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學會知足的秘訣

學會知足的秘訣

學會知足的秘訣

使徒保羅致信腓立比會眾,勉勵他們說:「我已經學會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知足。……飽足也好,飢餓也好,豐裕也好,匱乏也好,無論什麼事、什麼情況,我都學會秘訣,懂得應付。」(腓立比書4:11,12

保羅學會什麼秘訣,能夠事事知足呢?當今世界經濟不穩,物價高漲,基督徒能學會事事知足,專心事奉上帝,無疑會受用終生。

在信的起頭,保羅回顧他的背景和出身。他說:「如果別人自命可以倚仗肉身的條件,我就更可以了。我第八天受割禮,出於以色列民族、便雅憫部族,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來說,我屬於法利賽派;就熱心來說,我是迫害會眾的;就那靠律法而得的正義來說,我是無可指責的。」(腓立比書3:4-6)此外,保羅是熱心的猶太教徒,獲耶路撒冷的祭司長授權執行任務。憑著這些條件,保羅本可以在猶太制度下創一番事業,成為政治、宗教和經濟的要人,名利、權勢,唾手可得。(使徒行傳26:10,12

可是,保羅接受了基督教,熱心向人傳道,一切就改變了。為了好消息,他甘願放棄事業和以往所重視的名譽地位。(腓立比書3:7,8)既然這樣,他從此怎樣維持生計呢?他傳道是受薪的嗎?他怎樣照顧自己的生活所需呢?

保羅傳道並沒有收取分文。他在哥林多的時候,跟亞居拉和百基拉一起製造帳幕,在其他地方也做點工作維持生計,免得加重別人的負擔。(使徒行傳18:1-3;帖撒羅尼迦前書2:9;帖撒羅尼迦後書3:8-10)保羅曾經三次長途跋涉到海外傳道,也多次探訪需要鼓勵的會眾,由於全心全意為上帝服務,他身邊的財物不多,生活所需通常由弟兄供給。可是有些時候,他也會經歷逆境,飽受貧窮、匱乏之苦。(哥林多後書11:27;腓立比書4:15-18)雖然這樣,保羅從來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覬覦別人的東西。對信徒同工有益的事,再辛苦他也樂意去做。事實上,聖經曾引述耶穌的名句:「施與比接受更快樂。」引用的人正是保羅。他為我們樹立了多麼傑出的榜樣!(使徒行傳20:33-35

知足的意思

保羅能夠隨遇而安,主要因為他學會知足。但怎樣才算是知足呢?簡單來說,只要有生活的必需品,就感到滿足了。關於這點,保羅告訴傳道夥伴提摩太:「其實敬虔而又知足,才是獲得大利的方法。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走什麼。所以,只要有衣有食,就該知足。」(提摩太前書6:6-8

請留意,保羅表明知足和敬虔有密切的關係。他體驗到敬虔的生活是以事奉上帝為重心,而不是一味積聚財富,這才是真正快樂的生活。衣食只是生活的必需品,讓他可以繼續追求敬虔。因此,對保羅來說,知足的秘訣是:不論境況是好是壞,總要全心信賴耶和華。

今天許多人自困愁城,鬱鬱不樂,因為他們不曉得知足的秘訣,或者他們沒理會箇中好處。他們寧願信賴金錢和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也不願培養知足的心。廣告商和媒體慫恿人相信,除非他們有最新穎、最優質的產品和設備,而且立刻得到,否則就不會快樂。於是,許多人為了追求物質財富,終日營營役役。他們非但得不到快樂和滿足,反而「落入引誘,跌進網羅,陷於許多不智而有害的慾望裡,使人沉沒在腐敗和滅亡中」。(提摩太前書6:9,10

他們學會知足的秘訣

今時今日,過敬虔知足的生活真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滿足嗎? 可以的。 事實上,今天已有幾百萬人過著這樣的生活。他們學會秘訣,安於自己擁有的東西。他們獻身給耶和華, 努力遵行上帝的旨意, 而且教導世界各地的人認識上帝,他們就是耶和華見證人。

我們且以耶和華見證人的海外傳道員為例。他們自願接受訓練,到陌生的國家地區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他們奉派服務的國家,生活水平往往不及本國。舉個例,1947年,海外傳道員抵達亞洲一個國家時,戰爭痕跡仍隨處可見,很少人家裡有電燈。在許多國家,海外傳道員發覺,人們洗衣服不是用電動洗衣機,而是用洗衣板或在河邊的石上用手逐件搓洗。既然他們來這裡,是要教導別人學習聖經的真理,他們就努力適應當地的環境,孜孜不倦地傳道。

另外有些耶和華見證人成為全時傳道員,或搬到仍沒有傳道員的地區服務。阿道弗是全時傳道員,在墨西哥不同地區服務了五十多年。他說:「像使徒保羅一樣,我們夫婦倆學會了適應環境。例如,我們探訪一群遠離城市和市場的會眾時,看到弟兄都安於每餐只吃一個塗了點豬油、撒了點鹽的玉米餅,喝一杯咖啡。他們每天只有三個玉米餅吃。我們也學會過他們的生活。我參加全時服務有54年了,其間也有不少類似的經歷。」

弗洛倫蒂諾還記得他和家人怎樣面對逆境。回顧年輕的日子,他說:「爸爸是個長袖善舞的商人,名下有許多物業。我還記得,我們雜貨店的櫃台有一個分成四格的抽屜,約有50厘米寬20厘米深。我們把每天出售貨物所得的錢都放在那裡。到了晚上,紙幣、錢幣把抽屜塞得滿滿的。

「後來我們陷入經濟困境,轉瞬間,從家道豐厚變成一貧如洗。我們失去所有東西,僅剩下自己的房子。禍不單行,哥哥也在這時候遇上意外,兩條腿都癱瘓了。於是一切都改變了。有一段時間,我售賣水果和肉類,也替人收割棉花、葡萄、苜蓿,和灌溉田地。有些人叫我多面手。媽媽時常勉勵我們,說我們擁有的真理,是世上很少人擁有的屬靈財寶。因此,我學會怎樣處豐裕,也學會怎樣處匱乏。我作了全時傳道員25年,過著最有意義的生活,全時為耶和華服務,天天都感到心滿意足。」

聖經清楚指出「這個世界的景象不斷改變」。由於這緣故,聖經敦促我們:「快樂的,該像不快樂;購置了東西的,該像未擁有什麼;享用世上東西的,該像不盡情享用」。(哥林多前書7:29-31

讓我們仔細察看自己所過的生活。要是生活清苦,千萬不要怨天尤人,憤憤不平或心懷嫉妒。在另一方面,無論我們擁有多少財富,也該對錢財懷有正確的看法,千萬不要讓錢財支配自己的生活。正如使徒保羅勸勉我們,「不要指望無定的財富,卻要指望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上帝」。如果你按著保羅的吩咐去做,就可以說,真的學會了知足的秘訣。(提摩太前書6:17-19

[第9頁的圖片]

保羅親手工作,免得加重別人的負擔

[第10頁的圖片]

許多人因過著敬虔知足的生活而尋得快樂