驗,轉移到安的列斯建起了種植園。17世紀結束前,荷蘭所產的西印度廉價蔗糖已雄霸歐洲市場,打破了葡萄牙的壟斷地位。

[第25頁的附欄或圖片]

拿騷的莫里斯與飛牛

「起初,人們用小船擺渡過河,往返於莫里斯亞和累西腓之間,但經濟發展也因此受到影響。有人就建議築橋,在全體居民的支持下,橋梁工程很快就竣工了。大橋的啟用儀式在星期天舉行,還特設了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節目——飛牛!

「當日下午,街道上樂韻悠揚,彩帶飄飄,人群不斷向大橋那邊湧去。雖然大橋落成叫人興奮,但人群最想一開眼界的,還是那個什麼飛牛。有人問:『會是什麼樣兒的呢?』一個老婦說:『說一頭牛可以飛上天像天使一樣,簡直是罪過。』

「就在那時,從碼頭一個房子的窗戶裡,人們看見一頭黃牛的模樣,還長著牛角和長長的尾巴。所有人都叫喊著,『就在那裡!』無論是貴族、平民還是奴隸,個個都伸著脖子朝上看。突然,人群中發出一陣笑聲。原來那頭牛只是個充了熱氣的紙氣球!

「拿騷的莫里斯王子開了個玩笑,不但娛樂了大家,還達成了一個目的。所有過橋看飛牛的人都要付一點錢,籌集到的資金為建造橋梁提供了一筆可觀的費用。」

[鳴謝]

《伯南布哥的土地》,馬里奧·塞特著。

拿騷的莫里斯:ACERVO FUNDAÇÃO JOAQUIM NABUCO-RECIFE

[第27頁的附欄]

美洲的威尼斯

「累西腓像威尼斯一樣,四面臨水,城市影照在水中;就是在城市的深處,我們也感受到海洋的氣息。」——若阿金·納布科,巴西政治家。

從16世紀填海建堤開始,累西腓的建築師就一直與海洋、沼澤和河流爭奪土地。今天,這個伯南布哥的首府有66道運河和39座橋梁,縱橫交錯,左右穿梭。現代的累西腓包括由卡皮貝里比、貝貝里比、希基亞、特吉皮奧和雅博阿唐這些河流形成的三角洲。由於累西腓只有平均海拔2米的高度,潮水和大雨有時會淹蓋主要街道。累西腓最初的所在地,由一條狹長的地峽與內陸相連。幾個世紀以來,地峽歷劫猶存,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它居然因為港口設施的擴建,而在1960年人為地被隔開了。

[第23頁的圖片]

上圖:猶太人街

[第23頁的圖片]

下圖:奧羅拉街

[第24頁的圖片]

荷蘭西印度公司的船隊於1630年進攻奧林達(右)和累西腓(左)

[第24,25頁的圖片]

「累西腓像威尼斯一樣,四面臨水,城市影照在水中」

[第26頁的圖片]

布魯姆堡和(下面的)辛科蓬塔克斯堡

[第23頁的圖片鳴謝]

上圖:FOTO: NATANAEL GUEDES/P.C.R.; 下圖:Bruno Veiga/Tyba/socialphotos.com; 地圖: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船隊:ACERVO FUNDAÇÃO JOAQUIM NABUCO–RECIFE; 下圖:MUNDOimag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