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為何盛世多窮人?

為何盛世多窮人?

為何盛世多窮人?

公元1世紀,耶穌基督說:「你們身邊常有窮人。」(馬太福音26:11)從耶穌的日子到今天,世上仍然有許許多多的窮苦人。可是,現今世界物質豐裕,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吃苦受窮呢?

有些人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作了不智的決定。也許有些人的情況確實如此。比如那些選擇放縱自己,沉溺於酗酒、吸毒和賭博的人,可能很容易就會賠上全副身家。然而,並非所有窮人都是因為決定不智而生活窮困。

許多人因市場經濟轉型而失業。許多人辛苦工作,卻眼睜睜看著一生積蓄被暴漲的醫療費耗盡。還有,發展中國家數以億計的貧苦百姓,絕大多數不是因為決定錯誤而變成窮困。正如下文顯示,導致貧窮的因素往往是受害者無法控制的。

前車之鑑

20世紀30年代初,一場金融災難肆虐全球,即後來人們所說的大蕭條。在某個國家,許許多多的人失去工作,成千上萬的家庭痛失居所。然而,正當許多人食不果腹的時候,農民卻把牛奶倒進溝裡毀掉,政府也強迫農民屠殺無數的牲畜。

這些寶貴的物資,為何竟如此白白糟蹋?因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項遊戲規則是,農產品和其他商品一定要有利可圖,才有經濟價值。雖然牛奶、肉類和穀物對窮人大有價值,能夠充飢,但如果這些食品不能賺錢的話,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這些食品就變得沒有價值而應當被銷毀。

在許多城市,人們因為沒有食物而發生暴亂,有的買不起食物給家人就持槍行劫,有的卻活活餓死。這些事發生在當時的美國。在大蕭條初期,該國強大的金融體系撇棄最低收入階層,無視平民百姓急需滿足食物、住房和工作的需求。金融體系認為這些需求只是次要,賺取財富才是當前急務。

社會現狀

大蕭條的重創後,世界經濟已恢復元氣,許多人似乎在物質方面變得比以往更富有更有保障。儘管世界比以前富裕得多,窮人卻難望有脫貧之日。關於發展中國家饑荒和貧困的報告早已司空見慣,許多人都讀得膩煩了。然而,難民由於戰爭而忍飢捱餓,食物由於政客耍手腕而腐爛發霉,物價由於市場動力而高漲,以致窮人無力糊口;以上種種情況都證明現行制度無法照顧世上弱小無助的百姓。世界經濟體系置千千萬萬窮人的生死於不顧。

的確,從沒有任何人所設立的經濟體系能滿足全人類的物質需求。大約三千年前,一位洞悉人生真諦的智者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回頭看天日之下一切壓迫的事,只見受壓迫的人流淚,卻沒有人安慰他們。壓迫他們的人有權力,所以沒有人安慰他們。」(傳道書4:1)儘管這個時代空前繁榮,但不平等的經濟措施仍然十分通行。

今天,千百萬人很難有機會掙脫貧困的枷鎖。但是,許多人卻學會成功應付個人的經濟難題,而且熱切盼望未來的幸福生活。

[第5頁的附欄]

掙扎求存

作家兼記者戴維·希普勒寫的書《被人遺忘的美國人——貧困的工人》使我們覺察到,一些美國人在貧窮線邊緣苦苦掙扎:「由於住在殘破的公寓裡,孩子的哮喘惡化,於是媽媽要叫救護車趕忙將孩子送進醫院急救;但媽媽拖欠醫療費,以致她在銀行的信用記錄被破壞了;結果當她想買汽車,貸款利息就會增高,她只好被迫買輛靠不住的二手車,但這樣媽媽就很難準時上班,於是她晉升和加薪的機會受到限制;最後她和孩子只能住在殘破的公寓裡。」儘管這個媽媽和她的孩子身處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他們的生活卻朝不保夕。

[第6頁的附欄]

有志事成?

1993年11月,在美都華盛頓的一幢政府大樓內,一群政府官員正試圖解決一個棘手的難題。他們有巨量公帑可供動用,而他們希望能為美國的無家可歸者謀些福利。正當他們絞盡腦汁之際,街對面的公共汽車站聚集起了警察、消防員和急救醫護人員。救護人員正把一個無家可歸的女人的屍體搬上救護車。她死在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HUD)的大樓前,這個政府機構正是負責幫助無家可歸的人。

《紐約時報》的記者隨後採訪了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一個職員。這個職員談到事發現場有這麼多救護人員和他們的車輛,之後她說:「一個人死後就有這麼多公職人員前來提供幫助,但生前卻求助無門,真讓人匪夷所思。」

[第4,5頁的圖片]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一個移民和她的三個孩子

[鳴謝]

Dorothea Lange, FSA Collec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第6,7頁的圖片]

在這樣的血汗工廠,一個工人每月平均工資14美元,他大概每週被強迫工作70小時

[鳴謝]

© Fernando Moleres/Panos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