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遠親不如近鄰

遠親不如近鄰

遠親不如近鄰

近處的鄰人勝過遠方的兄弟。——箴言27:10

公元1世紀,一個頗有才學的人來問耶穌:「誰是我要愛的人呢?」耶穌答覆他時,沒有指明他要愛誰,卻在說了一個比喻之後,問他到底哪一個人真正表現愛心。耶穌所講的比喻,你也許耳熟能詳。這個廣為人知的比喻叫做良善的撒馬利亞人,記載於路加福音。耶穌的比喻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途中遇劫。強盜剝掉他的衣服,把他打個半死,扔下他就走了。剛巧有一個祭司經那條路下去,看見他,卻從對面繞了過去。同樣,有一個利未人下到那裡,看見他,也從對面繞了過去。可是有一個撒馬利亞人途經那裡,一看見他,就動了憐憫的心,走上前去,拿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上,包裹起來,又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客店照料他。第二天,撒馬利亞人掏了兩銀元給客店老闆,說:『請照料他,還有什麼花費,我回來一定還你。』這三個人,你認為誰才愛遇劫的那個人呢?」(路加福音10:29-36

那個學者馬上心領神會。他快速而準確地看出,誰才真正愛那個遇劫受傷的人,說:「是以慈悲待他的。」耶穌就對他說:「去吧,你也要照樣做。」(路加福音10:37)這個比喻有力地說明,不管對什麼人,我們都該表現愛心。這也是好鄰人的真義。耶穌的比喻更促使我們反問自己:「在鄰人眼中,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鄰人是什麼種族和國籍,會影響我對待他們的方式嗎?在別人遇上困難時,我會先考慮這些因素,才決定給予援手嗎?我有竭盡所能做別人的好鄰居嗎?」

怎樣踏出第

如果我們希望成為別人的好鄰居,就要先從思想態度著手。我們要決心做 別人的好鄰居,這樣,別人也會投桃報李,成為我們的好鄰居。約莫二千年前,耶穌在著名的「登山寶訓」中,提出一條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他說:「所以,在一切事上,你們希望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得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我們尊敬人,顧及別人的尊嚴,對人懷有善意,別人也會受感動,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我們。

記者作家莉斯·富諾堡在一本雜誌上發表一篇題目叫「愛你芳鄰」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提出一些屬於舉手之勞,卻有助於睦鄰的瑣事。她寫道:「我願意看見鄰里之間有來有往,大家都替別人多做些舉手之勞的美事,例如在探訪鄰居時,替他拾起門外的報紙,代鄰居看管小孩,幫鄰居去商店買些日用品等。在人際關係日趨疏離的世界中,我最渴望見到的,就是鄰里守望相助;可惜罪行激增,使大家步步為營,這種關係已很難維持了。」她補充說:「但你總要踏出第一步,也許就先從與你比鄰而居的人著手吧。」

《加拿大地理雜誌》也提出一個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促進鄰里關係。作者瑪妮·傑克遜寫道:「像我們不能選擇生於哪個家庭一樣,我們也很難選擇跟什麼人做鄰居。要保持良好的鄰里關係,我們就需要明白人情世故,謙恭有禮,避免執著。」

多表關心有助睦鄰

對大多數人來說,主動跟鄰居攀談會使他們感到不自然。他們也許覺得,獨坐家中,跟鄰居老死不相往來,會輕鬆得多。可是聖經說:「施與比接受更快樂。」(使徒行傳20:35)因此,我們想做別人的好鄰居,就該嘗試與鄰居多打交道,熟悉對方。我們不一定要與鄰居成為密友,但可以不時寒暄幾句。點點頭,揮揮手,笑臉相迎,都能消除隔膜。

正如上文所講,要建立和維持鄰里關係,替鄰人「多做一些舉手之勞的美事」是不可少的。如果我們能夠在某些細節上,或在日常談話中,找機會幫助、關心鄰人,那就最好不過了。街坊鄰里會因此更樂意彼此合作,互相尊重。除此之外,我們這樣做也等於遵從聖經的這個勸勉:「你的手有力量行善,就不可不向應得的人施與。」(箴言3:27;雅各書2:14-17

常表謝意有助睦鄰

人們都希望在幫助別人或送上禮物時,對方會表達謝意。但很可惜,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許多人義不容辭為別人做事,送禮物給別人聊表寸心,得到的往往只是冷淡的反應,對方沒有感激自己。於是他們可能會想,「這是我最後一次做了!」有時候,你向鄰人問好,向對方揮手打招呼,對方可能只是淡然地點一點頭,回應得很勉強。

表面看來,這樣回應的人不領情,但我們不該遽下結論。他答謝的方式有點兒敷衍,看來不太友善,也許是受到自己文化背景影響,覺得你的好意使他很不自在,也不知道怎麼回應才好。另一方面,在這個冷酷無情的世界裡,你對人親切友善,古道熱腸,會令人感到有些不對勁,甚至可能懷疑你別有用心。一時之間,他們無法對你產生信任。因此你要保持忍耐,隨著時間過去,關係就會好起來。無論如何,我們學會多關心,常道謝,就能促進鄰里之間和諧快樂的關係。

患難惜芳鄰

災難發生時,你的好鄰居尤其能夠幫助你。在危難之中,捨己為人,義助鄰里的事,總是時有所聞。即使街坊鄰里對事物的觀點並不一致,但災難當前,他們也會很自然地互相合作,為鄰居竭盡所能。

例如,1999年土耳其發生大地震,災情非常嚴重,《紐約時報》報導,長期交戰的敵人這時候也聯合起來,表現出鄰里互助的精神。希臘專欄作家安娜·斯泰約烏在雅典一份報章上寫道:「多年來,我們學到要恨土耳其人,但他們現在經歷的痛苦,實在難以形容,我們根本樂不起來。每當發現嬰兒的屍體,我們都忍不住傷痛,哭了出來,長期的積怨,彷彿就在瞬間泯滅了。」在當局宣布放棄拯救行動時,來自希臘的援救隊員都不肯停止搜索生還者。

災難發生後,參與援救工作,絕對是英勇的行為,也表現出高尚的愛鄰人情操。然而,要是能在事發前 警告鄰居災難將至,使他們不致受害,就更有價值了。不幸的是,過去的事例表明,由於災難將臨的跡象還不明顯,那些向鄰人發出警告的人時常遭到冷待,他們的話也被人懷疑。因此,他們要幫助那些對危難臨近懵然不知的人,就須有堅持不懈、捨己為人的精神。

對鄰人表現最深厚的愛

今天,有一件事遠比天災更震撼,全人類很快就要面對。全能的上帝已經預告,他會消滅地上的罪行,也會把邪惡不道德的事,並由此引起的難題終止。(啟示錄16:16;21:3,4不要以為這純粹是猜測,這件震撼全球的大事必然發生,而且快將發生,耶和華見證人渴望把逃生的方法告訴所有人。正因為這樣,全球各地的見證人都努力不懈地參與傳道工作,你對此也許並不陌生。(馬太福音24:14)耶和華見證人愛上帝,愛鄰居,因此甘心樂意幫助別人。

如果耶和華見證人上前跟你攀談,或上門探訪你,請放開懷抱,保持平和,聽聽他們有什麼跟你說。他們很想幫助鄰居,因此請跟他們學習聖經。聖經向人保證,再過不久,人人都能跟鄰居相親相愛。那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嚮往的和諧關係,再也不會受到種族、宗教或者階級歧視所破壞。

[第6,7頁的圖片]

多些幫助、關心鄰居,能增進鄰里感情

[鳴謝]

地球: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