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撒哈拉沙漠的鹽戶

撒哈拉沙漠的鹽戶

撒哈拉沙漠的鹽戶

我們的四驅車在路上疾馳,窗外一根又一根樁子從車旁掠過。要是沙暴發生,路上能見度會很低,這些樁子就能充當路標。在撒哈拉沙漠,風捲黃沙,遮天蔽日,是很常見的。

我們沿著昔日駱駝走過的路線飛馳。這條路線從尼日爾北部城鎮阿加德茲伸延至阿爾及利亞國境及以外的地方。我們的目的地是一個叫做泰吉丹泰蘇姆的偏遠小村莊,位於阿加德茲西北200公里。村內50個家庭,仍沿用一種古老的方法,從撒哈拉的黏土裡析出異常珍貴的鹽。

人造小丘和彩色鹽池

汽車駛過沙漠平原,眼前冒出一座座小山丘,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汽車停在一座10米高的小山丘旁邊,導遊邀請我們登上高處,飽覽整個村莊。我們一邊往山上走,一邊聽他介紹這個地方。原來這些小山丘,是由多年來採鹽餘下的殘渣堆積形成的人造土墩。

從小山丘俯視村莊,景色令人陶醉。村莊裡幾乎所有東西,不論是地面、牆壁還是房頂,全都是曬乾的黏土的顏色。那裡惟一不同顏色的景物就是村口和村尾的兩棵綠葉樹,它們彷彿村莊的兩個哨兵。村內的房屋和圍欄是黏土造的,到處的建築物都是一個顏色,跟附近數以百計色彩鮮豔的鹽池形成強烈的對比。村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在這裡辛勤勞動。

非一般的採鹽方法

沿著小山丘往下走,導遊為我們介紹鹽戶使用的古老採鹽方法。他說:「鹽池其實只有兩種。大池直徑約兩米,用來沉澱鹽水,小池則用作蒸發池。村內20處水泉的鹽分都比較高。不過,那裡的鹽主要不是採自水,而是採自泥,正是這個特點,才使當地的採鹽工作那麼與眾不同。」但鹽又是怎樣從泥土裡析出的呢?

我們看見一個男人把一堆泥土倒進一個注滿泉水的大池裡。然後在池裡用雙腳把泥土往水裡踩踏,像踩踏葡萄壓榨機似的。他看見泥和鹽水混合好,就會讓它待幾個小時。他身邊是一個個這樣盛滿泥巴調合物的大池,池內的東西都呈褐色,而每個大池的色澤會隨著泥土沉澱的情況出現深淺變化。

在附近,另一個男人拿著一個用葫蘆殼造成的器具,從一個池中舀取鹽水,倒進一些小池裡。這個程序一般由男人處理,他們也負責修補池子。有些池子是天然的泥坑,有些則是從岩石挖掘而成的。要是挖掘不可行,他們就在岩石上用黏土圍一個圈,用手把黏土築成池邊,然後用一根棒拍打,直至黏土變硬。用這個方法造成的池子要每年修補或重建。

女子又負責哪個工序呢?她們負責搬運含鹽的泥土,令原材料供應充足。她們也要清理蒸發池裡的鹽結晶。之後,再把所有池子清洗乾淨,為生產下一批鹽做好準備。

這其間,小孩子也忙著在小水池之間奔走,他們負責監督蒸發的過程。水池的水在蒸發的時候,表面會形成晶體,如果任由它結晶,晶體就會凝聚成一層鹽塊,使池水不能繼續蒸發。所以孩子們要在水池面灑水,使鹽塊裂開,晶體就會沉到池底。這樣,水會繼續蒸發,直到取得寶貴的鹽為止。

為什麼那些池會呈現多種顏色呢?導遊解釋:「這地區的泥土或黏土基本上有三類,放入水後,池水就會出現某一類泥土的顏色。此外,水的鹹度也對色澤產生影響。而有些池子因為長了水藻,也會增加了另一些顏色。」我們發現,炙熱的陽光從不同角度射向池水,池水會反射不同的色彩和色調。

以鹽當金錢

在村莊裡,婦女會利用未經加工的鹽做成鹽塊或鹽餅,放在熾熱的陽光下曬乾。由於鹽沒經過精煉,鹽餅仍然是褐色的。我們發覺婦女們把鹽餅做成卵形、圓形和三角形。一個婦人說,卵形和圓形的鹽餅會出售,三角形的就保留做禮物。

哪些人會買鹽呢?途經泰吉丹泰蘇姆的遊牧民族和鹽商會以食物和其他物品換取這裡的鹽,他們通常把鹽帶到沙漠邊緣一些較大的城鎮,在那裡的市場出售。這些鹽通常不是供人食用,而是添進家畜的飼料。

回到車上,我們看見一個男子從一個空的沉澱池裡挖掘殘餘的黏土,再拉到一個堆放這些廢料的地方傾倒,人造的小山丘又見增高了。我們開車離開時,一直想著,這些小山丘不就是泰吉丹泰蘇姆鹽戶世世代代在這裡安居樂業、度過晚年的見證嗎?——外稿

[第22頁的精選語句]

「那裡的鹽主要不是採自水,而是採自泥,正是這個特點,才使當地的採鹽工作那麼與眾不同」

[第21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撒哈拉沙漠

尼日爾

阿加德茲

泰吉丹泰蘇姆

[鳴謝]

Based on NASA/Visible Earth imagery

[第23頁的圖片]

從撒哈拉黏土析出珍貴的鹽

[鳴謝]

© Victor Englebert

[第23頁的圖片]

多種顏色的鹽池

[鳴謝]

© Ioseba Egibar/age fotostock

[第23頁的圖片]

在驕陽下曬製而成的鹽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