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現代鑽石業的誕生

現代鑽石業的誕生

現代鑽石業的誕生

《警醒!》南非撰稿員來稿

事情發生在1871年1月。阿德里安·范威克是個虔信聖經的農夫,他和家人住在南非西格里夸蘭,這是個半沙漠。不過他沒過上多少清靜的日子,農場就遭一大群陌生人闖入,成為露營區。范威克坐在門廊的椅子上看到這一幕時,簡直不能置信!

過了幾天,他看到自己的地方已擠滿了幾千個男子,有人甚至在他家前院築起柵欄,禁止別人進入,卻連招呼或問候一聲也沒有!到底出了什麼事呢?為什麼大家都跑到他的農場去?原來有傳言說范威克的農場有大量鑽石,於是一股挖鑽石的熱潮就此掀起。

這股挖鑽熱是怎麼形成的?

12年前,有人在范威克的農場北部約70公里的瓦爾河附近,發現了5克拉的鑽石。發現者將鑽石賣給了德國巴陵會,獲得5英鎊。除此以外,就沒有其他發現鑽石的記錄了。雖然如此,發現鑽石的消息還是不逕而走,於是開始有人來勘察。

九年後,在奧蘭治河邊的沙爾克·范尼克的農場,也就是在奧蘭治河及瓦爾河交匯處南方幾公里的地方,住了雅各布斯一家,他們的房子就在范尼克的農場內。雅各布斯家的小孩,很喜歡玩一個他們叫「五塊石頭」的遊戲。他們收集的石頭中,有一顆特別閃亮,是哥哥伊拉斯謨找到的。

到了1867年初。一天,范尼克拜訪雅克布斯一家。雅克布斯太太知道范尼克很喜歡奇珍異石,於是告訴他孩子們有一顆特別耀眼的石頭,還說:「在晚上燭光下,它更是閃閃發亮。」范尼克仔細察看這顆石頭,腦中閃過一個令人興奮的念頭,禁不住大喊說:「這可不是鑽石吧!」他想起有一本講稀有石頭的書,裡面教人判斷一顆石頭是不是鑽石。於是他將石頭劃過這間簡陋房屋後面的窗戶,窗戶玻璃馬上留下一道深刻的刮痕,范尼克不禁大吃一驚,他向雅克布斯太太連聲道歉,弄壞了她窗子上的玻璃。 *雅克布斯太太很高興將石頭送給范尼克,並拒絕了他的酬謝。

後來范尼克去了霍普敦,請他的朋友鑑定這顆石頭,可是他們都無法鑑定這顆石頭是不是鑽石。於是這顆石頭在一些可靠的人當中輾轉流傳,最後被寄到一位醫生的手中,他就是格雷厄姆斯敦的阿瑟斯頓醫生。他得到一位學校教師的協助,在學校實驗室裡測試這顆石頭的比重。而測試結果表明,果然是一顆鑽石。後來這顆石頭交給了當地的珠寶商,珠寶商想用銼刀在石頭上銼幾刀,卻無能為力。其他人的專業意見也跟范尼克一樣,認為這真的是一顆鑽石。後來阿瑟斯頓醫生回函,證實這是一顆21.25克拉的鑽石。范尼克收到350英鎊,作為這顆鑽石的代價,他馬上將錢分給了雅克布斯太太。這顆鑽石被命名為「尤里卡」,意思是「找到了」。

牧羊人與忠實的農夫

時間來到兩年後,地點是奧蘭治河及瓦爾河交匯處下方一個區域。一個名叫布爾的牧羊人在放羊,看到地上有些閃亮的東西。他俯身撿起了一顆狀似胡桃的閃亮石頭,然後放到自己的口袋裡。他聽說這個地方有些石頭不簡單,就趁著自己四出找工作的時候,先拿這顆石頭給一個農夫看,然後再拿給一個商人看。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最好拿給范尼克看。

最後,布爾來到范尼克的農場,將石頭拿給他看。范尼克馬上意識到,這很可能也是顆鑽石,而且比雅克布斯太太給他看的更大更值錢。於是他問這個寒傖的牧羊人,他希望拿什麼來交換這顆石頭。布爾尊重地說:「老闆,你覺得該拿什麼換,就拿什麼換吧!」范尼克不假思索,幾乎將自己一切家當都送給了布爾,包括500隻肥尾羊,10頭牛,運蔬菜去鎮上的馬車,連自己上了鞍的馬也送給他!布爾自然覺得很划算,這麼多東西,只要一顆看起來像胡桃的石頭就夠了!

范尼克馬上去了霍普敦賣鑽石。一群商人看著鑽石目瞪口呆,同意付出1萬1300英鎊,買下這顆83.5克拉的鑽石。最後這顆鑽石被命名為「南非之星」。 *這顆石頭經過切割打磨,就變成本頁這條奪目的項鍊中最耀眼的部分。這顆鑽石的消息傳開後,大家不再懷疑,數以千計的人,從南北美洲、英國、歐洲、澳大利亞蜂擁而來,想在南非大撈一筆。

掀起熱潮

本來人們沿著奧蘭治河及瓦爾河挖鑽石。到了1870年,傳言說有人在更遠的地方,也就是兩條河流中間的內陸地帶,找到一些值錢的東西。於是本來在河流挖寶的人就跑到阿德里安·范威克農場的所在地。范威克和他的鄰居並不知道,他們的農場位於一座死火山的上方。這些鑽石就在古代的火山岩管內的所謂藍地中找到。

由於人潮從外地蜂擁而來,於是這裡的人口突然迅速增加,聚成了村落。他們本來搭帳篷,後來住在用波浪形鐵板蓋的房子裡。他們水源不足,又沒有基礎建設,生活真是簡陋得可以。新來的人要忍受塵土鋪天蓋地,蒼蠅成群結隊。這裡夏天氣溫超過攝氏40度,而冬夜溫度有時低於冰點。他們咬緊牙根熬下去,只為了發大財。

你可能會問:「這麼多尋寶者侵入了阿德里安·范威克的農場之後,他怎麼樣了呢?」起初,他准許這些尋寶者在他農場的一部分挖鑽石,並按月收取一小筆費用。可是後來越來越多人侵入他的農場,他越來越難管了。後來有一家採礦公司以2000英鎊買下他的農場,他欣然同意,簽了文件,就離開那裡,另覓一處清靜的地方做農場。

就在范威克的農場不遠處,有另一個農場,由一對姓「戴比爾斯(德比爾斯)」的兄弟擁有。後來,他們用自己的姓氏註冊成立了「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該公司運作至今,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供應商。金伯利市內有很多區域,一度是這些毫不起眼的農場故址。由於戴比爾斯兄弟農場內的活動這麼頻繁,洞又挖得又深又大,這個地方後來就叫做「大洞」。

在南非發現鑽石之前,印度和巴西就有人發現鑽石了,可是數量不足以供應全球市場。在南非發現大量鑽石後,現代鑽石業便誕生了。

[腳注]

^ 8段 一個世紀以後,這塊留下刮痕的玻璃,仍然在南非科爾斯伯格博物館展出。

^ 13段 這顆鑽石的命名有時會跟另一顆鑽石「非洲之星」混淆。——參見16頁附欄「普雷米爾礦區」

[第16,17頁的附欄或圖片]

普雷米爾礦區

在1903年,一個新的鑽礦開始運作,位置在南非比勒陀利亞以東約30公里。它的名字就叫普雷米爾礦區,普雷米爾(Premier)就是「最好」的意思。兩年後,一名工人在礦坑10米深的地方,看到岩壁上有一個閃閃發亮的東西。礦場的經理小心翼翼地爬到礦坑下,用小刀將這個東西挖出來。他手上拿著的,是人類歷來挖掘出最大的鑽石原石,跟人的拳頭一樣大。這顆3106克拉的大鑽石,以它的發現者托馬斯·卡利南命名。這顆原石經過切割後,變成了九顆大鑽石和96顆小鑽石。其中一顆叫「卡利南一號」,又名「非洲之星」,是世上經切割後最大的一顆鑽石。這顆鑽石鑲在英國的皇室權杖上,就好像本頁的照片一樣。過了一個世紀以後,普雷米爾繼續生產許多體積大、品質高的鑽石。

[圖片]

英國皇室權杖

「卡利南」鑽石原石,差不多人的拳頭般大

[第17頁的附欄或圖片]

鑽石小知識

◆ 鑽石是人類已知的自然物質中最硬的一種。

◆ 鑽石的成分是碳,就跟鉛筆芯(石墨)一樣。那麼,為什麼鑽石那麼硬,而石墨那麼軟呢?這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一樣。

◆ 鑽石的重量單位是克拉。1克拉相等於五分之一公克或142分之一盎司。

◆ 通常要從400公噸的石塊、砂礫、沙子中,才能篩出1克拉的鑽石。

[第18頁的附欄或圖片]

金伯利市的「大洞」

在1869年至1873年這四年間,今天稱為金伯利市的地方,人口由寥寥幾個農戶飆升到約5萬人,大部分都是從世界各地前來挖寶的。很多人從開普敦碼頭步行了1000公里而來。他們用鶴嘴鋤和圓鍬,將一座山丘挖成了有史以來人手挖掘的最大的洞。他們的挖掘工作停止時,這個洞的深度達到240米。而地底挖掘工作則繼續進行,並深入1097米。據《南非標準百科全書》報導,挖掘工作在1914年完全停止時,總共挖出了「2500萬公噸的泥土」。這本百科全書又報導說,在同一堆石頭和泥土中,共挖出了3公噸的鑽石,價值超過4700萬英鎊。

[第17頁的圖片]

阿瑟斯頓醫生

[第17頁的圖片]

沙爾克·范尼克

[第17頁的圖片]

「尤里卡」鑽石

[鳴謝]

De Beers Consolidated Mines Ltd.

[第18頁的圖片]

「南非之星」

[第18,19頁的圖片]

1875年的「大洞」。繩索是數百名尋寶者給礦坑底部的工人將鑽礦吊起

[第19頁的圖片]

挖寶熱令許多帳篷迅速搭蓋起來

[第16頁的圖片鳴謝]

Crown ©/The Royal Collection © 2005,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Photo: www.comstock.com

[第16頁的圖片鳴謝]

Photo by Fox Photos/Getty Images

[第17頁的圖片鳴謝]

圖像:From the book The Grand Old Days of the Diamond Fields by George Beet

[第18頁的圖片鳴謝]

照片:De Beers Consolidated Mines Ltd.

[第19頁的圖片鳴謝]

照片:De Beers Consolidated Min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