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現代青少年的新挑戰

現代青少年的新挑戰

現代青少年的新挑戰

你覺得跟上幾代的青少年相比,現在新一代的青少年碰到的挑戰是不是更多呢?如果你回答不是,你可能覺得現代的青少年幸福得多了。

在很多國家,有些疾病曾經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奪去他們的性命,現在都已受到控制了。以前的青少年想都沒有想過,科技日新月異,可以製造出這麼多先進的電子產品和玩具,經濟發展也使數百萬的家庭擺脫貧窮。很多父母年輕的時候生活艱苦、沒有什麼機會上學讀書,現在他們就努力工作讓孩子生活得好一點,接受好的教育。

沒錯,這一代青少年的生活環境的確比前幾代的青少年好得多,不過,他們面對的挑戰也大得多。為什麼呢?一個原因是,人類正生活在聖經提到的「這個制度的末期」。(馬太福音24:3)耶穌準確地預告,社會不穩定是目前這個時代的特色。(馬太福音24:7,8)聖經也把目前這個時代稱為「最後的日子」,還說現在的人都要面對「難以應付」的社會情況。(提摩太後書3:1)今天的青少年要面對什麼難以應付的挑戰呢?我們來看看其中幾個。

挑戰1

越來越孤獨

不少電影、電視劇和雜誌文章中描述的青少年,身邊都有很多朋友,而且朋友之間的友誼都由學生時代維持到長大成人。但大部分現實生活中的青少年跟朋友的關係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幾千個美國的青少年接受一個調查訪問,芭芭拉·施奈德和戴維·史蒂文森這兩個研究員分析調查結果後,發現「很少學生長大後,還可以跟小時候的知己或好朋友維持友誼」。他們說,很多青少年「跟其他人都沒什麼交流,也沒有什麼知心朋友可以聊聊心事或者交換意見。」

即使青少年真的交了朋友,也沒什麼時間跟他們在一起。美國一個大型的研究發現,大部分青少年每天會花百分之10的時間跟朋友相處,但卻有多達百分之20的時間是獨自一個人的,這比他們跟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還多。這些青少年吃東西時是一個人,外出時也是一個人,就連玩都是自己一個人。

青少年會變得這麼孤獨,都是因為各種電子產品泛濫的緣故。例如,2006年的《時代》雜誌報導,在美國,8-18歲的青少年每天平均有六個半小時對著電子產品,他們不是眼睛盯著電視、耳朵塞著耳機,就是兩手拿著電子遊戲的控制器或打著電腦的鍵盤。 *

當然,並非只有現代的青少年才喜歡花很多時間來聽音樂或玩遊戲。(馬太福音11:16,17)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青少年常常獨自一人上網、玩電子遊戲、看電視,反而跟家人沒什麼交流,這樣下去對青少年一定沒什麼好處。研究員施奈德和史蒂文森說:「根據調查,青少年獨處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自信心比較低,沒那麼開心,對自己所做的事也沒那麼投入,整個人都不太想動。」

挑戰2

被慫恿要跟別人發生性關係

青少年,甚至未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都面對很大的壓力要嘗試性的滋味。住在澳大利亞的納坦說:「我很多同學在12至15歲時就開始跟人發生性關係。」有一個墨西哥的少女名叫雯比,她說學校的同學隨便地跟人發生性關係是很常見的,又說:「同學會覺得沒有性經驗的人是怪胎。」15歲的安娜住在巴西,她說:「我的朋友都隨便跟人發生性關係,他們會常常慫恿你,你說一次『不』是不夠的。你要不停地說『不』才行。」

英國的研究員調查了1000個年齡介於12至19歲的青少年,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研究員發現,差不多有一半的青少年經常與人發生某種形式的性行為。這些在性方面很活躍的青少年當中,有百分之20以上的青少年只有12歲!負責這個研究的迪倫·格里菲思醫生說:「以前家庭、教會和其他組織的傳統價值觀對青少年還有約束力,但現在這種約束力已消失了,結果受到傷害的是這一代的青少年。」

那麼,青少年跟別人發生性關係,真的會使他們「受到傷害」嗎?有三個研究員雷克托、諾伊斯和約翰遜在2003年發表了一個報告,他們指出青少年發生性行為,會直接導致抑鬱及增加自殺的傾向。他們訪問了6500個青少年,並分析這些訪問結果,之後發現「經常有性行為的女孩患上抑鬱的可能性,比沒有性行為的女孩超過兩倍以上」,而「經常有性行為的[男孩]患上抑鬱的可能性,比沒有性行為的男孩超過一倍以上」。

挑戰3

家庭破碎

美國的青少年身處於家庭結構和價值觀快速改變的時代。《雄心壯志的一代——有理想卻缺乏指引的美國青少年》(英語)一書說:「過去幾十年,美國社會有幾次重大的人口改變,這對青少年有直接的影響。……美國家庭的平均人口正在下降,所以青少年的兄弟姐妹的數目就變少了。由於離婚率不斷上升,越來越多孩子在童年時只能跟單親父母生活。很多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因為媽媽要出去工作,所以只好自己留在家裡,很可能沒有大人陪伴。」

很多在單親或雙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覺得自己最需要父母的時候卻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因為跟父母的關係疏離。有一個調查用了幾年時間追蹤研究7000個青少年,結果發現大部分青少年都認為自己的父母很愛他們,會稱讚他們。不過,「只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說當他們遇到難題時,父母會特別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這個調查還發現:「大部分的青少年認為,他們遇到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反而是父母最少主動關心他們的時候。」

在日本,以前家庭的關係很親密,但由於人追求財富地位,現在家庭關係已變淡了。日本的社會學教授川西結子說:「今天大部分青少年的父母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生的,他們長大時的社會環境鼓吹一個新的價值觀,強調名成利就。」既然這樣,這些父母會把什麼價值觀傳給下一代呢?川西結子說:「今天許多父母只是關心兒女的學業成績。」她還說:「在家裡兒女只要努力讀書,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甚至不重要。」

如果父母常常強調要成績好、賺錢多,這對青少年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呢?日本的媒體常常談到日本少年問題中的「犯暴(kireru)」現象,意思是青年人壓力太大的時候,情緒會突然失控。川西結子說:「如果孩子的行為看來失控,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家人對他們沒有約束力,於是他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未來是有希望的

我們真的生活在「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提摩太後書3:1)不過,聖經除了預告目前這段時期人的難題會越來越多之外,還告訴我們有什麼解決方法。

聖經給年輕人有用的勸告,讓他們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聖經的作者耶和華上帝很願意幫助年輕人,應付他們這一代的新挑戰。(箴言2:1-6)他希望年輕人可以活得開開心心。他的話語可以「使缺乏經驗的人精明,使年輕人有知識,會思考」。(箴言1:4)請看看聖經的原則可以怎樣幫助你。

[腳注]

^ 10段 在日本,青少年整天窩在家裡是很平常的,這樣的年輕人被稱為「hikikomori」,也就是「隱蔽青年」「家裡蹲」「繭居族」,在台灣又稱為「宅男」「宅女」。據估計,日本全國約有50萬至100萬的隱蔽青年。

[第5頁的精選語句]

一個報告顯示,有性經驗的女孩患上抑鬱的可能性,比沒有性經驗的女孩多兩倍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傷害自己的行為

2006年有一份官方報告指出,在英國,11歲至15歲吸食可卡因(古柯鹼)的青少年在一年內增加了一倍。大約有6萬5000個青少年說,自己曾經吸食可卡因。在荷蘭,有超過百分之20年齡介於16-24歲的年輕人,他們多多少少都已經有了酒癮,或患上酒精引起的疾病。

有許多年輕人會以更加直接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憤怒。他們會故意割傷、咬傷或燒傷自己。朗·奧斯汀和朱莉·科圖姆這兩位研究員說:「據估計有300萬個美國人會自殘身體,而每200個美國青少年就有一個會常常自殘身體。」

[第3頁的圖片]

很多青少年沒有知心朋友可以聊聊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