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為什麼要克服事事求全的心理?

為什麼要克服事事求全的心理?

為什麼要克服事事求全的心理?

你無論做什麼,你總要做到最好的嗎?這種做事態度,顯然在許多方面對你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是有益的。可是,有些人卻在這件事上走極端,他們事事求全,以致成為完美主義者。這是什麼意思呢?

辭典給「完美主義者」的一個解釋是:「一種傾向,認為事情不是十全十美就不能接受。」很可能你碰過有這種傾向的人。你留意到,他們對人的極端要求時常造成許多難題,形成一種令人泄氣和不滿的氣氛。大多數思想平衡合理的人看出,不論在生活的哪一方面,事事求全的態度都對人沒有好處,因此是應當加以克服的。然而難題是,每逢事情涉及我們自己的態度和個性,我們也許很難看出自己有講求完美的傾向。因此,要克服這個弱點談何容易。

納爾遜身負重任,要應付許多難題。他要經常分析統計數字,因為對他來說,產量是最重要的事。在競爭劇烈的求職市場,講求完美時常被視為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儘管有些人很賞識納爾遜的工作效率,他那種事事求全的做事方式卻給他帶來若干健康難題,例如頭痛和緊張。你的情形是否跟納爾遜類似呢?

年輕人也受到事事求全的思想所影響。里約熱內盧一個名叫麗塔的女孩子就有這樣的難題。她自小就很愛上學。她不想讓人認為她喜歡出人頭地,可是,她如果得不著最高分數,就會十分傷心。麗塔說:「自童年以來,我常把自己跟那些有許多時間的人比較,我總是忙於做這個、做那個,結果使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我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休息,因為總是有事情等著我去做。」

馬麗亞小時候,每逢她畫的圖畫不及別人的那麼好看,就會難過得哭起來。她極力要在音樂藝術方面達到完美無疵的地步,結果她不但未能從演奏和歌唱尋得樂趣,反而時常十分緊張和憂慮。另一個巴西女孩塔妮亞雖然設法抑制自己,避免跟別人競爭,卻承認依然在學校和家裡為自己定下太高的標準。她認為除非自己的表現無懈可擊,否則別人就會不喜歡她了。不但這樣,塔妮亞有時也對別人懷有過高的期望,結果使自己感到失望和傷心。

能幹、勤懇、個人的滿足感固然重要,但我們為自己定下無法達到的目標,就很可能挑起消極的情緒,例如害怕失敗。父母和其他人可能在功課和運動方面為青年人定下最理想的標準,但卻是青年人無法達到的。就以里卡多為例,他的母親對他期望很高。她希望他成為醫生,又要他學會彈鋼琴,以及講幾種語言。你看出這種極端的做法只會引起難題,導致失望嗎?

為什麼要避免事事求全?

人越來越重視素質優良、精確出色的工作表現。因此要在職業市場上立足,就得跟別人一較高下了。促使許多人拼命做得更好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害怕失去飯碗。有些工人像運動員一樣,不顧一切要創下新紀錄。每逢發現自己面對強敵,就不得不設法改善自己的成績。他可能使用化學藥物去提高自己的體能,希望這樣做就能夠勝過別人。要求自己做到十全十美的人受到「害怕失敗」和「要做第一」的心理所驅策,而不是受到追求上進的健康心理所激勵。——《心曠神怡之道》。

誠然,有些人認為他們在藝術或運動方面的表現總是有改善餘地的。可是,據羅伯特·埃利奧特醫生說:「完美主義是完全脫離現實的期望,是由罪咎感、自衛之心和害怕被人嘲笑的心理結合而成的。」因此,睿智的所羅門王的確說得不錯:「我看見各樣的勞碌和各樣精巧的工作,都是出於人與人彼此的競爭。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道書4:4,《聖經新譯本》。

如果你有事事求全的傾向,你可以怎樣做呢?你是否越拼命去做,就越感到失望呢?你想輕鬆一點,學會不要凡事都要求過高嗎?十全十美是什麼意思?你豈不渴望能夠一面避免事事求全的心態,一面盡量發揮自己的才幹嗎?假如不完美的人尚且能夠運用上帝所賜的才幹去發明對人有益的事物,試想想人類在完美的情況和上帝的指引下,能夠獲致多麼卓越的成就!

[第4頁的圖片]

父母和別人也許為年輕人定下他們無法達到的完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