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肥皂古今談——從奢侈品到日用品

肥皂古今談——從奢侈品到日用品

肥皂古今談——從奢侈品到日用品

論世上既普遍又實用的東西,必然要數肥皂。每個人由出生到晚年,每天的生活總離不開肥皂。古時候,人類已經開始製造肥皂;經過時代變遷,肥皂已逐漸由昔日的奢侈品,成為了今天的日用品。

在19世紀,一個化學家甚至說,看看一個國家的肥皂使用量,就能知道這個國家富不富有,文不文明了。今天,人們都認為,要有良好的衛生和健康,肥皂是不可少的。這種重要產品,到底是怎樣在我們生活中佔一重要位置的呢?

古時的肥皂

公元前,幾乎沒有證據顯示肥皂是用來洗手沐浴的。雖然聖經在耶利米書2:22說,「你儘管用鹼洗滌,加入大量的肥皂」,但這裡所指的肥皂很可能不是我們今天常見的塊狀或液體肥皂。一本英語聖經譯本把耶利米的話翻成:「加入大量的鹼液」,鹼液是一種鹼性洗滌劑,跟我們現時使用的肥皂有很大分別。

希臘人和羅馬人一般用加了香精的油來清洗身體,後來他們懂得製造肥皂的技術,可能是從克爾特人那裡學到的。公元1世紀,羅馬作家普林尼在《博物學》一書中使用高盧語的「塞珀」(saipo)來描述肥皂。據說,英語、法語、德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和西班牙語的肥皂一詞,也是來自高盧語的「塞珀」。

在隨後的多個世紀,有關使用肥皂的記載少之又少。可是,到了中世紀的時候,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已成為肥皂的製造中心。雖然製造商希望大量生產肥皂,但看來在歐洲使用肥皂的人寥寥可數。甚至到了1672年,當德國有人把一盒意大利肥皂送給一個貴族時,還得夾附詳盡的說明,好讓貴族知道怎樣使用這份特殊的禮物。

早期製皂

最早的一份詳盡肥皂配方,是在12世紀彙編的工匠商業秘密裡找到的。多年以來,製造肥皂的化學過程基本上沒有改變。製皂工人把各種各樣的油脂,連同苛性鹼溶液一起加熱煮沸,製成質地粗糙的肥皂。製皂時產生的化學反應稱為皂化作用。

不消說,肥皂的質量如何,取決於所用的原料。人們初期利用木灰和動物脂肪來製造原始的肥皂。在美國安家落戶的早期移民也使用這些原料,製成看似是果子凍的褐色肥皂,供日常使用。從牛羊身上提取的動物脂油,是當時製造肥皂和蠟燭的主要材料。所以,商人通常都會同時製造和售賣肥皂、蠟燭。製皂的過程中,他們在煮沸工序完成時加入鹽,生產便於運輸的塊狀硬皂。此外,他們還在加工過程中加了熏衣草、冬青或葛縷子等香精,使肥皂帶有芳香氣味。

在南歐地區,肥皂傳統上是用橄欖油製造的。在寒冷地區,則依然使用動物脂油來製造。有些人甚至用上魚油。這些肥皂用來洗滌衣物沒有問題,但用來洗澡卻不大適合。其實,要談肥皂的歷史,又怎能只提脂肪和油呢!

從手工到工業化

多個世紀以來,製造肥皂所需的原料,大都取自幾種植物的灰燼,例如海草。在西班牙,人們燃燒歐洲海蓬子,產生一種鹼性灰,稱為蘇打灰。把蘇打灰與當地出產的橄欖油拌和,就會製成優質的白色橄欖香皂。

到了18世紀,各國對碳酸鉀的需求愈來愈大。 *碳酸鉀主要用來生產肥皂、玻璃、火藥。大約在1790年,法國一位外科醫生兼化學家尼古拉·呂布蘭,發明了用食鹽製鹼的方法。後來,其他化學家也成功地從濃鹽水煉製苛性鈉。這些發明讓肥皂得以大量生產,發展成為一門工業。

改良製皂技術

19世紀後期,有不少重大改革進行;改革重點之一,是教育人們注重身體健康和個人衛生。不過,當時生產的暗褐色肥皂並不討人喜歡,肥皂裡殘留的鹼還會刺激皮膚。這些肥皂仍是手工製造,工人把原料放在大鍋裡,煮沸製成肥皂。肥皂送到雜貨店,店主把肥皂切成小塊,以重量計算售價,顧客不會知道所買的肥皂是哪家工廠製造的。

有些肥皂能產生大量泡沫,但會滲出點滴的油脂,黏附在手指上,手指都油膩膩的。過了一段時間,肥皂會發出難聞的臭油味。後來,製造商為了迎合大眾的需要,便開始在肥皂裡加入其他原料,例如亞香茅的香精,令肥皂散發檸檬清香,遮蓋難聞的氣味。

製造技術不斷改進。用植物油製成的肥皂,在各方面都勝過其他肥皂,因而愈來愈受歡迎。此外,隨著交通發達,製造商也較易取得許多優質原料。西非盛產油椰,從油椰的肉質果實可以提取色澤光亮的黃油物質,這些黃油物質是製造肥皂和化妝品的主要原料。此外,太平洋島嶼盛產乾椰子仁,人們可以從這種乾椰肉提取椰子油。有了這些從遠方運來的原料,肥皂的質量日益提升,漸漸叫人刮目相看。

人生來就愛潔淨,製造商也深知這點;他們一定要讓消費者明白,要保持潔淨,就不得不用肥皂。一些廣告使人把肥皂及其效果跟蜜糖、陽光和白雪等聯想起來,也有些廣告以著名藝術作品為推銷策略,務求為肥皂塑造高雅優美的形象。踏入20世紀,肥皂已暢銷全球,刺激了廣告業的發展。1894年,新西蘭郵票背面甚至印有推銷肥皂的口號。沒錯,肥皂已經大大改良了。

現代生產

早期的製皂工人把原料放進大鍋裡加熱煮沸,然後熟練地用鏝刀拌和原料,小心翼翼地控制整個煮皂工序。工人觀察肥皂從鏝刀滑落的形態,就能判斷是否需要加減原料或改變工序。

今天,製造肥皂通常涉及三個工序。第一個工序是把油脂皂化,即是讓油脂和鹼液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由皂基、甘油和水分(約佔百分之30)組成的皂膠。有時候,人們仍然採用煮沸法來把油脂皂化,但現代化的製皂工業大多使用電腦來控制皂化的過程。接著就是乾燥工序:皂基加熱後,從旋轉噴嘴噴到真空乾燥塔內進行乾燥,製成皂粒。皂粒只含大約百分之12的水分。第三個工序是把皂粒加工處理,這是最後的工序。這時候,皂粒中會添加香精、顏料和其他輔助原料,使製成的肥皂具有芳香氣味和各具特色。添加了其他原料的肥皂會送到壓皂機去,擠壓成各品牌獨有的形狀。對消費者來說,肥皂最好含草本精華,並散發出水果芳香,讓人在使用肥皂時感到清新自然、舒暢無比。

其後,人們掌握了大量關於化學反應的知識,因而研製了其他清潔劑或洗滌劑,而且製造工序也不斷改進。雖然這樣,傳統的肥皂依然大受歡迎。許多人也同意,要有良好的衛生和健康,肥皂是少不得的。但諷刺的是,今天保持身體和家居清潔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事,可是在道德和屬靈方面,不潔的情況卻比比皆是。歸根結底,光是身體潔淨並不足夠,最重要的是表裡如一,內心也保持潔淨純全,這才是真真正正的潔淨。

[腳注]

^ 14段 鹼性溶液蒸發後,就會留下碳酸鉀。把碳酸鉀烘烤,直至所有雜質燒盡,便可產生纖細的白色粉末,稱為珍珠灰。

[第12頁的圖片]

北美洲早期製造肥皂的過程

[第13頁的圖片]

約翰·米萊的「泡沫」被用作肥皂廣告

[第13頁的圖片]

用傳統的煮沸法製造肥皂

[第13頁的圖片鳴謝]

上圖: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Art Resource, NY; 下圖:© Jeff Greenberg/Index Stock Ima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