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吐真言永遠堅立
嘴吐真言永遠堅立
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寸之舌也能誤人一生。舌頭既可以是毒液,也可以是「生命樹」。(箴言15:4)生死都在舌頭的權下。(箴言18:21)舌頭在身體中雖小,卻能玷污全身,力量委實不小。(雅各書3:5-9)由此可見,小心控制舌頭,才是明智之舉。
在聖經箴言12章的下半部分,古代以色列王所羅門寫下許多寶貴勸告,教我們怎樣慎言。這位睿智的君王以簡潔的雋語箴言,指出我們所說的話能造成或好或壞的影響,也能顯露我們的品格為人。人若渴望為自己的嘴「派遣守門的人」,就必須留意所羅門在聖靈啟示之下提出的忠告。(詩篇141:3)
嘴裡犯過,陷入網羅
所羅門說:「壞人因嘴裡的過犯而陷入網羅,義人卻能脫離苦難。」(箴言12:13)嘴裡的過犯之一是說謊,說謊會令人陷入死亡的網羅。(啟示錄21:8)為了逃避懲罰,或從窘境脫身,說謊看來是簡單便捷的方法。然而,謊話往往導致更多謊話,就像一個剛剛涉足賭博的人,起初押的賭注不大,但為了贏回輸掉的錢,賭注就越下越大了。同樣,說謊的人為了掩飾以往的謊話,不得不編造更多謊言,陷入惡性循環,不能自拔。
欺騙別人的,最終可能倒過來欺騙自己,結果在網羅裡越陷越深。舉個例,一個愛說謊的人即使只有很少知識,也可能輕易騙倒自己,自以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隨後,他會在別人面前自賣自誇,裝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聖經說,這些人「自欺欺人,自視過高;所以看不出自己有罪,不恨惡自己犯過」。(詩篇36:2)自欺欺人真是為害不淺!另一方面,義人就算陷於苦難,也不會藉說謊來解決問題,所以不會落入自欺欺人的網羅。
說話得宜,飽享善果
使徒保羅說:「不要受迷惑了,上帝是不可蔑視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不論是言談還是行為,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所羅門說:「人因口所說的話,得以飽享善果;人雙手所做的事,歸回本人身上。」(箴言12:14)
人因口「細訴智慧」,就能飽享善果。(詩篇37:30)有知識方能有智慧,但沒有人是無所不知的,人人都需要聽從優良的勸導。所羅門王說:「愚蠢的人自視為道路正確,有智慧的人卻肯聽從勸導。」(箴言12:15)
耶和華通過他的話語、他的組織和「忠信睿智的奴隸」出版的書刊,給我們明智的勸告。(馬太福音24:45;提摩太後書3:16)我們拒絕優良的勸導,堅要自行其是,就愚不可及了。耶和華是「教人知識的」上帝,他通過上述渠道勸告我們時,我們應該「敏於聆聽」才是!(雅各書1:19;詩篇94:10)
被人侮辱,或受到不公正的指責時,明智人和愚昧人會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呢?所羅門說:「愚蠢人的惱怒當天就發作,精明的人卻寧可忍辱藏羞。」(箴言12:16)
愚蠢的人一旦受到怠慢,他們在「當天」或很快就會動怒。謹慎的人則會祈求上帝賜下聖靈,使他們能夠自制;也會花時間沉思聖經的勸告,並懷著感恩之心,反覆思考耶穌的教導:「有人摑你的右臉,就連左臉也轉過來讓他摑。」(馬太福音5:39)精明的人不願意「以惡報惡」,寧可三緘其口。(羅馬書12:17)同樣,我們在受到侮慢時,如能忍辱藏羞,就可以避免進一步的紛爭。
有如良藥的舌頭
審訊時,嘴裡的過犯能造成惡果。所羅門王說:「實話實說的,談論正義的事;作假見證的,只說騙人的話。」(箴言12:17)誠實的證人實話實說,他們的證言可靠,使正義得以伸張。相反,作假見證的人滿口騙人的話,所作的證言能導致不公的裁決。
箴言12:18)有些話像鋒利的刀子,能割裂友誼,挑啟爭端。有些話卻叫人舒暢,能維繫情誼。什麼話能像利刀一樣刺痛人的心?辱罵、喝叱和不斷的批評,都叫人聽在耳中,痛在心上。我們如果出言不慎,事後卻懂得衷心道歉,就能治療對方內心的創傷,叫他感到十分舒暢。
所羅門繼續說:「說話不慎的如刀刺人,明智人的舌卻如良藥。」(今天世上充滿難題,許多人都感到「心碎」和「心靈傷痛」。(詩篇34:18)我們用言語「安慰憂鬱的人,支持軟弱的人」,就是善用良言的療效了。(帖撒羅尼迦前書5:14)體恤的話語,能激勵少年人繼續奮力抵抗同輩壓力;關懷的言詞,能使長者感到我們愛他,重視他;仁慈的語句,能讓病人高興一整天。只要是以「溫和的態度」提出,責備的話也變得容易接受。(加拉太書6:1)我們善用舌頭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就能給聆聽的人一服最好的良藥。
嘴吐真言,永遠堅立
所羅門以「嘴」和「舌」表達類似的意義,說了以下這句箴言:「嘴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假話,只存片時。」(箴言12:19)在希伯來語,「嘴吐真言」這個片語以單數形式出現,除了指說真話之外,還有深一層的含意。一本參考書說:「這個片語跟持久、永恆、可靠一類的特質有關。可靠的言談會受人信賴,所以能夠永遠長存;假話或許能騙人一時,但必經不起考驗而消逝。」
這位睿智的君王接著說:「圖謀害人的,存心欺騙;勸人和睦的,喜樂歡欣。」箴言12:20,21)
又說:「義人不受傷害,惡人飽經災禍。」(圖謀害人的,只會自找痛苦;勸人和睦的,卻會因做了對的事而心滿意足,因看見好結果而滿心喜樂。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得到上帝的嘉許。聖經說:「說假話的嘴,耶和華視為可憎;行為忠信的,卻叫上帝喜悅。」(箴言12:22)
深藏不露
關於說話謹慎和口不擇言的人,所羅門王從另一個角度描述他們的分別:「精明人的知識深藏不露,愚昧人的心高呼自己愚蠢。」(箴言12:23)
精明人十分謹慎,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該靜默。他們懂得控制自己,不會炫耀知識。這不是說他們總是不顯露知識,只是他們會用適當的方式把知識告訴別人。愚昧人卻急於發言,結果盡顯自己的無知。因此,讓我們好好控制舌頭,避免多嘴多舌、自吹自擂。
接著,所羅門繼續作對比,描述勤奮和懶惰之間的巨大分別:「勤奮人的手必然掌權,懶惰人的手必服勞役。」(箴言12:24)辛勤工作的人可望獲得提升,並享有經濟獨立;怠惰慵懶的人卻要被迫做苦工,為奴為婢。正如一個學者說:「懶惰人最終會成為勤奮人的奴隸。」
良言使人化悲為喜
所羅門王把話鋒轉回人的言談上,表達他對人性的真知灼見。他說:「人心擔憂,鬱鬱不樂;聽見良言,心裡歡喜。」(箴言12:25)
人生的種種憂患,有時候使我們鬱鬱寡歡。但聽見別人體貼、鼓勵的良言,我們心裡就會很歡喜。假如我們不肯敞開心扉,跟人傾訴,別人又怎會知道我們內心的憂慮呢?因此,在感到抑鬱沮喪的時候,最好向一個有同情心的人傾訴衷曲,這人或許能幫助我們。再者,把感覺說出來,吐一下苦水,心裡也會舒服一點。配偶、父母、靈性成熟而有同情心的朋友都是一些很好的傾訴對象。
還有什麼比聖經的話語更鼓舞人心呢?要得到鼓勵,就必須懷著感恩之心沉思上帝的話語,藉此親近上帝。這樣,苦惱的內心就能復得歡樂,抑鬱的雙眼就能看見光明。詩篇執筆者對此也有同感,說:詩篇19:7,8)
「耶和華的律法完美,使人重獲生機;耶和華的提醒可靠,令缺乏經驗的人有智慧;耶和華的命令正直,使人心裡歡喜;耶和華的誡命潔淨,令人眼睛明亮」。(通向快樂的道路
現在,所羅門王比較義人和惡人所走的路。他說:「義人細察自己的草場,惡人的道叫自己迷途。」(箴言12:26)義人很留意自己的草場,意即自己交往的圈子。他們謹慎地挑選友伴,盡量避開有害的交往。惡人剛好相反,他們不聽勸告,獨斷獨行,在擇友方面隨意輕率,結果誤入迷途。
然後,所羅門王又換了一個角度去指出,懶散人和勤奮人大有差別。他說:「懶散人懶得追趕獵物,勤奮是人的寶貴財產。」(箴言12:27)懶散的人懶得「追趕」獵物,或「不烤」打獵所得的。(和合本)他們為人有始無終,結果一事無成。相反,勤奮就能得到財富。
懶惰有極大的害處,因此,使徒保羅不得不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會眾,糾正他們當中一些「不守規矩」的人。那些人什麼工作都不做,反倒好管閒事,為其他人帶來很多麻煩。故此,保羅公開勸戒他們要「安靜工作,自食其力」。這番勸告義正詞嚴,他們仍不聽從的話,按照保羅的吩咐,會眾的其他成員就要「避開」他們。這顯然是指要避免跟他們有任何社交來往。(帖撒羅尼迦後書3:6-12)
所羅門勸我們要勤奮,要小心運用舌頭。這些勸告我們務要緊記於心。讓我們盡力善用這小小的器官,發揮言語的療效,為人帶來快樂,避免嘴裡犯過,並要一心行走義路。所羅門向我們保證,說:「踏上義路有生命,行走正途無死亡。」(箴言12:28)
[第27頁的圖片]
有智慧的人聽從勸導
[第28頁的圖片]
明智人的舌有如良藥
[第29頁的圖片]
向信任的朋友傾訴,叫我們心裡舒暢
[第30頁的圖片]
懷著感恩之心沉思上帝的話語,令人心裡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