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參觀假肢中心

參觀假肢中心

參觀假肢中心

《警醒!》新西蘭撰稿員來稿

我預約探訪新西蘭惠靈頓市的假肢中心,是有兩個原因的。一是我的假腿需要一些修補,二是我想到這個中心逛一逛,多了解一下假肢的製造過程。

我的假肢裝配師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請求。此行確實使我獲益良多,讓我懂得欣賞假肢製作人員的高超技術和敬業精神。

「假肢」指的是「用人造替代品彌補失去的肢體」。(《藥物、療養、健康百科全書及字典》第三版)

假腿的製作過程

大部分病人都是為了假腿而來這個中心的。假腿製作過程的第一步是在病人的殘肢上裝上大小適中的套筒來造石膏模子,造成的模子可用來製造形狀大小跟殘肢完全一樣的複製品。有了這個模子,就能為新肢體製造尺寸合宜的假腿套。這是生產全功能假足來彌補斷肢工序的第一步。一種更新更高效率的技術是用電腦輔助設計及製作程式(CAD/CAM)來量度殘肢,再用機器切割出形狀大小跟殘肢完全一樣的複製品。

看過中心的先進技術示範後,我看到一些進口的現成假肢配件。讓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個配合熱塑接駁腔的液壓膝蓋關節,這種接駁腔會根據熱力改變形狀,令病人覺得更舒適。關於這種配件,世界各地的機構都提供了圖文並茂的目錄。

製造假足的最後工序是對接駁腔、膝蓋、皮膚和腳部零件作微調,確保步姿盡量自然。最後是製作泡沫塑料外殼來包裹假肢的「腿骨」,然後塗上跟殘肢膚色盡量貼近的油彩。

病人達到合理程度的信心後,就會安排讓中心的整形外科醫生作最後檢查,確保新假肢能發揮最高效能。

兒童和運動員

在參觀途中,一個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毫不猶豫地向我們展示她的殘肢和假肢。然後我看見她蹦蹦跳跳,似乎世上沒有讓她煩惱的事情。

我的假肢裝配師談到兒童失去手腳的情況時,我特別感興趣。他讓我看一隻很小的手,說是讓小至半歲的嬰兒用的。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了訓練孩子日後用假手或假手臂。他說孩子沒有這種訓練,長大的過程中什麼事情都單手來做,日後改用雙手就會變得很難適應。

得知不久前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殘疾人奧運會,歐洲生產商運來一個集裝箱的假肢配件給運動員使用。參賽運動員可以免費得到這些配件,而且有假肢裝配師,其中包括來自新西蘭的,進駐比賽場地協助運動員。

部分假肢配件是專門為運動員研製的。我看到一個例子,是腳部連踝關節的部件,其中使用了一種特殊物料能模仿人類腳部自然彈跳的功能。

現代發展

假肢技術的前景如何?我的假肢裝配師告訴我,在新西蘭起碼有一個病人正使用電腦操作的假肢。原理是假肢根據內置感應器受到的壓力而作出反應,因而模擬出自然步行的動作。

一些國家的整形外科醫生正試驗一種稱為骨骼整合的技術。就是截肢後在殘肢上打進一口特製的釘子,成為裝設假肢的牢固點,於是無需製作鑄件和接駁腔。

科學家同時正研究將接收器植入神經纖維中,可以單憑思想控制假肢。在美國和一些國家做了若干手部移植手術,不過這種手術頗具爭議性,因為接受過手術的人終其餘生都要服用防排斥藥物。

在手臂假肢製作技術這個範疇裡正運用一種稱為肌肉電子裝置技術。由於殘肢的神經多數仍然帶有來自手臂肌肉的脈衝,電極接收到這些脈衝,經過電池放大,就能控制假肢的電子元件。上肢假肢製作的最新技術,是利用電腦根據個別病人的情況來為假肢作微細的調整。

假肢技術的這些發展令我大為驚嘆,我就問我的假肢裝配師,在他看來,假肢跟生來的肢體的效能互相比較之下,哪一方佔優。他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真的一方佔優。我不禁想起詩篇執筆者在禱告中對造物主說的這句話:「我要讚頌你,因為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14

[第23頁的圖解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圖片]

內置肌肉電子裝置的手使用來自肌肉的信號來控制速度和握力

[鳴謝]

手:© Otto Bock HealthCare

[圖片]

這個配有高科技裝置的膝蓋,利用電腦晶片和磁場來協助調節膝蓋來配合步行動作

[鳴謝]

膝:Photos courtesy of Ossur

[圖片]

從假足橫切面可見泡沫塑料外殼和踝關節結構

[鳴謝]

© Otto Bock HealthCare

[鳴謝]

© 1997 Visual Language

[第21頁的圖片]

調節假肢

[第22頁的圖片]

醫生為病人裝配假肢

[第23頁的圖片]

用來訓練截肢嬰兒的小型假手

[第23頁的圖片]

2004年殘疾人奧運會100米短跑冠軍憑一隻碳纖維假腳跑出10.97秒的佳績

[鳴謝]

Photo courtesy of Ossur/Photographer: David Biene

[第21頁的圖片鳴謝]

© Otto Bock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