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被人遺忘的南太平洋奴隸

被人遺忘的南太平洋奴隸

被人遺忘的南太平洋奴隸

《警醒!》斐濟撰稿員來稿

兩艘船緩緩駛進太平洋一個遙遠的環狀珊瑚島,船隻進入島內的環礁湖時,島上傳來一陣歡呼聲。在此之前幾年,一個遇上海難的生還者,把自己的聖經撕開,分給島上的人,每個家庭得到幾頁。這些謙和的島民很喜歡閱讀聖經,從那時起就熱切等待教會派導師來。

後來,有些船隻經過,船上的水手答應帶島民到一個地方去,說要讓他們進一步認識上帝。大約二百五十個男女信以為真,就登上了船,許多人離開時,手上還緊握著他們所珍視的那幾頁聖經。

可是,這些登船的人其實中了船員的狡計。他們一上船,就被綁起來,趕到甲板下的船艙,開始一段漫長的旅程,前往南美洲卡亞俄的港口。由於船艙衛生環境惡劣,許多人在途中死去,不少人被淫辱。那些熬過這個痛苦旅程的人會被賣為奴,有些到種植園或礦場工作,有些成為傭人,從此流落異鄉。

「綁架奴隸」的興起

19世紀至20世紀初,南太平洋的一些島民遭人綁架,然後被賣為奴。在19世紀60年代早期,「綁架奴隸」這門行業把數以千計的島民擄走,賣到南美洲做奴隸;在隨後十年,島民主要被賣到西面的澳大利亞。1867年,曾任英國皇家海軍人員的羅斯·盧因把島民賣給甘蔗園和棉花種植園的園主,並標明他們是「最刻苦耐勞的土著,售價每個7[英鎊]」。

英國殖民部在打擊綁架奴隸方面並不成功。一個難題是,要在別的國家行使英國的司法權有困難;此外,英國法律對奴隸身份沒有明確的定義。因此,奴隸販子在法庭上能成功抗辯,指這些島民是契約工人(雖然是受騙和被迫離鄉),是受薪的,約滿就會被送返家鄉,並非奴隸。有些販子甚至厚顏無恥地聲稱,他們其實幫了這些原本不信上帝的人一把,讓他們受到英國法律的保障,並教曉他們一些謀生的技能!因此,綁架奴隸的情況有一段時期十分猖獗。

情況改變

由於國民當中一些有公義感的人大聲疾呼,反對「綁架奴隸」這種惡行,情況開始有所改變。雖然有些島民自願受聘工作,但當局已不再容忍島民被抓和被迫當奴隸這種情況。此外,島民也不可受到任何方式的虐待,他們不得遭鞭笞、鐵烙,或在惡劣的環境下生活和工作。

後來,英國聖公會主教佩特森被殺的事件,令反對綁架奴隸的措施更刻不容緩。佩特森直言不諱地反對綁架奴隸這種惡行。他設法保護島民,卻被他們殺死。其實,這是一些奴隸販子所做的好事,他們採用一貫的拐騙手法,在佩特森的船來到一個島之前,特別早來一步,還刻意把船弄得跟佩特森所乘的很相似。他們邀請島民登船跟「主教」會面,不用說,所有登船的人都一去不返。後來主教佩特森真的來到,可以想像,來迎接他的是一群充滿敵意的島民,結果佩特森成了奴隸販子的替罪羔羊,死在島民手上。由於佩特森的死亡,加上社會上反對綁架奴隸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於是英國和法國的海軍便奉命駐守太平洋,以遏止綁架奴隸這種罪行。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政府跟英國殖民部聯手訂立新法例,禁止虐待奴隸,並管制契約工人入境。政府委任的監察員和政府代表會登上招聘工人的船隻監察招聘過程。政府在這方面的熱心和努力終於取得了成果,干犯這種罪行的人會被控綁架和謀殺,並且依法治罪,政府不會再以作用不大的反奴隸法條款提出訴訟。19世紀90年代,南太平洋綁架奴隸的情況得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到遏止;到了20世紀初,以契約工人為名,綁架奴隸為實的虛假「招聘」已幾近絕跡。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新成立的國會取得了全國移民入境的控制權。新的政策正反映民意,因為當時國民已開始怨恨外來勞工,擔心他們會搶去本土工人的飯碗。結果,不論是否契約勞工,南太平洋的島民已不受歡迎。當地數以千計的島民被迫遣返原居地,這造成了更多悲劇,因為有些島民已在當地安家落戶,現在卻要再次跟家人分離。

紀念被遺忘的奴隸

在2000年9月,昆士蘭州政府發布了一項聲明,並且將這項聲明永久展示出來。聲明承認南太平洋島民對昆士蘭的經濟、文化和地區發展所作的貢獻。聲明也提到,政府對於以往曾苛待島民,表示遺憾。

縱觀人類的歷史,許多人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就算犧牲別人的自由和生命也在所不惜。聖經卻應許,在上帝的王國統治之下,不會再有不公平的事。到時地上所有順服天上政府的人「都坐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不受驚嚇」。(彌迦書4:4

[第25頁的圖表或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奴隸被送到澳大利亞和南美洲的航海路線

太平洋

密克羅尼西亞

馬紹爾群島

新幾內亞

所羅門群島

圖瓦盧

澳大利亞 基里巴斯

昆士蘭州 瓦努阿圖

新南威爾士州 新喀里多尼亞 南美洲

悉尼 ← 斐濟 → 卡亞俄

薩摩亞

湯加

庫克群島

法屬波利尼西亞

復活節島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nla.pic-an1127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