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喝掉健康

喝掉健康

喝掉健康

無論在法國、意大利、俄羅斯,還是在越南,朋友聚在一塊喝酒,都會聽到一句意思相同的祝酒辭。法語的「桑泰!」、意大利語的「薩盧泰!」、俄羅斯語的「扎維亞舍多羅魯!」和越南語的「朱甦科爾!」,意思都是:「祝身體健康!」可惜,事與願違。很多人把生命都「喝盡」了。

縱酒問題涉及許多方面,包括危險性喝酒、傷害性喝酒和上癮。世界衛生組織把「危險性喝酒」定義為:可能對身體、思想或社會「帶來傷害的一種喝酒行為」。這種行為包括超越專家建議或法律規定的限量。「傷害性喝酒」,也稱為酗酒,已經對身體或思想造成傷害,但是還沒有上癮。「上癮」被描述為「對酒失去控制」的一種行為。酒徒依賴酒精,儘管酒精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是照喝如儀。如果沒喝酒,就會出現脫癮症狀。

無論你的年紀多大、是男是女、哪國人,都有危險性喝酒的可能。問題是,酒精怎樣影響身體呢?喝酒過量對健康有什麼危害?一般來說,喝多少酒才合乎安全界限呢?

傷害大腦

大部分酒精飲品裡都含有乙醇這種化學物質。乙醇對神經有害,損害或毀壞神經系統。醉酒事實上就是中毒的一種形式。吸入大量的乙醇導致昏迷或死亡。例如,在日本的學生當中,「一口悶」或一口氣喝光的做法,每年都引致若干學生死亡。人體能夠把乙醇轉化為無害物質,但這種轉化不是在瞬間完成的。如果喝酒過量,人體來不及分解酒精毒素,乙醇就會在神經系統內積聚,於是開始明顯地干擾大腦的運作。怎樣干擾呢?

人的說話能力、視覺、協調、思維和行動,全都跟大腦的神經元一系列極為複雜的化學反應有關。乙醇會改變這些反應,抑制或刺激某些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是在神經元之間傳遞訊號的化學物質。大腦內部的信息傳遞被改變,大腦就不能正常運作。所以,一個人喝太多酒,就會言語不清、視線模糊、行動遲緩、行為難以控制、失去理智,這些都是酒精中毒的普遍症狀。

一個人長期喝酒,大腦的化學成分就會逐漸適應乙醇毒素的影響,以維持腦神經的正常功能。這就產生了酒精耐受性,因此,相同分量的酒精對大腦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大腦適應了這麼大量的酒精,一旦不夠量,就無法正常運作,這樣就是上癮了。上了癮,人體就需要依賴酒精才能維持體內化學物質的平衡。如果一個人不喝酒,他的大腦就會產生化學失衡,這時會出現脫癮症狀,如焦慮不安、顫抖,甚至疾病發作。

酗酒除了使大腦化學作用發生變化外,還會導致細胞萎縮和壞死,改變大腦的實際結構。戒酒可能使部分功能恢復,可是有些損壞了的地方看來是無法逆轉的。神經元一旦壞死,顯然無法修復了,記憶和其他認知方面的功能也就因而減弱。大腦損壞不僅僅是因長期喝酒而導致的。研究發現,即便是短時間的酗酒也可能造成傷害。

肝病和癌症

食物在體內的新陳代謝,肝的作用至關重要。肝能抗感染,促進血液循環、排掉包括酒精在內的有毒物質。長期飲酒會損壞肝功能,過程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於肝要分解乙醇毒素,也就減慢了消化脂肪的速度,因而導致脂肪積聚在肝裡,形成所謂的酒精性脂肪肝或脂肪肝。到了一定的時候,就變成了慢性肝炎或肝炎。酒精直接導致肝炎,也會降低身體對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抵抗力。 *如果繼續喝酒,炎症就會引起細胞壞死。更糟的是,酒精會令細胞提早死亡(細胞脫垂)。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肝硬化。肝炎持續惡化,和細胞壞死形成不可修復的創傷。漸漸地,肝變成了硬塊而不再是海綿狀。最後瘢痕組織阻止血液正常流通,引起肝喪失功能和死亡。

酒精對肝還有另一個潛伏的副作用,使肝抵抗致癌物質的功能下降。酒精容易導致肝癌,此外還大大增加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的風險。另外,酒精還使口腔內的黏膜更容易被煙草的致癌物質穿透,增加吸煙者患癌的風險。婦人天天喝酒,較容易患上乳癌。研究顯示,一天喝三杯以上的婦人,患乳癌的風險比不喝酒的高百分之69。

胎兒中毒

酗酒特別可悲的一個後果就是殃及未出生的胎兒。《國際先驅論壇報》(英語)報導:「酒精對發育中胎兒的傷害比任何毒品更甚。」一個孕婦喝酒,腹中的胎兒也在喝酒,酒精的毒素對成形階段的胎兒傷害尤其大。酒精對中央神經系統的傷害無可挽回:神經元不能正常發育,有些細胞被摧毀,有些細胞就會不正常地生長。

結果,就產生了胎兒酒精中毒綜合症(FAS), 這是新生兒智力遲鈍的罪魁禍首。有胎兒酒精中毒綜合症的孩子會遇到很多困難,包括智力發育不全、語言障礙、反應遲鈍、行為機能障礙或不足、發育遲緩、過度活躍,聽力視力不正常。許多有胎兒酒精中毒綜合症的嬰孩,面部明顯畸形。

另外,即使母親在懷孕期間只喝少量的酒,也可能為胎兒造成某方面的缺陷,包括行為問題,學習能力低下。華盛頓大學胎兒酒癮和毒癮問題研究小組,安·施特賴斯古特教授評論:「你無需讓酒精傷害你的孩子。只要在懷孕期間不喝酒就不會傷害孩子了。」法國國民健康醫療研究學院的一份報告,《酒精對健康的影響》指出:「在整個懷孕期間,母親喝酒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即使很少量都有風險。」因此,孕婦最好的做法就是滴 酒不沾。 *

適可而止

上述提到酗酒引起的健康難題僅僅是其中的幾個。2004年《自然界》週刊(英語)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增加受傷的風險,而且可能使人染上約六十種疾病」。這樣看來,究竟喝多少酒才安全呢?今天,世界各地千百萬人都喝酒有度,自得其樂。喝酒而不傷身,要訣是有節制。可是,怎樣才算有節制呢?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喝酒是有節制的,也許自忖只要不喝醉或不上癮,就沒問題。不過,在歐洲,四個男子當中就有一個喝酒的方式被認為是危險的。

很多資料界定喝酒有節制的標準,男人每天20克純酒精,相當於2標準杯的份量。女子10克純酒精,相當於1杯的份量。法國和英國健康專家建議「合理的限額」是:男人每天3杯,女人每天2杯。美國酗酒問題研究所進一步建議:「65歲以上的人應當限制每天只喝一杯酒。」 *不過,酒量因人而異。有些時候,即使是低於這個限度也可能超量。例如,《美國國會關於酗酒和健康問題第十號特別報告》指出:「對於有情緒問題和焦慮症的人,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造成傷害。應當考慮到年齡、病史、體質等因素。」(參看題為「減低風險」的附欄。)

有什麼方法幫助酗酒的人呢?下一篇文章自有分曉。

[腳注]

^ 11段 根據法國的一項研究,患上丙型肝炎(HCV)的病人當中,酗酒的病人患上肝硬化的風險是適量喝酒的病人的兩倍。研究建議,丙型肝炎病毒呈陽性的人只能喝微量的酒,甚或滴酒不沾。

^ 17段 母乳哺嬰的女子應該注意,喝酒後,酒精會積聚在母乳中。事實上,母乳中的酒精濃度比在血液中的還要高,因為母乳中的水分含量較血液裡的為多,所以更易於吸收酒精。

^ 20段 所謂「一杯酒」的量究竟是多少,因地而異。杯中酒精含量的多寡,反映出當地人喝酒的習慣或標準,喝酒之前應當考慮這些因素。

[第5頁的附欄或圖片]

酒後駕車沒問題?

汽車面世以後不久,就有條例限制人喝酒後駕車。丹麥是第一個立法禁止人酒後開車的國家,法例在1903年通過。

如果空腹喝酒,大約半小時後,酒精就會完全進入血液中。跟一般人的想法不同,喝咖啡、吸新鮮空氣、做運動都不能幫助人醒酒。解酒的惟一方法就是要讓時間過去。這樣,酒精對身體的影響才會減少。不要忘記,酒精飲品始終是酒精飲品。不論是葡萄酒也好,啤酒也好,烈酒也好,每一標準杯的酒精含量都是一樣。 *

甚至少量的酒精也能削弱你的駕車能力。酒精還能影響你的視力。路標看起來好像縮小了,周圍的視野也會狹窄。你判斷事物距離的能力會下降,而且很難看清楚遠處的東西。還有,思想會變得遲鈍,反應比較緩慢,動作也不大協調。

如果你飲酒後意外受傷,這種傷害比你沒喝酒時受傷很可能更嚴重。另外,如果你接受緊急手術,但因為酒精影響心臟系統和血液循環,手術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減少。法國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在跟酒精有關的車禍中,喪生的很多都是酒後開車的司機。這跟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樣。」既然酒後駕車能對生命構成危險,上述報告有以下的建議:

▪ 喝酒後不要開車

▪ 如果司機喝了酒,就不要搭乘他開的汽車

▪ 朋友或父母若喝了酒,就不要讓他們開車

[腳注]

^ 29段 一般來說,人體可以每小時排出7克的酒精。每個國家對標準杯的規定都略有不同。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一標準杯含有10克(0.35盎司)的酒精。這相當於大約250毫升啤酒、100毫升葡萄酒,或30毫升烈酒。

[圖片]

以下飲品的酒精含量大致相同

一瓶啤酒(330毫升,酒精含量百分之5)

一小杯烈酒,如威士忌、杜松子酒、伏特加酒(40毫升,酒精含量百分之40)

一杯葡萄酒(140毫升,酒精含量百分之12)

一小杯甜酒(70毫升,酒精含量百分之25)

[第6頁的附欄]

染上酒癮——基因之過?

為要幫助酒徒戒酒,科學家就致力研究基因跟人嗜酒成癮有什麼關係。他們發覺有幾種基因看來能夠影響人對酒精的反應。然而,酗酒的成因不一而足,基因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即使有些人生來就有某種導致酗酒的基因,也不一定會成為酒徒。人喝酒成癮也是因為受到環境因素所影響。酗酒的成因包括父母教導無方,家人或朋友縱酒,跟人不和,情緒困擾,患上抑鬱,好勇鬥狠,追求刺激,酒量很大,染上了煙癮或毒癮。另外,還有其他因素都能使人依賴酒精,染上酒癮。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法國:

研究估計,酗酒的人數大約500萬,其中200萬至300萬人喝酒成癖。

尼日利亞:

根據拉各斯《勝利日報》說:「尼日利亞超過1500萬人酗酒,約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12。」

葡萄牙:

這個國家的純酒精人均消耗量佔世界首位。里斯本的《公眾報》報導,百分之10的人「因喝酒造成嚴重的傷殘」。

美國:

根據《美國國會關於酗酒和健康問題第十號特別報告》,「大約1400萬美國人(人口百分之7.4)達到了酗酒或酒精中毒的診斷標準」。

[第8頁的附欄]

減低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精神衛生和物質依賴部公布了一個針對酒精飲品的指引,有助於減少酒精對人構成的風險。不過,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人體對酒精的反應各異。

▪ 每天最多只可喝兩標準杯酒精飲品 *

▪ 每週至少兩天完全不 喝酒

在以下的情況,喝一兩杯酒精飲品都有危險:

▪ 駕駛或操作機器時

▪ 懷孕或哺乳期間

▪ 服用某類藥物期間

▪ 有某種健康難題

▪ 缺乏自制力

[腳注]

^ 58段 一標準杯酒精飲品的酒精含量相當於10克

[鳴謝]

資料採自:《貪杯暴飲,不如少喝為妙》(英語)

[第9頁的附欄或圖片]

酒精有益心臟?

科學家認為紅酒中所含的多酚,能抑制一種引致血管收縮的化學物。

還有,一般人都覺得酒精能提高所謂好膽固醇的水平。此外,酒精也能減低引致血凝結的物質。

喝酒得宜才會有益健康。在一週中分開幾次喝酒精飲品,每次都只喝少量。不要在一個晚上,把每週可喝的酒通通向肚子裡灌。人如果每天喝超過兩杯酒精飲品,血壓就會上升。飲酒過量會增加中風的危險,引致心臟脹大、心跳異常。喝酒失了分寸,就會弄巧成拙,害處遠遠蓋過了酒精能為心血管帶來的任何好處。好的東西也不能濫吃濫用,否則物極必反,自討苦吃。

[第7頁的圖解或圖片]

酒精怎樣危害健康?

對大腦

造成細胞死亡、記憶喪失、抑鬱症、暴力行為

導致視力、說話能力、協調能力下降

引發喉癌、口腔癌、乳癌、肝癌

對心臟

引致心肌無力、可能引致心臟衰竭

對肝臟

由脂肪肝、變成肝腫大,及後變成肝硬化

其他風險

造成免疫系統不良、胰腺炎、潰瘍

對孕婦

造成胎兒畸形或智力發育不良

[第8頁的圖片]

「酒精對發育中胎兒的傷害比任何毒品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